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宋氏姐妹终于垮台,从此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其家人更是被流放西凉地区。自此,刘庆就只能独立承担起自己的复仇大计。“大树底下好乘凉”,如今他唯一可以攀附的,就是仍然是个懵懂少年的刘肇。

刘肇固然是年少无知,但是他的母亲梁氏等人却和他一样,茫然未觉,大祸已然临头。收拾了宋氏姐妹,后宫之中,堪与窦皇后一较长短的人,只剩下梁氏姐妹了。

其实她们也曾想过,自己是否会成为这一位心狠手辣的皇后欲除之而后快的下一个目标。经过分析,她们心中早就有了计较。因此,对于宋氏姐妹的凄凉下场,她们才得以表现得那样开心,甚至在自己梁家的宅院中,大摆酒宴,庆祝自己这一步走得明智。

梁氏姐妹认为,窦皇后对付谁也不会对付自己的。一来,梁窦两家说来可以算得上是世交,想当年,梁府的梁统老太爷与窦家的窦融老太爷,他们一道镇守河西五郡,后来又一同归顺大汉。此后经历了三代皇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两家早已经是唇齿相依、生死相随的关系了。因此,窦皇后即使再过心狠手辣,也不可能对自己人动手。二来,前不久为了扳倒太子刘庆,自己可是主动献出刘肇,成为窦皇后的养子。如此一来,两家可以说是亲上加亲,为了相互之间共同的利益,窦皇后断断不能对自己下手的。

梁氏家族在庆贺之时,还不忘对未来有新的计划。因为目前为止,窦氏家族可谓是大树参天、枝繁叶茂。凭借这窦皇后在皇宫内院中的说一不二,窦家族人也纷纷陆续掌权。尽管如此,梁氏姐妹并不担心什么,因为在她们看来,一旦自己的儿子长大成人、继承大统,梁家很快就能和窦家平分秋色、甚至是超过窦家。

殊不知,梁氏姐妹所喜者,也正是窦皇后所忧者。窦皇后日夜担心,刘肇必定会在自己母亲的唆使下,倒戈相向,到时再来反悔,必将晚矣。窦皇后既然膝下无子,权力就只能为自己所掌握,无论是梁氏姐妹,还是刘肇小子,都不过是窦皇后达成自己目的的一种手段。无论如何,窦氏都不会允许给他人作嫁衣的事情发生,过去不行,现在和将来更不可以!

可叹梁氏姐妹已然成为窦皇后欲要除之而后快的目标,她们却毫不自知。窦氏就利用皇帝正妻的身份,对梁氏二姐妹恶意陷害,不知不觉之间,窦皇后就完成了皇帝疏远梁氏二人的重要一步。

但是俗话说得好,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要彻底打垮梁氏,还需要从她们的家人着手。因为在梁氏二姐妹防范最为严密的时刻,也就是其家人心中最为放松的时候。

而这一次,窦皇后将矛头直接指向了梁氏二姐妹的父亲梁竦。

梁竦早年便已经是学富五车,才通古今,只可惜家门不幸,遇上刘庄这一个残酷的君主,自己也被贬到九真郡。及至自己的两个女儿做了皇帝刘炟的妃子,梁竦也终于得以被赦免,回到自己的家乡,衣食无忧、生活不愁。

可是,一个堪比傅毅、班固、崔骃,其作品《七序》曾被当朝历史大家赞叹为“孔子着《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梁竦作《七序》而窃位素餐者臱”的大才子,又怎能够安心于此、终老一生呢?

可惜每一次自己找到入朝为官的机会,都由于窦家族人从中作梗,让自己功亏一篑。一次又一次的失意,造成了他书生意气般的冲动性格。他的长嫂,十分欣赏他的才华的舞阴公主,曾经对其劝解,不要介入朝廷争夺之时,也是无济于事。

直到有一天,他偶然和几个友人登高,几杯酒下肚,不禁心怀大畅,提笔写下:“大丈夫居世,生当封侯,死当庙食。如其不然,闲居可以养志,诗书足以自娱,州郡之职,徒劳人耳!”只盼有一天陛下能够明白自己的心意,好叫自己的一身才华,得以施展开来。

可惜他不知道,自己的这一番言论,本来是为了彰显自己的抱负,酒后而发。落在有心人手中,则成了诬蔑自己有不轨之心的利器。

此时,在凉州地界的太守名为郑据,他虽为一方太守,确也是窦皇后早就安插在梁家头顶的一把利剑,时刻准备着利用他,让梁家族人永不翻身。利用梁竦写下的这篇言辞,窦皇后急忙命人匿名向皇帝告发梁家,说他们出言诽谤朝廷,犯下大逆不道之罪,梁氏族人心怀怨恨,于自己的属地暗自招兵买马,图谋不轨。

