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崇祯依然在表演。

温体仁依然在配合。

一低头,一拱手:“老臣愚钝,唯望陛下圣裁。”

次日的朝议上,军粮换赈灾粮的提议就被扔给朝臣。

侧重点不在支援元帅军挡东虏,而在于即使要给叛军兵粮,爱民如子的皇上也愿从叛军处换来赈灾粮,以赈济山西百姓。

实际上兵部户部都不同意这个提议。

兵部不同意很正常,他们正在计划一个由河南攻打潼关、郧阳袭击西安的战略,试图把元帅府洗过一遍的关中夺回来。

这种时候,朝廷却在北方跟元帅府搞起来战略合作,谁也接受不了。

而户部,就有点藏着掖着了。

于公,这对户部其实是好事,毕竟山西买粮赈灾,即使是十万两,省府也很难挤出来。

民间倒是可以,但民间商贾买了粮,那粮食是要卖的,而卖,就肯定落不到快饿死的灾民手里。

粮价从来不是没理智的疯涨,涨到七两一石,就说明有人能出得起这个价钱。

反而是用通州的粮换韩城的粮,这笔粮能直接运抵省府,由巡抚吴甡打理,最大限度上落实到缺粮的灾民手中。

朝野对吴甡的赈灾能力,有目共睹。

当年他带十万两赈陕西,由从陕西的藩王富绅处拉来三万六千两与三千石粮的捐助,赈济延、庆、平、西四府。

耗用银两精确到毫厘,救助的灾民精确到人,一共赈济二十四万三百四十五人。

发了牛种、赈了饥民、修了驿站、补了军需、买了骡子、支了军饷、修了城砦,中间被各县扣留、虚报一千三百余两,后来也应追能追尽量追回。

当然结果确实无益于陕西乱状,但那并不能说吴甡赈灾是失败的,恰恰相反,他做到了自己工作能力的极致。

只是朝廷给的预算就是一人救几口饭,他就算做到极致,也只是确保让该吃到的灾民把那几口饭吃进肚里罢了。

而这个时候,如果山西得到不是十万两银,而是十万石粮,再加上山西一省的行政能力,那相较于当年赈济陕西,物资便充沛了十倍不止。

当年在陕西,十万两银就算全换了粮,也不过只能换到万余石粮而已。

可是于私。

户部没有任何官员能保证,他们从通州取出十万石粮,跟边墙对面的刘承宗脑子里的十万石粮,是一个东西。

这儿可是北京!

不是陕西那穷乡僻壤,吴甡一个御史过去,一口皇命只要足够强硬,就能把事情办到分毫不差。

十万石大米白面变成小米黄面,小米黄面变成陈腐旧粮,陈腐旧粮变成石头沙子,运粮的兵丁害怕了自己抢自己,管粮的害怕了点火烧廒仓。

这些很巧合的事情不一定会发生,但没有任何人敢保证就不会发生。

它们还没准会同时发生呢。

户部官员不懂刘承宗手下的杀才,难道他们还能不懂朝廷的贵戚与胥吏是个什么操行吗?

到时候出了事皇上要问责的。

所以没人能说自己的真实想法,只能顾左右而言他,反正不愿意推进这事。

就在这时候,边关接二连三传来急报,黄台吉的密信被截获了。

不止一封。

第一封被截获的,是黄台吉写给沿海总兵官、平虏将军陈洪范的信。

这信是一个月前写的了,夹在木头里竖在旅顺口的岸边,被海防兵发现,一看内容赶紧渡海上报山东。

信的内容其实禁不起推敲,写了很多似是而非,一看就是故意增加真实性的东西,比如几个人名,说是陈洪范派遣的外交人员,又提及三顺王的官爵。

到后面狐狸尾巴就露出来了,说届时来投,功名不在三王之下;或在大明,作为内应,二者请决其一。

甚至还解释了把信夹在木头里立在海岸的原因,说是担心泄露大事,所以没有让陈洪范派到沈阳的使者回来。

其实就是反间计,正话反话全说了。

而陈洪范其实在这个时候,才在旅顺口收到另一封充满威胁的劝降信。

说大明如今是外臣则奸伪欺饰,内臣则互相倾轧,将军难道能扭转挽救这种情况吗?你好好想想!

