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一百零一章佛子慈悲
李北看了看四周。
百姓有条不紊的进入长安城。
他与那六丁神将藏文公的打斗。
在百姓眼里,仿佛从来没有发生过。
应该是观世音菩萨出的手。
李北拎了拎裤子,对龚俊说道:“现在讲究的是快捷迅猛,不快点怎么能行?”
龚俊露出男人都懂的神色,“兄弟,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我兄弟之间,何必吞吞吐吐。兄长有何话,直言便是。”
“那什么,大丈夫岂能如此快。”龚俊拉着李北,走到人少的地方,“你我兄弟一场,我告诉你一个秘方。”
“什么秘方?”
“何必问我?反正你需要的。”龚俊朝着李北招招手,“你且附耳过来。”
李北将耳朵凑了过去。
只听龚俊在他耳边小声的说道:“兄弟若有时间,去西市买只老雄鸭与虫草。将虫草置于鸭腹,蒸煮一番再食用,可治肾虚阳痿、梦遗、腰膝酸痛、久咳虚喘、病后体虚。”
?
李北转头看向龚俊,“你认为我需要这个?”
“总归用得上。这法子可是我跟一个神医所讨,有奇效。”
“你怎的知有效。”李北突然想到了什么,“噢!我懂了,你……。”
龚俊啧了一声,小声的说道:“不可对外人言。”
“且放心,此事你知,我知。”李北看了看井然有序的百姓,开口说道:“此地已无事,我就先回了。”
龚俊拍着胸膛,“你且回去,这里有我们。”他想起李北昨晚的请求,开口说道:“昨晚你求之事,我已向承德门守将所说。承德门守将答应了。”
李北抱了抱拳,道了一声谢,便离开了承德门。
离开承德门后,李北并没有回家。
而是沿着朱雀大街,追寻那些和尚。
既然跟观世音菩萨说过,要保证那些僧人安全。
那自然得说到做到。
正行走着。
脑海里响起系统提示音。
【恭喜宿主完成随机任务:维持秩序。】
【任务奖励:惊天吼。】
【惊天吼:上古神兽犼之天赋神通。发动条件:需要将能量汇聚腹部,发出惊天怒吼。群伤技能,不分敌我,谨慎使用。杀伤力取决于自身的能量。】
群伤AoE技能,不分敌我。
感觉有点坑啊。
这天赋神通不太适合他。
毕竟他是巡街武侯。
主要战场是在城市内部。
若是轻易动用这种技能,估计会连累到周遭百姓。
实属鸡肋。
食之无肉,弃之可惜。
他为了完成系统任务,可是得罪了天上的仙神。
那六丁女神更是要与他不死不休。
不仅如此,她还打算在玉帝面前,告他一状。
结果,换来的仅仅是这样毫无用处的技能。
想想都觉得亏大了。
“系统,你觉不觉得这奖励有点少?毕竟我可是得罪了一位……两位女神将。你就给我这样毫无用处的技能,打发叫花子呢?”
【奖励没有发放错误。得罪六丁神将,是因为宿主的做法有问题。】
“做法有问题?!打击罪恶,居然打击到神将的头上。要不是你将神将标注成了不法分子,我能如此做?不行,必须得给我赔偿。”
系统没有回答李北的话,直接沉默了。
李北在脑海里,接连喊了几声,系统都没有出来应答。
他顿感无语,“系统,你作为一个系统,能不能像我这样成熟一点。你不搭理我的样子,像极了无理取闹后,又采用冷暴力的女友。”
说到这,李北想起了六丁神将。
那位穿着乌黑凤羽甲的女神将。
好像叫藏文公。
她就像未成年的小女孩,被人欺负了,哭着跑回家,向家长告状。
李北愤愤不平的说道:“有本事,不要告状啊。都是成年人了,还跑去告状,真不知道害羞。”
行走了没一会,便追上了水陆法会的队伍。
那些和尚脚步缓慢,一边走,一边念诵着经文。
李北的目光穿过人群,一眼便望见了站在法明身后的小和尚。
小和尚察觉到李北的目光,身子微微一躲。
躲到法明身旁。
李北脸上露出些许笑容。
可没过多久,笑容便消失了。
观世音菩萨离去之前,他问过观世音菩萨一个问题。
那就是小和尚会死嘛。
观世音菩萨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但李北心里知道答案。
这个小和尚会死。
因为小和尚不是玄奘。
不仅仅小和尚会死,那个现在还未遁入空门的宁缺也会死。
而他得把这个宁缺,往死路上送。
并且还要眼睁睁看着呆萌小和尚为虚无缥缈的使命,为佛教大兴,而付出生命。
这实在让人开心不起来。
李北不明白,为什么取经非得先死九个取经人,然后再由唐僧取得真经。
难道和后世网游dNF垫刀一样?
