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则认为太子残忍暴戾,仅仅因为兄弟逐渐展露优秀,怕他成为隐患就想将其除去,实在不配成为储君,应该废除才是。
两个小人各占领百分之五十的江山,搞得康熙头疼不已。
就在这时,影卫突然出现。
“属下参见皇上。”
“何事?”
影卫一般情况下是不会主动出现的,如今影卫出现,定然是发生了什么无法定夺的事,需要他做主,不然没有自己的传唤,他们只能存在于黑暗中。
“属下查到太子命毓庆宫门前伺候的侍卫暗中购入了一些秘药,似乎是打算将其下到您的膳食中,想让您中慢性毒药渐渐虚弱甚至死亡。”
“什么?你说的都是真的?”
“是,属下已经查证过了,毓庆宫内确实有一批宫外购进的秘药,被太子藏在自己寝宫的暗格内。”
“就这般确定是给朕用的?”
“属下确定。”
康熙如同被抽走了一丝精气,整个人都苍老了许多。
太子再不好,自己这个当阿玛的都想方设法的维护他,甚至不惜伤害别的子嗣以维护他。
现在告诉他自己一心维护的太子要暗中下药除了自己,怕是个正常人都受不了吧?
“万一不是呢?你派人盯住太子,朕要知道太子是不是真的会给朕下药。”
“是。”
梁九功有些担忧康熙的身体,想上前安慰,却被康熙叫出去了。
“朕想一个人静静,你先出去吧。”
“是,皇上务必保重龙体,奴才就在外间守着。”
“知道了。”
等到只剩自己一个人时,康熙流下了悔恨的泪,他突然明白之前苏栀宁愿失宠也要发表不满自己轻易放过太子的心情了。
这哪里是他那个恭和有礼的太子?分明是一条潜伏了多年的毒蛇。
想害朕?朕虽然没有经历过夺嫡的艰辛之路,但朕好歹做了多年帝王,深知夺嫡之路有多艰难。
太子,呵,朕承认,你才是太子,朕不承认,那你就是废太子。
不是想下毒谋害朕吗?那朕就给你个机会。
敏妃是朕心爱之人,十三更是朕除你之外最重视的儿子,你以为这些年朕就只教他骑射武艺,四书五经?
错了,朕从他出生起就将他当成下一个太子培养的,他所学的知识并不比你少。
甚至于他比你还要优秀,只是朕顾忌你的颜面,从未对外说过罢了,甚至十三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朕心爱之人生下的孩子,要么成为权倾朝野的王爷,要么,直接上位成为至高无上的帝王。
太子可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被康熙知道了,他现在满心满眼都是即将成为下一任帝王的喜悦。
“让叔公来一趟,孤有话与他说。”
“是。”
当索额图来到毓庆宫后,两人又商量出了一出大戏。
“孤是皇阿玛亲手养大的儿子,想来那秘药进宫后就被他知道了,他估计要以为这药是给他用的了。”
“殿下的意思是?”
“孤做了二十几年的太子了,做够了,明日你依然提出让皇阿玛立后的意思,孤瞧着皇阿玛是属意敏妃为后的。
既然皇阿玛喜欢,那孤肯定要成全他的,你想办法让皇阿玛同意立敏妃为后,孤要在敏妃封后时逼宫。”
索额图面色凝重,逼宫可不是闹着玩的,一不小心就会全族覆灭。
太子虽有他们赫舍里氏的血脉,但太子是皇室成员,万一逼宫失败自己全族是要搭进去的,而太子要么自己身死,要么被圈禁。
这不管是哪一个都不是自己能接受的,太子必须拿出诚意来自己才能举全族之力支持他。
“殿下也知道逼宫是大事,老臣身后有整个赫舍里氏一族,老臣不能为了一己私欲让全族跟着冒险。”
太子也知道索额图的意思,不就是想要实际的好处吗?
这还不简单,娶一个他的孙女入宫就是,到时候许以贵妃之位,待生下阿哥后升为皇贵妃就行了。
毕竟太子妃是皇阿玛亲自选的,哪怕皇阿玛驾崩,这太子妃只要还活着,皇后之位就是他的。
更何况自己虽然不喜太子妃,但她的能力确实不错,也只有她成为皇后,自己在前朝才能高枕无忧。
“孤向叔公承诺,待孤成就大业,定将阿尔吉善家的大格格娶入宫中,将其封为贵妃,待生下子嗣后就晋为皇贵妃。
叔公放心,孤承诺贵妃哪怕生的是啊公主,孤也会将其封为皇贵妃,待皇后薨逝,她便是下一任皇后。”
太子用的是娶,娶是用在正妻身上的,索额图果然心动,于是两人一拍即合,直接开干了。
次日一早索额图果然又提出立苏栀为后的想法,这一次康熙没有说什么容后再议,而是直接同意的。
“既然众爱卿都希望朕能再立一位皇后,且都属意敏妃章佳氏,那这事朕就同意了,只是敏妃有孕在身,朕决定尽快为其举办立后大典,你们觉得呢。”
“臣等无异议,敏妃娘娘可当一国之母之位。
“退朝。”
回到乾清宫后,康熙亲自写下了立后圣旨,并让梁九功去启祥宫宣读。
“奴才恭喜皇上得偿心愿,敏妃娘娘定然欣喜若狂。”
“嗯?”
“皇后娘娘定然欣喜若狂,这会儿想来娘娘已经知道了,奴才这就去传旨。”
“算了,朕亲自去,朕是她的夫君,理应与她共欢喜。”
启祥宫内,苏栀懒洋洋的躺在榻上听舒情给她念书,胎教还是很重要的,不能忽视了。
虽说自己立后是必然的,但没有丝毫成就感。
康熙从生气到自我恢复仅用了不到一月的时间,完全没给她发挥的机会。
“皇上驾到。”
“臣妾给皇上请安。”
“奴婢\/奴才给皇上请安。”
“起来吧,你瞧瞧这是什么?”
“圣旨,皇上是打算屈服在大臣们的言语之下,立臣妾为继后了?”
“不是屈服,朕早就打算立你为后了,这圣旨朕也不读了,你自己看,立后大典在三个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