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赐走进这坞堡,他越发的明白,为何他们这般猛烈的炮火,却打不下这坞堡来,他看见这坞堡的墙壁是极其的厚实,比他在紫禁城看见的乾清宫的宫墙还要厚实,显然这座坞堡经营了太多年,在漫长的岁月中经过反复的加固,所以成就了极强的防御工事。
刘赐走在这甬道中,只见这甬道窄小,只容两个人侧身通过,这甬道的墙壁厚实得听不见回声,显然如若是靠他们的炮火轰击,还不知得打到什么时候才能把这些厚实的砖墙打穿。
甬道里面每隔五步就驻守着一名倭寇,这些倭寇战士都警惕而仇恨地看着刘赐,显然他们知道眼前这个男子就是敌军的将领。
刘赐没有理会倭寇仇恨的目光,他只是细细地打量着这坞堡的状况,他意识到,这坞堡的守备虽然严密,但是是个“易守难攻”的状况,不仅外面的人难以攻进来,这里面的人恐怕也难以攻出去,而且这坞堡的设计是个古朴的防御样式,这里面的炮火口子并不多,最多只能容纳一百门火炮。
刘赐心里有了数,他察觉这坞堡未必容纳得了他们所有的军队。
白九州向前走着,他说道:“你们是打算占了这座坞堡,再回头打五峰船主回援的舰队?”
刘赐没说话,当是默认了。
白九州说道:“这是个好计策,但是凭你们的舰队要和五峰船主的舰队硬撼,恐怕仍是痴人说梦,五峰船主的这支舰队是精锐之中的精锐,而且数量是你们的十倍之众,你们凭什么和五峰船主匹敌?”
刘赐说道:“那便拭目以待吧。”
两人沉默了片刻,白九州说道:“三年前,我奉圣旨之命,潜入五峰船主帐下谋划刺杀五峰船主,我孤身来到江南,在倭寇的阵营里头潜伏,耗费了半年的时间,终于接近五峰船主身边,但是我没有下手杀他,因为深入倭寇的这半年时日里,我了解了这江南倭寇的实际状况,倭寇之患其实是海禁之策催生的,只要海禁之策不除,倭寇之患就不会断绝,杀了汪直一人并无作用,而且杀了汪直还将酿成大祸,因为如今这大明沿海的倭寇都被五峰船主所节制,都听命于五峰船主,如若五峰船主死了,这些倭寇失去节制,必将酿成更加混乱的局面。”
刘赐自是知道这一切的问题,倭寇的根本力量其实是从事走私的江南沿海百姓,民间的贸易需求是不可遏止的,海禁之策不除,倭寇之患就不会断绝,杀了汪直并无作用,只有那些身处庙堂之高的、不了解江南倭患的实际情况的统治者才会想要刺杀汪直。
刘赐说道:“自是如此,这江南沿海的秩序其实是靠汪直在管控,如若汪直死了,大小的倭寇头目各自为战,各立山头,这江南必将混乱起来,不说别的,就说他麾下那十八支舰队,如若没了他的控制,这十八个头目各自为战,江南不知还要遭多大的殃。”
白九州说道:“正是,所以我放弃了刺杀的念头,而是留在五峰船主身边,观察着局势,但是倒是我没料到的是,五峰船主已然是识破了我的身份,他识破了我是朝廷派来刺杀他的锦衣卫,但是他没有杀我,而是放任我在他身边,我一辈子行走江湖,而五峰船主这般的英雄气魄,仍是我未曾见过的。”
刘赐问道:“所以你在汪直身边待了快三年?”
白九州说道:“是的,我一直留在五峰船主身边,在我得知五峰船主的志向之后,我决心辅佐他。”
刘赐一愣,问道:“志向?什么志向?”
白九州说道:“和你一样,开海的志向,五峰船主一统大明沿海的海盗势力,雄踞平户藩,为的是实现开海大业。”
刘赐听说过汪直也是有志开海,但汪直推动开海的思路更多的是通过武力逼迫大明朝廷同意开海。
白九州继续说道:“五峰船主和你想的一样,或者说和姚无忌想的一样,大明的未来在海洋,他也想要推动大明走向大洋,所以当初他让我去刺杀你,而我听说你‘开海’的志向之后,觉得你们所见略同,所以我没有杀你,而是回来向五峰船主禀报,让五峰船主配合你们开海。”
刘赐叹道:“这着实是不容易,这开海的大业原本咱们是可以办成的,只是朝廷嘉靖皇帝、李芳那些人坏了事。”
白九州叹道:“你们背信弃义,毁了五峰船主在松江的据点,还在双屿港围剿五峰船主派去的舰队,五峰船主自是震怒,他要毁灭你们,我也拦不住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