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曹继武的学识,太过丰富,观念太过先进,执政理念也太过意想不到。刚刚掀翻鳌拜,坐稳皇位的康熙,虽然表面敬重老师,但其实内心相当不踏实。

精致舒适的养心殿,正在托腮思索的康熙,忽然听见脚步声。

没有内侍通报,就能直接步入养心殿,一定是亲近之人。这串脚步声,节奏很缓,略有滞顿,但落地却很干脆,踏实、稳重,步幅犹如墨斗标出一般,几乎没有丝毫变化。

康熙急忙起身前去迎接:“玛法,烨儿给您请安!”

玛法,满语,老爷爷。

谁这么大派头?

汤若望。

德意志传教士,明朝万历年间来华,如今已经八十多岁。在华五十余年的时间,熟悉华夏学识,可谓是学贯中西,知识极为渊博。

汤若望是太皇太后的义父,治好了玄烨少时的天花,并在当年顺治立储之时,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他是当今大清,康熙最敬重的老人。

养心殿乃静心修养之处,私下场合,汤若望略一还礼,便坐了下来。

然而对康熙来说,猜忌老师,属于小人行径,纵使眼前是最敬爱的老人,他也不愿表露出来,于是借给汤若望倒茶的机会来掩饰。

康熙可谓是汤若望看着长大的,所以他的心思,根本瞒不住睿智的老人。所以老人没有打扰他献茶的殷勤,而是捋须微笑,欣然接受。

等康熙坐了下去,氛围缓冲的差不多了,汤若望抿了一小口茶,捋须微微一笑:“齐桓公与管仲,魏文侯与李悝,楚悼王与吴起,韩昭侯与申不害,秦孝公与公孙鞅,燕昭王与乐毅,此乃先贤之旧事,陛下可曾耳闻?”

这些典故,乃华夏经典,康熙如何不知?汤若望一连提起这么多经典,全是明君和名相的典范,明显是在提醒,当今曹继武,正是管仲、李悝之流在世。

康熙恍然大悟,急忙起身,又给汤若望行了大礼,以示感谢。

然而屁股刚刚坐稳,康熙又有疑惑了:“玛法,这些经典,距今已有两千余年,毕竟年代久远啊!”

汤若望笑了:“华夏文明,先秦之后,相对于先秦之前,明显的倒退,这是有识之士的共识。不知陛下可否认同?”

先秦之前,百家争鸣,思想开放,商业发达,军力强胜。先秦之后,儒家独大,思想保守,重农抑商,军力严重倒退,先被蒙古人消灭,死灰复燃之后,又被满洲团灭。无论感情上认不认同,先秦之后的华夏,黄鼠狼下崽子——一代不如一代的事实,板上钉钉。

康熙不由得点了点头。

汤若望点头:“作为新兴的东亚之主,陛下带领之下的大清,是向先进学习,还是向落后学习?”

康熙一愣:这不废话吗?谁会向落后学习?除非是傻狍子!

汤若望笑了:“满洲文明,明显落后于华夏。然而华夏真正的先进,是在先秦时代。后世华夏的流行观念,几乎全部继承先秦。即便是鼎盛之时的大唐,在思想观念领域,也没有超出先秦。

按照摩西先生的论断,观念是认知的综合,指导行为。所谓方向不对,努力白费。先秦之后,华夏三百年一轮回的怪圈,一直都在转来转去。陛下也想手下的大清,也是这么白白地转上一圈吗?”

康熙连连摇头:“先辈无数流血牺牲,换来的却是白白转上一圈,如果真是这样,烨儿也有什么脸面,去面见祖宗?”

汤若望点头,慢慢分析:

君相结合,历史证明,这是最完美的政体制度。君为首,相为辅。君要明智,维持大体,掌控决断。相要睿智,经纬大纲,调控政治。齐桓公、魏文侯之流,乃明君之典范。管仲、李悝之流,乃名相之经典。

明君名相完美结合,都会富国强民,催生繁荣盛世。秦始皇与李斯,隋文帝与高颖,唐太宗与房玄龄,宋太宗与赵普,皆是如此。

帝王往往出身富贵,位居高层,他能熟悉高层的情况,但作为帝国的基础——中层和底层,他根本无法亲身体会。这就是帝王天生的短板,根基不牢,高层就是空中楼阁。所以在见识和阅历两方面,明君远远赶不上名相。

