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刘备显然最近读书不少,而且都是读的当皇帝必须的正统性设计的书,所以聊起这事儿之后,居然不寻常地专注,语言也变得有力度起来:

“朕通读《陈涉世家》之后才意识到,陈涉是死在他自立为王后,人人皆可自立为王,他把王的神圣性打成了一片厕筹,却又提不出新的法子建设一套新的制度取代王政。

而只要没有新制度,只是简单的改朝换代,那么破坏正统的后患,就是让天下长久陷入战乱。陈涉派去光复赵地的武臣,得赵而自立赵王,赵王武臣派韩广复燕,韩广又自立燕王。

其将周市复魏,虽未自立,却立魏王之后为王——这是周市比武臣、韩广野心小么?当年朕以为是,现在朕知道不是。

周市不过是先欲取齐而为当地自起的齐王田姓后人所败,不得齐而退求其次得魏。又看到了武臣自立赵王后、派韩广导致韩广有样学样为燕王。

所以周市知道事不过三,不能重蹈陈涉和武臣的覆辙。自立这事儿遥遥无终,就像是打开了一个不忠的闸门,滚滚而出天下汹汹,人人反主,弑主者终为其僚属所弑。周市自称无德不配为王,立魏王之后为王,才能堵住他的部将在他叛主后再叛他的危险。

陈涉号称首义,最后死时,不是被章邯的军力所杀,是他放出去的群王个个怕陈涉这个首王追究他们自封,所以不但不助张楚击秦,还乐见秦灭张楚。

最后高祖皇帝能得天下,现在想来实在是侥幸,有项梁立了怀王、后来被项羽升为义帝,而高祖最初的汉王,是因天下共主的‘怀王之约’而得,高祖首取关中、实灭暴秦,依天下共约而为王。

这种王,才避免了陈涉那种无视正统之王被臣下汹汹背叛的下场。若非如此,秦末何人才配有德拥有整个天下?天下无非还是再陷战国之世,数雄并举罢了。

如今之世,与当初秦末之世高祖未出时何其相似?袁绍固然可以挟伪天子以令诸侯,他想学的是王莽董卓。可王莽之时,并无其他军阀掣肘,王莽是以外戚权贵代汉。

董卓、袁绍之时,天下已乱,不是权贵政变,而是军阀篡逆。而军阀篡逆之门一开,流毒无穷,不亚于陈涉武臣韩广当年的连环自立。袁绍可以挟刘和,可他建立起来的基业,真有人长期忠于他么?

他本人一死,曹操就迫不及待挑唆其诸子并争,以图取而代之。如今幸好有朕,可以把那群伪朝乱臣贼子覆灭,他们放出的流毒才不至于蔓延华夏。

可若是没有朕,曹代袁氏之后,曹氏难道就能坐稳?不可能,陈涉的例子已经说明了,无正统者就算推翻了前朝,他自己也是坐不稳的。

天下既然兵强马壮者可夺之,他派出的将领在帮他夺天下过程中岂有不壮大之理?到时候不过是再一次以臣篡君而已,永无宁日!除非哪一天,一个朕这样从外部来的势力,把那个已经失去了正统严肃性的伪朝灭了,才能把他们伪统流毒的流传断掉。

朕算是看明白了,以军阀篡君这种事情,只有两种情况:要么防微杜渐,一开始就没出现过,让天下人不敢想。要么就是篡成一次之后,跟着就是无数次。

最近反思袁绍,朕每每想及此,都是不寒而栗。若是天下无朕,不知华夏会不会陷入百年甚至更久的反复篡逆战乱之中。”

刘备这番感慨,着实是让李素有些吃惊,因为这是刘备自己读史,加上旁观袁绍挟刘和、曹操挟袁谭这两拨历史重演,自己推导出来的。

但不得不说,刘备的看法还有一点道理,而且确实是逻辑上自洽的,是用心学习的结果。

虽然这个世界没有了“以曹篡汉、司马篡魏”,但是好歹还有“以袁篡汉、以曹算袁”这个惊人的历史相似,填补了这个最高权力更替的血腥教训,给历史补上了课。

只能说,历史的必然性自有其规律,正统性这玩意儿,就像是处,只有处和不处两种状态,没有中间态。

要么就是有正统,要么就是破了一次之后,做两次和做一万次性质相同。

以两次笑一万次,比五十步笑百步还可笑。

而刘备这个迷茫、侥幸的心得,在李素看来,简直不需要任何注解,他直接就能秒懂。

因为李素原本学的历史,后来就是这么发展的嘛!

