爱乐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论及在天下诸望族以及天下诸豪强中的影响,还有势力的范围,朝廷之中的望族公卿这些人,确实是在天下间占据了最大头。

与这些人的实力相比,以荀攸、刘表等为首的清流确实是差了不少,不过,这些清流士人大多苦读,颇有见地,在智谋方面却并不差于望族公卿阶段。

清流一系的首领荀攸等人在计谋上更是远胜于王允等人。

在这方面,他们的猜测基本上很正确,至少比王允他们那些人要看的远,猜的远多了。

……

李傕和郭汜如今正在关中境内的右扶风平乱,他们昨日刚刚又打败了一支叛军,斩首五千,而且又借着平定这支叛决的机会,在关中境内大肆搜刮。

而他们所杀的这五千首级之中,有两千首级以上其实是用普通黎庶平民的首级来凑成的。

也就是在李傕郭汜势如破竹的时候,王允那边的书信就暗中抵达了李傕的手中。

按道理来说,以王允今时今日的地位,亲自给李傕写了一封信,算是给了李傕天大的颜面。

但是李傕并不把王允的信当成一回事。

毕竟出身西凉的人在想法上和中原人都不一样,对于攀附高门望族这种事儿,西凉人并不屑于干。

李傕慢悠悠的读完了王允的信,随后当着郭汜的面将信递了过去,然后随手操起手中的短刀,割着他面前一直正在烧烤的羊。

郭汜拿起那份卷帛,也细细的看了起来,但是他看了没有两行,就将那份绢帛团在手里揉吧揉吧,扔到了对面的火堆之中。

“王允当真是好笑!居然要咱们兄弟交出手中所有的财货与粮食献给朝廷,然后就当这事没发生过,还说什么会替我们求情,不让朝廷方面因此降罪于我们,我们有什么罪啊?”

“我们兄弟为了大汉朝,兢兢业业征战于关中之内,三军将士浴血拼杀,方才保得住王允,还有京中那个皇帝如今的地位。”

“那老匹夫现在居然让咱们交这些年来之所得,尽皆交出去给朝廷建军?他怎么不把他太原王氏所有的家业祖产变卖给朝廷扩军用?”

李傕大口的撕咬着羊肉,冷笑着说道:“这就是中原人的秉性!一旦发生了什么事,首先要牺牲的就是我们这些西凉人,而他们所谓的理由也不过是什么,为了维护正统,为了维护当朝天子,为了维护天下局势。”

“但是,他们这些名门正统之人,到底为了这个天下做过什么?他们肯牺牲自己的利益去维护这个天下,维护这个皇帝吗?”

“我呸!”

郭汜眯起了眼睛,他缓缓的站起身,不过走道有点向左边栽,很显然,是当初黄忠一箭射中他的脚趾所造成的旧伤。

“稚然,那依照你的意思,咱们这次就不听那王允的话?”

“呵呵,郭兄,若是觉得心中过意不去,那你尽可把你那一半送到长安,交给天子,看看天子会不会对你这番献上有所感激。”

郭汜听了李傕的话,脸色红了一红。

“嗨,你这叫什么话!咱们兄弟当共同进退,岂能由我一个人向长安献上所得而你不动的道理?再说了,我也舍不得呀。”

“王允老匹夫动动嘴皮子,就想将咱们这些年的所得交纳上去,呸,妄想!朝廷能把我们怎么样?现在刘俭已经拿下了函武关!随时他都能派兵兵向长安,王允敢在这个时候对我们动手吗?他就不怕我们将朝廷给颠覆了?”

李傕哈哈大笑:“正是如此!该怎么办还是怎么办!”

……

王允的信送到李傕手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李傕和郭汜依然是自顾自的在地方平叛,对于朝廷方面的要求,根本就没有一点回忆,对于王允的私下信件甚至是不予理会。

他们两个人的态度行为,可以说是正好戳中了朝中望族公亲们的痛处。

身为并州人的王允见李傕和郭汜如此不将他放在眼中,当即拍案起身大骂,恨不得将这两个西凉贼子平吞。

但是大骂归大骂,王允现在也知道不能对他们两个动手,不然朝廷将彻底失去了屏障。

无奈之下,朝中公亲们又开始针对这次事件进行了一次商议。

最终,颍川名门出身的韩融给王允,杨彪出了一个主意。

这是一个最后的主意。

“只是如今之事,对朝廷大为不利,袁绍上一次没有拿下函谷关,如今已经被刘俭挡在了东面,现在这种情况,我们只能彻底的倾向于袁绍,而不能行使平衡之责,袁本初身为四世三公之主,如今虽然势力广大,但在政治以及地方利益上与我等公卿和天下望族还是在一条船上的……事到如今,我们只有让袁绍入京主政了。”

王允听到这儿的时候没有说话。

其实在某种政治利益上,朝中的公卿领袖们和袁绍确实一直都是相同的,但是袁绍很多悖逆的行为令天子感到不悦,所以,针对袁氏这巨大的地方势力,朝中公卿的态度,一直都是用他来制衡刘俭。

