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挺大,怕是怀着崽子饿了才跑到你家菜园子想吃点好的,却被你们给抓了。”田三婶盯着兔子的肚子说。
“兔子怀孕了?”大兰惊奇地问。
“是呀,这不是很明显吧。”田三婶指了指兔子的腹部,又想到大兰还是个孩子,怕是不知道这些。
“那是不是能让它把兔子生出来养起来?”大兰又问。
“兔子不好养,得给它喂干草,还得喂干净的水,又得每天打扫兔圈。”
“葛二婶以前养过?”大兰不由问,不然不会知道得这么仔细。
“我娘家那边有个猎户家养过,养得好还挺来钱。”田三婶说着便想到家里的状况。
村长家的日子虽比村里其他人家都好,花钱的地方也多,田村长的四个儿子已经分了户,却一直住在一起,怕是要等村长夫妇百年他们才能真正分家。这么多人住在一块总会有点磕磕碰碰的,就拿家里的银钱来说,村长的二儿子田长传夫妇在外面当庄头,每年得多少银钱都是得交公的,但私下有没有藏点,也没有人知道。
田三婶只恨自家男人没有早生几年不然这么好的差事也轮不到长传家。至于家里的大哥长根,村长是当下任村长教导着的,四弟长寿因为体弱平时地里的活干得少了一些,家里的农活最出力的就是她男人,可她也不觉得她男人多得了什么好。
家里的一些杂务也是由三个儿媳妇分着干的,除了各房的衣服自己洗,像是扫地做饭喂鸡之类的都是轮着来。村长本着公平,许多事都让他们轮着,像是年末分布料,也是各家轮着先挑。田三婶也不能说这样不好,却又总觉得自家有点吃亏。
像是家里花钱的大项,就是供大哥家的大儿子去念书,说是将来谋了好差事能帮衬家里,田三婶却不怎么信。长传当着庄头,他除了每年要请短工的时候来说一声紧着家里人先去,也没见分给他们别的什么好处。她还听说长传家的孩子也在庄子里跟着认了不少字,这样一比,她生的两个泥猴子就是泥腿子的命。
她却不愿如此,就想家里能让她的儿子也能跟着去读书,正好大侄子读了几年,学了几个字好像不想再读下去了,让她儿子去不是正好?可是她却不敢轻易开口提这个事,她儿子也不见得比妯娌生得多、嫁妆也没比她们更丰厚,实在也没有提的底气。
这些天她正想着是不是家里多添个进项她儿子就能去上学了,偏她一时也想不到什么,可是现在,她好像有点思路了。
看到大山手里的兔子,她默默盘算起来,过了良久却没好意思开口,毕竟汪家姐弟的日子过得也不容易。
“三婶子,你要不要养这个兔子?”大兰试探问道。
她总觉得田三婶想要这兔子,就是没好意思开口,正好她不想要——她虽然对兔子生产过程挺好奇,但是一想到那血腥的画面还有脆弱的小兔子,她就想把这事甩给别人。她还没来得及烦要把怀孕的母兔甩给谁,眼前却有个人想要接手,又是村长家的人,大兰怎么能放过这双赢的局面。
“你家不养呀?”
“我家暂时养不了那么多东西。我家今年想养鸡,三婶子,你家的小鸡崽孵出来了吗?”
大兰和葛大婶交流小鸡信息时,知道村长家里也会孵小鸡,除了小鸡村长家还养了猪羊和驴。
村长家有两头驴,大的一点的母驴其实是当年带王九来乡下的“叔叔”放在村长家养的,约好了将来生小驴白送给村长家一头,要是后面再生,卖得的钱就平分。这些年下来,村长家已经卖过几次小驴。
除了驴,村长家还会卖猪仔和羊羔,小鸡当然也孵着,因为村里不少人家都会孵也就没指着它卖钱,只跟几个要好又孵不好小鸡的人家换点东西。村里会孵鸡仔的人家大兰她都不怎么熟,村长家也是一样,葛大婶本来说要帮她去换的,她却还在犹豫,想着村长家离得近算是近邻又是村里的领导,她是不是跟村长家换比较好?
她先前是打算让大山他们去王九家时路过村长家顺嘴先问一声,要是村长家没有,她再托葛大婶帮忙。一来能跟村长家多点来往,二来也是不想麻烦葛家太多,她就怕跟葛家关系太近,将来家里许多事葛大婶都要来给意见。
现在好像不必这么麻烦了,她想。
田三婶一听大兰的话就猜她是想用兔子换鸡仔,正好家里是孵了不少小鸡出来,倒能匀出几只给大兰,就是这事也不是她能做主的。
“我得回去问问娘。”
“行,我们在这里等信,成不成的您都记得回来说一声。”
“好,我这就去。”
田三婶应声后便匆匆走了,也没发觉刚刚跟她打交道的是个跟她小上不少的小姑娘。大山也是等她走远了,才把兔子搂在怀里。
“大姐,我们不自己养吗?兔子冬天挺卖钱的。”大山说。
“照顾生产的母兔还有刚生出来的小兔得靠经验,我们也没有养过,容易养不活。反正你们有几只大的,要是好好养,说不定也能让它们长大后生出小兔子来。”大兰压低声音说着,又加了一句,“要是母兔真的生了,你们可以假装想看小兔子,多去村长家走动,看看三婶子是怎么养兔子的。”
“这会不会不好?”双山小声问。
“有什么不好的。”大山不等大兰开口就反驳了他。
“要是你们看一眼就能学会,就说明这也没什么难的,养过猪羊的也许都会。可是咱家没养过这些东西,不然也不用这样偷偷学了,种地的时候也一样,你们不能埋头硬干,要看看别人是怎么干的,也许人家有什么省劲的办法,我们也好跟着学。”
“嗯。”两人点头。
这个道理先前大兰就在田地里跟大山说过,因为大兰觉得大山锄地的姿势好像跟别人有些不一样,提醒了之后,大山也不再把锄头抡得太高,一天干下来的确没先前那么吃力了。既然切身体会过多看多学的好处,大山也就不会忘了这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