本来皇帝在窦皇后的言语之间,就已经生出了对于梁氏二姐妹的厌恶之心。此刻闻言,遂授意凉州太守郑据全力调查此事,如此这般,不正中郑据下怀吗?于是,在窦宪的授意之下,郑据将梁竦抓获,并在狱中屈打成招,承认自己与舞阴公主以及梁氏姐妹合谋,准备谋杀圣上而拥立太子刘肇登基。为让梁竦彻底闭口,待递上这一份供词之后,梁竦在不知不觉之间就冤死狱中。这一下,梁家算是彻底完了。

罪证确凿之下,梁氏姐妹尚不自知,还想尽各种办法,让皇后窦氏为其帮忙,营救自己的父亲。直到她们二人也被盛怒之下的皇帝刘炟打入冷宫,二人才翻然醒悟,是窦皇后设计陷害了她们。不久,梁氏姐妹忧愤成疾,双双毙命于冷宫之中。而梁氏族人此次也是在劫难逃,举族被流放到九真郡,即使连金枝玉叶的舞阴公主也不得幸免,以“附逆”的从犯之罪,被贬逐到新城(今河南伊川县西南)永远圈禁。为防止公主自杀,刘炟还在她身边安排了专门的看护,同时向群臣和后宫诸妃子宣布,太子是皇后之子,若有胆敢妄言者,一律严惩不贷!

时隔多年,刘炟依然记得自己的母后当初极力反对自己赐封马氏兄弟的事情。在刘炟的记忆中,马氏一辈子有两件事最让他记忆深刻。马太后拒绝封赏马家算是一件,而另一件,就非当初马氏力挽狂澜、临危受命,在先帝刘庄归天之后,排除万难,最终将自己扶持上帝位。

因此,无论从哪个层面而言,刘炟对于马氏,没有一丝对和自己亲生母亲骨肉分离的怨恨,有的只是感激。

刘炟爱名声重于性命,这已经不是什么隐秘的事情。但是他对于马氏的孝顺,也一点没有作伪。所以时至今日,无论马家有什么过错,只要不是十恶不赦之罪,刘炟都能一手盖过。

可惜,马氏家族却一点也不自知,要知道马太后已经离世,如今自己得以和窦家平分秋色,大多是依靠了马氏的余荫。马氏兄弟如果不能做好自我防范,终有一天,会在这风起云涌的皇朝权力争夺中,承受滔天大祸的恶果。

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何况是手握生杀大权的皇帝刘炟呢?再加上有心人如窦氏的从中挑唆,马太后的担心终究会变成现实,只是她没有料到,这一天会来得这么迅速。

建初八年(公元83年)十二月,经过查证,廷尉在上奏给刘炟的奏章中称道:“马防、马光奢侈无度,僭乱礼教,理应严惩。马豫飞书怨谤朝廷,也应同罪!”并将马防和马光二兄弟一起弹劾。

马豫又如何会诽谤朝廷呢?

原来,马太后在世之时,曾将马家的掌家大权交到略有些作为和见识的马廖手中,并且马氏一门都回到了自己的老家。但是自马防征讨西凉回来以后,侍功自傲,并且他又被朝廷封侯,自己的另一位兄弟马光就不再买马廖的账了。大树底下好乘凉,如今马防得势,马光一个小人,又岂能放过这个机会。正所谓“盛极必衰,物极必反”,马防和马光见自己得到皇帝刘炟的信任,对家人和自己的约束就越加松弛,等到马太后死去,他二人更加肆无忌惮。

窦家在窦皇后和沘阳公主的联手策划之下,连续斗垮了宋氏家族和梁氏家族,现在朝野虽大,却也只有马家还能勉强和窦家比肩。马家兄弟素来就没什么见识,看着宫内局势变动到如今这个地步,不忧反喜。认为自己的两大竞争对手,就这样被窦家整垮了,此后朝中,也就只剩下窦家一门可以和马家相提并论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一山不容二虎,窦家怎么能够容忍马家和自己家族分权呢?

这时候的马家兄弟,依然我行我素,心怀不轨者当然是暗自窃喜,心怀仁义者则是为其担忧。杨终便是一个衷心为友的人,他素来与马廖交情匪浅,见马家兄弟如此作为,只能写书信给马廖,希望他能够约束自己的两个弟兄,免得招致无妄之灾。可惜马廖回信说,二人此刻正是日中天,怎能听自己的劝解,无奈之下,此事也只能就此作罢。

朝中有人好做官,朝中无人寸步难。窦家趁着马家兄弟在朝无人,并且马氏兄弟无能的机会,悍然决定,抓住机会,将自己的最后一个劲敌整垮,如此,窦家便能一手遮天。

建初八年(公元83年)冬,刘炟外出巡视陈留、梁国、淮阳、颍阳四郡国,窦皇后见有此良机,急忙授意窦宪兄弟联络朝中的官员,大肆给马家兄弟罗织罪名。不久,刘炟回京,有司官员便不失时机地呈上了弹劾马家兄弟的奏章。奏章中提到,马氏兄弟近年来不断地搜刮民脂民膏,富可敌国,奢侈无度,连门下的食客就有数百之多。不仅如此,他们还大肆建造宅第,栋宇连云。将军马防为皇帝执掌军权,不思报国不说,还屡屡违反朝廷禁令,私自贩卖军马、征收赋税。如此胆大妄为,理应严惩!

