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爹说识字是好事,就是打仗了,识字的兵说不定能被招到大官身边侍候不用上前线去;还能当伙计、当账房、当掌柜。”
李大舅脑子一热就来了,倒没想过大兰会反驳,更没想过这事是以前汪二柱说过的。他冷静了片刻,也知这是汪家的事,他不好太插嘴,可还是担心大兰没个打算把所有的钱都花光了或者以为他家会出钱供两个孩子上学。
“你哪里来的那么多钱?”李大舅问。
大兰听出他的声音已经没有多少怒气,脸上的微笑也越发放松,露出几分憨厚的模样。
“我又想出一个方子,卖了一些钱,够他们读几年书。加上这些年地里卖菜挺来钱,能供上好一阵子呢。”
“方子?”这事李大舅还是头一回听说。
“是听。还是陆大人买的,这次他不让说,我就没好说出去,不是故意瞒着不让您知道的。”她假作有几分不好意思。
李大舅对汪家几个孩子的照顾并不是假的,就是行事霸道了些,又喜欢自己拿主意,大兰一想到自己为了省麻烦而骗他,倒也有几分心虚。
李大舅现在也是有铺子的人,自然知道诚信有多重要,既然她答应了别人不说,就的确不该说出去。对方又还是官家,她就更不该说了。
“你这么做是对的。”李大舅难得夸了她一句,眉头却还是皱着,“双山子去也就算了,为什么三山子也要去?”
“三山子聪明,他一直比双山子都聪明,连县令大人都说他不去读书可惜了,还说要是他能读出样子来会帮他安排事做。我也知道这多半是客套话,但他至少得去读一读,等他学好了再撞上陆大人心情好的时候,说不定三山子真能到大人身边做事。”
山林子村的村民以前大部分是山民,对官员却没有那么敬畏,常说当官的不好就重回山上过日子。到了李大舅这一代已经算安份很多,骨子里却还带着几分野性,他理解不了跟着官员做事有什么好的,当官的没一个好东西,陆大人就算还不错,也不值当如此。
但他心底还是被这个理由打动了,想想当初高豆被抓的事,要是家里有个在官员身边当差的,肯定没人敢这么欺负他们。他也知不能为着这么点事跟人去拼命,又忍不下这口气,想要以后没有人敢欺负,除了靠拳头也就只能靠关系了,不然怎么办,难道还能逃进山里?他现在也是有铺子的人了,不想逃了。
想了片刻后,他不打算再跟大兰争,又幽幽问了一句:“大山子怎么说?”
“他肯定是同意的,当初他要不是会算账,也不能去摊子帮忙去镇上见世面,他还等着两个弟弟更出息一点让他见更大的世面呢。”大兰笑着说,带着几分俏皮。
李大舅也不知她说的是真的假的,至少大山同意是跑不掉的,既然他同意了他也没什么好说的。
“以后还是要跟大人多商量……”
反复跟大兰教育了半个多时辰,李大舅又就双山三山学费和住宿的事跟她扯了一会儿,最终不出大兰意料地让大兰说服了。以后学费和房租都是汪家自己出,不过李家在镇上肯定会多照看两个孩子。
看着大舅驾着驴车走了,大兰总算收起了脸上的微笑,心下又有一点无奈,近亲再亲总归也是外人,也不知将来几个弟弟跟她是不是也会如此。捂了一下自己的肚子,大兰收起思绪本来想去准备晚饭,一想到自己的身子还是先去了茅房。求古代版加长型,不然她每个月总有几天得当废人。
不过就算不能干重活,她也不完全算废人,她把李大舅忽悠走了。果然,保持笑容很重要,她一直笑着,总能让对方冷静下来,她还是知道怎么跟人交涉的,就是心里有点怵,不想去应对这样的状况。
今天她应付下来了,也算是小小的成功,一想到这个她的心情就格外的好,晚饭还在配粟米粥的酸豆角炒鸡蛋里多放了一点油。
在吃晚饭前,他们就听大兰说过大舅来过的事,还怕大兰受了气,现在看饭菜比平时有油水,他们就知道她说的没事是真的。
镇上的双山隔天听说李大舅去过北坡村,一时也有些不安,李大舅之后的说辞倒是安了他的心。
“就算你还要读多壮不读了,你也没必要去外面住……”哪怕大兰那边他也扯过这件事并有了结论,但不妨碍他再拿这事出来说。
看来大姐是已经说服大舅了,双山暗想,有些木讷地说:“还有一个三山子,我们两张嘴,不好的。”
“你打听的地方行不行?我再帮你去瞧瞧。”
“那就麻烦大舅了。”
哪怕他选的租屋他确定没什么问题,却还是托大舅再去看看,一来是为了安心,二来也是让大舅有点事做,免得他心老过不去。
他知道大舅没法让他们住在铺子里是因为三山,大舅做上生意后好像更迷信了,大表嫂也是,为了求子去庙里捐了不少钱。他们能花这个钱,却不愿意让多壮多读一年,他真的一点也想不通。
这却不妨碍他继续把他们当成亲人敬着,如大兰常跟他们说的,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的不同在不违背律法道德的前提下没有所谓高下,他可以不接受,却不用去看轻旁人的决定。他也不是一个会看轻旁人的,就像三山偷偷跟他说不想来上学,他也没有看轻觉得他傻。
现在的三山就好像当初的自己一样,双山也用大兰当初劝他的话劝了三山一遍,只是看上去,三山并没有听进去,估计是怪他的口才没有大兰好吧。
要是他还是听不进去,他只能让大兰来给三山讲道理了,三山最听的就是大兰的话了。
让双山没想到的是,等他下次休沐回家时,三山已经改变了主意,他又想去读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