前一封信故意被明军截获,送到崇祯当面,也不敢对陈洪范有什么动作。

黄台吉之所以离间陈洪范,是他收到情报,陈洪范有兵,打算驻军朝鲜,只是不知具体数额。

所谓天军十万、兵舰四百,黄台吉觉得能有三五万就顶天儿了。

崇祯也是这么想的,他真以为陈洪范有三万兵。

因为陈洪范的沿海总兵,管的是登莱镇和沈世魁的东江镇,算上海外兵,朝廷寻思咋的也得有三万人马了。

可实际上,登莱和东江,早就都打烂了。

山东这地方,历来是相对安全的援辽基地,海漕后勤的民兵多,能打的部队并不多,而且还事多。

跟漕运占了边儿,就有罗教、白莲教的事,一闹饥荒就有人起兵,起兵就得平叛。

这一直都是杨肇基、杨御蕃父子俩手下那点兵的活儿。

人家的精锐人马到处平叛剿民军,不可能把本部交给陈洪范统领。

而东江镇,说句难听话,沈世魁不敢回山东,陈洪范不敢上皮岛。

已经是山高皇帝远,骚扰后金不是为了皇明,而只是为了生存这么一个状态,岛上拢共就几千兵,跟朝廷写信要物资都得奔着两万人说。

毕竟说有两万人,朝廷也就能给送千把号人的甲械物资,就这还不给马,不给马咋登陆作战嘛!

陈洪范不敢,也使唤不动人家。

他自己手里拢共三千多人,一直在山东忙着募兵,打是不敢打,降也不敢降,朝鲜不敢进,回也不敢回,整个人在辽南尬住了。

也正因如此,黄台吉给陈洪范的信,朝中知情大臣并不慌张,只有崇祯在着急。

但边墙截获的第二封信,这就让满朝文武战战兢兢了。

因为这封信是写给刘承宗的,信中提到协约攻明、等他从大明弄来粮草之类的话,令人格外惊恐。

兵部尚书张凤翼看得明白,这跟陈洪范那封信一样,只是离间之举而已。

因为如果刘承宗是为了进攻大明,他是完全没必要领军跑到蓟镇边外来,直接从陕西府谷渡黄河打山西就完事了。

一样的事,王嘉胤干了那么多次,纵横黄河两岸,比王嘉胤强了十倍不止的刘承宗没理由做不到。

但看明白是一回事,把这话说出来就是另一回事了。

常言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万一刘承宗真使个坏心眼呢?

户部几个官员一看这信,直接乐了,这就是不能跟刘承宗交易的铁证。

关键黄台吉那封信里,还提到了一个对大明而言很关键的东西,就是他向刘承宗表示,歹青想与大明议和,只是受刘承宗蛊惑才打算攻明。

这事它其实谈不上高明。

因为站在黄台吉的立场上,虽然在辽东的兵力战力上占得些许优势,但那并非他的八旗真强大到天下无敌。

而是恰好赶上了大明有内因有外患、有天灾有人祸的窗口,因此万万不敢给敌人丝毫喘息之机,只能以疾风骤雨般的攻势,哪怕拼尽野人女真最后一滴血,也必须持续地扩大优势。

稍有懈怠,八旗便万劫不复。

他根本不可能和大明议和。

但是偏偏,议和,是大明君臣心照不宣却人人都愿意相信的事。

大明即将被自己压垮,它太需要喘口气了。

以至于黄台吉对大明言必称和,却攻伐不停,还天天责怪大明议和不真诚。

就这么简单的招数,却让大明三番五次地上当,次次在开战前夕被分化。

这次也不例外,有些朝臣是真信了黄台吉打算议和,更多人则怀着自己的小心思,在站位上支持议和。

但崇祯还是不信黄台吉真打算议和。

或者说他不是信不信的事,而是根本不想信,也拒绝分析。

他出了名的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说什么,他只在意刘承宗从蓟镇边外南下的可能性。

兵部尚书张凤翼在这时候给崇祯打了一剂强心针,非常坚定地告诉崇祯,刘承宗到蓟镇边外,不可能是为了打大明。

因为潼关、武关在手,从关中发兵湖广、河南,远比绕道蓟镇攻打京畿收益大得多。

更何况,即使不从潼关发兵,就要跨过黄河打山西,那从宣府边外直接南下,也比攻打京畿强得多。

毕竟京畿这条路没有补给线,不论怎么看都是兵行险着。

兵部对刘承宗以前的一些战例挺熟悉,认为刘承宗统兵虽然善战,但确实不爱弄险,也很少用阴谋诡计。

不过张凤翼也提醒崇祯:“陛下,是少用阴谋诡计,不是不用,因此三协仍应小心防范,不可撤防。”

