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宁夏,古称朔方。

贺兰山环西北,黄河绕于东南,其地险固,为关中屏蔽,河陇之咽喉。

其地虽小,南北不过百余里,东西不过二百余里,却号为雄边,在于地利。

这里也一度被称作塞上江南,它不仅是军事重镇,也是屯田农业发展的重要地区,既有黄河西套的肥沃土壤,也有灌溉面积宽广的汉唐二渠,得以使此地拥有数万顷灌溉农田。

宁夏镇军民是光荣且勇敢的好汉。

在明初洪武三年,这里曾经设府置官,但仅维持两年,因鞑靼势大,太祖皇帝下诏弃地,徙民于陕西,使宁夏成为遍地空城的凋敝之处。

直至六年之后的洪武九年,朝廷做好准备,再度于宁夏移民设卫,派遣宗王建立藩国。

移民既有齐、楚、吴、越、秦、晋之人,也有达、藏、回诸土民。

有明以来二百年间,这里常驻军兵五六万人,防守山脉隘口众多的贺兰山,虽分兵多处难以支援,仍能凭借极佳的防御工事、充足的军需,维护腹内卫所的稳定,长久抵御来自蒙古的侵袭。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宁夏镇随着洪承畴的移驻,正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甘肃失守以来,洪承畴在宁夏手忙脚乱,白天应对曹耀的骚扰,夜晚因朝廷没来的惩处担惊受怕。

而整个宁夏的军队,也在甘肃及南面腹里的靖虏、固原诸卫相继失陷,平叛大军相继败北的环境下,泛滥起严重的恐慌情绪。

是以军户出逃、百姓迁徙。

面对这种情况,洪承畴的应对很糟糕。

西边被曹耀打,东边被周清抢,跟漠北三汗打了一仗,也谈不上有什么大斩获。

不是因为没能力没才华,而是他的注意力,早就不在平叛上了。

实际上他和杨嗣昌一样,都在外敌的威胁下,决定攘外必先安内。

只不过杨嗣昌对崇祯的献计,是从整个大明的角度上。

而洪承畴的攘外必先安内,则建立在宁夏镇的基础上。

尽管是掌天下权柄的三边总督,但是洪承畴再清楚不过,没有陕西的经济支持,就没有三边总督。

若他再将宁夏、延绥视为朝廷的臂膀,恐怕只有坐败一途。

别人可以跑到山西去,他作为承担三边失陷责任的总督,进了山西恐怕最好的结局是下诏狱,没准还会死掉。

洪承畴倒说不上怕死,就是有些不甘心。

他在宁夏复盘了一次又一次,都不认为自己的部署有任何问题,总觉得差一点就能把刘承宗扑杀于甘肃。

元帅军明明就该断粮,那天山瓦剌千里迢迢给他运羊吃,这他妈谁想得到啊!

而对于去年曹文诏、白广恩、卜应第、屠师贤、神光显五营兵将南下兵败,他倒是好理解的多。

毕竟在好几个月的时间里,他都忙着给朝廷写奏疏,那些奏疏统统石沉大海,也不知道是根本送不进山西,还是因为要钱要粮,朝廷不予回复。

不过现在都没关系了。

洪承畴已经意识到,他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陈奇瑜不行、大明朝廷也不行。

人还是要靠自己。

在内心笃定不会有好下场之后,他有了一套完整的割据计划。

攘外必先安内,他要经营宁夏,以期抗拒刘承宗的进攻,等待将来事情发生转机。

因为延绥镇地处毛乌素海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兼具农牧,既没有高产的田地,也没有优良的水草,但是能凑合。

