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发生在清朝同治三年(1864年),当时正值太平天国的战乱期间。李元吉是江苏无锡人,家学渊源,他的高祖父是当地有名的医学家。李元吉从小跟着父亲学习医术,人称小神医,前途一片光明。
但是不久以后,太平天国军队来犯,战火蔓延到了江苏一带。李元吉不想卷入战乱,决定南迁避难。他带着医书和银针,来到安静的云南山区,准备在此安顿下来,过上安稳的生活。
初到云南时,李元吉觉得山清水秀,风景宜人,正合他隐居清修之意。没想到途经险恶山道时,竟遭遇生死攸关的奇遇,从此他对这片山林又爱又惧,再也不敢涉足此地。
这天黄昏时分,李元吉独自一人行在崎岖的山路上。四周山峰迭峦,浓雾缭绕,越走越是荒无人烟。李元吉紧握着行李担忐忐,又冷又饿,更担心天黑前来不及赶到村庄,只能露宿山林,简直要了他的老命。
这时,前方模糊中隐约出现两个魁梧的人影。李元吉紧张地握紧拳头,生怕是山贼。等走近了,才看清是两个身穿粗布衣裳的壮年汉子,虽然长相粗犷,却没有丝毫凶神恶煞之气。
李元吉上前拦住两人,用礼貌的语气问道:“两位兄台,天色已晚,不知可否容我借宿一宿?在下是一个医生,南来避地,不谙山路,还望两位行个方便。”
两个汉子看看李元吉又看看天色,其中个子较高的说:“你一个人上山实在危险,我们兄弟俩刚好有空房可借,请随我们回去歇息吧。”
李元吉连连谢过两位兄台的好意。三人就这样并肩走在山路上,一边闲聊着。李元吉终于放下心中的大石,感谢上天让两个好心人帮助自己渡过这个难关。
于是李元吉便随两人来到一个山间木屋前。两人请李元吉入内坐下,并解释道:“我们兄弟俩姓白,我叫白牙,我哥叫白爪。我们在这深山老林里过着朴实的日子。请大夫随意,无需拘谨。”
李元吉环视这简陋的小屋,忽然听到屋内传来一阵呻吟声。
听闻屋内的呻吟声,李元吉不禁紧张起来,他看向白牙,疑惑地问这个声音从何而来。
白牙叹了口气,脸上浮现出忧郁的神色:“这是我们老母亲的声音,她已经病了很久,身上长了两个大肿瘤,疼痛难忍。
我们请过很多大夫,试过各种药方,但病情一直没有好转,老母亲的痛苦日夜折磨着我们兄弟。听说大夫您医术高明,不知可否让老母亲瞧瞧,哪怕能减轻些许痛楚,我们兄弟也会感激不尽!”
白牙一番话语中透着深深的无奈与期盼,李元吉听后不禁心生怜悯之情。想到自己也正需要歇脚之地,于情于理都应当效劳相助。
便答应白牙,要为他的老母诊脉看病。白牙听后大喜,连声道谢,搀扶李元吉来到内室。只见一个老妪蜷缩在床上,痛苦地呻吟着,鼻下和嘴角各有一个溃疡的大肿块,令人格外心酸。
李元吉立刻为老母把脉,然后取出自己带的银针和艾条为老母进行灸疗。
治疗结束后,白牙满面笑容地对李元吉说:“万分感谢大夫治疗老母,您的医术确实高明,让老母痛苦减轻不少。我们兄弟没法报答大夫的恩德,只能让我哥白爪去山上猎一头肥鹿,烹煮来犒劳大夫。”
李元吉连忙摆手说:“在下不过举手之劳,治病救人是本分,不必如此。”
白牙坚持道:“大夫救了老母的命,我们必须表达谢意。我哥身手了得,很快就能捕到鹿回来,请大夫千万不要推辞我们兄弟的心意。”
白爪也在一旁附和道:“我这就去山上捉鹿,保证让大夫吃上热乎的鹿肉!大夫您能救老母,我们感激不尽啊!”