非得垫九条命,唐僧才能强化成功。
才能取得真经,化为无量功德佛?
这未免也太操性了吧。
李北实在想不通,佛门为什么这么做。
难不成是因为观世音菩萨提及的三魂七魄?
可观世音菩萨和他说了。
三魂七魄只不过是戏言。
按理来说,观世音菩萨没有理由欺骗他。
毫无头绪。
李北想到这,晃了晃脑袋。
将脑海里的想法,晃出大脑。
算了,不想这么多了。
反正死的又不是他。
只是这个小和尚而已。
命中注定的事情,已经无法更改。
无论这小和尚,想死还是不想死。
都得死。
虽然不明白小和尚和唐僧之间的联系,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之间肯定存在着一种必然的联系。
只有小和尚死了,并且死在取经的路上。
唐僧才会出世。
西游世界才会真正的向他展开。
李北摸了摸令人头秃的脑袋,强颜欢笑道:“这世间,唯有愚者无烦忧。”
诵经队伍到达内城门,承天门。
那些百姓,被拦截在了城门外。
内城,可是官员办公之场所。
可不允许百姓进出。
但李北进去了。
他能进去,不是因为驸马的身份,而是那使用金刚法身后,变得锃光瓦亮的脑袋。
大唐,除了和尚,没人会将头发剃光。
就连番邦异族,也只是将头发剪短。
李北就顶着反射太阳光的秃头,跟在那些和尚身后,就这么混了进去。
由于李世明压根就不待见这些和尚。
这些和尚,连李世民的面都见不到。
别说见李世民了,就连皇城都没能进得去。
他们在一名禁卫的指引下,来到了玄武门。
再临玄武门。
李北望着城墙上的血迹,以及城墙下面的血迹,感触良多。
玄武门前,西内苑的方向,此时筑起一座高台。
高台上佛幡器皿,一应俱全。
高台下则是摆满了蒲团。
一些百姓,站在芳林门上眺望着这些和尚。
还有一些百姓则站在芳林门旁,修德坊和辅兴坊的高楼坊墙上眺望。
那些和尚盘膝坐于蒲团上。
李北也有模有样的坐于蒲团上。
这些和尚并未直接开始,而是等一个人。
李北知道他们这是在等谁。
无非是在等李世民。
这种场面,不仅对佛门有利,对于李世民也有利。
李世民自然是不会缺席的。
约莫半柱香,随着太监一声告喝:“太子殿下驾到!”
李世民携百官,来到了玄武门上。
待李世民坐上准备好的玉椅上。
太监拿出圣旨,朗诵着李世民为自己写下的罪己诏。
李北无心听这些废话。
无论李世民再怎么检讨,事情已经做下。
一切都于事无补。
他有理由相信。
这罪己诏,并非李世民真的在忏悔。
而是做给天下人看的一场戏。
让天下人以为他李世民多么的悔恨。
至于李世民心里到底有没有悔意,这谁又能说得清楚。
枯燥乏味的流程走完。
法明携小和尚登上高台。
小和尚的颜值还是挺能打的。
一露面,有认识的百姓,齐声高呼佛子。
就连李世民也频频侧目。
法明与小和尚念诵度化经文。
高台下的和尚应和。
很快,玄武门便只有颂经之声。
天降莲花,金色光芒在高台旁游走。
李北这个混入其中的假和尚,很快便引起了别人的注意。
毕竟真和尚皆开了特效。
唯独李北骤变啥也没有,也没张嘴念诵经文。
一名小太监,跑到李北身边,小声说道:“李县子,殿下传呼你过去。”
李北抬头看了看城墙上的李世民。
只见李世民朝着他招了招手。
李北起身,“前方带路。”
上了玄武门城墙,李北走到玉椅后面,对李世民躬身道:“小臣拜见太子殿下。”
“昨夜本想与你辞别,不曾想你居然扔下我与观音婢去巡逻。”
“为人臣者,当尽职尽责。不可懈怠。”
“好一个为人臣者。”李世民站起身,笑着对周围大臣们说道:“闻喜县子持功而不忘本,当真是国之良才。”
大臣们回道:“殿下所言极是。”
李世民转身,看向李北,“你怎的在这?”