其实说道穷奢极欲,当今天下,除了皇帝陛下之外,天子之臣,有几人能够比得上窦家。而且窦家的名声也不好,何以他们就能没事呢?这是因为,一来,如今的朝廷,已经没有任何一个家族敢于和窦家作对了。窦皇后深受皇帝宠爱,鸡犬升天之下,窦氏一门自然炙手可热。二来,朝廷之人,多为趋炎附势之辈,为了明哲保身,即使是刚正不阿之人,也只能暂时忍气吞声,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牺牲。而那些墙头草们,则是趁此机会,好好地向皇后表忠心,如此,才能保证自己的前途一片光明。

正所谓“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个人交往尚且如此,又何况国家政治呢?马家兄弟到也怨不得别人,谁让他们不知自律呢。如今满朝文武,大多在指责他们的罪过。刘炟是最为依仗他们的,如此一来,不就等于百官在骂自己有眼无珠吗?

帝王就是这样,知错改错,但绝对不会认错。因此,这罪名就只能让马家兄弟承担了。刘炟一纸诏令,将马家财产变卖,马家食客遣散,对马家进行严惩。时任步兵校尉的马廖之子马豫,本来就是个火暴脾气,见当下的舆论如此不利于马家,窦家作威作福,却得不到一点惩处,心中不服,便命人四处“飞书”,严正批评窦家不说,还将朝中官员骂了个遍,认为他们是因为太后不在,才来专门欺负他们马家。

以事实而论,的确和马豫所说一样,群臣百官都是柿子拣软的捏。但他这样明着说出来就不对了,不但得罪了百官、直接树敌于窦家,还为窦家的进一步行动提供了说辞。于是便有了“飞书诽谤朝廷”一说,这在当时可是大罪。刘炟大怒之下,撤了自己三个舅舅的职位,还将马豫下狱,酷刑致死。

不见棺材不落泪,如今马家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明白了当年马氏太后的苦心;也见识到窦家的厉害以及现实变迁的残酷,幸好皇帝比较仁慈,念及自己和舅舅们的亲情,这才没有深入追究马家的罪行。自此,马家只留下马廖、马光二人留任京师,昔日的世家大族,元气大损之下,只能徐图东山再起。

爱乐书屋推荐阅读:新贞观造反录假崇祯的自我放飞日记大唐之神级败家子蒹葭酒楼从我是特种兵开始签到李明是遗弃的皇子计灭七国,屠遍天下,第一毒士我不是野人名门春事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南唐节度使百炼飞升录三国之雄霸天下大唐再起执魏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世子很凶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最强帝王养成系统职场沉浮录人间摄政王,横压天上仙大明现代来回穿俺四叔是朱重八一品小厨妃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入秦记盛唐再临家父曹操,字孟德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假太监,开局女帝跪求我解毒无双世子爷女友都想捅死我日月悬空魂附废柴公子开启逆袭成就霸业大汉兵王长夜谍影明末不求生贞观长安小坊正长平长平牛吏超级特种兵之王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大明1630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水浒:开局成为店小二三国第一狠人梦境归来做才子重生大唐成为安禄山的私儿子满级账号在异界三国:逆天系统,称霸天下
爱乐书屋搜藏榜:武道凌天大周少卿毒妃重生之杀伐穿越原始之魂三国赵云之子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我的公公叫康熙我的草寇人生三国:逐鹿天下,醉卧美人膝不愿长生的徐麟无双世子爷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克跑传记最强帝王养成系统深宫宠爱:小丫头,给本王暖脚大宋之最强纨绔猖狂庶女,邪王赖定小医妃我是大明瓦罐鸡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执魏红楼之意难平开局长生不老,看遍世间烟火贞观长安小坊正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住手啊!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绝佳嫡妻盛世嫡妃(木兰听雨)北宋不南渡锦绣凰途:毒医太子妃红楼春大明:宁愿被人遗忘的大明皇孙从我是特种兵开始签到大明:我朱允熥,监国大明南明:从边境崛起的日不落帝国召唤猛将:从乱世流民到君临天下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大明政客神医农女:傲娇夫君,惹不起!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我的老婆是土匪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红颜乱,纨绔王爷的宠妃大唐至尊龙帝我麻了:穿越到古代带着狙三国之关平当老大系统派我来抗战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长平长平暄和皇贵妃传
爱乐书屋最新小说: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穿越梁山成霸业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宋终:一拳镇关西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我的女皇老婆我这等人,也能称帝古今名人记一统大宋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清末:拥有具现系统争霸全世界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