武将,或者说皇帝授权的军阀,篡位成功的次数越多,就会导致后续朝代的皇帝,一个比一个更不信任武将,给武将加一道道越来越多的紧箍咒,最后导致华夏民族对外自废武功。

李素的这种认知分类,其实跟大多数被统治阶级接触的历史学还不一样,因为他学的是专注外交造核和正统性的历史。

在李素的认知里,华夏的帝制史是这么分段的:

秦到陈,是华夏第一帝国,这里面都有正统传承有序。

比如刘邦好歹也是怀王之约和秦王子婴投降得到的正统,拥有了当时天下两大势力秦楚的背书,这才合法稳定拥有了天下,毕竟战国后期就是秦楚齐有正统之争(这一点大家有兴趣的话以后再展开讲,这里不水字了,想听的留言。为什么赵魏韩燕不存在正统性问题)

刘邦只是举个例,后续也都有禅让有传承,不是自立,没有让正统贬值到谁都能分裂,一直到南朝末期的陈。

再往后,是与之并列存在过一段时间的“华夏第二帝国”,从北魏到宋。其中南北朝那一段,是华夏第一帝国和第二帝国两个正统升降交替存在的过渡期。

宋之后是被异族消灭,后续明再光复,那些没有传承,可以单独看。

而李素学的课里,把第一第二帝国,又可以各自分为两段,前一段是“君主正统性没有被军阀污染的纯正期、武德充沛期”,后一段是“君主正统性已经被军阀污染后的不稳定期、自废武功期”。

中华第一帝国的第一阶段,就是秦汉,秦汉没有“武将篡位”的先例,所以君主不用有丝毫的“重文抑武”,对外对异族一切以战斗力怎么强怎么来,所以秦汉是华夏范围大规模扩张的时期,版图涨了很多。

中华第一帝国的第二阶段,就是自废武功期,其实就是魏篡汉、并且导致司马篡魏之后。

魏第一次篡汉时,他还不知道后人可以有样学样,所以自废武功提防武将的程度不用那么明显,等司马氏都成功后,那就证明这事儿肯定是有样学样可一可再的。所以历史上晋时君主对军阀和武将人才的提防,其实不比后来宋明号多少。

大多数人读史不注意这一点,主要是因为从晋到唐,还有一个提升武德的补充招数——信任胡人将领。魏晋时候北方大量的五胡雇佣军被使用,五胡将领被提拔,用熟胡杀生胡,用乌桓杀鲜卑,用鲜卑杀柔然,一度弥补了武德不足的问题。

而另一方面,“有军阀篡位导致正统不纯”的教训,当时只是在南朝比较严重,所以刘义隆要杀檀道济。

读史的人注意不到当时的武德衰落和提防武将,主要是因为北朝当时还狠血腥,不防武将(当然也导致国与国之间的攻伐灭国很多),北朝的武德弥补了“君主自废武功”的感官识别度。

如果纯看“宋齐梁陈”的历史不看北朝的话,它们很多做得还不如后来号称“弱宋”的赵宋。

好在,华夏历史后来还有过一波疆域扩张期,那就是出现在“华夏第二帝国”的隋唐时代,它们因为一开始没有背负华夏第一帝国过于漫长的“武将篡逆”历史教训包袱,还可以不用太防武将。

当然了,唐就相当于是隋的柱国军府变过来的,隋也是北周的柱国军府变过来的,所以唐要恢复到汉那种“丝毫不担心武将篡逆,军事制度以对外战斗力最大化为唯一建设标准”的武德充沛状态,那也是不可能的,多多少少要打点折扣。