说着,高大威猛的白爪背上弓箭就要往外走。李元吉看他们兄弟二人个个虎背熊腰,也不好意思再拒绝这份谢意,只得点点头答应下来。
白爪高兴地往山里走去。李元吉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树林中,心里还是有些忐忑——他总觉得这两兄弟不简单。
夜幕降临,山间更加静悄悄的。李元吉虽然身体疲惫,但是久久无法入睡,满腹疑虑。
今天遇见的一切都太过蹊跷——这简陋而暗淡的木屋,粗鲁乡野的两兄弟,还有那位病容昭然的老母亲。尤其是那两个兄弟,虽对自己尊重有加,但举手投足间透着一种野性的气息,让李元吉忐忑不安。
李元吉在木床上辗转反侧,担心这两兄弟是山间凶神恶煞。他后悔跟着两人回家,明早一定要趁天未明悄悄离开,免招惹是非。
外间时隐时现的虫鸣和野兽啸叫更让李元吉心神不定。他握紧随身佩刀,竖耳倾听外间动静,生怕半夜遭遇不测。
明儿一早就离开吧,李元吉在心中默念。
李元吉强打起精神,在警惕中度过了无眠的长夜
第二天清晨,李元吉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查看老母的病情。
令他欣喜的是,老母的两个大肿瘤都消退了许多,状态看上去好多了。李元吉便跟两兄弟告别,再三嘱咐他们照顾好老母,然后启程离去。
三年后,李元吉再次踏上这条深山小道。林中轻风拂面,鸟语花香,一切与三年前别无二致。
正当李元吉走入一处茂密的原始森林时,前方突然窜出两匹体型强壮的灰狼,牙齿利刃般的尖牙裸露外露,发出低沉的嘶吼,堵住了李元吉的去路。
李元吉心中一惊,连忙后退几步,想离开这险境。可就在此时,身后也忽然出现了六七匹狼,把李元吉围在中间。这些狼眼中透着凶光,口水直流,看样子随时都可能发动攻击。
李元吉心知大难临头,手中只有一根短杖,根本无力反抗这群凶猛的野兽。他脑中快速闪过这几年的种种经历,心中充满了不甘。难道自己就要这么猝不及防地结束生命么?
就在李元吉绝望之际,两声长长的虎啸从左右山坡上传来。两头体型巨大的老虎突然从树丛中一跃而出,口中发出震耳的巨吼,直扑狼群。本来嚣张的狼群立刻四散奔逃,头也不回地逃进森林的深处......
眼见狼群四散逃窜,李元吉稳住心神,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迅速逃离这险境。狼群虽然暂时离去,但谁能保证它们不会再回来?他必须赶快撤离,否则一旦虎去狼来,自己仍难逃厄运。
李元吉拼着最后一口气,拖着疲惫的身子疾行穿林。终于等他气喘吁吁地跌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时,方才意识到自己竟侥幸逃过一劫。
想到方才被围困的绝望场面,李元吉不禁心有余悸,后怕之余也涌起一丝难得的欣喜。
正当李元吉打算歇口气继续赶路时,前方传来一个古怪的女声:“李大夫,你过来歇歇吧。”
李元吉警惕地抬起头,只见一个身着破旧衣裳的老妪正向自己招手。
李元吉走过去仔细一看,竟发现这老妪正是三年前自己为白家治病的那位老母。
李元吉连忙询问她的情况,并说明自己刚遭遇的险情。老妪点点头说:“多亏了大夫,我的病已经痊愈。我一直惦记着大夫的恩德,今天能相见真是缘分。”
说完,老妪邀请李元吉到自己的木屋里歇脚。李元吉看到屋内烛光昏黄,桌上已经摆好了酒菜,不禁感叹老妪的热情好客。
两人边吃边喝,李元吉边诉说自己这些年来的经历。喝到第三壶酒时,李元吉已经微醺。他顺口问道:“对了,白爪和白牙呢?怎么不见他们的影子?”
老妪摇摇头说:“哎,我的两个儿子不知去了哪里,我一个老身子,已经好多年没有他们的音讯了。”
李元吉听了,酒意更浓,搂着老妪的肩膀说:“有我陪着你就行啦!儿子不孝,我来照顾你。”
说罢,李元吉酒意上头,直接搂着老妪在桌上睡了过去。
第二天醒来,李元吉发现自己竟然睡在山崖边的一块大石头上,身下传来沉重的呼吸声。李元吉定睛一看,一只体型巨大的老虎就睡在自己脚边不过三尺远的地方!
李元吉惊出一身冷汗,小心翼翼地爬起来,才发现老虎嘴角有两道长长的疤痕。
看到老虎脸上的瘢痕,李元吉脑海中轰的一声,前些年的种种谜团都得到了解释。
原来那荒郊野岭的木屋并不存在,“白牙”和“白爪”也不过是自己脑中杜撰的名字。他们明明就是这两只凶猛的山林之王。
而那位“老母亲”,也不过是自己疲惫迷糊之时的幻觉吧。其实根本没有什么老妪,老虎嘴边的疤痕清晰可见。
想到那一夜自己就睡在老虎旁边,李元吉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后怕之余也不免丝丝自得。天意弄人,他差点就成了老虎腹中餐。
如今安然无恙地逃出生天,可见自己有积大德,而这老虎也有知恩图报之心。李元吉不禁对这一人一虎、一虎一人的奇特经历又爱又怕,对老天的安排也有了新的敬畏。
于是李元吉轻手轻脚地遁了下山,此后再也不敢踏入这片深山老林半步。这一生的奇遇,他永远也忘不了!
李元吉后来在云南草堂行医,医术高明,深得百姓敬仰。他把毕生所学都传授给儿子李克昌,希望他既可以医国,也能远离战乱,过上平静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