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舆论的威力
对此李世民又是犹豫了,“必须在大唐的境内传播不可?”
“非传播不可,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掌握世界的话语权的机会,到时候天下不管我们说什么,他就是什么,就算是黑的也能所成白的,陛下可不要因为一时的得失错过了这个好机会。”
报纸的发展也是根据人类航行能力发展而发展的,一个地方的交通越是发达。
能够去到很远的地方,那么这个地方的报纸就会传播的越广泛。
到了后世这种交通先发优势已经是微乎其微,如今的世界,要找到一个比大唐还要发达,文明还要先进的国家那可是太难了。
就算是阿拉伯帝国,也只是领土比大唐大。
在其他方面,与大唐比起来简直是不值一提。
所以趁着这个全世界都处于停滞状态的时候,掌握世界舆论权是很重要的。
到时候全世界只有一种声音,那就是大唐的声音。
李世民听到这话思考了许久,最终还是看向了房玄龄与长孙无忌这两个提出反对意见的大臣。
想看看他们还有什么建议没有,毕竟报纸这种东西不是只能听一家之言的决定。
既然有人反对,那么李世民就想多听几家的意见。
但很显然,长孙无忌与房玄龄两人也找不到话来反驳。
似乎他们觉得吴迪说的也很有道理,掌握一个世界的话语权那么也是一个国家国力提升的表现。
作为文人的他们知道,笔杆子的威力有时候足以杀人。
摧毁一个国家用笔杆子或许并不是那么难以想象,吴迪收的这个报纸可能是可行的。
于是他们退了回去,没有再说其他的。
见这两位大臣都没有了意见,李世民知道他们是同意了。
那么自己还有什么反对的理由呢,于是也点头同意,“既然如此,吴迪你就着手去做吧。”
“陛下,做报社之前还需要你的许可,那就是给报社一个豁免权,让他们有最大的权限去报道一些事情。”
“你所谓的最大权限是什么?”
“除了国家的机密,我希望是所有的事情。”
“这……”
李世民被吴迪的想法给惊住了,国家除了机密之外还有许多事情都不是那么容易展现在百姓面前的。
就比如说皇室的问题,他可以不在乎百姓们讨论玄武门的事情。
但不代表他不忌讳别人百姓讨论他私人的问题,要是报纸写出了什么关于自己私人的问题。
自己是要处罚报纸呢,还是纵容呢?
有些隐晦的事情,他还是不那么希望被人知道的。
但吴迪这边又是开了口,“陛下你可以放心,大唐境内的报纸只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实事求是,绝对不会出现像是别国那样,会传出来一些子虚乌有的事情。”
如果是实事求是的报道,李世民还能接受。
考虑了一番之后他终于是点头,“那朕给你这个权限,不应该是给报社这个权限,你就着手去做吧,但朕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要看到报社的成效,在我们与突厥开战之前,务必要让突厥境内出现反对突厥朝廷的声音。”
“是,陛下!”
有了李世民的允许,吴迪松了口气。
报纸所报道出来的真相,更深层次是挑战皇权。
或许李世民没有想到这一层去,万一哪天铺张浪费了。
要是被报社报道,那么百姓绝对会对皇室铺张浪费感到反感。
所以报社的出现,也是一种约束皇室的公权力。
如今的吴迪肯定是办不到直接推翻皇权,但能够做到削弱皇权。
毕竟皇权鼎盛,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李世民做梦都没想到,自己培养起来对付权臣与世家门阀的吴迪。
居然会把自己也当成目标,从而来削弱自己的权力。
但他可能永远也想不到,因为吴迪用的手段实在是太过于现代了。
许多手段都是他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无意中他就会发现皇室的权利似乎在慢慢被蚕食,从而削弱。
现如今肯定是没有任何的效果,但久而久之皇室的权利从约束慢慢变成了削弱。
那个时候就算是大唐皇室反应过来,也是来不及了。
得到李世民授权的吴迪与众大臣一起退朝,没等他回去。
就被一群大臣给围住了,大家都在向他打听这个报纸。
还有就是报纸对他们的影响到底大不大,另外就是一些来讨好吴迪的人。
让吴迪今后在报纸上多给他们塑造一下形象,但这些都被吴迪给敷衍过去。
吴迪只是笑着看着众人,“诸位,今后你们做每件事之前最好是三思而行,毕竟报社报道可不会看你是谁。”
众人被吴迪这句话给吓到了,吴迪要了报社最大的权限。
也就是说就算是皇室的丑闻都可以报道,更不用说他们大臣的了。
一干人现在就开始提心吊胆起来,害怕自己哪天就出现在报纸上面。
当然,吴迪也预想到了。
报纸面世之后的威力肯定会让许多大臣忌惮,但是忌惮之后他们肯定是要想办法避免自己在报纸上出现不好的信息。
也就是说到时候肯定会有大臣不管是威逼还是利诱,报社里肯定是清净不了的。
对此吴迪还没有好的办法解决,不过今后在慢慢实践之后却是会摸索出一条发展的路来。
吴迪也没跟这些大臣们多废话,直接出了皇宫。
他回到了府上之后,直接让和砷去招纳了一干文人。
这些文人自然就是报社的主力军,今后报社就是他们主笔。
报社里的报道采访也需要他们去进行,对此吴迪自然是要对他们训练一番。
就在吴迪这边招募文人的时候,长孙无忌府上却是热闹了起来。
一干大臣聚集在长孙无忌的府上,一个个是吵得面红耳赤。
倒是长孙无忌悠然自得,对这些争吵充耳不闻。
似乎这里发生的一切都与他无关,悠闲自得。
就在这时,房玄龄却是叫了一声长孙无忌,“长孙大人您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