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明朝朝廷每年的财政收入大致分两大块来使用,一块由朝廷用于维持皇朝的日常运营,包括宗室禄米、官吏俸禄、赈灾水利、军事边防等;一块给皇帝用于皇帝本人以及宫廷开销。

随着外朝由于自身官僚系统的膨胀、宗室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的禄米增加、军事衰落导致的边防开支增加和宫廷规模的不断扩大,朝廷的财政收入也就不能满足支出的需要,开始出现亏空。

而在出现这个现象以后,明朝的皇帝虽然依旧秉持祖训不轻易开矿,但面对需要解决的财政压力,还是不得不妥协。

每当财政缺钱的时候,皇帝就会想着开矿赚钱,于是由皇帝下旨开矿,再到矿工闹事,平乱后又下旨封禁,就成为大明朝矿产开采一个挥之不去的怪圈。

“其实微臣一直觉得,朝廷不管是开矿还是开工坊,都应该按照市面上的工钱给工人和匠师发放月钱,而不是一些雇佣的人才有,而一些人的劳动只是用来抵朝廷的徭役。

特别是朝廷上下其实都是支持一条鞭法推行,而一条鞭法对百姓最大的优待就是让他们不用再担心被朝廷征召服役,只需要安心种田即可。

这样,每个矿山除了收入外,还有了一笔固定的支出,剩余部分才是盈利,即为生财。

朝廷所办官矿就不说了,若是民间所开之矿,朝廷也可以据此征税,同时也可以监督矿主是否苛待矿工。

要知道,矿工闹事,多半就是因为受到苛待。

在微臣看来,朝廷可排除都察院御史巡按各府,摸清楚矿产分布,将其中一些易开采,规模庞大的矿山列为官矿,由朝廷派员负责开采,盈利入内、外库。

而一些较小的矿山,可发包给私人开采,用竞价方式,价高者得。

地方官府定期派员查账收税,核查矿民待遇,这样就可以保证矿民不再作乱.....”

魏广德慢慢把自己的思路说了出来,虽然隆庆皇帝脸上看不出神情变化,可开弓没有回头箭,魏广德也只能把话都说完,都说清楚。

在这个问题上,魏广德当然也是有私心的,因为一旦朝廷认可这项政令,他就可以堂而皇之的插手矿产开采。

在此以前,他若是插手矿山,那可不是经商那么简单,因为朝廷不会随便同意矿山开采的,现在那些矿主大多都是属于矿盗,一旦曝光是要被开堂过审的。

朝廷要是发包矿山,自己就买下几座,以后自己儿子、孙子出门就可以大声的说:“我家有矿。”

想想就提劲。

魏广德在上一世就很羡慕当初的那些煤老板,日进斗金,躺着赚钱。

当然,到时候少不得还要找勋贵们帮忙在朝野上下游说一番。

上次因为京营的事儿,使用盐引做了补偿,魏广德也借机把他们往经商方面引,让他们已经不再简单把盐引过手卖给大盐商,而是参与分成。

只要他们参与进去,就会知道盐商巨大的盈利空间,想不眼红都是不能。

谁不爱财?