地形在军事上,决定了延绥镇的主要策略是防守反击,以一道边墙为防线,三路分守进行局部防御,榆林镇城总领防务。

当敌军突破一道边墙,明军将兵力部署于容易被突破的山谷、河口,以众多堡垒截击,用二道边墙之间的山地迟滞,最后包抄掩杀。

可如果敌人从后面来就不一样了,榆林镇城周边无险可守,很容易被大军包围。

洪承畴可不想被刘承宗摁在城里暴揍。

所以宁夏,是他的唯一选择。

不过这份计划直到去年秋天,也就是曹文昭等败将逃回之前,洪承畴都没有什么作为。

原因很简单,一来是漠北蒙古和曹耀先后过来捣乱,二来则是他身边没有多少可用之人。

所谓的攘外必先安内,就是要想抗拒刘承宗,必先让宁夏钱粮充足、军兵堪用。

而要想钱粮充足,在宁夏这个地方,必须清理军屯。

偏偏这宁夏的军屯田啊,是天下间最难清理的地方。

大明九边屯田之中,西北为最,而西北之中,宁夏为冠。

这里的军田在明初开垦出八十多万亩,后来一路攀升,至嘉靖年间一度高达二百万亩。

不过最初开垦的军田质量高,都是银川附近受汉唐二渠灌溉的优质农田,而在正德以后新垦军田,都是宁夏平原边缘的干旱、半干旱荒地,质量远不如早前。

但是多就是多,多一亩也是多。

只不过宁夏不仅屯田多,民田更多,而这里的民田在早年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商屯。

也就是商人在食盐开中法的政策之下,就近开垦田地,种粮换引时耕种的田地。

弘治年间,户部尚书叶淇变法,准两淮商贾以银代粟,使盐课骤增至百万。

四十一年后,九边兵饷也从四十万两,变成了二百二十万两。

边塞商屯败坏,田地贱卖,成了民田。

欠饷、逃亡、人口流失,军屯荒废而民田增加,大量军屯土地成为民间田地,二者界限随之模糊。

以至于等到崇祯登基,想要清理宁夏军屯,户部尚书毕自严一番核实,无奈请奏:相沿已久,难以核实,请无论军种民种,一律按民田起科。

等于,宁夏军屯彻底没了。

初衷没啥问题,反正军屯也收不上来多少,为了公平起见,干脆都按民田来。

因为当时的背景是毕自严总管朝廷收支,而崇祯登基之时,大明的财政极为糟糕,军费问题最重要的是蓟辽。

宁夏就算全是民田,征收本色也能把部队顾个差不多,一年淮、浙盐引钱八万、京运的银子才两万。

单是蓟镇,当年就欠了五十三万两,一年的京运要四十二万两。

相较而言,宁夏这点纯是细枝末节。

谁顾得上?

不过如今,这些军田成了洪承畴的心病。

他想活,就必须把这些田地全部变成军田,但是要想动宁夏的军田,他手里得有客军。

因为宁夏的民田既然这么多,落在军队家人手中的也不少,那些人不会愿意让他把田地收为军田,甚至很多旗军也不会支持。

所以洪承畴在去年重新组建了自己的标营,里头只有一些精挑细选的宁夏穷兵,余下都从他迁徙到宁夏的甘肃百姓当中挑选有力之人,以凉州过来的丁自珍暂代参将。

不过单这一个标营也不够。

直到左良玉、曹文诏、张应昌、白广恩和曹变蛟领着上万败兵先后回到宁夏,洪承畴才终于有了信心。

他对这几个败将极为亲待,见面便先威逼恐吓他们一番,随即满是心疼地表示,他会替他们向朝廷上疏求情免罪,让他们继续出力。

虽然洪承畴很清楚,这信根本就送不到朝廷那。

就算不被宁夏、延绥两镇来回流窜的农民军、鞑靼骑兵以及延安兵截了,也只能走到黄河边,山西那边闹瘟疫呢,信根本送不进去。

但他还是写了,就跟许愿一样。

请求朝廷不要解除他们的职务。

言外之意,就是提醒朝廷,别忘了这几个打了败仗的屌人,赶紧处置他们,革职留用。

革职很重要。

因为他们在宁夏,洪承畴得给他们发俸禄。

可这谈何容易啊,单就左良玉、曹文诏、张应昌仨个总兵,官职都是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佥事,正二品诶。

洪承畴的兵部侍郎才正三品。

不过一时半会要用他们干大事,朝廷收到信给他们革了最好,不革也无所谓。

洪承畴在安抚诸多败将之后,将他们倚为亲信,旋即对宁夏大刀阔斧地清理军屯田,并对宁夏堡垒防御设施进行改造。

因为宁夏在地理上,防御的是东、西、北三面,而这三面的防御可以说早就武装到牙齿,既有贺兰山屏障,又有黄河阻隔,固若金汤。

偏偏,人家刘承宗会从南边攻来。

他必须加强宁夏南部的防御工事。

为此,洪承畴干脆将宁夏后卫迁至灵州。

不过他这堡垒还没修多久,就得到新的巨大打击。

陕西,居然下雪了。

陕西下雪当然是好事了,可是宁夏没下啊。

这个冬季,宁夏一粒雪花都没有,干燥得吓人。

这一消息,无端令洪承畴紧张起来,他估计,今年陕西下雪的情况无疑会被元帅府当做祥瑞,极大地鼓舞那群叛军的士气。

恐怕刘承宗不会等到他修好堡垒再来攻打他了。

不过洪承畴也在心里祈祷,希望今年下雪能麻痹刚进西安府沐猴而冠的刘承宗,东西够吃了就不要打仗了。

给他一年时间,就能在宁夏南边用城墙围起来!