所以唐的武德建设,走了一条修正之后的路线,以汉为目标,但结合晋对五胡的利用——

唐在李世民等开国君主还活着的时候,因为皇帝本身有武德有威望,压得住,可以汉将胡将并重用,而且毫无保留,实现了几十年的快速扩张。

李世民死后,唐还有扩张,但都是靠“重用胡将”,因为汉将有篡位的血统优势,既然他是汉人,他又有兵权,他篡逆成功了天下百姓是会接受的,所以不能重用。

开元年间对四夷扩张,李隆基之所以重用安禄山高仙芝哥舒翰,就是看重了这些人血统卑贱,不是汉人,想篡位天下百姓和士大夫也不答应。

但结果也显而易见了,一场安史之乱,证明了这种制度设计也没用,胡人篡逆照样有人响应。

所以,别说什么后来“弱宋戕害华夏武德”,搞得好像这事儿是赵匡胤之后才开始的。

安史之乱后,中央王朝的皇帝个个都想戕害武德,宁可对异族自废武功也要压制藩镇,只是他们实力比赵匡胤弱,统一汉地都做不到,所以这种限制无从谈起罢了,不是他们心里不想。

所以基于正统论和外交造核的历史学,“华夏第二帝国”的“武德充沛期”和“自废武功期”,应该以安史之乱为分界,再后续的宋统一并实际着手,只是个思想到实践的落地过程。

总结一下,“曹魏代汉”和“安史之乱”,分别是华夏第一帝国和第二帝国开始自废武功的思想建设转折点。

“司马代魏”和“宋以文抑武”,分别是华夏第一帝国和第二帝国自废武功的实践着手点。

说到底,李素当初穿越之处,不屑于辅曹,很大一部分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因为他觉得穿越到三国压根儿就不存在辅曹辅刘辅孙这些问题。

问题的本质是辅汉还是自己争霸。

你都辅一个不是汉的东西了,你还辅个毛线劲儿?只要不是汉,那就是谁都能做,必然要陷入“皇帝从此忌惮武臣,以降低民族对外战斗力为代价换取统治稳定性”的历史循环论,那还不如自己干呢。

和尚摸得我摸不得?

那些觉得“我穿越了曹家,只要杀了司马懿,我的天下就稳了”的人,只能说没学懂正统论。

曹操的遗产不是被司马懿篡的,是被他儿子立起来的“军阀可以当皇帝”这个历史先例篡的——注意,再强调一下,这个跟刘邦不一样,刘邦是怀王之约提前约好了的,怀王之约不叫“军阀可以当皇帝”。

所以曹丕就是第一个军阀当皇帝的例子(军阀是上面名义上有主的,不是自成一国。国与国的统一战争不叫军阀战争)

就算有个穿越者,除非你也跟李素一样深谙正统论造核论各种塑造神圣性,否则你武力再强科技再进步,也就管自己活着的那一辈子时间。

等穿越者一死,他统一天下过程中发明的科技也都已经普世了,他手下那些将军们也都有掌握,到时候穿越者的儿子还不是被轻松杀了再改朝换代?

所以说没这个魅力值社交手腕和统治手腕,就别随便揽这个活儿。

李素就是有自知之明,他已经算是所有穿越者里最有造正统手腕的人了。但他依然知道自己出手争霸、不能说完全没有机会,但也不敢保证死后守得住正统性。

那还费这个力操这个心干嘛?多忙那么多,最后还可能只是烈火烹油一两代人、随后全家族灭?然后连自己有的封圣学说威望都丢了?那还不如少费点劲搭个顺风车呢。

这些思索,其实都是李素穿越后十三年里,慢慢一点点积累复盘的。

但是今天,刘备因为感慨袁曹相继有样学样、正统崩坏的恶劣后果,提到了这个问题,所以让李素觉得有必要帮刘备梳理一下。

当然,李素自己心中那点东西,不可能全拿出来,因为很多事情都还没发生呢。

但是,既然司马代魏可以用曹代袁来类比,李素倒是受到了启发,他觉得他可以把他上述这一番对“华夏第一帝国第二帝国,武德充沛期自废武功期”的辨析,换一层皮,再加上适当推演,跟刘备敲敲警钟。

刘备不是想问“如若天下无有朕,让袁曹相继篡逆,卑辱神器,天下将归于何种状态”么?