既然都把人往经商方向引了,那下一步就是利用开矿这个事儿,把他们继续往开矿方面引,以后矿产出来不还得建工坊加工,再利用商业网络进行销售。

一条完美的循环就出来了,勋贵只要尝到甜头,必然会发现其中的利益,到时候眼光也就会逐渐从田地间转移到工商业上。

有了工商业,商税才算有了开征的条件。

别看现在大明朝工坊、匠铺不少,可都是小打小闹不成气候。

因为小,其实不好征税,因为大多是以家庭作坊式生产为主,或许有少量雇工。

江浙那些大工坊,都是按照织机数量收税。

所以并非后世所说大明朝没有商税,只是条件不具备,征收不易。

大明朝廷征收的盐、茶、铁和纺织品等税,其实就是商税。

当然,大明朝现在分的四业其实也是有问题的,限制了人口在各行业之间的流动,到了这个时候其实已经限制了经济发展。

明朝初年,朱元璋把老百姓给分成四种户口,分别是军户、民户、匠户、灶户,即为四业。

这四种户籍就是四种职业身份,并且规定子子孙孙世世代代都要继承,不得更改。

他把人口按照职业进行划分,又不许人们改换身份,这相当于事先规定了每种产品的供给和需求的比例关系。

明初用这样的方式当然是有好处的,可以保证产品的稳定供应,这对于一个新建立的王朝来说至关重要。

但是,朱元璋的设计有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各种职业身份的比例关系,在他刚设计的时候也许还能有比较好的对应关系,可他没法确保每一职业身份的人都是坚持下来,更没法确保不同职业身份的人,繁衍的速度是完全一样的。

时间稍长一点,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繁衍速度不一样,四种户籍的人口数量就会出现。

某类户籍的人口大量增加,而其他户籍人口变化不大,就会打破这种供需平衡。

再加上有不爱自己这一行的人,跑出去干别的了,而政府又没法长时间盯着每个人,必须按照规定的职业来干活,四种职业的比例关系就更有问题了。

这就使得明朝初年的类似后世的准计划经济,在运转了几十年后,就越来越维持不下去了。

虽然这些人口大多成为隐户,官府的户册上没有,看他们毕竟真实存在。

所以魏广德才在先前话语里,有意模糊户籍限制,就是不管是民户还是农户,亦或者匠户、灶户都可以进入矿山做工,获得报酬。

当然,实际上现在的民间,大多数人也已经不怎么关心户籍,除了科举等需要在官府报备的项目外,大家基本上都差不多。

当然,军户因为其特殊性,不在其中,这也是军户大量逃亡的原因。

魏广德深知四业问题用后世的眼光看是很小的一件事儿,可是在现今的大明朝确实一项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儿,所以他暂时不打算提出改动。

要是还有穿越者过来,知道他想做的,自然就会告诉他,他想干的事儿其实比高拱、张居正还要激进。

高拱的改革思路其实比较狭小,那就是其他不动,只是整顿吏治,让朝廷恢复到明初的状况就可以了。

比较明初那段时间,确实是一个非常美好的时代。

而张居正则是着眼于当下,他觉得既然发现问题那就想办法解决问题,赋役制度不合适那就改行一条鞭法,官府人浮于事那就推行考成法提升效率,河道堵了就疏通,朝廷没钱了就清丈天下田亩增收,把隐田找出来.....

作为从下面上来的人,自然深知民间那些事儿,虽然知道其中阻力很大,可因为利国利民,所以他不惜压制皇权也要强行推动。

而魏广德想做的,确实用来自后世的观念,想要从根本上慢慢改革,把朱元璋定下来的不合适的东西都抹除。

想要把大明朝从封建社会一步跨越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肯定不合适,那就先往资本主义国家靠拢。

经济发展了,大明朝的财政危机才有可能化解。

说白了,不是明朝皇帝笨,不知道找钱,全是被朱元璋定下的条条框框给束缚住了。

大明朝需要的是一个有气魄的皇帝,敢大胆改革的皇帝。

不过对于眼前这位,魏广德还是知道,隆庆皇帝可不是这样的人,所以他行事只能小心谨慎,一点点来做,即便最后做不成,也无所谓。

魏广德把想说的都说了,隆庆皇帝却是坐在御座上一言不发。

开矿这个事儿,其实凭借一道旨意下去就可以做,而不需要和朝廷官员商议,只不过每次开矿后的结果来看,貌似都是以惹出大事收场。

隆庆皇帝怕麻烦,为了收点钱把老百姓逼反了,还要倒贴银子平乱。

权衡好半天,隆庆皇帝才开口说道:“这样吧善贷,你刚才说的那些,回去写个章程交给朕,朕也要好好琢磨琢磨,兹事体大,不能随便下结论。”