他口中的三协,就是蓟镇延边的三协十二路驻军。

这个方向原本驻军额兵非常多,实际上已逐渐成为四镇,即蓟州、密云、永平、昌平,兵额最高达到十四万之巨。

后来在崇祯登基之初,因军饷不济,蓟镇兵额大幅裁撤,引发兵变,到如今蓟镇只有三万余守军,还没万历时期的蓟镇战马额数多,那会马都有四万多。

崇祯稍加思索,琢磨确实是这样。

刘承宗那样的人,是什么东西都节制不住的,崇祯也不敢抱着刘承宗就真没有在蓟镇抢掠一遭的想法。

毕竟这年代抽象的事太多了,舍近求远也不会让人感到太意外。

“如此一来,调粮的事情要放一放了,不。”

崇祯刚顺着张凤翼的话说罢,立刻就改了口:“不,还是先让钱部堂持诏出使,内臣这边,就让止虚子同去。”

曹化淳正在后头端着拂尘揣手侍立,听了这话跟被雷劈了一样,呆立当场。

他都快哭了:咋又是我啊!

曹化淳是真不乐意见刘承宗,倒也不是因为刘承宗待他不好,其实不算坏。

而且根据过去的经验,刘承宗对他也没太大兴趣,把他扣在身边的几率也很小。

但元帅府那班目无法度的凶神恶煞,咋说呢,在紫禁城里他只伺候崇祯一个,到刘承宗那满地都是需要伺候的崇祯。

出趟差心太累了。

可惜,他干的就是伺候皇上的差事,皇上让干啥就得干啥。

比起曹化淳的如遭雷击,钱士升倒没啥害怕担忧的,那朝廷重臣即将出使叛军的架子立马就拿起来了。

他甚至觉得,这是崇祯对李璡一事的让步,还叮嘱温阁老,他这边出使,李璡那边必须下狱。

温体仁笑眯眯:行,行,好。

温体仁对崇祯的心思拿捏得多厉害啊,他太清楚皇上的性格了。

过往发生的事情,让皇帝对自身眼光极不自信,偏偏强大的自卑心理又使皇帝格外傲慢,也就是刚愎自用,别人说了也不听,还会觉得丢面子,更加死硬到底。

这也是温体仁从来不劝崇祯的原因,有事了向来就一句唯望皇帝圣裁。

劝不住,你越劝,而且劝的越对,皇帝越觉得丢脸。

这种事已经发生过很多次了,良将一死,皇上就哭,真心实意的哭,非常难过。

可人家活着的时候,又不会对人好上分毫。

现在给你派过去,是皇上觉得你没用,想让刘承宗给你点气受,折腾折腾你,最好给你扣那,帮他减少一个麻烦。

温阁老心说,你钱士升要是回不来,皇上多半会后悔,觉得自己丢出去了一个经过刘承宗认证的能臣。

但皇上心里不会有愧疚,因为你要是有本事,为啥没有回来的本事呢?

表面上是你没本事,实际上是你有本事,皇上看错了。

可是因为刘承宗更大的错误,能把皇上看走眼的错误掩盖掉。

皆大欢喜。

所以你要是被放回来,那才是真有乐子呢。

什么阁老、尚书,肯定和你没关系,你就老老实实回嘉兴老家弄园子吧,弄不好还得下狱。

因为皇上不自信的眼光,被刘承宗认证了。

刘贼都觉得你没用,那你肯定是真没用啊!

