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骊见冷天笑陷入六欲迷情大阵,脸上不由浮现笑容,旋即一闪即逝。
如果不是在这个试炼大殿不能动用灵力,她绝对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而不动手。
在此阵中,情绪波动稍大,都会被法阵影响,让人不自觉陷入其中。
正因为如此,即便她知晓法阵关窍,进来之时还是经历了一遭炼心之旅。
先她一步进入阵中的闯入者,到底是何方神圣,非但没有受到影响,还解救走所有同伴。
此人让她颇为忌惮,却只能极力平心静气,待闯过此阵再说。所以,哪怕后来司徒声等人进来,她只是在旁观望而已。
又过了一盏茶功夫,她总算彻底摆脱炼心大阵的影响,赶紧离开这个邪门的大殿。
她得到师长指点,知晓洞府中有个中枢法阵。
法阵覆盖整个洞府的核心区域,一旦开启,无人能逃出她掌控。
故而当务之急,不是去追赶先前那伙人,而是去开启那个法阵。
然后,关门打狗,不然,洞府处处漏洞,她可没把握拦截那么多人。
嬴骊如何开启中枢法阵,暂且不表。
当先闯入洞府的,正如冷天笑所猜测的,是书院的两支队伍,其一孟氏,其一荀氏。
孟氏以族老孟文涛带领,孟志豪等四个小辈跟随。
荀氏却以李若斯为主,也带着四个伙伴。
他们通过炼心大阵之时,亦是被耽搁了不少时间,好在孟涛襄助,才不至于陷入其中。
一出大殿,他们直奔藏经阁,准备搬取紫英派最为紧要的传承典籍。
藏经阁有守护法阵,这在孟文涛的意料之中。
他没想到的是这名门大派的阵法,一个比一个难缠。
若是冷家那老鬼能及时赶到,两人联手,破阵当不至于那么艰难。
本来想给他留个口讯,不曾想事出仓促,没能如愿。
但愿,他能勘破水帘石室的玄机。
李若斯亦在法阵之前,掐指运筹,不时指出法阵节点,对孟文涛破解阵法不无助益。
后者对他的阵法造诣很赞赏,荀祭酒氏族无人,收的弟子倒个顶个出挑,可惜修为稍低。
不然,他们早就能破开此阵,一览紫英秘藏。
孟文涛理想的同伴,此刻还陷在炼心大阵中,与几个小辈一起经历六欲的洗炼。
他人且不说,单说司徒声。
自从陷入此阵中,不断地经历了记忆中那个失意大叔的欲望之旅。
从香车美人,到高官显宦;由登陆月球,到星辰大海;自武道宗师,到再造宇宙……
一幕幕一回回,那些记忆中曾经幻想过的生活与理想,在这里全部实现了。
最后,回到太平镇小胖子身上,为了娶镇上阿花姐姐,一次次催促司徒老爹上门提亲,结果几任阿花,接连嫁人生子了,他还是未成年。
不知怎地,阿花姐姐们的脸蛋不断变幻,最后定格为一张圆润的俏脸。
“珊珊学姐。”
司徒声惊呼出声,睁开双眼,果然看见了珊珊学姐的丰腴身影,以及那张桃煞满面的俏脸。
遂痴痴地看着,对方脸上的每一根汗毛,都那么可爱,恨不得上去舔舐。
恍惚间,他终于修炼有成,拳打吴准笑,脚踢孟志豪,拉着珊珊学姐一起闯荡修真界,扬名立万,然后一起飞升,成为神仙眷侣,天长地久。
“卧槽,有毒!”
当他再次醒过来,知道这地方不对劲,心中不敢再胡思乱想,默默背诵着《太平歌诀》,心神一片宁静。
这才打量周围,发现自己一伙人莫名其妙地全部都中招了。
这是怎么回事?
记得明明等待冷老头破解法阵,他趁机运转《摩罗大法》把肚里的食物消化一下而已。
莫不是这法阵搞的鬼?
念及此处,不由一阵恶寒,赶紧又念了一边《太平歌诀》。
他一边念着歌诀静心,一边思索这座法阵把他们圈在此处,意欲何为?
法阵是死的,总不会主动把他们拉进来。
那么,极有可能是他们不知不觉主动闯进来的咯。
不管如何,小心为上。接着,他检查了一遍精气神三宝,却意外地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晋升到养气三层,跨越两层小境界。
不仅如此,他还发现自己的身体也产生了很大变化,炼体境界也有所提升。
最让他欣喜的是识海的变化,本来雾蒙蒙的识海,不再混沌不清,天地不分。
不知何时诞生一汪清泉,汩汩泉水流淌出一条小溪,滋润着识海中的点点星芒。
他点开星芒中的一点,一个片段的记忆映象打开,是那个失意大叔的记忆,不知何时已经和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接连点开几个星芒,都是各种知识点,有幻想中的圣人传说,有小胖子积累的知识。
最后,点开三个最闪亮的星芒,正是他的修炼功法:《摩罗大法》、《浩然正气诀》、《五斗飞升经》。
自己精气神产生如此大的变化,他隐隐有所猜测,都拜这个勾人如梦的法阵所赐。
所以,现在倒不用着急唤醒珊珊学姐他们了,让他们多磨练一阵,受益匪浅。
虽知入梦对修炼有进益,但他实在不想再度陷入情欲的折磨。
故而,远远地避开到大殿角落里,等候他们自主苏醒。
他一边守候一边摸索修为晋升后的变化,丹田已经扩展到之前的三倍,这是很明显,神识一扫即能看得出来。
炼体终于有大变化,不负他这段时间里数次大吃大喝。
只是,他不知道这个世界的炼体具体境界层次。段位比之大牛这个炼体娇子,差距还有多大。
变化最大的当属于识海了,从朦胧一片,跨越虚幻之境,变为可以触摸的实实在在的东西。
更为重要的,那个陌生的记忆变得不再遥远,不再有隔阂,就像是他本来的记忆无异。
他不知道这是好是坏,但既然存在了,只能接受,并且好好挖掘利用,助力修炼,砥砺前行。
一阵心思闪烁,眼神再次恍惚,连忙念起《太平歌诀》。
他现在发觉,这篇道情文章还有这种功用,以前是他见识浅薄了,没有挖掘出它的价值。
当然,这与他当初急于获取正经修炼典籍的心情有关。
想当初,偶然获得一个神秘石函,却只有半卷修炼功法。
更为可气的,人家把这篇道情歌诀珍而重之地列在功法之前。
这不是本末不分么?
因此,对其嗤之以鼻,不亦宜乎。
直到现在,对于篇尾记载的功法不全,殊为可惜,但已不敢对这篇《太平歌诀》弃之不顾了。
也许,是自己境界不到,参不透其中深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