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都护和自己的团队一路向西,这是历史的bug,而大明王朝内部却开锅了。
历史上崇祯十二年,即1639年大明军队遭受清军重创之后,张献忠在谷城再次反叛明廷,李自成从商洛山中率数千人马杀出。
因为孙铭这只蝴蝶扇动了翅膀,历史在1638年初拐了个弯儿。
1638年一月初李自成率兵入河南,收留饥民,开仓而赈饥民。
“远近饥民荷锄而往,应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绝,一呼百万,而其势燎原不可扑”。
李自成军队快速发展到数万,提出“均田免赋”口号,即民歌之“迎闯王,不纳粮”。
正月初七张献忠出川,一路上攻城掠地,简直势不可挡,消息传出天下震动。
正月初五,李自成突然攻克洛阳,杀福王朱常洵,收福王府中金银财货和大批粮食、物资,发布告示大赈饥民。
三月三,督师孙传庭拥兵10万出关,李自成率主力北上,五月两军对垒于郏县。
一向春旱的西北,居然大雨滂沱,明军粮运不继。
连老天爷都和大明军队杠上了!李自成动员百姓坚壁清野,使明军无法就地筹粮。
同时李闯王派大将袁宗第率万余轻骑出汝州,截断明军粮道,孙传庭闻讯大惊,不得已回师欲打通粮道。
李自成率师追击400里,大败明军斩首四万余级,八月末攻破潼关,杀死孙传庭,占领西秦全省。
大明王朝上下震动!谁也没想到,局势会急转直下,大明王朝数省沦陷!
今天崇祯皇帝有杀人的冲动:“为什么!不是说孙传庭能力出众吗?”
大殿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知道,今儿崇祯皇帝是真的怒了!
说实话谁也没想到,短短半年多局势糜烂至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啊。
曾经辉煌无限的大明王朝,现在却仿佛病入膏肓的病人,到处都风雨飘摇。
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钱士升跳出来:“启禀圣上,孙传庭是逆臣孙铭推荐的,现在孙大人殉国,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阴谋?”
没见过这么无耻的!孙铭推荐孙传庭什么时候?三年前还是四年前的事情?
这都能说是阴谋!蒋德璟和蔡国用嗤之以鼻,二位却不能站出来为学生鸣冤,那是作死呢!
偏偏崇祯皇帝喜欢:“查!一定要彻查!”
就知道是这样的结果啊,现在朱由检最恨的人,不是李闯王也不是张献忠。
而是那个被他逼走的孙大将军,在崇祯皇帝心目中,是孙铭背叛了他,而不是他对不起别人!
太子少傅锦衣卫指挥使吴孟明躬身道:“臣领旨!”
老钱不是个东西!这种破事怎么查?再说当初孙大将军一心为公,怎么可能故意搞事情?
皇宫总管太监、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王德化,倒是挺积极的:“臣领旨!当从孙传庭的家眷入手,必能有所收获!”
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王应熊轻咳一声:“臣以为此事不妥!孙传庭为国捐躯,此时最好的做法,就是给予孙大人一家足够的抚恤。”
终于站出来一个有良心的,如果朝廷对孙传庭一家人动手,不知道会寒了多少人的心。
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贺逢圣:“孙铭跟孙传庭没有太多交往啊,只是在第一关之战中,推荐了孙大人,臣以为不可以牵连过多。”
纯粹是无事生非么,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傅冠扬声道:“臣以为王阁部说的有道理,还是不要打扰的好!”
三位阁部三观很正啊,这也是大明王朝最后的福气了,若是几位阁部全都跟吴孟明一样,这个朝堂真的不堪入目了。
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温体仁,看出圣上的心思:“臣以为还是查个水落石出的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老混蛋!孙传庭已经死了,你让谁改之?让谁勉之?让孙大都护么?
简直是一派胡言!难怪当初孙铭倧把他掀翻,看来还是手下留情了呀,若是直接弄死岂不是少了很多麻烦?
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加封太子太保,代为辅相孔贞运:“臣以为当查!要彻查孙铭在朝中同党,切不可让他们逍遥法外!”
这是要搞株连的节奏啊!连代首辅都这死样子,大明的军人会怎么想?
孙传庭为国捐躯尸骨未寒啊,这帮混账却要清洗孙家,简直是一群禽兽不如的混账!
见不得这样的!户部尚书毕自严冷哼一声:“圣上!老臣已经年迈体衰,请圣上恩准老陈告老还乡,回去颐养天年吧!”
惹不起我躲得起!自从孙铭倧的浏河山基地被拆分,老毕就已经对崇祯朝绝望了。
当上户部尚书,有了浏河山基地以后,才过上几天好日子。
没想到朝廷中某些人,见不得户部轻松的好时光,硬生生把浏河山基地弄散了!
老东西!这个时候居然要告老还乡?不知道朝廷正当用人之际么?
还是说,老东西要将军?崇祯皇帝心情很不好:“好!毕大人这些年为朝廷操劳,的确是辛苦了,准奏!”
心里拔凉拔凉的,真真是卸磨杀驴,毕自严帮崇祯朝渡过财政危机,现在连象征性挽留都没有。
难怪孙大将军会离开,老毕怀念跟孙铭倧共事的岁月,尽管非常短暂。
工部尚书曹珖也站出来:“圣上,臣对精卫府指导不力,实在是难辞其咎,恳请圣上批准老朽告老还乡,颐养天年!”
又一个!崇祯皇帝脸色越发难看:“准奏!”
一帮没用的老东西,真的以为没了他们朝廷转不动么,曹珖跪倒在地:“臣谢主隆恩!”
只听崇祯皇帝扬声道:“还有谁?这朝廷运转不力,也该换一拨新人了,还有谁要离开?一起吧!”
这是身为皇者说的话么?大明的文官是有气节的,兵部尚书张缙彦站出来:“启奏圣上,老臣恳请回家颐养天年!请圣上准奏!”
“准!”
吏部尚书闵洪学一阵头大,这些实干家都走了,剩下都是玩儿嘴拍马屁的呀!
这可如何是好?接下来需要他吏部找人补缺,上哪儿找人去?想当官的有的是,有谁能像毕自严那样抓钱的?
有谁能像曹珖那样懂匠师的?有谁能像张缙彦那般,跟各军方巨头关系融洽的?
脑壳疼!倒是崇祯皇帝不在乎:“着吏部找人补缺,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和工部尚书,都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