只不过满朝文武都在欢送钱士升的出使时,京师西北升起遮天蔽日的烟尘,时不时有驴骡小车载妇女老弱近城,各个面无人色。

旋即,急报递入宫禁。

昌平城,被金军攻破。

爱乐书屋推荐阅读:穿越年代之吃好喝好我在九零当相师死对头竟然重生了重生1980:开局迎娶姐姐闺蜜神豪:加载愉悦系统享受完美人生一纸千金基地签到三年,成为全球特种之父锦绣农门小福女僵尸的喂养方法萌妻甜似火:高冷军少,体力好!我一生行善,竟觉醒万魂幡!都市之最强赘婿在美漫当心灵导师的日子不卷了,回去看山海十四亿人求我别死,这明星太火了蚊子不好惹重生之善恶人间扮演塔寨东叔卖冰糖,戏假成真了被迫重生真的很烦四合院:何雨柱的光辉时代太后你别跑军嫂重生记这学姐,也太正常了吧!仙帝重生之我为主宰从那座韩城开始我在四合院要做修仙大佬!我在异界有座城官场顺溜哥系统让我攻略神明?反手攻略系统公子玉璃冷情老公:傲妻不好惹杨辰秦惜超燃天师:天地不仁,万物为刍狗先婚后爱,顾少娇妻天天宠七个绝色前妻对我念念不忘修真小神农天命神算出生后定亲九尾妖狐苏阳林依依在70年代发大财开路虎的女人汴京小医娘开局2块钱,我要横扫全球股市这个总裁有点二沈婉宋恒小说免费阅读异境逆袭:我命由我,不由天种田开荒,我在古代娇养侯爷新婚夜!她悔婚嫁给残疾死对头村霸农女:傲娇夫君来种田重生1978:鬼瞳兵王,结婚吧我有一个大世界万朝援龙!召唤武将争霸蓝星!
爱乐书屋搜藏榜:小女人,你好!官场顺溜哥绝色狂医:暴君的心尖宠纨绔疯子金屋妆阿娇港综:重生港岛,我是船王接班人夫君有个心上人床婚守则:龙枭的纯情宝贝诛天武帝震惊!天道剑君他被白莲花俘获了超强特种兵我家honey超能撩如兰似月冥王的金牌宠妃四合院:虐惨秦淮茹,决不被吸血重生之老公宠不停我的宝藏女孩是大明星白露投行之路让你打暑假工,你把地窟平推了?狂妻有主一胎三宝:锦鲤娘亲美又飒透视村医在花都魔门妖女妖精大人看上我让你假结婚,没让你来真的啊魔乱都市围棋阿尔法狗惹哭狗贼双世之楚辞传承国风后我成为考古博主爆红了龙凤双宝:爹地,不准凶妈咪导演能有什么坏心思修仙魔少甩掉校花后,我成了超神学霸穿成替嫁医妃后我被迫母仪天下开局缅北赚钱买科技四合院:怀揣神秘空间法宝步步女配唇唇欲动,老公彬彬无礼人鱼盟誓轮回之不良仙尊娱乐:我是无辜的医生说我胃不好锦言不负安和嫡色生香:侯爷,淡定点桃运小仙农开局,获得念动力赤脚医仙逆流惊涛我的系统奖励很随意
爱乐书屋最新小说:重生2009,财色兼收一个民校教师的奋斗史建立超级家族,从隐居山林开始歪歪人生路仙途外卖:凡心不灭晚年病危:十二符咒鬼影接踵而至通幽师征战在异界赶海:往返八十年代养小姨子穿越首都送外卖来自深海的怪物网游之缘:豆子与莉莎别惹我老公,他爸是道门至尊魔物入侵:我创立组织反攻魔界重生不娶大肚子,养猪种地好日子癌症晚期,总裁前女友疯狂报复我斩神:以开拓之名,狩猎诸神开局五名室友,输出全靠正义之袋神话回响前世今生的缘分叫爷技能无冷却,开局召唤黑影兵团变身软妹后,被好兄弟爱上拿我妹的心脏救白月光,身份暴露你哭什么?融合网游:我用一折爆氪全球!觉醒后:我在高武世界无敌带着系统玩潜伏代号伏虎罗汉网游:我和猫咪的那些事乡村权力轶事重生80:窝在深山打猎养活妻女结婚前夕,未婚妻被白月光玩弄终焉之时:我为旧日古神!御兽时代:我能看到进化路线重生的我,开局家里有矿全民转职:我让骷髅进化成神君王归来,却被父亲当废物重生下周就回国我身旁的极品美女们我的文娱帝国重生2020:宿舍四人行能力是变身镜流,但压制不住魔阴变身后宿敌她疯狂撩我不就是破产吗,看我如何花钱让你卧底,你娶了黑道教父女儿?神眼鉴宝,暴富不过分吧系统!之我要称霸武林开局1937成特务,杀疯了夺宝只想复仇的我不知道她们都重生了等等,我拿的剧本好像不对吧爆歌一首接一首,你说你是练习生神豪返现系统,校花觉得我进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