正当洪承畴做着这样的美梦,却听从人报告,延绥镇的总兵官俞翀霄来了宁夏。

这消息令洪承畴万分惊讶,等见了俞翀霄连忙道:“如此时节,俞帅虽武力绝伦,然身为镇臣,千万要顾及安危。”

“明禀军门,卑职亦不愿冒险,实在鞑子找上门来,要给军门送信。”

俞翀霄说着,自有侍从将一封书信呈交给洪承畴。

洪承畴一听,便皱眉道:“俞帅这是何意?”

俞翀霄摇摇头,他没拆洪承畴的信,自然也不知内容:“审问了报信的,是个宁远奸人,倒是嘴硬,不说信中内容——军门可要卑职回避?”

洪承畴责怪地看了他一眼,一面拆信一面道:“这有什么好回避的,你曾与东虏见仗,正好为我参谋。”

拆开书信才看了两句,洪承畴就一脸吃了屎的表情,对俞翀霄嫌弃道:“东虏简直异想天开,称了崇德皇帝,自己在沈阳闹着玩也就罢了,居然还打算把你我跟这宁夏延绥两镇十万兵马都劝降了。”

“哈!”

俞翀霄也乐了,他觉得黄台吉脑子坏了,脱口而出:“他个手下败将,还想劝降我?”

洪承畴呢,则把手上的书信翻过来看了看,拿给俞翀霄示意,嗯……是一张用过的辽东公文纸。

他面无表情道:“他说若你我以礼来降,赏白银百万两。”

俞翀霄的笑容一下子愣住,他延绥镇的军官找他要军饷都快要疯了。

二人对视一眼,露出心照不宣的笑容。

要不,骗点钱花?

紧跟着,随后他们还是在无声之间将这个想法否了。

看俞翀霄一脸不甘,洪承畴拿着书信笑道:“俞帅这表情,你看他们连纸都没有,竟用公文废纸写成书信,所谓百万白银,不过诳语罢了。”

却不料俞翀霄收敛轻蔑之色,很认真地摇头道:“军门有所不知,那东虏可恨屡次入寇,劫我大明子女财货,建州有钱也无处可花,一石米八两银,一匹布九两银,穷得只剩钱了。”

“卑职是可惜我们手上没这钱啊。”

其实俞翀霄心里想的是,若是刘承宗有这心胸,能向宁夏延绥豪掷百万两官银,那他延绥镇没准就真降了。

洪承畴不住点头,若他有白银百万,如今宁夏除了时间,也就没啥别的难处了。

这种情绪来得快去的也快。

洪承畴相信自己有能力经营好宁夏,等军田都清理出来,至多一年,宁夏就能仓禀充足。

想到这,他的心情也轻松许多,对俞翀霄幸灾乐祸道:“不过我看这信,东虏好像深恨刘承宗称汗,那个叫什么?岱青契丹汗,说势必征之,口外的杨麒,今年恐怕不好过了。”

就在此时,总督衙门外的街道喧闹起来,二人还没来得及发问,正要喊人出去看看,就见督标参将丁自珍快步跑来。

他奔至洪承畴身侧,急切地耳语道:“军门大事不好,镇城宁兵哗变,已围了巡抚衙门,还有人正朝总督衙门过来,兵备丁副使已去调兵。”

“还请军门暂驻标营,待事态平息再回府中。”

