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年间,长沙府善化县有个地方叫阴家冲,大家一听到这个名字就会觉得不吉利,都没有人愿意住在这里,所以在这个地方住的不是一些年迈的老人就是一些穷苦的人,年轻人都去县里谋生了。
朱红英也是这个村的村民,如今已经四十岁了,虽说她已经四十岁了,可是她的容貌却和二十几岁的姑娘一般清秀,村里的一些老男人一把年纪了,路过她家门口都要朝他们家的院子里望几眼,看见朱红英不在便失望地走了,若是朱红英在院子里,他们再累也要踮起脚尖偷瞄几眼再走,不然都觉得自己亏大发了。
朱红英以前不知道,后知后觉的她是很长一段时间才发现的,因此她再也不敢随随便便出屋子了,每天在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她怕自己的丈夫又要因为这些事情和他吵架了。
她也很困惑,明明不是自己的错,她长得年轻这是天生的,可村里那些女人都把她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好像她把全村的男人都抢走了一样。
朱红英的丈夫是个木匠,半个月前刚刚去世,一想起自己的丈夫,她就有种想哭的冲动。
朱红英二十岁的时候从隔壁村子嫁过来,一般的女人是不会嫁到阴家冲的,这个村子听名字就觉得阴森森的,再加上这里不是穷汉就是孤苦的老人。
可偏偏朱红英的父亲好赌,输了很多钱,就想把她卖到烟花之地换点钱,人都已经带过去了,那怡香院的老妈妈看了朱红英之后,眼睛都直了,连忙问还是不是个黄花大闺女,朱红英她爹自然是金口保证的。可接下来由于朱老汉要价太高,这笔买卖还是没有结果。
朱老汉只好揪着朱红英的衣服往回赶,他边走边骂:“生女儿就是没有用,连怡香院都不要,我是倒了什么霉,生出你这么个东西。”
“明明是你自己要价太高了,什么都怪我。”朱红英嘴里轻声嘀咕着,在朱红英看来,每天被自己的爹爹这么对待,还不如去怡香院伺候男人好了,不就是被男人糟蹋吗?她的母亲就是嫁了个这样子的男人,每天无怨无悔洗衣做饭还要被这个男人打,进了怡香院就是名声差,至少有钱拿,不然这样下去,她也会和母亲一样,死在父亲手上的。
“你这没用的东西,还敢顶嘴,看我不收拾你。”说完又是一巴掌狠狠地甩在了朱红英的脸上,等他想举起另一只手打自己女儿的时候,有一只大手从后面擒住了他,说道:“打什么呢?在大街上打女人,还是不是男人?”
朱老汉马上回嘴:“我打自己女儿跟你有什么关系。”说完就转身看看到底是谁在那里阻止自己骂女儿。
他一回头,就看见一个比自己高了一个头的男人,头上包着头巾,满身的腱子肉,还提着一个工具箱,看样子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朱老汉看见男人害怕了,只能把气又撒在女儿身上,便揪住朱红英的耳朵说道:“跟我回家。”
此时那个健壮的男人一把拉开了朱老汉和朱红英,吼道:“就算是女儿也是人,哪能让你这么欺负,亲爹不爱护自己的女儿还把她往火坑里推,这世间哪有这样的道理?”
“小子,你少管闲事,你不想让她被打,你就出钱买了她,不然别挡我的路。”朱老汉恶狠狠地说道。
那壮汉犹豫了一下,摸了摸工具箱,把工具箱的碎银子拿出来,谨慎地问道:“这么多够不够?”
朱老汉一看见这银子比刚刚怡香院给的多了三倍,眼睛都直了,连忙说:“够!够!够!”
