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国债
吴迪时不时也在想突厥的问题,毕竟突厥只是退兵了,并没有完全处理掉。
要知道突厥随时可以卷土重来,要是他们最近打过来,对于大唐来说绝对是灭顶之灾。
虽说突厥不是那么开化,但武力与骑兵那是没得说的。
现如今的大唐,对上突厥几乎是没有胜算。
历史上李世民也是先对突厥称臣纳贡,蛰伏起来之后有实力才反扑的。
现如今自己来到大唐之后,已经改变了历史线。
或许称臣纳贡这一招已经不怎么好使,但吴迪知道,大唐与突厥必有一战。
李世民也没有催促吴迪,“这件事你好好想想,如何御敌突厥才是最重要的,其余事情都可以缓缓。”
“陛下,朝廷不是刚从银行借了五百亿吗,这五百亿除了投资基建意外,还可以发展军事实力啊,顺便把城墙都加固一下,那么对上突厥的胜算也会大上许多。”
“你说的这些我都有想到,而且已经安排人去做了。”
不过短时间内,就算大唐有钱,也不能让大唐的军事实力有质的飞跃。
所以李世民知道,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如何将这些突厥给拖住。
就在这时,吴迪想到了一个办法。
他嘴角弯起了一个弧度,“陛下,我知道如何将突厥给拖住了。”
“哦?”李世民眼睛有了神采,“这么快你就想到了?”
“当然,这一招关键时刻可以给突厥来一招釜底抽薪。”
“如何说?”
“陛下你不是从我这里借贷了五百亿吗,也就是说我现在持有你的五百亿债券,这五百亿是用大唐名义借的,所以可以称为国债,如果我们将这些国债卖给突厥人,那么突厥人是不是就成为了我们最大的债主,想要我们还债,是不是需要让我们发展?”
“啊?”李世民傻眼了,“这也叫办法,如果突厥成了我们最大的债主,要是他们要我们用城池抵债,你说我们是给呢还是不给呢?”
“陛下,这些国债可不是卖给突厥朝廷的,而是卖给突厥商人的。”
“有什么区别呢?”
“当然有区别,突厥的朝廷要朝廷是攻占地盘,但商人要这些城池又有什么用呢,商人都是唯利是图的人,他们要的肯定是实打实的好处,我们给出超高的回报率,陛下觉得这些商人是要真金白银呢,还是要城池呢?”
李世民想了想,“应该是要真金白银吧。”
“不错,而且卖出这些国债时还会签订合同,给出限定的还款日期,也是给了我们一个喘息的机会。”
“但这些商人或许会给我们还款的机会让我们喘息发展,但突厥人不会啊。”
“陛下,如果突厥商人都买了我们的国债,那么突厥朝廷还敢派兵攻打我们吗,他们难道会不顾民意来强行攻打我们,要知道如果强行攻打我们,那么突厥商人的这些钱肯定是要不回去了的,到时候突厥内部肯定会怨声载道,都不用我们出手,这些突厥商人就会想办法搞定他们的可汗。”
“原来如此。”李世民恍然大悟,“那我们给这些商人多少利率?”
“两点五的利率。”
“那还挺高的,这些钱都是要朝廷来还吗?”
“陛下只用还给我就是了,买了国债的人那么我会在到期之后将这些国债给收回的。”
“明白了,你这个办法好,有了这些突厥商人,那么大唐至少还有可以再发展个几年。”
李世民现在的心是放了下来,还真是有吴迪没问题。
其实这个办法吴迪早就想到了,不过当初相当的时候是打算将这些国债在大唐国内发行。
让大唐国内的百姓购买,这样吴迪可以快速将这五百亿的现金给收回来。
再用这五百亿投资到其他地方,但现在这五百亿似乎还有其他妙用。
卖给谁都是卖,不如卖给突厥人,还能保大唐一段时间的平安。
这时,李世民看向了吴迪,“你说关键时刻你这个办法可以对突厥釜底抽薪,到底是如何釜底抽薪?”
“陛下,很简单啊,这些国债卖出去可都是钱啊,咱们用这些钱买突厥人的商品,这可是用一些没用的纸换实打实的东西,到时候突厥国内肯定会面临物资短缺的现象,咱们再用其他东西高价卖回去,钱一倒手不就又赚回来了?”
“赚回来了?”
“对的,反正突厥人在一段时间内,要么是没物资,要么就是没有钱,不管是哪种情况,突厥内部都很有可能会大乱。”
“我懂了,好一招釜底抽薪。”
“不过我建议,这五百亿国债卖出去后,咱们用突厥人的钱,去买他们的牛羊然后在国内消化,这样咱们的钱可就更值钱了。”
“你说得对,就按照你这么办。”
突厥人怎么都想不到,他们将钱给了大唐之后。
居然很有可能会引起突厥国内饥荒,到时候还要花大价钱来大唐买粗粮。
不过这都是后话,李世民得到了吴迪的建议之后直接让他去执行。
这件事越快越好,要赶在突利登基前办好。
吴迪也是领命离开了御花园,什么赏花根本没时间。
他现在就要回去让银行弄一批五百亿的国债出来,然后卖到突厥去。
当然光是突厥肯定是消化不了五百亿国债的,这些国债还需要在国内发行。
反正这次国债基本上都是捡钱,让大唐的老百姓赚一笔也不是不可以。
剩下的直接全部堆到突厥去,要谁去推销这些国债,吴迪想了半天之后发现,也只能自己去了。
国债与存折类似,不过这些国债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大唐的货币如果升值的话。
那么他们这些国债也会跟着升值,尤其是突厥人购买最为明显。
如果突厥人有人会换算汇率的话,就会知道买大唐的国债基本上稳赚不赔的买卖。
本来一个铜板换一分钱,到时候等到大唐货币升值之后,就是两个铜板甚至三个铜板换一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