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回长安
这边吴迪也是点头同意,告别了李世民之后,他直接回到了中山王府。
听说吴迪回来,和砷等人早就是等在了中山王府外面。
见到吴迪的时候,一堆人围了上来。
“少爷,您回来了,您不知道,你出去打仗这些日子我有多担心。”
和砷的的确确是担心吴迪,因为吴迪跟自己是绑定的,要是吴迪出了什么事情,自己也是跑不了的。
所以吴迪这些天出去打仗,他是觉睡不好,饭吃不香。
本来一个两百多斤的大胖子,现在也是憔悴地只有一百多斤了。
苏定方也是松了口气,“少主,这次去平定河东,为何不带我一起啊?”
“倒不是不带你一起,只是你现在还没到用你的时候,你今后大有表现的舞台。”
吴迪倒不是敷衍他,而是苏定方今后平定突厥的确是最大的功臣。
这突厥能不能打赢,就看他苏定方了。
要知道现在大唐最大的敌人不是世家门阀,也不是那些蠢蠢欲动准备造反的人。
最大的威胁还是北上的突厥,尤其是东突厥,那简直就是大唐的心腹大患。
所以今后苏定方肯定是有用武之地的,没让他去河东也是有考量的。
白起倒是十分淡定,没有说什么不过看到吴迪回来也是眼神放松了下来。
毕竟他也是跟吴迪绑定一块儿的,吴迪要是死了他也会死掉。
这不仅是和砷等人出来迎接,听到吴迪回来的消息,高阳公主以及长乐公主也是欣然跑了过来。
看到吴迪平安回来,长乐明显是放心了下来。
不过她没有高阳公主那样外向的性格,只是站在人群后面,默默看着吴迪。
当然,只是出于对朋友般的关心。
倒是高阳大大咧咧,现在丝毫没了公主的架子,走上前来拍了拍吴迪的肩膀,“你没死在外面啊?”
这一开口就让吴迪眉头皱了起来,“你还真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
“你敢骂我是狗,本宫给你脸了是吧?”
“高阳!”长乐呵斥了一句,“不得无礼,中山王刚回来需要休息,你别跟他斗嘴了。”
高阳却是厚脸皮一笑,“我也是跟他开个玩笑。”然后又看向了吴迪,“怎么样,我送你那把刀用的还称手吗?”
“刀?”吴迪装作诧异,“什么刀?”
高阳听到这句话瞬间变脸,“你出发前我送你的刀。”
“哦,是那把刀啊!”吴迪也是有心想要气气她。
“怎么样,锋利吗,我特意找名匠打造的。”高阳公主期待地看着吴迪,想从他嘴里听到一个好字。
但吴迪却是摇了摇头,“放在一旁根本没用,也不知道好不好,要不我换给你,你用来切菜如何?”
“你……”
这下高阳是彻底破防了,自己精心准备的刀他居然没用。
每用户就算了,还用来嘲讽自己。
这让高阳怎么受得了,狠狠地盯着吴迪,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吴迪看到她的模样也是有些得意,让你一开口就是咒自己死。
好在这时长乐开口,“高阳,你说的那把刀就是中山王腰间的那把刀吗,看起来是经常使用啊,刀柄上都有些划痕了。”
高阳听到这句话,也是看向了吴迪腰间,发现自己送的那把刀正佩戴在他的腰间。
上面的确是有些轻微地划痕,而且还有点点血迹在刀鞘上面。
根本不像吴迪说的那样,从来没用过。
她也算是明白了,吴迪就是故意这么说来气自己的。
顿时,高阳的心情阴转晴天,笑了出来,“还不好意思承认,用过就是用过,怎么样,好不好用?”
“还行吧。”吴迪也不准备逗她了,“倒是能杀人。”
“那是当然,我看看这把刀还锋不锋利,要是钝了我让匠人给你再打磨一下。”
说着,高阳抽出了吴迪腰间的那把刀。
但是一抽出来,就看到寒光闪过,这让高阳都惊讶了。
一旁的苏定方与白起更是瞪大了眼睛,两人是目不转睛地盯着这把刀。
苏定方嘴巴张大,“好刀,如此锋利的刀可以用神兵来形容也不为过。”
“的确!”就连不怎么说话的白起也是开了口,“我征战沙场多年,见过无数神兵利器,但还没见过这么锋利的兵器,只是看它一眼就能感受到这把刀身上的杀气。”
白起这种人屠都觉得这把刀的杀气实在是太大了,不知道用它来杀过多少人。
看得他都心惊胆战,用凶器来说都不为过。
但是一旁的高阳看着锋利的刀刃却是诧异不已,自己送的刀自己最为了解。
虽然自己送吴迪时,这把刀就非常锋利,但绝对不会是锋利到这种程度。
这把刀就像是换了一把似的,但上面的牡丹花纹的的确确是自己让人刻上去的。
听说神兵利器都通人性,难道说这把刀也有灵性,跟着吴迪也变得锋利无比了?
她非常不解,但看到这把刀如此锋利还是将刀归还给了吴迪。
“既然还锋利,你就先用着吧。”
只是拿了这把刀一会儿,高阳公主就被这把刀的凶恶的刀气给镇住了。
这把刀一出来,让人感觉如堕冰窟。
现在虽然不是那么热了,但温度依旧很高。
高阳拿着这把刀却感觉后背都在发冷,也不知道吴迪用这把刀干什么了。
她赶紧还给吴迪,不敢再碰这把刀。
他们都不知道,这把刀已经被系统给强化过了,现在说是神兵利器也不为过。
如此神兵利器,只要见血必定会成为凶器,也难怪他们会觉得这把刀上面杀气太重。
吴迪也是没有发觉,只是觉得这把刀邪性了不少。
但他没有多想,将刀收到了刀鞘里面。
这时长乐走上前来,“吴迪,皇爷爷在屋内等你呢,应该是要问你河东的事情,你快去见他吧。”
听到李渊找自己,吴迪心里十万个不乐意。
本来就长途跋涉准备回家休息一下,却忘记了家里还住着一个太岁。
晚上还要去赴宴,这一天天还真是忙的不可开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