他刚伸手去接钱袋子,那钱袋子就被壮汉抬高了,并且说道:“急什么,立个字据,画押。”
两个人拉来了坐在街角卜卦的先生,让他帮忙写好字条,朱老汉不识字,在上面画了只乌龟,然后按了手印,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
朱老汉拿了钱直接就奔着赌坊去了,留下朱红英和那个壮汉呆呆地站在街头。
朱红英刚刚低着头说道:“多谢公子救命之恩。既然你买了我,那么我……”她一抬头,那个男人竟然不见了,她连忙问旁边卜卦的先生,先生的嘴巴往远处挪动了一下,然后指道:“喏,那边去了。”
朱红英赶紧追上,却只见他进了一户有钱人的家里,朱红英一直在农村里长大,没有见过有钱人穿什么衣服,她以为那个男人就是有钱人家的公子,心想:唉,难怪有钱赎我,原来是有钱人家的公子,我怕是当他丫鬟都不配吧,不过既然他救了我,我还是在这里等他出来吧,总要道个谢才对。
朱红英在门口的台阶上等了一整天,肚子咕咕地叫着,天都黑了,她只看到别的下人进进出出,但是都没有看过那个壮汉,正在她的肚子再次叫起来的时候,眼睛一亮,看见自己的救命恩人出来了。
朱红英赶紧迎上去,开心地说道:“恩公,你终于出来了。”
那男子刚要走,看见突然出现的朱红英,被吓了一跳,问道:“姑娘,我买了你,你怎么还在这儿呢?赶快找个地方远离你爹吧!对了这个画押的字条刚刚想起来应该给你的,我都忘了,还好你跟来了。”
朱红英接过字条感激地说道:“你不是这家的公子吗?我可以跟着你吗?”
那壮汉笑了笑,说道:“你想什么呢?我一个穷小子,只是个木匠,刚刚还帮你赎了身,身上没有钱了,接下来要好好挣钱了,我来这家是干活儿的。”
听到这里,朱红英就开心了,然后她问道:“我可以跟着你吗?”
壮汉尴尬地说道:“可别,姑娘,我一个人都养不活自己,刚刚我是好心帮的你,我现在连吃饭都没有钱了,每天回家也没啥好吃的,连媳妇都娶不着,跟着我只会害了你,我家在阴家冲,那儿不吉利的,你别跟着。”
虽然男子说得很明白了,但是朱红英还是执意跟着,因为她真的没有地方去,跟着这个男人就是进猪圈她都愿意,比跟着她爹可好太多了。而那个男子拗不过朱红英,便答应带朱红英回家,他相信只要让朱红英回家看一下自己的家长什么样,她就会逃走,他还没有见过有什么女的愿意留在阴家冲的。
在路上,他们就聊了起来,那男子说自己叫李大牛,父母早亡,家里只剩下他一个人了,也没有什么钱,只能在阴家冲住着,还劝朱红英也去找个活儿干吧,跟着自己只能吃苦。
两个人说着就来到了阴家冲,这村子来了个新人,大家都出来看热闹。
“去去去,什么媳妇,在路上见义勇为救的一个姑娘,别瞎说。”大牛一边进村,一边吼道。
大牛带着朱红英进了家门口,朱红英的眼珠子贼溜溜地转动了两下,便拉着大牛在那边哭道:“你这个没有良心的,昨天还说要照顾我一辈子,现在就翻脸不认人了,难道我就这么不堪吗?呜呜呜!”
旁边的村民都是一些大爷大娘,都纷纷围过来,指责李大牛没有担当,李大牛知道中计了,只好先带着朱红英进屋了。
来到屋子里,李大牛虽然有点生气,但是他仔细看了一下朱红英,这才发现这个姑娘长得水灵水灵的,要是真的嫁给自己的话,自己也不亏,便问道:“你真嫁给我吗?”
