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朝议让朱媺娖,直接躺在了朱由检怀里熟睡起来。
确定封王制度、宰相制度、汉朝制度等,一切需要很长的时间。
朱由检示意王承恩准备茶水,温体仁差不多说得有些脱虚。
毕竟能够负责这些事情的人,唯有朝廷的那些老油条了。
天子派的经验太浅,根本无法承担大任。
将官派的人功利心太大,很容易无事。
规章制度的制定,唯有临时宰相温体仁带领着老官完成。
温体仁一边喝着茶水,一边说着一条条制度。
众人静静的倾听着,后面就没有什么针对性、变成了公平的游戏规则。
温体仁知道朱由检废掉了儒学,那么他绝对不会再次启动儒学。
接着想要变法成功,唯有推动法家、才可变法成功。
毕竟这不是变大汉的法,而是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法。
一个帝国能否一直保持昌盛,就要看掌权者敢不敢对自己动刀子。
朱由检是一副大无畏的姿态,除开限制君权、其它的一律通过。
其它人员见到朱由检都点头,自己们没啥反对的理由。
毕竟这皇帝会拔剑的,而且很容易暴怒起来。
温体仁虽说现在很痛苦,但是已经感受到了宰相的威风。
大殿之中只有自己的声音,其余的文武百官皆以听从。
要是朱由检不在龙椅之上,温体仁都感觉自己像个。。
难怪无数文官都渴望着宰相一职,这种大权在握的感觉美极了!
军权、政权皆在手中握,温体仁发现自己越来越年轻起来。
“故此!臣建议罢黜儒家,独尊法术!”温体仁弯腰施礼叫道。
“臣等附议!”天子派齐声应和,自己们的主张就是变法。
作为新势力不靠着变法,无法取代曾经的旧势力。
新旧交替的根本,也就是从变法开始的。
帝国建立的初期,就是将门阀世家的财富划分给平民百姓。
帝国的末期,门阀世家收回了平民百姓的财富、成为各地豪强。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一句话就让华夏再无千年世家。
当然口号喊喊就好,晋商、浙商、苏商等、虽说在更替、实际上只是换个领头的。
“臣等附议!”郑芝龙带队迎合,变法对于自己们而言、没有什么太大影响。
时代在改变、人也在改变,郑芝龙才不会与朱由检为敌。
既然朱由检决定将变法进行到底,那么所有人都不会有任何异议。
一个个打着变法的旗帜,立刻将自己们的家族壮大、才是真道理。
朱由检点了点头,现阶段是必须独尊法学、增加法家学子的数量。
只有变法的人多了,才能够真正的掌握地方上的统治权、打破皇权不下乡的限制。
朱由检不会向任何人妥协,永远是要战便战的强硬姿态。
作为九五之尊、天下之主的帝皇,朱由检不允许任何人许逆自己。
既然掌握了天下、那么必须要坐实,任何一地皆能轻易操控。
虽说现在有些不现实,但是朱由检相信子孙可以见到那样的画面。
“曾经!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让汉武帝拥有着最高的君权。
不过那个计策只不过是临时之策,长期使用必定自食恶果。
朕要在摆出儒家、独尊法术定一个条件,那就是收回天下权的时候作废。
在天下太平之后,朕决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朱由检敲定着主纲。
温体仁逐渐明白了朱由检的思维,他只是想要真真实实执掌天下。
故此法术在他手中只是个工具,成功了便可以抛弃掉。
绝对不会让法家真正独大起来,最终变成儒家的那种情况。
既然朱由检这么说的话,温体仁知道儒家还有复活的机会。
“朕知道变法的道路及其艰难,但朕会与变法的斗士并肩作战。
变法派光是靠着智慧远远不够,还需要绝对的力量。
朕有意成立三院,分别负责官员、民众、立法这三点!
三院直接独立于官署,最高领导者为御史大夫。”朱由检接着说道。
“其中肯定和其它的部门相冲突,宰相亲自负责调节。
官署机构不能太囊肿,必须要给朕精简起来。
一心一意为百姓服务,别有着其它的想法!
朕高薪养廉、不是让你们变得更贪婪,谁敢伸手、朕敢扒皮!”朱由检目光注视在温体仁身上。
温体仁一副淡定的模样,对于朱由检的习性自己已经适应了。
苦事、难事臣子去做,皇帝只需要动动嘴即可。
“臣!领命!”温体仁缓缓回应着。
温体仁抬头看着朱由检,他似乎不打算发言了。
那么就有自己安排一下具体的职责,将各个部门划分明确。
三公可以保留下来,但是九卿与六部必须要相融。
一下子增加许多部门出来,温体仁很担心朝廷的开支。
毕竟朱由检还是高薪养廉,众多官员人数加在一起、那可不是一笔小的开支。
不过还好,朱由检收割了江南、晋地、京城、盛京的财富。
目前粮食不多、唯独银两多,朱由检不在意小钱钱的。
温体仁一边划分着部门和职责,一边抬头注视着朱由检。
随着朱由检沉默,温体仁发现自己好像摸到了一点点帝皇心思。
“故此!臣认为变法的推动,首先从户部开始!
以往朝廷都是刀子对准平民百姓,从而进一步的激怒民众。
如今朝廷必须将刀子对准门阀世家,必须要将他们的税收给征收上来。
朝廷一旦有钱了,才能够做更多的事情。
比如某个地方受灾,朝廷可以通过大量的财富、直接让民众衣食无忧。
并且。。并且!万岁你虽说的对付天灾,臣再次也有法子了。”温体仁知道自己必须要将对抗老天爷的方法说出来。
龙椅上的朱由检不好忽悠,你不说、他不让你离开大殿。
温体仁在拖延足够多的时间之后,总算是想到了应对天灾的办法。
“朝廷一旦有钱了,就可以兴修水利、甚至说南水北调!开凿大运河!
这可不仅仅利民,更是利国、让大汉永远昌盛!”温体仁高呼一声,归根结底拿钱砸死老天爷。
朱由检静静看着温体仁,这么说还是有些道理。
开凿大运河不是一般朝廷能够搞得起的项目,那可是要赌上一个王朝的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