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可贞此时站在红袖身后,她擦了擦泪水,对红袖笑道:“红姐姐,记得以前上官家一直对姚家有一个要求,就是要姚家和他上官家一起去和弗朗机人做生意,说是只要姚家和上官家一起出面来做生意,就可以不顾朝廷的禁令,把生意做得光明正大,这事情可把姚家困扰得厉害。”
红袖也擦了擦泪,笑道:“我听说了,上官家是想拉上姚家,共担风险,一起对抗朝廷的海禁之策,但是姚家一直没同意。”
姚可贞叹道:“如今想起来真是让人唏嘘,其实上官家也有这‘开海’的理想,想来他们也是饱受海禁之苦。”
刘赐插话了,他说道:“我听说了,上官家也是梦想要开海的,只是他们没能做成,倒是让我们做成了。”
说罢,刘赐不免长叹一声,他又想起那上官家二十个人头滚滚落地的画面,他姚家如今开海的成功是踩在上官家的尸身上完成的。
柳咏絮自是知道刘赐的心思,她叹息一声,说道:“成王败寇,功业相继,也是上官家多年的经营,姚家今日才能开海成功。”
刘赐又摇摇头,笑道:“你们知道上官家为何开海不成?因为上官家开海只是为了自己做生意,而咱们姚家、或者说咱们同济会开海,为的是天下苍生能够做生意。”
说罢,刘赐看向姚无忌,姚无忌似乎感觉到什么,他回头看了看刘赐,对刘赐笑了笑。
姚无忌的眼中闪烁着孩童般天真的光芒,就像他小时候眺望大海时的神态,那时候他就想着,这般浩瀚的海洋,如若能够驾着大船出海做生意,那该多好,那么人们就不必困窘于这一亩三分田里头了,有更多的百姓能够因此过上好日子。
红袖扶着姚无忌,她看着姚无忌那单纯的笑容,她感到莫名的感动。
姚无忌回头看着那船只驶来,他笑道:“红袖,做成这一事,我便了却一件心头大事了。”
红袖含着泪,笑道:“叔父,时日还长着呢,待你把所有的心头事都了了,再说吧。”
姚无忌笑着,说道:“但愿如此。”
此时船只已经来到众人的面前,黄锦和众司礼监下派来的太监看着这一幕,也不免有些激动,黄锦眯着他的小眼睛,看了看刘赐和姚无忌,又看了看这些来临的船只,他身为大明内庭的大太监,身为皇帝最亲信的奴才,他怎么都想不到有朝一日他会看着这大明民间的商船这般光明正大的从他眼前驶出大洋去。
黄锦此时也不知道他应该是欢喜,还是悲伤,亦或是愤怒,他只能面无表情地叹息一声,又撇了撇嘴,心中暗叹一声:“时势终究是变了。”
当头的一艘船只已经来到出洋的关口上,两位同济会的查验人员和两位江南织造局派来的太监已经准备好,同济会的查验人员立马踏上船去,船上的商客走出船舱,恭恭敬敬地向“官爷”报告了这船上运载的物事,这船上载运着五千匹丝绸,还有不少茶叶和瓷器,同济会的查验人员在船上粗略地走了一遭,核对了商客预先报给同济会的商货清单,确认船上的商货和清单上记录的一致,然后他们将商货清单和出洋贸易的许可文书递给商客签字,这张出洋贸易的许可文书由同济会和江南织造局共同签署,是商客这一次贸易的正当性的依据。
商客在许可文书上签了字,许可文书上说明了“这一次商贸的贸易总额为八万两白银,按照二成税赋计算,需缴纳江南织造局一万六千两白银”。
商客在两个时辰前已经在同济会缴纳了这一万六千两的税款,此时他签署了出洋贸易的许可文书,这个文书一式三份,一份由商客保留,这是他这一程贸易的“护身符”,一份由同济会保留,还有一份由江南织造局保留。
眼下这份出洋贸易许可文书还差最后一个环节,同济会的两位查验人员拿着商客签完字的文书上了岸,给两位江南织造局派来的太监进行最后的查验,两位太监一直冷眼看着这一切的环节手续,当然他们最要紧的是确定这艘商船运载的货物大概价值在八万两银子,而且这商客已经事先缴纳了一万六千两白银的税赋,确定这这一点,他们就代表江南织造局在这许可文书上签下最后一个字。
自此,这一次这个商客出洋贸易的手续就算走完了,这个商客和他的商队的这一程贸易得到了大明官方的许可,他将正当地出洋去贸易,然后带着银钱正当地归来,这一程贸易中他所获得的财富也将得到朝廷官方的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