爱乐书屋推荐阅读:穿越年代之吃好喝好我在九零当相师死对头竟然重生了重生1980:开局迎娶姐姐闺蜜神豪:加载愉悦系统享受完美人生一纸千金基地签到三年,成为全球特种之父锦绣农门小福女僵尸的喂养方法萌妻甜似火:高冷军少,体力好!我一生行善,竟觉醒万魂幡!都市之最强赘婿在美漫当心灵导师的日子不卷了,回去看山海十四亿人求我别死,这明星太火了蚊子不好惹重生之善恶人间扮演塔寨东叔卖冰糖,戏假成真了被迫重生真的很烦四合院:何雨柱的光辉时代太后你别跑军嫂重生记这学姐,也太正常了吧!仙帝重生之我为主宰从那座韩城开始我在四合院要做修仙大佬!我在异界有座城官场顺溜哥系统让我攻略神明?反手攻略系统公子玉璃冷情老公:傲妻不好惹杨辰秦惜超燃天师:天地不仁,万物为刍狗先婚后爱,顾少娇妻天天宠七个绝色前妻对我念念不忘修真小神农天命神算出生后定亲九尾妖狐苏阳林依依在70年代发大财开路虎的女人汴京小医娘开局2块钱,我要横扫全球股市这个总裁有点二沈婉宋恒小说免费阅读异境逆袭:我命由我,不由天种田开荒,我在古代娇养侯爷新婚夜!她悔婚嫁给残疾死对头村霸农女:傲娇夫君来种田重生1978:鬼瞳兵王,结婚吧我有一个大世界万朝援龙!召唤武将争霸蓝星!
爱乐书屋搜藏榜:小女人,你好!官场顺溜哥绝色狂医:暴君的心尖宠纨绔疯子金屋妆阿娇港综:重生港岛,我是船王接班人夫君有个心上人床婚守则:龙枭的纯情宝贝诛天武帝震惊!天道剑君他被白莲花俘获了超强特种兵我家honey超能撩如兰似月冥王的金牌宠妃四合院:虐惨秦淮茹,决不被吸血重生之老公宠不停我的宝藏女孩是大明星白露投行之路让你打暑假工,你把地窟平推了?狂妻有主一胎三宝:锦鲤娘亲美又飒透视村医在花都魔门妖女妖精大人看上我让你假结婚,没让你来真的啊魔乱都市围棋阿尔法狗惹哭狗贼双世之楚辞传承国风后我成为考古博主爆红了龙凤双宝:爹地,不准凶妈咪导演能有什么坏心思修仙魔少甩掉校花后,我成了超神学霸穿成替嫁医妃后我被迫母仪天下开局缅北赚钱买科技四合院:怀揣神秘空间法宝步步女配唇唇欲动,老公彬彬无礼人鱼盟誓轮回之不良仙尊娱乐:我是无辜的医生说我胃不好锦言不负安和嫡色生香:侯爷,淡定点桃运小仙农开局,获得念动力赤脚医仙逆流惊涛我的系统奖励很随意
爱乐书屋最新小说:重生2009,财色兼收一个民校教师的奋斗史建立超级家族,从隐居山林开始歪歪人生路仙途外卖:凡心不灭晚年病危:十二符咒鬼影接踵而至通幽师征战在异界赶海:往返八十年代养小姨子穿越首都送外卖来自深海的怪物网游之缘:豆子与莉莎别惹我老公,他爸是道门至尊魔物入侵:我创立组织反攻魔界重生不娶大肚子,养猪种地好日子癌症晚期,总裁前女友疯狂报复我斩神:以开拓之名,狩猎诸神开局五名室友,输出全靠正义之袋神话回响前世今生的缘分叫爷技能无冷却,开局召唤黑影兵团变身软妹后,被好兄弟爱上拿我妹的心脏救白月光,身份暴露你哭什么?融合网游:我用一折爆氪全球!觉醒后:我在高武世界无敌带着系统玩潜伏代号伏虎罗汉网游:我和猫咪的那些事乡村权力轶事重生80:窝在深山打猎养活妻女结婚前夕,未婚妻被白月光玩弄终焉之时:我为旧日古神!御兽时代:我能看到进化路线重生的我,开局家里有矿全民转职:我让骷髅进化成神君王归来,却被父亲当废物重生下周就回国我身旁的极品美女们我的文娱帝国重生2020:宿舍四人行能力是变身镜流,但压制不住魔阴变身后宿敌她疯狂撩我不就是破产吗,看我如何花钱让你卧底,你娶了黑道教父女儿?神眼鉴宝,暴富不过分吧系统!之我要称霸武林开局1937成特务,杀疯了夺宝只想复仇的我不知道她们都重生了等等,我拿的剧本好像不对吧爆歌一首接一首,你说你是练习生神豪返现系统,校花觉得我进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