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一本书一页一页的翻过,冬去春来。
不知不觉,已是元佑十年三月初六。
今日金陵城有一场盛大的庙会。清早许多百姓便穿上了干净的衣裳,带着香火纸钱前往庙里祭拜。
金陵城的街道边到处都是挑着担卖香火,卖纸钱的货郎。
一辆马车从街口驶来,百姓们见到这辆豪华的四轮鎏金马车后纷纷退到了路边避让。
这种雕刻精美,车身上镶着金银宝石的马车在金陵城只有三驾,其中一驾便是眼前这驾楚家的马车。
人群中,顾瑶被挤到了一个角落里,她穿着一身的棉布衣裳,头上只用一个木簪挽了个简单的发髻,为了掩盖自己的长相,她涂了黑粉,化妆成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甚至眼角还特意点了一颗痣。
如此装扮的她在人群中无人能认出来。
随顾瑶一起出来的包括秦萧和十几名近卫,他们也都乔装成了百姓。
顾瑶看着楚家的马车从自己面前驶过,这是一辆鎏金马车,是两年前楚融在西北打了一场胜仗,她赏赐给楚家的。除了楚家,她还给岳家赏了一辆。
马车驶过时百姓们纷纷议论:
“这鎏金马车值不少钱吧,听说一辆值上百万两呢!”
“是啊,何止鎏金马车,那拉马车的马都是价值千金的赤兔马呢。”
“这么值钱吗?这楚家可真是实富可敌国啊!”说这句话的是顾瑶。
她说完后,周围几个百姓都看向了她。
这时一个大叔对顾瑶摇了摇头,道:“妹子,你可别乱说话,这话传到楚夫人的耳朵里,你可就遭殃了。”
顾瑶哦了一声。
她看得出来,这民间的百姓对像楚家这种站在权利顶峰的权贵还是很忌惮的。
马车驶过后,百姓们继续逛街的逛街,卖货的卖货。
顾瑶则拉着周玲绕过一个巷子,来到一家地铺。
地铺的掌柜此时正在打扫屋子,看到有客人进来了,他忙放下了手里的扫帚,笑着过来迎客,道:
“两位娘子,是要买田还是买宅子?我们铺里最近新上了一批田产,都是上好的良田,价格实惠。”
顾瑶没有接话,而是看着店铺里挂着的牌子,这每一块牌子上都写了要卖的田产数目和所在的位置,以及田地的优劣。
顾瑶取下了其中一块牌子,上面写的是:东郊虹口镇上等水田七百亩,低价售卖。
“店家,这田怎么卖?”
顾瑶将取下来的牌子递给了店家。
这铺子虽然不大,看着只有四五十个平方,但这里挂了几百块牌子,也就是说有金陵城有几百户人家委托这家铺子卖地。
“七两银子,只要七两银子一亩。”店家比了一个七的手势,笑着说道。
“七两银子不便宜了,我怎么听说今年良田只要六两银子一亩呢。”顾瑶也笑着回道。
当然她不是来买田的,而是来看看行情的。
店家见眼前的女子十分陌生,猜对方可能是外地来了,于是赶忙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