朱红英斩钉截铁地答道:“不然我还骗你吗?都是你在路上一直不愿意接纳我,我才出此下策,要不你明天就娶我吧,反正你都把我买了,要是我出去找活碰见我爹,他肯定要拉我回去,跟谁不是跟,我就认定你了。”
这一番话可把大牛感动了,三天后就和她举办了成亲仪式,全村的人都来祝福他们,又热闹了一回。
婚后,他们两个生了个女儿,如今一晃都二十年了,女儿都嫁到邻村了,他们夫妻两个就这样过着小日子。
可就在一个月前朱红英的丈夫忽然性情大变,她怎么都不明白,丈夫这二十年来,一直是一个好男人,就连在子嗣问题上都没有和她计较过,只生了个女儿就不生了,可是如今却动不动向她发脾气。
每当丈夫向她发脾气的时候她就憋着,因为当初落难的时候可以说是李大牛给了她第二次生命,而且成亲之后他们一直恩爱到现在,相公一定有什么难言之隐。
李大牛性情大变半个月之后,看见一个村里的老人往自家院子看,他知道一定是来看自己那年过四十还年轻貌美的妻子,他一气之下给了朱红英一巴掌,生气地说道:“给我回屋,以后不准给我出来,不然我打断你的腿。”
朱红英哭红了眼睛,上一次被人打巴掌还是在二十几年前,被自己那个会赌的亲爹打,二十几年后竟然被自己的丈夫打,难道男人真的没有一个好东西吗?
她捂着自己的脸进了屋子,等快到饭点了就一个人在厨房默默地做着晚饭,做好晚饭之后,等李大牛吃饭等了很久,但就是不见他回来。
怎么打了人还跑出去生闷气了,现在还不回来,朱红英想出去找,可是他怕自己出去要是刚好碰上李大牛回来,免不了又要一顿训,就只好继续坐着等了。
朱红英靠在桌子上打了一个盹,看见菜都凉了,李大牛还没有回来,就不想等了,自己先吃吧,她刚拿起筷子,隔壁的李婶就来了,她叫朱红英赶紧放下筷子,说道:“李大娘子,你相公掉到村口的池塘,好像断气了,快去看看。”
朱红英顾不得桌上的饭,直接跑了出去,她掀开池塘边的草席,用蜡烛仔细照了照,真的是李大牛,此时的她没有了任何的怨气,只剩下眼泪。
她赶紧叫人带口信给隔壁村的女儿,让她一起来操办李大牛的葬礼。葬礼结束后,朱红英知道女儿已经出嫁了,不能在娘家多待,就在下山的时候叫女儿回家,和女儿走了两条路。
朱红英有气无力地走着,可能连日来的劳累加伤心过度,她的胸口突然犯疼,有点走不动路了,此时正好看见一棵巨大的榕树,便走了过去,捂着胸口,靠在了榕树上。
朱红英在榕树下睡了一觉,感觉呼吸顺畅多了,想站起来回家了,但是感觉自己的双腿好像被一滩软绵绵的东西压住了,她睁开眼,看见一只巨大的蟒蛇在榕树上绕了好几圈。
朱红英想着靠在榕树上睡觉,蟒蛇可能是将她也当成了树的一部分给绕进去了。朱红英想叫唤,但是她又不敢叫,她怕惊动了蟒蛇等会被吃了可怎么办?
就在朱红英两难的时候,这只蟒蛇却用头不停地撞击榕树,而且朱红英能明显地感觉到,蛇的整个身体都在颤抖,所以缠绕的部分稍稍松了一些,朱红英趁此从细缝中逃了出来。
她想逃得远远的,但是回头的时候却见那只蟒蛇的头还在撞击榕树,而且都出血了,腹部蛇尾隆起,有一块突出的部分,她想会不会是难产?
