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后,太子大婚,两个月后,太子妃与大福晋相继有孕。
太子早早就将孩子名字起好了,若是儿子就叫弘晏,女儿叫乌林珠,他绝不给皇阿玛起名的机会。
就在太子妃与大福晋生产之际,噶尔丹叛乱了。
康熙暴怒,决定亲征噶尔丹,胤禔的机会来了,屁颠颠的就跟着去了。
毫无意外,噶尔丹兵败自刎,等胤禔回来时,儿子都会跑了。
“额娘,儿子回来了,您想儿子吗?
儿子认为是想的,毕竟儿子如此优秀,不想不合理啊!
当然,儿子无时无刻不再想您。
福晋,快让爷看看爷的大格格,长得真漂亮,跟爷一样好看。
这是爷的长子弘昱?完了,长得有点像皇阿玛啊,还别说,是有那么点丑。
不过没关系,你好歹也是皇孙,大不了等你长大让你皇玛姆给你赐个美娇娘。
就和你额娘一样,这样爷的孙子就不丑了。
可千万不要自卑,不然你皇玛法该自责了。”
苏栀嘴抽搐得厉害,这小子打仗打傻了吧,当着康熙的面这么说,让她面子往哪儿搁?
“保清啊,朕觉得西北是个好地方,要不你去那儿驻守吧。”
“不去!儿子刚回来,还没好好陪陪媳妇和孩子,绝不离开。
再说了,额娘能让儿子离开?额娘可舍不得儿子呢!”
“不,本宫也觉得那地方不错,要不你打包打包滚蛋吧。”
胤禔吃惊的看着自己的老母亲,来真的?
不行,自己刚回来,去也得过两年再去,现在绝不去。
“皇阿玛,额娘,儿子刚回来累了,还是先回去休息了,有事晚上再说。”
他说完就拉着大福晋带着两个孩子跑了,留下一脸便秘之色的康熙。
看到他这模样,苏栀没忍住笑了。
见苏栀笑,康熙也无奈的笑了笑,这么些年了胤禔的性子都没变,跟他们之间感情好的因素有关。
想到如今太子也大了,并且自己也有了孙子和孙女,也算后继有人了,康熙第一次生出了退位的想法。
只是如今他还是壮年,现在退位是不是有点早?
而且苏栀仅是贵妃,自己不想她做一辈子的贵妃……
康熙心中有了一个想法,他准备第二天就实施。
太子也来看康熙了,他是带着太子妃和皇长孙来的。
不过在得知胤禔已经回了南三所后,他也回去了。
皇长孙是太子妃生的,如太子的意取名为弘晏,搞得康熙整天看他不顺眼,觉得他剥夺了自己给孙子起名的权利。
又一年选秀在即,看着即将长成的儿子们,康熙老怀深慰,有这么多儿子,还个个都不差,他也算是对得起爱新觉罗家了。
“额娘,儿子真的不喜欢董鄂格格,儿子喜欢的是……”
“本宫不管你喜欢的是谁,这董鄂格格你都必须娶。
胤祉,你想清楚了,这大福晋和太子妃都是上三旗的,连四福晋都是正红旗的。
若是你的福晋连四福晋都比不上,以后更要被下面几个压制。
还有只要你娶了董鄂氏,本宫做主让你喜欢的那个女子以侧福晋的身份入宫。
若是不娶,本宫就找个由头将她送出宫随便找个人嫁了,让你从此再无见她的机会。”
胤祉从未想过他的额娘会如此攀比,且不给自己喘息的机会。
他喜欢的那个格格是吴扎库氏,早在去年前弘辉出生时他就见过她了,并对她一见钟情。
他甚至已经跟对方说好会以嫡福晋之礼娶她入门的,如今额娘这般,他该怎么办?
“你回去吧,好好想想你的以后,不要为儿女情长失了理智。
本来你就不受宠,若非荣宪在皇上面前得脸,怕是皇上都忘了还有你这个儿子了。
如今形势未定,你未必没有成为太子的可能,毕竟古往今来,当上太子后能顺利登基的,寥寥无几。”
胤祉失魂落魄的回了南三所,刚回去就听见大哥和太子的声音,间接还有几个弟弟的声音。
他们关系可真好,自己始终融不进去。
想到自己比他们年长几岁,却要等他们长大一起赐婚,他不高兴了,凭什么他就要做那个被忽略的人?
胤祉第一次生出了想去争位的心思,只有坐上那个位置,他才能拥有自己想要的一切,才能给喜欢的人应得的位置。
“大哥,二哥,四哥,贵额娘说我们兄弟这一次都要被赐婚了,也不知道皇阿玛会给我们赐个什么样的福晋。”
胤祺一边逗着侄子侄女一边和胤禔他们说话。
“五哥,你想媳妇儿了啊,弟弟这就去找宜额娘,让她赶紧给你挑个漂亮媳妇。”
“十哥,我也去。”
说话的是胤?和胤禌,两人年龄最小,也最调皮。
“别去!”
胤祺急了,这要是我娘知道自己想娶妻了,还不得往他房里面塞人啊
他可是准备和哥哥们一样有了嫡长子,再考虑娶侧福晋的。
然而胤?和胤禌就不能用常人形容,他们已经跑出去了。
“完了完了,这下完了!”
“哈哈哈。”
不出所料,当胤祺回去时,他院中已经有两个长相貌美的宫女在等他了。
好在他内心坚定,没有被美色所诱惑,在福晋未进门前,他不会让她们有孕。
一个月后,经过层层选拔,除了胤?和胤禌两个最小的阿哥外,其余人都被赐婚了。
胤祉的福晋依然是董鄂氏,董鄂氏似乎知道他不喜欢自己,故成婚后一心过自己的日子,并不在意胤祉的恩宠。
一年后,康熙觉得时间差不多了,便暗示索额图与明珠国不可一日无后。
两人对视一眼,还以为康熙要到快驾崩的时候才立后,没想到现在就等不及了。
次日,索额图和康熙先后提议让康熙立后,这一举动得到了大部分朝臣的支持,就在康熙心中得意时,反对的声音出来了。
“皇上,臣以为贵妃娘娘不适合做皇后,这皇后之位还有待商榷。”
“那徐大人认为谁能胜任皇后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