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该吃点东西了。”
北海城主府,由战火后的大将军府改制而得。集办公、住宿于一体,弃奢靡,改淳朴之风。
李焕仙暂时就住在这,除了关静蓉外,其余人等皆不知他已回归北海。身体的崩解与死亡,让他变得犹豫,难以决断。他不想面对妻妾,只想孤独的死去。
但死亡,却只留在他的身体中,不愿带走他的精神。
“不饿。”
看着关静蓉带来的饭菜,李焕仙疲惫的摆了摆手,继续查看这几年来的北海与辽国贸易往来。北海的前期战略部署完毕,自治富足,在秦国与辽国之间反复横跳,成为了战略缓冲区。
可这样还是不保险!一旦秦国与辽国彻底腾出手来,早晚有一天,会让北海表态站队。要么站秦国,要么入辽国。如果也像李焕仙一样犹豫不决,那大概率会被两国一起围剿。
所以李焕仙必须在死前留下万全之策,让北海彻底独立于两国之外,不再受制于人。现在粮食的问题已经能够解决,毕竟他破解了辽国的地下种植技术,可开山凿洞是需要时间的,而李焕仙没那么多的时间。
还好现在的辽帝是赫兰长弓,十年八年内应该会念及旧情,不会对北海做什么。可秦国……李焕仙死后,赵玉漱只怕就没这么温柔了。
秦国若要进攻辽国,走北海才能利益最大化。辽国要想进攻秦国,北海作为关隘要点,也是必须拿下的。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一战早晚会有,无法避免。
“你在怕什么?”
望着李焕仙愁眉不展的样子,关静蓉明白,李焕仙绝不是怕死,而是怕他死后,无法保住北海现有的平静。轻触李焕仙那斑驳的手掌,关静蓉大气的安抚道:“前人智慧深似海,栽树乘凉惠万代。后人乘凉不忘本,继承前志创新天。将来的事,将来再说。你现在,只需要快乐的活着。”
漠北妖道们说过,李焕仙这一生,从没有真正的快乐过。因为纵观他这一生,不是四处搞事,就是四处灭火,从没有真正的安静下来沉淀过。
他们试图奉李焕仙为尊,让他快乐。而关静蓉也一样,她由衷的希望李焕仙可以放下一切,让自己不多的时日中,被快乐充盈,没有遗憾的离世。
“谢谢你,静蓉。”
李焕仙暖心一笑,这是发自肺腑的笑容。很少有人不图私欲而对李焕仙这么好,刹那间的恍惚,的确令李焕仙感受到了快乐。
“吃点东西吧,这是燕儿亲手做的。”
将食盒推了过去,关静蓉亲自为李焕仙斟酒夹菜,就像妻子照顾重病的丈夫一般,体贴温柔。李焕仙愣了一下,接过酒樽问道:“你告诉她们了?”
“没有。”
关静蓉摇了摇头,有些惆怅的说道:“还是你自己告诉她们的好,我相信你总有准备好的时候。要抱抱‘忘年’吗?若水今日出诊,孩儿就在城主府,我可以抱来给你。”
李忘年,李焕仙的长子,已经到了咿呀学语的年岁。虽然口齿不清,却也能含糊的说些什么。老实说,李焕仙很想抱抱自己的儿子,可他还是放弃了。
现在自己这副德行,形如枯槁,好似个丧尸般,万一吓到孩子怎么办?
“不了。”
简单吃了几口菜,食之无味,甚是无趣。李焕仙拿来辽国的粮食供给录问道:“这几年的‘城志’我都看了,辽国的粮食补给一直在递减,北海是如何不闹饥荒的?”
当年收服北海,粮仓中的陈粮连一年都没撑住,后期都是靠辽国的补给。可李焕仙发现,辽国的粮食一年比一年少,北海没理由能撑这么久还可以城泰民安。
让老百姓吃不饱,除非学关近南高压统治,否则早晚爆雷出问题。
“赵玉漱每季都给很多粮,根本吃不完。”
听着关静蓉的答复,李焕仙的脑袋又开始不够用了。辽国不给,秦国居然给?而且不是一年一给,而是一季度一给。北海只是一城之地,秦国这几年内忧外患全灭,养活北海完全不算问题。
可问题是,赵玉漱会真的这么好心?她若能那么包容,那李焕仙也不会与她老死不相往来!
“代价是什么?”
意识到这里面的条件可能会毁了北海,李焕仙强压愤怒,故作平静的问向关静蓉。哪知关静蓉却是十分无辜的耸了耸肩,百思不得其解道:“她没有提任何条件,也不要求北海效忠,甚至连道假模假样的诏书都没有。每季度粮食往门口一堆,‘送粮官’话都不说一句,扭头便走。”
最开始的时候,关静蓉还怀疑那粮食里有毒,是赵玉漱想废掉北海的把戏。可经过她爹的检验,粮食都是好的,而且都是新粮,是精心挑选过的上品粮食,只有王都的百姓才能吃到。
北海又地处贫瘠冻土,老辽帝赫兰东升也不做人,给北海送陈粮还缺斤少两的……所以不管赵玉漱是出自什么样的心思,秦国的粮食北海都照收不误。
“除了粮食,还有没有其他的?”
赵玉漱的转变,令李焕仙也摸不准头脑,想了半天也猜不透那女帝的心思,干脆在问一问,看看还有没有别的。关静蓉点了点头,叹气道:“忘年足月时,除了粮食,还送了不少满月礼,都是皇室用品,还来了一位宫廷礼仪师。可收是收了,却不敢用。毕竟若水的意思,忘年这一世,做个快乐无求的凡夫便好。”
“哦……”
感受到关静蓉话语中的幽怨,李焕仙不好在说什么,只能食之无味的送了几口菜后,咂嘴岔话道:“长弓继位,与北海的关系只会紧密,不会疏远。等开山凿洞的事情办好后,长弓会送来‘乾坤镜’,到时候咱们在地下种粮食,永远都不会缺衣少食。”
“没戏。”
“什么意思?你在质疑长弓?”
虽然做了皇帝后,赫兰长弓就不可能是曾经的赫兰长弓。但过命的交情摆在那,而且都是说好的事,赫兰长弓不会爽约的。
关于赫兰长弓一言九鼎这一点,李焕仙深信不疑。
看着李焕仙还在这做春秋大梦,关静蓉苦涩的摇头惋惜道:“我相信赫兰长弓与你的情义,更相信他会是个好皇帝。可问题是,他,已经不是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