已经跑了一段路的朱红英想到自己也是一个母亲,顿时泛起了怜悯之心,又跑回去,站在蛇头旁边,那大蟒蛇看见有人蹲在旁边,大眼珠子一瞟,还伸出了蛇头发出了“嘶嘶”声。
朱红英屏住呼吸,压制住内心的恐惧,跪了下来,说道:“你放心,我不是来伤害你的,我看见你的尾部好像有小蛇要出来,卡在那里,我想帮你。”接着她用颤抖的双手去摸了摸蛇头,解下自己头上的头巾,帮蟒蛇把头上的血渍擦干,继续安抚道:“你一定很疼吧,过会就好了,不要再撞了。”
她这一说,蟒蛇好像听懂了,情绪稳定了下来,慢慢松开了整个缠绕在树上的身体,低下了头靠在草地上。
朱红英走到蟒蛇的尾部,用手摸了摸那块凸起的部分,应该是蛇蛋在身体里面孵化了,蛋壳裂开分成了两半,将腹部卡住,所以小蛇出不来了。
朱红英想了一下,她灵机一动,去旁边的小树丛里掰了两根细细的树枝,然后折成了筷子一样长短,她蹲到蟒蛇的身子旁边,看了一下,确定了位置之后,就将两根树枝伸了进去,掏了几下,想将蛋壳夹出来,可是蛋壳刚刚破裂,里面有黏液太滑了,快到门口的时候又溜了回去,蟒蛇痛得整个身子颤抖了一下。
朱红英连忙跑到前面,摸摸蟒蛇的头,安慰道:“快了快了,我马上好。”
于是故技重施,这下半刻也不敢马虎,一直盯着手中的两根树枝,终于将两个半圆形的蛋壳夹了出来,蛋壳夹出来之后,后面的一条小蛇也顺着蛋壳里的黏液爬了出来,朱红英的汗水布满了额头,但是她觉得能救蛇一命,这么累也直了。
她再次累得睡倒在榕树下的草地上,等她醒来,眼前啥都没有,但是她手里还握着两根树枝,还听见了旁边小树丛中沙沙作响的声音,一时间她分不清刚刚的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还是在做梦,就赶紧起身回家了。
到了山脚,再走几步路就到村口了,朱红英在路上走着,迎面却碰上了她生平最讨厌的人,这个人就是县里的高门大户陈员外,身边还跟了两个下人。
陈员外一见到朱红英,就嬉皮笑脸地说道:“李家娘子,你相公都死了,现在孤家寡人了,终于可以接受我的爱意了吧?”
朱红英翻了一下自己的眼白,说道:“我呸,老娘就是孤独终老,也不会进你家门的,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陈员外本想叫身边的两个下人去按住朱红英,给她点颜色瞧瞧,但是朱红英却从腰间掏出了一把小刀,对准了自己的脖子,威胁道:“你最好别过来,不然我就死给你看,我要是死了,你只能见到我的尸体,这样你得不到我,眼馋了还能看看我。你可想清楚了。”
陈员外只好给两个下人使了一下眼色,他们就低着头走开了。
说到这个陈员外,已经是个五十岁的人了,整个县就他最有钱了,他的原配在的时候,他就不顾原配的面子,小妾一房又一房地娶进门,前两年终于熬死了原配,这下就更加肆无忌惮了。
他对小妾已经没有兴趣了,整天流连于烟花之地,有一回他正好喝花酒回来,在大街上看见了朱红英,看得他眼睛都直了,就派人到处打听朱红英的消息,才知道朱红英已经四十岁了,却看上去韵味十足,便经常到阴家冲来纠缠朱红英,有一次碰见李大牛在家,那一群人都被高大威猛的李大牛打了一顿,陈员外从此便怀恨在心了。
现在知道李大牛忽然暴毙,他特意从县里带了两个人过来想提亲,朱红英如此的态度,让他又恨得牙痒痒。今天只好又作罢了。
朱红英走在回家的路上,村里村外又有不少老头子盯着她看,她都已经习惯了,只是这一次,她再也不用害怕丈夫生气了。