“遵旨。”

魏广德低头答道。

皇帝不表态,魏广德也不觉得有什么,无非就是浪费了点口水,对他其实也没什么损失。

“你能不能给朕透个底,朝廷收入,宗室占几成,军饷又是几何,朝廷的收入到底是怎么支出去的。

户部奏疏虽多,不过朕看过以后感觉头都大了。”

隆庆皇帝又开口询问道,他现在已经是越来越觉得宗室开支是个大麻烦,必须尽快有个处理方案出来。

魏广德听了皇帝的询问,低头又估算了一番,这才开口说道:“国家收入,宗室支出大约占三成,军饷两成,宫里一成,剩余四成则是官员的俸禄和各种工程开销。”

明朝不仅养着庞大的宗室人口,其实官员及依托他们生存的群体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后世都说明朝用几千万人口供养十万官员,看似比例不高,但实际上衙门里还有大量的临时工存在,他们其实也是受百姓供养的。

只不过朱元璋定下的编制就那些,十万人也只是官,吏和差役却不在此列。

同样的,按照朱元璋定下的规矩,限定宫廷内宦官的数量为60名。

60人,这一数字极为匪夷所思,但实际上这个数字只包括了有一定品级的宦官,而不包含大量没有品级的内侍。

“宫里占一成?那是多少?”

隆庆皇帝只管花钱,时不时也问问自己内库的情况,可宫里一年要花销多少银子还真是没多少概念。

“二百万两左右。”

魏广德答道。

隆庆皇帝再次皱眉,二百万两吗?他在回忆之前数次向户部下旨要银子的数量。

是的,大明朝的财政收入并不是三百万两,三百万两这个数字只是朝廷金银收入,而不包括实物税收。

如果按照当时物价本色合计的话,大明朝一年的财政收入应该是在两、三千万两,这个数据大抵和清初康熙朝国库年入四千余万两银子相当。

至于到了乾隆那会儿,国库年收入最高达到八千万两银子,那就是白银大量流入造成通货膨胀有关。

毕竟现在大明朝和那时候的物价比较,但说粮价,现在一石粮食不到一两银子,而乾隆朝是一两半,价格几乎翻了一倍。

唯一不同的或许就是清朝的宗室政策比大明朝好一些,很好的解决了宗室问题。

清朝政府在中前期的财政支出中,军事开支占了一半以上,几乎相当于把明朝的军费和宗室禄米全部用来供养军队,而军队也在这一时期为清政府开疆拓土,占据大片土地。

另外就是宫廷的支出,在乾隆朝以前,清廷宫廷开支每年不过数十万两,而到了乾隆朝才猛增到二百万两,和明廷时期不相上下。

当然,皇宫的开支,水分也是极多,毕竟宫里住的都是贵人,吃穿用度都是要最贵的。

虽然感觉宫里的花销太大,不过隆庆皇帝可不会去想减少支出,那是亏待自己和枕边人的事儿,不能做。

不过宗室那里,要是能想办法减下来,那财政不就宽裕了。

当然,很快他就回过神来,宗室禄米也只能想想,真要做了,怕他的乾清宫第二天就会被藩王府的奏疏淹没。

“当初还在裕袛时,朕记得就有过让你想办法解决禄米问题,朕登基后也曾提过此事,现在可有章程?”