就算是让袁绍入朝,王允的态度也是希望袁绍能跟跟刘俭拼的两败俱伤,最后再想办法给刘俭赶走,然后再让袁绍进入京城。

但是如果在这个时候,让袁绍直接进入了京城,那么,以袁绍目前的势力和政治影响力,王允等人以后一定要以袁绍马首是瞻。

虽然袁绍这些年屡屡做错事,被刘俭设计逼的他天下楷模的头衔已经渐渐被剥离,但是他毫无疑问依旧是南方的霸主,手下精兵猛将无数。

他一旦入朝,主持朝政,那必然与董卓不一样,毕竟袁绍也是得到了南方广大望族世家的支持的,到时候王允他们自然就很难再跟袁绍分权了,最多只能给袁绍当小老弟。

眼看着王允抿着嘴不说话,很是不甘心的样子,杨彪在一旁劝解道:“子师啊,事到如今,我们也没什么好办法了,李傕和郭汜这两个人乃是心胸狭隘的不学无术之人,他们根本看不出眼下的局势,我们根本不可能依仗这两个人的。”

“而刘俭前番已经大胜了本初,其实我也不觉得这个时候让本初进京来会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但是让本初进京,最多只不过是我们甘为附庸,将大权交予他,但是若是让刘俭进了京城,我们可就是彻底没有好日子过了。”

“其实这些年来大家有目共睹,论推行新政的力度,刘俭比之于董卓可谓是不遑多让。”

“如今我们鼓动天子废除了新政,刘俭心中必然深恨我们,他若是到了长安,与我们就是不死不休之势啊。”

“所以这事情就看怎么比了,反正相比于说让本初进京城,总比要比让刘俭进入京城强百倍。”

王允听到这儿,不由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他思考了好半天之后,说道:“也只能如此了。”

……

王允联系李傕和郭汜并没有任何效果,而李傕和郭汜现在依旧是我行我素,在关中地区拼命的击杀叛贼,然后劫掠物资。

而李傕和郭汜的行为也算是彻底的惹恼了关中人!

原先他们的事情多少还被朝廷那边瞒着,倒也是不至于造成过大的舆论影响。

现在他们的行为已经被刘俭无情的掀开了,而且刘俭是非常不留情面的,他上奏朝廷,禀奏李傕和郭汜罪行的事件,在天下间传的沸沸扬扬。

而且这场舆论并没有减弱的事态,刘俭手下的校事府成员正极力的将这件事的影响在各州郡进行扩大。

现在民间有了一种很高的呼声,那就是要朝廷严厉惩处这两个为祸地方的西凉贼。

他们截杀普通百姓,囤积兵械粮草,妄自尊大。

几乎都能看出有反叛的意图了,但是朝廷方面却一直对他们不进行惩处,这算是什么?

难道朝廷中的官员和李傕和郭汜是有什么勾结吗?

难道李傕和郭汜在民间所劫掠的巨大财富,也是分配给朝廷中的那些高门望族吗?

一时间,各种舆论沸沸扬扬,而司州和雍州的豪门望族甚至都不敢跟朝廷中的公卿们有过多的接洽了。

先前刘俭打败了袁绍一阵,已经让司州和雍州的高门望族看到了刘俭的实力。

很多想要抵制新政,不想让刘俭进入长安的阀阅望族,现在都开始暗中的悄悄收手了。

他们先前还曾偷偷的联络朝廷中的公卿,暗中派人用粮草以及军械来支持袁绍。

但是现在他们都不敢行动,很多人甚至都收了手,还有很多人甚至已经开始向刘俭献媚。

这就是硬实力的表现啊。

函谷关一战刘俭重创袁绍,让司州和关中很多势力开始认识到了他的实力。

就算是刘俭的新政对很多望族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但也总比将来被刘俭查出他们暗中反对他,直接给他们来个抄家灭族来的强啊。