刚进家门,她就发现家里好像有什么不对劲,便放慢了脚步,走得小心翼翼,进了院子,没人,她又蹑手蹑脚推开屋子的门,冷不丁来了一句:“谁?”仍然没有任何反应,她以为陈员外会派人进她的家,这下总算放心了。
就在她卸下防备的时候,却踩到了一条小蛇,小蛇的身上滑溜溜的,她整个人也顺势摔倒了,摔倒之后,她看见屋子的整个地面都爬满了小蛇,吓得她赶紧站了起来。
站起来之后,她冷静了一下,发现小蛇全部都朝着床下的一个箱子爬行,她觉得很奇怪,用棍子拨开那些小蛇,拉出了那个箱子,原来是丈夫生前的工具箱。
她打开箱子,翻找了一下,发现也没有什么不对劲,就想把盖子盖上了,这时一只小蛇忽然钻进了箱子,吓了她一跳,这只蛇从箱子的底部叼出了一个木头的小人,然后往外爬。
小蛇爬到一个空旷一点的位置,叼着那个木头就不动了,其他的蛇迅速从旁边爬过来,将那个木头人围住,越围越多,最后所有的蛇和那个木头人一起变成了灰,消失了。
朱红英看得出了神,有点害怕,此时她的屋里响起了一个声音:“快去山上把你相公的坟挖开。”朱红英虽然很害怕,但是她想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会不会和相公这一个月以来性格突然变暴躁有关,反正都是孤家寡人一个,大不了一死,死前一定要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刚刚回来的朱红英带上了锄头还有铲子,点上了火把,连晚饭都来不及吃就出发了,反正饿了路上摘点野果吃就好。
漆黑的夜,给了人们的黑暗,可此时对于朱红英来说的,这个夜充满了希望,因为她心中藏着很多的疑惑,她觉得要接近事实了。
等她到达坟头的时候已经快要天亮了,这时火把也烧得差不多了,借着黎明的光和凉爽的天气,朱红英跪在李大牛的坟前,双手合掌,说道:“大牛,对不住了,我要暂时挖你的坟了,只要弄清楚了,我马上帮你把棺材盖好。”
接着朱红英就拿出了锄头,将坟丘上的土都给扒下来,等坟丘扒平了之后,她又将锄头换成了铲子,一直往下挖,终于在太阳快要出来的时候看见了那口棺材。
朱红英跳下了坟坑,将棺材盖子打开,试了好几下都没有成功,连指甲盖都要抠破了,最后又用锄头和铲子在棺材缝里撬,终于打开了。
开了盖子之后她就闻到一股恶臭,但是她却被眼前的一幕激动哭了,在了解了一切之后,她又重新将棺材盖上,然后用土随便填一下就草草了事了。
朱红英下山的时候整个人的心情轻松了很多,她慢慢地走着,肚子咕咕地叫了起来,便随手摘了几个野果,看见几棵野菜,也伸手去摘,还哼着小曲儿,心情非常好。
她慢悠悠地下了山,回到家想做点好吃的犒劳一下自己,毕竟挖了一晚上的土,又累又饿,等她刚做完饭开动的时候,隔壁李婶过来问道:“李家娘子,我的衣服挂在门口不见了,可不可以帮我找一下?”
朱红英一向乐意助人,赶紧跑到李婶家的院子里,帮她找衣服,找了半天,原来是昨天晚上太冷了,衣服被李婶家养的看门狗叼进狗窝了,李婶年纪大了,眼神不好,自然找不着。
朱红英赶紧将狗窝里的衣服拿出来,但是一股子狗身上的味道,又要重洗了,便说道:“李婶,这衣服放狗窝里臭了,我给你拿回去和我的衣服一起洗去,洗完了香香地拿回来给你。”
说完便又回家急着吃饭了,她扒了两口饭,头就晕乎乎的,觉得这个饭有问题,便放下手中的筷子,此时陈员外忽然破门而入,一把抱住了朱红英,说道:“李娘子,以后就做我老陈家的娘子吧!”
朱红英想挣脱开,但是她的四肢有点使不上力气,说道:“果然是你,是不是趁我不在,往我的饭菜里下了什么药?”