“小臣担心玄武门冤魂恶鬼会有所动,不服度化。所以便跟随那些和尚来此。万一那些冤魂恶鬼不服度化,小臣亦能出手,强行度化。”
说完这话,李北躬身道:“未经殿下许可,小臣擅自而行。还望殿下恕罪。”
“无碍,恕你无罪。不过……。”李世民看着李北现如今的光头,忍不住笑了一声,“就算如此,你也无需剃发吧。请示于本王,本王难不成会不允?现在这般模样,若不是你未念佛法,本王还以为你是剃度出家的僧人。刚刚见你坐于蒲团,本王还在担心婉顺这孩子,以后应当如何。”
周围大臣也是一阵轻笑。
见李世民误会,李北也没反驳。
只是摸了摸令人头秃的脑袋,憨憨笑着。
就在此时,忽然闻百姓齐声惊呼。
李世民与诸位大臣向高台方向望去。
李北也看向高台。
只见高台前方出现无数冤魂恶鬼。
那些冤魂恶鬼举起兵刃,齐刷刷向法明以及那些和尚杀去。
那些和尚见此,脸上丝毫不见惊慌。
反而继续念诵经文。
并且抬高了声音。
颂经声越发高亢。
可那些颂经声丝毫不能阻碍那些冤魂恶鬼的脚步。
李北见此,翻身跃下城墙。
还有十数道身影随着李北跃下城墙。
而那些文臣,则是站在李世民身前,朗诵起了诗书词典。
乳白光芒在这些人身边荡漾。
李北等人刚跳下城墙。
只听小和尚稚嫩且带着呆萌的声音响起,“阿弥陀佛。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小和尚舌绽金莲。
四周飘荡出一股异香。
此异香如同檀香,又如同雨后花香。
凡是闻此香味之人,都感浑身疲惫尽散。
神魂为之清明。
一些玄武门将士,周遭内力翻滚。
突破了一个境界。
而那些百姓,久病缠身者,病魔自散。
还有一些人,仿佛大彻大悟般,生起了出家当和尚的念头。
而那些冤魂恶鬼,则是放下了手中兵刃。
匍匐于地面。
李北顿时无语。
此时哪能不明白。
这是在演戏呢。
他撇了撇嘴,走到蒲团前坐下。
这件事,虽然只是演一出戏。
但也给李北提了个醒。
若是那些冤魂恶鬼真要暴动。
离远了,可是赶不上的。
而那些一同跳下城墙之人,则返回了李世民的身边。
小和尚如同仙佛转世,光着脚丫,踩着空气。
悬浮在冤魂厉鬼的上空。
小和尚双手合十,盘膝而座。
一朵金莲凭空出现在小和尚的下方,托住小和尚。
那些冤魂恶鬼,跪拜,“请佛子度我等脱离苦海。”
“善。”小和尚一副悲天悯人状。
在李北的初级天眼下,这小和尚浑身散发着璀璨金光。
金光内,好似一只金蝉在蜕皮。
小和尚独自一人念诵起度化经文。
声音虽小,但响彻天地。
一些百姓纷纷跪拜。
高呼佛子慈悲。
可以预料的是。
此事过后,小和尚必定名扬长安。
佛门也会声名鹊起。
可是,这样也就意味着,小和尚距离死亡也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