人生百年,时间和精力都很有限。每个帝国都很庞大,事务繁多,帝王一人,根本无法事无巨细。鉴于见识和阅历的短板,帝王也根本关注不到中层和底层。所以为了老百姓,华夏的帝王几乎都会挂在嘴边,但统统都是废话。

所以身居高位的帝王,只能抓住主干,掌握决断。具体的枝叶细节,则有见识和阅历更为丰富的名相去处理。

历史上,凡是君王干涉相权的时代,往往会给帝国带来重大失误,造成灾难性后果。比如汉武帝,大权独揽,手下的丞相犹如走马灯一般,换了一个又一个。东方不亮西方亮,上帝之鞭匈奴人,在西方同样创造了辉煌。而反观大汉帝国,国力断崖式衰落,直至最终崩溃。

反观秦始皇,一世只有李斯一个丞相。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推行郡县制,修建秦驰道等等,秦始皇决断,具体的事务,全部出自李斯之手。比如小篆,正是李斯的手笔。秦始皇没有因为自己是九五之尊,而把自己的字体作为文字标版。

不光是秦始皇,齐桓公、魏文侯、楚悼王、韩昭侯、秦孝公和燕昭王,几乎没听他们干涉过相权。名相主持之下,明君引领之下的国度,几乎没有重大失误发生。

而反观先秦之后的华夏,帝王经常性干涉相权,见识和阅历方面的短板,导致帝国失误连连。尤其是朱元璋,小农思想,根本就没有见识,直接废了丞相。闭关锁国之下的华夏文明,严重倒退。最终哥伦布开创大航海时代,西方文明反超华夏,明国却还在梦中意淫。

汤若望博古通今,分析得很有道理。可是康熙还有疑惑:“都说老师是曹操在世,玛法可曾听闻?”

汤若望无奈摇头:“曹操贵为丞相,但陛下是否听闻,曹操篡位?”

康熙顿时无言以对。

篡汉的是曹丕,终曹操一生,他有这个想法,但他却没做。历史上有丞相直接篡位的,几乎没有。凡是篡位成功的,都是手握重兵之人。五代十国,就十分的具有代表性。包括明朝的朱棣,清国的皇太极,多尔衮也曾差点夺回自己的皇位,但他们都不是相。

鳌拜所以谋反的罪名,全都不成立。康熙与鳌拜之争,纯属皇权与相权之争。鳌拜的失误,正是干涉了康熙的决断权。而康熙的失策之处,也正是干涉了相权,竟然插手具体事务,手伸的也太长了。

先秦之前,君王才能不如丞相,也是常态,齐桓公、秦始皇等人,都能坦然处之,从不去干涉相权。先秦之后,帝王才能不如丞相,这也是常态,可是却成了大忌。所以鳌拜时间,纯属康熙年少轻狂所致。

说来说去,康熙还是害怕曹继武抢了他的位置。毕竟齐桓公、秦始皇的心胸坦荡,成了远古的传说。康熙也号称心胸坦荡,但他这个坦荡是嘴上的,是手下一帮喽啰粉饰出来的。他能坦荡的,是他能掌控的。

管仲、李悝、公孙鞅之流,他们的君王,根本无法掌控他们。但齐桓公、魏文侯、秦孝公之流,也没打算掌控他们。君干君的决断,相来处理具体事务,各干各的,密切配合,所以齐国、魏国、秦国,都先后强大起来。

失误是要付出代价的,比如汉武帝的失误。重大失误,邦国根本承受不起,比如崇祯的接连失误。

有了鳌拜先例的康熙,时刻担心曹继武。纵使最为尊敬的汤若望出面,还是抹不去他心中的阴影。

可是眼前是救过自己性命的老人,也是扶持自己上位的关键人物。康熙在没良心,也不能是拂了老人的面子。于是他转移话题:“听说路先生等人,身居工部高位,却只教数学、物理、化学等等西洋学识,从来不教技术,玛法,这是怎么回事?”

汤若望摇了摇头:“摩西先生早就说过,观念是认知的综合,指导行为。方向不对,努力白费。华夏的观念虽然古老,但根本不适合技术发展。所以学了技术,而没有西洋理念指导,根本没用。按照华夏的说法,路德威等人,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们是按照上帝的旨意,真心帮助大清,才会如此卖力,陛下万不可下里巴人之见,而望断阳春白雪之音啊!”

这话说的直接,九五之尊的颜面有些挂不住:“华夏人很聪明,看一看就会了。目前大清继续的是技术,路先生等人是固本之策,可是这时间花费也太长了吧?”