“陈娘子何必动怒,下不下药,你都要成为我的人,时间早晚而已,我们这就睡觉,来!”陈员外说话一股子油腻的味道。
朱红英用尽了最后的力气推开陈员外,跑到院子里,可是没跑几步便又软了下来,陈员外不紧不慢地出了屋子,想一把搂住朱红英,却被一条蟒蛇缠住了整个身子,然后往外拖。
陈员外站在屋外的路上,害怕得说不出话,村里的村民都围过来观看,陈员外害怕地说道:“我不敢了,我再也不敢了,救命,谁能救救我。”他惊慌之中,看到了自己带的两个下人,连忙吼道:“花钱养你们有什么用,快点将这只蛇从我的手中移开。”可是谁敢靠近他呢?这可是只大蟒蛇,连人都可以吞了。
朱红英在水缸旁打了一碗水喝了之后就清醒了一些,她靠着墙走出屋子,然后将陈员外所做之事都公之于众,村民们拿起棍子在他身上打了好几下,差点没把他打死。
这时朱红英的女儿和女婿急急忙忙从村口赶来了,和他们两个一同来的还有丈夫李大牛,大家看见李大牛,以为看见鬼了,都吓了一跳。陈员外更是害怕得不敢看李大牛的眼睛。
原来李大牛根本就没有死,一切都是陈员外做的局。陈员外看见朱红英见色起意,几次纠缠朱红英都没有得手,还被李大牛教训了一番。
不甘心的他一个月前从恶毒的百足道人那里买了一个魑魅木头娃娃,找借口叫李大牛去他家修房子的的时候,将那个木头娃娃放进了李大牛的工具箱,李大牛因此才性情大变。
那天朱红英在下山的路上见蟒蛇难产出手相助,蟒蛇是三界之内的生灵,一下子就从朱红英的身上闻到了魑魅的气味,于是就变幻出很多小蛇跟着朱红英到家,将那个木头娃娃消灭。
但是蟒蛇知道他的丈夫中了魑魅之毒才会失去呼吸,其实是假死,那娃娃被消灭了,李大牛应该在棺材里醒来了,便叫朱红英连夜上山挖人,所以朱红英在打开棺材的那一刻才会激动地落泪,下山的时候一路还哼着小曲,因为丈夫没有死。
朱红英之所以一个人回来是叫大牛先去告诉女儿他还活着,免得女儿伤心,顺便叫女儿女婿回来吃个饭庆祝一下,哪知道就在李大牛不在的一瞬间,陈员外就开始动手了。
陈员外叫手下的两个人去把隔壁李婶的衣服放到狗窝里,让李婶找朱红英帮忙,朱红英离开的时候,陈员外就在她的饭菜里下了药。
朱红英看着陈员外手上的那只蟒蛇,不就是上次她在大榕树下睡觉的时候救的那只吗?原来那次救蟒蛇不是做梦,是真的,要不然这蟒蛇怎么会来救她呢?
朱红英踹了陈员外一脚,恨恨地说道:“回你的县城,这辈子不要让我在阴家冲再看见你,见你一次我就打你一次。”
李大牛更恨他,就因为陈员外,他对妻子打骂了一个月,现在想起来,他还在心疼妻子被自己扇了一巴掌,李大牛人高马大,他将陈员外拎起来,像拎一只小狗一样,扔到了村口的池塘,当初就是中了魑魅之术,他才自己跳下去造成假死的状态被活活埋了的。
另外两个跟着陈员外的下人也被村里的大爷们拿着锄头和铲子,一路赶到了村口,再进来,谁都不饶他们。
接下来的日子,朱红英和李大牛这对中年夫妇一直恩爱有加,乐意助人,过着幸福的生活,成了村里的一段佳话。
【凡凡故事馆】
在古代,像朱红英这种苦命的女子还有很多,但是她们在苦难面前从不退缩,而是勇往直前,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朱红英也是一样,在父亲是个赌鬼的情况下,他抓住了李大牛,抓住了自己的幸福,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打理着这个家,照顾着自己的丈夫。
在丈夫死后,她也因为丈夫对自己的恩情,没有改嫁,也不屈服于陈员外这种恶势力,而是勇敢地反抗,和陈员外作斗争,她明知陈员外可以给她衣食无忧的生活,却宁愿孤独一辈子。还好最后丈夫是假死,老天爷待她不薄。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朱红英身上的善良,她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如果她没有出手救助蟒蛇,蟒蛇也闻不到她身上的气味,更不会救她,一切好运的前提是有一颗善心,这就是福报,愿你也有这样的善心,来成就自己的福报。
反观陈员外,仗着自己有几个臭钱作恶多端,见一个爱一个,最后的下场简直就是咎由自取,这是他自己活该,也是当时社会的悲哀。
希望大家都可以从心出发,选择做一个善良的人,为自己谋福,为子孙攒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