既然知道宗室问题很拖累朝廷,隆庆皇帝还是想问问,看魏广德是否有办法解决此事。

“陛下,宗室的事儿有《皇明祖训》约束,实在很难动,除非陛下有心更改其中规定,比如运行宗室行四业之事,让其能自食其力,朝廷不再发放禄米,否则很难。”

之前朝廷官员也上了不少的奏疏,都涉及宗室改革,但是除了折色外,大多都被搁置,因为都触及朱元璋定下的政策。

还有为了平息宗室不满,解决禄米不足,就是从周边各省输粮,总之就是哪里出事就想办法给那里送点禄米了事,无非就是在发放禄米的时候增加折色,用宝钞替换禄米。

明朝可以改的东西太多了,魏广德有时候都觉得无从下手。

但知道归知道,这些动作最终都绕不开朱元璋这个坑子孙的货。

爱乐书屋推荐阅读:水浒:开局成为店小二重生大唐成为安禄山的私儿子大暴君制作短视频收集资料,古人看麻了风流神针模拟中辅佐女帝,但模拟是真的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重生之岳飞传奇南宋出圈记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安西兵日记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我是大明瓦罐鸡我只是夫子(穿书)男主总想当我的腿部挂件他来自秦朝世子很凶大唐:我爹是保镖头子雄兵连之再世周瑜凤凌天下甲斐的野望回到明朝做权臣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大楚皇权万古第一战皇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身为洗冤司司正,破个案子很合理大唐小郎中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明末疯狂三十六计之三国群雄争霸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穿越水浒之雄霸天下逍遥小相公王朝的腐朽梦回大长安开封府胥吏最强特种兵之战神传说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绝宠小医妃:王爷,来一针新贞观造反录千宋老子就是要战争重生为后之皇后威武超级特种兵之王三国:摊牌了,吾乃上将邢道荣我家世显赫,躺平不过分吧!金玉良缘,绝世寒王妃一统天下之乱世英雄
爱乐书屋搜藏榜:武道凌天大周少卿毒妃重生之杀伐穿越原始之魂三国赵云之子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我的公公叫康熙我的草寇人生三国:逐鹿天下,醉卧美人膝不愿长生的徐麟无双世子爷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克跑传记最强帝王养成系统深宫宠爱:小丫头,给本王暖脚大宋之最强纨绔猖狂庶女,邪王赖定小医妃我是大明瓦罐鸡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执魏红楼之意难平开局长生不老,看遍世间烟火贞观长安小坊正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住手啊!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绝佳嫡妻盛世嫡妃(木兰听雨)北宋不南渡锦绣凰途:毒医太子妃红楼春大明:宁愿被人遗忘的大明皇孙从我是特种兵开始签到大明:我朱允熥,监国大明南明:从边境崛起的日不落帝国召唤猛将:从乱世流民到君临天下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大明政客神医农女:傲娇夫君,惹不起!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我的老婆是土匪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红颜乱,纨绔王爷的宠妃大唐至尊龙帝我麻了:穿越到古代带着狙三国之关平当老大系统派我来抗战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长平长平暄和皇贵妃传
爱乐书屋最新小说:明天再启我要改变历史!大成公子浪漫三国行熟读三国的我竟成了刘备我在宋朝造电机狗在楚营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长刀在手袁燕三国:让你救关羽,没让你灭孙权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大唐:晋阳小公主是我的心尖尖从穿越汉少帝刘辩开始,无敌诸天你呀就缺一味药春秋发明家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挥鞭断流百越王开局朱高煦围城,忽悠他当皇帝贪贪贪贪贪贪贪空大清在异世争霸天下的历程从皇宫开始兴风作乱红楼:穿越大脸宝的悠闲生活龙魂枪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以谋为剑!从流亡少爷到权倾天下回到古代从一无所有开始锋戈之风起云涌乱世风华之巾帼英雄三国黄巾小兵三国:开局典韦护身,我无敌了刘备之子,开局武力值点满赵匡胤,你说你老婆是我妈?穿越大唐,开局拜师孙思邈洪武的悠闲生活炎朝绮梦:我和九位女帝的故事玄黄破历史全知道从小土匪做起棘圜志我在大唐当义子天下第一府断不平和别人不一样的穿越游医变皇帝,都是娘娘太美惹的祸云澜乱世志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家母,武则天猎国:从一介流民开始明末风云:汉王重征天下我一个贪官抢两个民女有问题吗穿越明末,要怎么逆天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