汤若望叹了口气:“十年种树,百年育人。淳于髡说齐王,想得到的多,付出的却少,岂不是痴心妄想?技术的积累,同样需要时间。华夏是很聪明,简单的技术,的确看一看就会了。然而技术一旦复杂起来,牵涉的数学、物理等知识支撑的基础工艺,华夏即使看会了,也造不出来。如今路德威、安瑞松等人,带来的都是我西方最为前沿的科技成果,先进复杂程度,远远超过我这五十多年的技术,对于当今的大清来说,可谓是机不可失啊!”

德意志人,古板严谨。汤若望虽然在华生活了五十余年,但对华夏的人情学问,还是不上趟。他说话如此直接,九五之尊的康熙,开始有些不耐烦了。

华夏儒家观念,只适合钻营。所提倡的高尚精神追求,完全脱离民生基础。君子和小人什么区别?

有高尚的就是君子,没有高尚的就是小人。

然而评判的标准——高尚,却是一堆虚伪的玩意。所以朱元璋的八股文,教出了一大堆明国高尚。然而满洲铁骑一到,他们谁也没把高尚当回事。那些深陷其中的史可法等人,连带着无数老百姓白白当了炮灰。

所以按照才能的标准,君子和小人,都是属于庸人。

什么是庸人?

直观就是没本事的人。

为什么会有能人和庸人之分?

有熊氏,熊通能,炎帝、黄帝、帝尧等等,几乎全部来自有熊氏。所以能人,就代指掌控先进技术和理念之人。而有庸氏的人,后来大多成了奴隶。所以庸人就代表了没有本事的人。

所以大清要想改变,急需是能人,而不是庸人。

然而目前的康熙,最先被熏陶的,就是儒家的经典。虽然他有所防备,但内心深处,还是和高尚们同气连枝。大清如果有这些把控,能有什么希望?最多不过把大明的过往,重新走过一遍而已。

汤若望又引经据典,苦口婆心一番,康熙一直没说话,明显是左耳进右耳出。

老人年龄也大了,没有那么多精力干耗。小皇帝表面虽然恭敬,但内心却在抵触。汤若望不想虚与委蛇,于是起身告辞。

皇帝表面很恭敬,亲自送出门外。

爱乐书屋推荐阅读:新贞观造反录假崇祯的自我放飞日记带着农场混异界我的公公叫康熙世子很凶俺四叔是朱重八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水浒:开局成为店小二重生大唐成为安禄山的私儿子开局被女土匪看中,我占山为王三国:逆天系统,称霸天下大暴君制作短视频收集资料,古人看麻了风流神针策马大明模拟中辅佐女帝,但模拟是真的大唐最强驸马爷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重生之岳飞传奇北明不南渡南宋出圈记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安西兵日记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我是大明瓦罐鸡我只是夫子(穿书)男主总想当我的腿部挂件他来自秦朝大唐:我爹是保镖头子雄兵连之再世周瑜凤凌天下甲斐的野望回到明朝做权臣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大楚皇权万古第一战皇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身为洗冤司司正,破个案子很合理大唐小郎中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明末疯狂三十六计之三国群雄争霸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穿越水浒之雄霸天下逍遥小相公王朝的腐朽梦回大长安开封府胥吏最强特种兵之战神传说
爱乐书屋搜藏榜:武道凌天大周少卿毒妃重生之杀伐穿越原始之魂三国赵云之子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我的公公叫康熙我的草寇人生三国:逐鹿天下,醉卧美人膝不愿长生的徐麟无双世子爷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克跑传记最强帝王养成系统深宫宠爱:小丫头,给本王暖脚大宋之最强纨绔猖狂庶女,邪王赖定小医妃我是大明瓦罐鸡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执魏红楼之意难平开局长生不老,看遍世间烟火贞观长安小坊正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住手啊!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绝佳嫡妻盛世嫡妃(木兰听雨)北宋不南渡锦绣凰途:毒医太子妃红楼春大明:宁愿被人遗忘的大明皇孙从我是特种兵开始签到大明:我朱允熥,监国大明南明:从边境崛起的日不落帝国召唤猛将:从乱世流民到君临天下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大明政客神医农女:傲娇夫君,惹不起!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我的老婆是土匪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红颜乱,纨绔王爷的宠妃大唐至尊龙帝我麻了:穿越到古代带着狙三国之关平当老大系统派我来抗战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长平长平暄和皇贵妃传
爱乐书屋最新小说: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