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彦携华佗到来时,看这房子是一个小四合院,临街有两间门面,侧面还有三室两厅的格局,后面则是厨房、厕所、杂物间。
中间是院子天井,院子里有一口水井,井旁还有一棵大树,树荫盖下还有一张石桌一条石凳。
这个小四合院的房子对于普通小户人家来说,实在已经很不错了,多少普通人穷极一辈子也购置不起。
华佗看了也十分满意,临街正好开诊所,药房,后面则用于饮食起居,十分便利。
“仓促间,百事不足,这套小四合院就先送给先生了,先生先将就着住下,”许彦大方道。
“稍后我再命人为先生加盖更加规模宏大的医馆,至少要能同时容纳数百人来向先生学医,还要预备住馆病房病床,手术室,候诊室……一定包保让先生满意为止。”
华佗也是深受感动道:“公子为老朽设想周到,照顾下来不遗余力,实在叫小老儿心里受之有愧!”
“这都是先生应得的,我要借重先生之手造福一方百姓,对先生本有所求,”许彦连连摆手道。
“先生且安心住下来,我叫两个亲兵来护卫和照顾先生日常。”
“我尚有许多事务忙碌,有些脱不开身,就先行告辞了,”许彦一番安排下来,妥善安置好了华佗,这才告别而出。
才回到郡守府不久,许彦就接到驻守城防的潘璋来报:
原豫章太守诸葛玄带领一家人抵达江夏,正经过江夏要去往南郡襄阳投奔刘表,请示许彦要不要将诸葛氏一家人口扣留。
“诸葛玄,诸葛亮的叔叔,看来这次被刘繇从豫章太守任上赶走,逃亡回来荆州复奔刘表,终是把一大家子都带上了,诸葛亮也一定在其中啊!”
许彦闻报心里暗自思忖:“我就好歹放低姿态,礼贤下士的好好见上一见吧,能把他说服留下来自然最好,不能,则让他带上一大家人去江对岸襄阳投奔故主刘表罢。”
诸葛玄初为刘表的属吏,奉刘表之命出使汉廷传达荆州概况。
结果出发前获知堂兄诸葛珪病逝,遂向刘表请求完成使命之后赴泰山照料诸葛圭的后事。
刘表准许他的请求,于是在出使长安的任务结束之后,诸葛玄一路奔波赶赴徐州琅琊国照顾诸葛圭的遗孀及子女。
当时通信不便,诸葛珪病逝是在中平六年年末,也就是公元189年。
而在诸葛玄得知消息时,已经是第三年的事情。
他出使长安,先回荆州向刘表复命。
又回徐州琅琊国,辗转数千公里,一直到初平四年才抵达徐州。
没想到诸葛玄回徐州之后,适逢曹操出兵征伐陶谦。
为躲避战祸,他携带诸葛亮、诸葛均及两位侄女,并与往江东的诸葛瑾分散,辗转一路往南向庐江方向逃难。
于是在兴平元年,公元194年的这个春天,十三岁的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开始举家南迁。
四月份,诸葛玄带着一家老小离开琅琊,五月初在徐州的时候因为曹操包围剡县而耽搁了一阵。
等到曹操退兵之后,陶谦听说境内有一支世家大族路过,打听后得知是琅琊诸葛氏,便邀请他来剡县一叙。
陶谦为人本性还是比较能善待百姓,乐善好施,礼贤士人的。
比喻当年曹操父亲曹嵩也是率领一大家人前往兖州投奔曹操,路过徐州时,陶谦还好心好意地派出了军队护送。
只可惜陶谦识人不明,派了他部下都尉张闿前往。
途中张闿见财起意,遂才杀了曹嵩一大家人,夺其家财而逃。
这也才有了曹操要举兖州阖州之兵来攻打陶谦,为父报仇的历史事件发生。
于是诸葛玄受到陶谦的礼遇,就在陶谦那里待了几日,一直到五月中旬他才向陶谦请辞,离开了东海国,进入了下邳境内。
从下邳返荆州,先过淮南,再到庐江,坐船入长江,朔江而上,是距离最近也是最快的,所以诸葛玄也是想都没想就选择了走这条路线。
哪知徐州被曹操大肆屠戮之后,几万平方公里都荒无人烟。
可笑的是曹操自己就是个刽子手,杀人狂魔和暴君,还吟出了什么狗屁“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讽刺诗句。
然而,这一路上,在让年幼的诸葛亮看到了被曹操屠戮徐州过后,尸山血海,累累骸骨堆积成山的血腥地狱惨状之后,深受震动,也深远影响了其一生。
并暗暗发誓一定要辅佐明主,制止这样的暴行,并消灭所有这些随意造成杀戮的凶恶军阀,重新一统天下,一定要还老百姓安宁,人间太平美满。
同时也为大汉最后的一个刘邦正统后裔国家季汉,谱写了又一曲辉煌传奇。
从车队正式进入下邳,过良成和司吾二县还好,当时曹操让曹洪佯攻此二县,并没有强攻破城,所以伤亡不多。
在六月下旬渡过睢水、符离,到七月初就靠近向县,渐渐往九江方向而去。
其实从徐州到淮南并不远,就是从山东临沂市到安徽淮南市,全程四百多公里,而且一路平坦,道路很好走。
正常来说,骑马三、四天就到了,步行的话按照每天行走40公里来计算,也绝不会超过十二天。
等到七月中旬的时候,他们总算是迁移至了淮南寿春一带。
这个时候诸葛玄带领一家人到了寿春,袁术得知有世家经过,大喜过望,就召来诸葛玄问询。
虽然对方只是三流世家,但也很欣赏其才干,于是诸葛玄在回荆州,重归刘表麾下的途中被袁术拦截了下来。
袁术举荐他为豫章太守,正是因为像他们这样的官僚世家因名望而会被诸侯重视。
就这样诸葛玄半路上又接受了袁术的表荐任命,带领一家人转道前往了扬州豫章郡任太守。
如果诸葛玄就此安稳的一直坐守他的豫章太守官职也就罢了,只是天下纷乱,一个根本不懂武略,没有进取之心的太守,他又如何坐得稳,坐得长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