在考虑利益之前,多少也要先考虑一下性命才是。

现在不论是军事方面,还是舆论方面,整个关中与司州的风向都在向着刘俭倾斜着。

朝廷方面至少目前没有能力能够解决李傕和郭汜这两个祸患。

眼看着舆论发展的越来越大,朝廷方面坐不住了,他们开始暗中派人接洽袁绍。

现在的袁绍依旧是在屯兵洛水,他上一次失败之后就回到了洛水,在那里招兵买马,同时又从后方的荆州和豫州调遣援兵来支援。

另外,他还派人去江东。要求曹操立刻出兵北上支援他。

但是这些都只是后期的布置,现在的袁绍虽然有底蕴可以继续战争,但是前期的两场失败已经让他的军队丧失了锐气,即使能够重新招募人与刘俭交战。

但是现在的南军也已经没有什么过多的士气可以支撑他们与刘俭继续争雄了。

现在对于袁绍来说,还有一个事情比较关键。

那就是他没有足够的战马能够与刘俭继续争雄。

若是在他南方的地盘儿,在长江以南,到处都是山林,都是城池,都是河流,袁绍倒也不怕刘俭的骑兵能够对他的军队形成巨大的威胁。

但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关中之地到处都是平原战场,几乎都是骑兵能够掌握主动。

但是在骑兵方面,己方真的是太差了,完全没有能力与河北军争雄。

而关键的问题还是在战马上。

袁绍还是没有好的战马渠道能够购买优质的战马与刘俭争雄。

若是没有优质的战马配备给他的骑兵,他在关中平原的战场上与刘俭相争,就会一直处于弱势。

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李傕和郭汜的事件开始在整个司州以及雍州之地大为发酵。

袁绍方面也自然知道了这个消息。

而在长安方面,王允和杨彪同时派人给袁绍写的书信,希望能够迎接袁绍进入长安。

同时他们表示,袁绍进入长安后,他们就会共同推举袁绍为相国,让袁绍接替董卓的位置来主持朝政。

袁绍在得到了这个消息之后,他的志气和雄心又再次被点燃了。

若是能够进入长安,凭借朝廷与自己的兵力,就算是在平原之战上争不过刘俭,他相信以政治与军事的双重加成,防守还是能够做到的。

刘俭若是真的派兵拼了命的攻打长安,他袁绍就号召天下望族以朝廷的名义共同打压刘俭,无论如何也要尽全力将刘俭扳倒。

而且,袁绍突然也有了一个主意,若是能够进入长安的话,他就与王允等人联和暗中诛杀的李傕和郭汜,并收编了他们手中的西凉兵马。

西凉兵对于袁绍来说倒还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李傕和郭汜手中有大量的西凉战马,可以供给袁绍配置军队。

只要能够用李傕和郭汜的战马给自己的骑兵配备上,再稍加操练,他相信,他就不会那么轻易在平原战场上让刘俭占据主动了。

所以,这次进兵长安,对袁绍来说是一个天赐良机,不论是他的军事实力,还是他的政治影响,都会达到顶峰,他甚至可以把袁家推上一个与皇权比肩的高度。

于是,袁绍就与王允等人暗中合谋,准备开始进兵长安。

但是现在函谷关被刘俭把持着,袁绍唯一能够进驻长安的办法,就是转从武关开始向长安进兵。

但事实上,这就是贾诩的策略之一,他一直在等待着通过李傕和郭汜将朝廷逼到边缘上,让朝廷在无可奈何之下向袁绍妥协,并将袁绍引入长安,利用袁绍的军力以及朝廷本身的政治力量,来打造一支属于天下望族的最高势力。

刘俭,当然是不可能给他们机会的。

他一直在等待的,就是朝廷和袁绍这次的配合行动。

袁绍想要通过武关进驻到长安,刘俭不会有多余的动作,他也不用有多余的动作,因为自然有人不希望袁绍进入长安的。

刘俭要做的只是把这个消息透露给李傕和郭汜,那对于他来说就够了。

坐山观虎斗,这就是战争的最高奥妙。

(本章完)

爱乐书屋推荐阅读:新贞观造反录假崇祯的自我放飞日记带着农场混异界我的公公叫康熙世子很凶俺四叔是朱重八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水浒:开局成为店小二重生大唐成为安禄山的私儿子开局被女土匪看中,我占山为王三国:逆天系统,称霸天下大暴君制作短视频收集资料,古人看麻了风流神针策马大明模拟中辅佐女帝,但模拟是真的大唐最强驸马爷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重生之岳飞传奇北明不南渡南宋出圈记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安西兵日记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我是大明瓦罐鸡我只是夫子(穿书)男主总想当我的腿部挂件他来自秦朝大唐:我爹是保镖头子雄兵连之再世周瑜凤凌天下甲斐的野望回到明朝做权臣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大楚皇权万古第一战皇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身为洗冤司司正,破个案子很合理大唐小郎中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明末疯狂三十六计之三国群雄争霸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穿越水浒之雄霸天下逍遥小相公王朝的腐朽梦回大长安开封府胥吏最强特种兵之战神传说
爱乐书屋搜藏榜:武道凌天大周少卿毒妃重生之杀伐穿越原始之魂三国赵云之子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我的公公叫康熙我的草寇人生三国:逐鹿天下,醉卧美人膝不愿长生的徐麟无双世子爷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克跑传记最强帝王养成系统深宫宠爱:小丫头,给本王暖脚大宋之最强纨绔猖狂庶女,邪王赖定小医妃我是大明瓦罐鸡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执魏红楼之意难平开局长生不老,看遍世间烟火贞观长安小坊正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住手啊!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绝佳嫡妻盛世嫡妃(木兰听雨)北宋不南渡锦绣凰途:毒医太子妃红楼春大明:宁愿被人遗忘的大明皇孙从我是特种兵开始签到大明:我朱允熥,监国大明南明:从边境崛起的日不落帝国召唤猛将:从乱世流民到君临天下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大明政客神医农女:傲娇夫君,惹不起!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我的老婆是土匪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红颜乱,纨绔王爷的宠妃大唐至尊龙帝我麻了:穿越到古代带着狙三国之关平当老大系统派我来抗战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长平长平暄和皇贵妃传
爱乐书屋最新小说: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