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钱庄开业,“潘家钱庄”,离“孟家钱庄”不远,这让商家非常稀奇。开个钱庄也能卷起来?这两个钱庄利息这些没差距,都是参照银司顶格来,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有异地承汇能力。主要是河东路几个大的州府,另外还有杭州和开封。
这个异地支付其实是目前两家钱庄利润最大的点,对于商家而言,大笔银子运输是个麻烦事,这个功能解决了很多问题。
为了这事,潘金莲专门找过孟婵,“潘家钱庄”潘家主要经营是在西北,杭州和开封潘家并不涉足,“孟家钱庄”恰好在杭州和开封两地都有产业。潘金莲不想钱庄和杨家有纠葛,干脆找孟婵,与其一家西北,一家开封杭州,不如同行拆借,大家都能相互借用,按一定比例支付渠道费用就好。
原则同意后,潘近柊、潘金梅和杨垣莉、顾顔谈了很久,因为涉及路途,费用折算比例定得基本公平,能达成协议是双方各有优势。西北异地承兑虽然手续便宜,胜在量大。杭州和开封承兑费用高,量却是没起来。和定边交易更多的显然是西北。
……
钱庄的建立有个很大的用途,一定程度缓解本地商家的资金情况,定边发展很快,人员正在流入,却是缺银子。这种缺银子都不仅表现在进入的流民和异族,也在于跟在杨家后面发展的各个家族。
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通过钱庄,杨元奇可以让一些有心发展的家族在资金上有个最好的来源。
杨元奇允许杨家一系的掌柜外出发展,这点上推进不是很顺利,这也没办法,谁都更愿靠着大树好乘凉,但有一批人是非常愿意的,男的在外,娶了杨家一系女子的,这里不仅有一些有品次官职的人,也包含一些军官校尉和保甲,他们很多人娶的也是各个家族出来的女子。他们非常渴望有机会发展。直白点,当一个家庭里面几个当家人都与杨家有关,他们很多是愿意有人出来的。
这会是庞大的利益团体,就现在杨家来说,这个团体利益将来会不会变质,会不会腐化,这不是杨元奇现在要担心的,因为定边的利益太小,他需要的是这个团体紧密连接,去和外部竞争,外面有广阔的空间。只有没有了发展,只能在一个固定的利益池中大家抢食,问题才会出现。
……
李清照临盆,一下就是两个时辰。
李清照的继母王氏也来到了杨家,陈氏把所有的媳妇都赶去干自己的事,只留下张小娘,陈氏求了祖宗,这是杨家最小的媳妇。在这个年代,女子生孩子最大的坎是第一次,陈氏突然觉得等她再大一两岁也行啊。
陈氏现在又看旁边杨元奇不顺眼了:“你是不是只有一个妻妾?”
杨元奇无语得很,原先最心急的不就是你么。
陈氏怒了:“你平时不是主意正的很么!”
杨元奇说:“我进去吧。”
王氏正要说话,男子进产房不好,陈氏说:“让他去吧。没那么多忌讳。”
杨元奇刚刚踏进门,随着李清照和孩子一起的哭声,张小娘大大的松了一口气,稳婆的声音传来来:“恭喜恭喜,是个男娃哩,母子平安。”
陈氏和王氏都有点累瘫。
……
这是杨元奇第4个儿子,时间拉长,男女概率就是差不多嘛!
名字非常简单,杨李,这是一个让李清照异常欣喜的名字,才没那么多弯绕,就叫杨李。
李清照说:“下一个不好起名字,叫李杨也成。”她缓过劲来,有了儿子,神就回了。
王氏嗔道:“说什么话,那也是杨李杨。”
陈氏好好的已经语无伦次,母子平安,谁管下一个?!她已经圆满了,孙儿孙女满堂。每个媳妇都有,还要如何?!
张小娘的诊断更是让家里轻松,李清照不过是心里有些慌,她本就身体很好,或许她作为最后一个生孩子的媳妇,心里有些忐忑而已。
……
杨元奇牵着李清照的手,世事如梦。他和这个古今第一才女有了骨肉,抓着她的手都有点感觉不真实。
李清照说“过几天我得去趟月寨,嘿嘿……得收弟弟妹妹一点喜钱。”
杨元奇刚要应下,陈氏说话:“那可不行,你得在家待一个月,什么都不能干。”
李清照:“啊……”忘记这茬。
张小娘说:“月子必须好好做,你不是还要生杨李杨么?”
王氏也说:“好好听话,年关他们又不是不回来?到时候大家来看你就是。”
陈氏道:“你就住我隔壁,哪里都不能去。”
李清照性子有些蛮,却不是不通事之人,她们的好意她懂。
……
孟家。
杨元奇扶着张小娘回来,除去李清照,她在产房守了半天,轻松下来,自己也有些撑不住。
孟婵出来接他们:“我送你们进去,先过杨府一趟。回头再来找你们。”
杨元奇说:“明天再去吧,她睡下去了。母亲也要大家不必在意。”
孟婵一想也是,总要让她醒着去看才好。
安顿着张小娘睡去。
杨元奇和孟婵走到外间,孟婵说:“婶子让大家都别管,大家都跑去外面找事情做,倒是我闲着内心不安更甚。”人就是这样,有心事不如忙着,要不越想越慌。
杨元奇也是心有余悸,他当时云淡风轻站在外面,不过给两个老人心里慰藉。当年陈妙常生小孩更险,不过他可没在身边。
杨元奇说:“陪我躺一会的。”
孟婵脸一红“嗯”
杨元奇累着也是马上睡去,孟婵看着她的床上睡着她的男人,一脸笑意,这也是她的男人哩。只是内心多少有些遗憾,李清照那个小妹妹都已经有了他的孩子,她呢?!孟婵曾经从来没有这种奢望,人的欲望却是难以满足。当她不顾一切从了他,当他的家人接受她,那为他生个孩子的意愿就难以抑制!人总是得到一点就会想着下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