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随着小路往山上走去,小路两旁半人高的油菜花已开了大半,空气中弥漫着花粉的味道。身上黑黄相间的蜜蜂从这朵花又飞到那朵花,勤劳的采着花蜜。
旁边的小麦地里的小麦青色的麦穗上也开始出现白色的小花,就跟沾了白糖粒似的。
路过人家,院里的樱桃花也支出墙来,肆意的盛开着。
只是天气不怎么好,虽然是个晴天,可雾气腾腾的太厚重了,微风吹来,还有点冷。
太公的坟在山脚一片竹林里,旁边挨着的还有两座坟头,一座是刚入了土没多久的幺爷爷的,另外一座是大爷爷的。
每年不管是清明、春节、还是挂青四大家人必定先来给太公上坟,祭拜完了才会去另外的坟头。
等陈宫他们到的时候,陈宫的三爸和姑爷已经摆好祭品,点燃香蜡都在拜祭了。
本来他们是和幺爸一起来的,结果陈宫一直磨磨蹭蹭的不出来,急性子的他们那里等得及,直接背着东西先走了。
所以,等陈宫他们到的时候才会看到如此景象。
太公的坟很高,大约两米多,是用黄石和青石垒起来的等腰三角形坟包,有两块石头风化得有些严重,一碰就唰唰的往下掉灰。
坟包接地往上一尺多高的地方,早已被长年累月的香火熏得漆黑。
坟前平地并不宽大,也不平,大约只有两尺宽,连个人都让不过。
太公坟前并没有立碑,陈宫都已经忘了太公叫什么名字了,小时候父亲带着他来上坟,给他讲过。
坟前右边两米处有一颗大海碗般粗细二十来米高的柏树,四周全是遮天蔽日的竹林,坟前有些阴暗。
大爷爷的坟就不一样了,他的重孙儿陈俊前两年挣着钱了,把坟头重新弄了一下,用水泥砖码了粉了一层泥灰,还把坟前的地平整后也打成水泥地了,水泥地上还用火砖砌了一个香火坑,坑里装着半坑河沙,沙子上插着无数都已经燃尽了的香蜡烛柄。
这是陈宫到了坟前后看到的景象,这种景象他从小看到大,没有一年断过。
以后,他也会带着他的儿孙来拜祭这些先祖。
这是习俗,更是传承。
陈宫的“祭品”摆在坟前,在几家人中略显寒碜,其他三家人的都准备得比他更好、更丰盛。
甚至还有鱼和盘好了的大鸡公。
相比之下,陈宫的“刀头”和“豆腐”还有六个苹果就有些格格不入了。
若不是母亲一早就准备好,陈宫其实这几样东西都不想带的,多买些香辣钱纸烧了就行了。
点燃三对红蜡烛,陈宫分别在三座坟前插上,过后又拿出香来,数了数,才一把捏着在烛火上点燃。
香的柱数是有讲究的,宁愿双不愿单,也不能超过两九之数,十二柱为上,意味着一年十二个月,月月平安。
青烟飘起,陈宫脸上严肃,充满敬意的把香举在胸前,拜了三拜,过后分了十二根,插在了坟头的黄土里。
三爸幺爸们都在烧纸钱了,陈宫拿出纸杯和酒,倒了三个半杯放在各个坟前,这才拿出钱纸烧了起来。
三爸突然和姑爷交谈起来:“现在一刀钱纸还贵到在,火炮和衣冠纸和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都花了七八十!”
他好像是在感慨,却是在炫耀他祭品买得多。
“是,我们还是买了七八十块钱的东西!”姑爷笑着回答,眼中闪过不悦。
幺爸听见后,有些不高兴了:“祭祖老先人,看心意,就是啥子东西不带,你每年记得到在他们坟前磕俩个头,他们都喜欢得很!”
“就怕有些看都不来坟前看一下!”
三爸一下就把脸垮了下来,还被口水呛得咳嗽了两声,那张黝黑的胖脸被憋得通红。
隔着米远的陈宫都看见了他憋红的脸,笑笑不说话。
他最烦这个三爸了,事实上,只有他爱在亲友们面前显摆自己有钱,虽然没有明着炫耀,但话要表达的就是这么个意思。
祭祖凭个人的心意,说实话在老“祖宗”面前显摆,就有些缺德了。
陈宫的继父在和他母亲结婚之前,基本就没去过坟前拜祭他的父母及婆婆爷爷,他还是健健康康,顺顺利利的!
他喝醉了跟陈宫摆条时说:“心到神知,活到的时候你不拿给他吃拿给他喝,死了后你就是买再多的香蜡钱纸去祭也莫得用嘛!”
“越是买得多的,反而心里有鬼,有愧!”
陈宫对于继父的这番说辞也是认同的,生前好好孝敬,死后平时煮了好吃的端到堂屋里,“请”一下他们来吃,也就算尽到了孝心。
不怎么相信鬼神,可能是继父最大的特点。
陈宫也不是很相信,他问心无愧,身正不怕影子斜,百邪就不侵。
父亲陈初过世后,陈宫那几年都是一个人上山拜祭的,一上山就在父亲和爷爷的坟前待上一两个小时,说些心里话才会离去。
和叔伯们一起去,他就不会说了,有些话不该让外人知道。
挂青还要割坟上的杂草,以及用土垒坟,陈宫带了锄头和铲子。
他们没有带,陈宫捏了一小沓钱纸就走到坟包后,用锄头挖起山体上的泥土起来。
幺爸看见后也爬了上来,把钱纸隔一尺远放两张,从坟头一直放到坟尾。
陈宫挖好后,就用铲子铲了一铲,从坟头一直慢慢洒着,把放好了的钱纸压上,不让它被风吹走了。
陈宫不知道坟头压钱纸的含义,但他只知道这么做是图吉利。
管它什么原因,父亲和爷爷以前就是这么做的,村里其他人也这么做,要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做,估计他们说说不出个一二三来。
别问,问就是吉利。
到了父亲坟头,他们都先把祭品摆到爷爷面前,只有陈宫一个人把背篓中的东西放在父亲坟前。
并点起蜡烛来……
————
几人走在回家的路上,身上的背篓里除了可食的祭品,香蜡钱纸鞭炮都没了,轻松了不少。
好像是把心愿许了,说了心里话,众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意的笑容,下山的脚程都显得快了不少。
挂青,挂青,挂的是自己的“心”与“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