李素就给刘备推演一下,让他知道如果那样,会陷入怎么样一种“导致华夏民族自废对外武功”的恶性循环。顺便警示一下刘备好好做皇帝,好好设计大汉第三轮的权力制度建设。

爱乐书屋推荐阅读:万道剑尊剑梦儿户口本死绝后,大佬她红遍全网武道乾坤我高手下山专打气运之子穿越年代之吃好喝好我在九零当相师死对头竟然重生了重生1980:开局迎娶姐姐闺蜜末日?宅舞冒险赘婿神王国潮1980重生之都市神帝从别人家孩子到黑道教父当一个魔王毁灭世界之后黑莲进化史罪妻凌依然不撞竹马不回头氪金就变强,高考前我已成皇屠尽千亿异兽,登临神位一纸千金震惊!四十才发现自己是天籁之音基地签到三年,成为全球特种之父锦绣农门小福女僵尸的喂养方法萌妻甜似火:高冷军少,体力好!穿越星际:妻荣夫贵我一生行善,竟觉醒万魂幡!都市之最强赘婿在美漫当心灵导师的日子不卷了,回去看山海十四亿人求我别死,这明星太火了小女人,你好!全球觉醒:偷听SSS级校花心声一声键来!全网哭死!透视村医在花都费先生,借个孕刚退役,就和逃婚大小姐同居1警察荣誉蚊子不好惹这个明星合法但有病陌上花开为君归农门庶女惹人宠演员,从配角开始重生之善恶人间我在都市做道士陈默的天空重生八零年代奔小康扮演塔寨东叔卖冰糖,戏假成真了被迫重生真的很烦四合院:何雨柱的光辉时代
爱乐书屋搜藏榜:小女人,你好!官场顺溜哥绝色狂医:暴君的心尖宠纨绔疯子金屋妆阿娇港综:重生港岛,我是船王接班人夫君有个心上人床婚守则:龙枭的纯情宝贝诛天武帝震惊!天道剑君他被白莲花俘获了超强特种兵我家honey超能撩如兰似月冥王的金牌宠妃四合院:虐惨秦淮茹,决不被吸血重生之老公宠不停我的宝藏女孩是大明星白露投行之路让你打暑假工,你把地窟平推了?狂妻有主一胎三宝:锦鲤娘亲美又飒透视村医在花都魔门妖女妖精大人看上我让你假结婚,没让你来真的啊魔乱都市围棋阿尔法狗惹哭狗贼双世之楚辞传承国风后我成为考古博主爆红了龙凤双宝:爹地,不准凶妈咪导演能有什么坏心思修仙魔少甩掉校花后,我成了超神学霸穿成替嫁医妃后我被迫母仪天下开局缅北赚钱买科技四合院:怀揣神秘空间法宝步步女配唇唇欲动,老公彬彬无礼人鱼盟誓轮回之不良仙尊娱乐:我是无辜的医生说我胃不好锦言不负安和嫡色生香:侯爷,淡定点桃运小仙农开局,获得念动力赤脚医仙逆流惊涛我的系统奖励很随意
爱乐书屋最新小说:永生:乱战星火之焰冷静期,专辑一出被倒追万界国运:我有神魔祭坛吞噬进化,杀穿异域武道之路求索从扮演长离开始,护人间万世太平被夺舍后他无敌了成全男女主后,我反被关小黑屋捕猎都市异世之混沌传说创建救世组织,全网直播收容兄弟帮之八荒战神官途从乡镇起步我在异界做厨神决不能让女超凡者知道我的秘密最昂贵的离婚家族秘史:上古之谜都市神医美名传搞笑主播:从直播采访开始!守龙一族,系统觉醒,神豪从包养白丝校花开始开局掉进姐姐们的修罗场亮剑:千炮万坦,李云龙杀疯了重启官路血之罪赦道不轻言开局觉醒十尾,召唤天碍震星!神豪系统?我这可是高武世界!忠烈遗孀被欺凌,扛匾跪军区人间狂徒:鬼见愁恋综嘉宾是癫公,天天没事就发疯魔女收容,从智障青梅开始我在公司当牛马,女总奖励我俩娃商业风云:爱与谋的抉择瞳映夏日流火在变异的世界当装备大师中科院来娱乐圈捞人!黑粉全蒙了都市逆世仙尊:灵途风云美食:烤肠夹肉包,热芭疯狂安利末世:禁忌祝由山洞修仙五年,下山已无敌在高中努力不可能有长久的恋爱穿越阿尔法成为顶尖驾驶员张世豪重生记都市修仙:我能召唤历史大佬虚拟崛起:游戏神王高武:我靠肝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