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忌惮都是互相的!

智瑶忧虑韩氏的实力太强,某天暴起会给原国造成很大的伤害,不进行削弱或是干脆处理掉更是有可能对智氏取而代之,肯定是想要削弱或进行剪除。

韩氏怕的是自己的实力不够难以自保,不想将全族安危寄托在智瑶可能的仁慈上面。

在这种事情上本身就不存在什么对错,有的只是立场上面不同而已,不是吗?

现在的问题是,不管智瑶有没有灭掉韩氏的心思,又或者韩氏会不会对原国不利,双方出于自己的立场给僵住了。

能不能解决?可以轻易解决的话,还能叫难题吗?显然是都信不过对方,看谁到底能玩得过谁罢了。

在这一件事情上,智瑶无疑是保留了极大的克制,要说出于友情可能有一点,占得比例却是不会太大,主要还是怕处理韩氏引起连锁反应。

“所以我才佩服杨坚,取代北周之前比其他柱国实力弱小,建立杨隋能稳住那些手握重兵的家族,并且使杨隋蒸蒸日上。”

“若说杨坚有什么错,大概就是只削弱那些家族,没有魄力彻底铲除,将麻烦留给了二代。”

“真正讲魄力还得说刘邦,明知道会有大代价还是毅然决然以老迈之身剪除异姓诸侯。临死前也给做大的吕氏留下了致命的命门。”

“当然,要算的话,还要加上‘向天借命五百年’的那人,小小年纪就依靠几个没了根的小伙剪除权臣,二十来岁逼反手中有重兵的异姓王,并且成功平了叛。”

在智瑶自己看来,他前后已经给了韩氏三次机会。

第一次是智瑶让韩庚作为主将征讨秦国,近八万大军可以跟秦国进行血拼,拿下秦国都城“雍”建立大功劳。

有了这个大功劳,还讲究功能抵过的时代,犯错了怎么都还有回旋余地。

第二次就是命韩庚去征讨商于之地,韩氏可以用攻夺周王室的地盘来自污。

自污之后,哪怕韩氏的实力不被削弱,他们的名声变臭,化家为国不会得到世人所接受,起码可以让智瑶更放心。

第三次便是今年的再次西征,智瑶征召了韩氏的一个“军”和三个“师”的兵力。

韩氏没有在西征军队获得重要位置本身就是一个信号,不说韩氏的部队应该更加卖力拼杀,哪怕仅仅是正常履行自己的责任,无外乎就是维持现状,

1200ksw.

结果呢?韩氏表现出比较明显的退缩,不忠王事也就不提了,自保是为了做什么,要保存实力跟中枢对抗吗?

有道是事不过三,智瑶打从心里也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只是作为一国之君超过限度的忍让,有时候远比想象中更有用。

如果智瑶想要解决韩氏,接下来要让其他家族得知智瑶已经忍了韩氏好几次,并且也不是要逼韩氏去死,只是想要见证韩氏的忠诚,韩氏却是一再拒绝智瑶的好意,相关的事情传出去。

这样做或许会危害到智瑶的威信,却是能够把智瑶讲旧情的一面立住,动手的时候减少其他家族产生的恐慌。

“灭掉秦国之日,便是韩氏灭亡之时!”智瑶认为可以操作起来了。

当前的原国发生内乱或许会勾引诸侯来犯,只是楚国已经不行了,光凭越国和宋国还无法给原国造成致命威胁。

智瑶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剪不断理还乱,不能将麻烦留给二代,要不然可能获得一个秦帝国或隋帝国的下场。

这样的话,一应的部署就该运作起来了!

韩庚当然察觉到了众人的异样眼光,霎时间心里一阵阵季动,赶紧将目光移到智瑶的身上。

智瑶早就能做到不将心情表露在脸上,保持着一种寡澹的微笑,说着一些去“曲阜”之后要做的事情。

原国对鲁国的军事行动已经持续了三年,一度能够彻底灭掉鲁国选择放弃,占领了“曲阜”却是让鲁国一众大臣安然返回。

此后,原军从“曲阜”撤军,只是占领了鲁国的半壁江山。

比较诡异的是鲁国众臣回到“曲阜”了,他们却是没有安排新君即位,尤其配合原国将“曲阜”变成一座用来辩论的城池。

所以是,目前鲁国没有灭亡,可是他们也没有一国之君,处在一种三桓共治的现状。

今次,智瑶出巡的最后一站选在“曲阜”有其原因,理由是三桓联合起来派出使者谒见智瑶请求有条件投降。

要不怎么说鲁国人有意思呢?忠贞的特别忠贞,小人的特别小人,有些人还能将忠贞与小人两种角色同时玩得贼熘。

楚国、越国、宋国和郑国联合起来纠集几十万大军,连续两次都打不过原国,关于这点已经被天下人看到了。

如果几个诸侯用几十万大军都无法打得过原国,还搞得郑国最终被灭,楚国也失去了十分之二疆土,试问本就实力弱小的鲁国能抗衡原国吗?

有些国家的人,他们明知道打不过入侵者还是会拼死抵抗,乃至于战到最后的一兵一卒,获得一个求仁得仁的最终落幕。

而有的国家在清楚打不过之后,他们会思考抵抗到底划不划算,再将天下局势看得明白,认为一时的胜败不算什么,选择用投降的方式保存元气,等待转机到来的那一天。

有些时候吧?盟友要让自己去扛去血拼,是不是盟友对不起自己在先?而自己察觉到了盟友比敌人更可恨,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不说,刹那间就给顿悟了。

智瑶的出巡队伍来到“曲阜”郊外,获得了以三桓为代表的鲁国人出城三十里相迎。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原国与鲁国多么友好,鲁国侍奉原国有多么用心呢。

当然了,原国的一些人,他们要么是早早就在“曲阜”这边,不然就是脱离出巡队伍过来,一块将可能出现的隐患排除掉,再控制好现场保证不会出现意外。

三桓深怕引起什么误会,选择对原国的一切行动保持了最大的配合。

智瑶在看到孟孙彘、叔孙舒、季孙强亲自来迎时,很刻意地扫了韩庚一眼,再满脸带笑地下车主动迎上去。

这三人就是三桓当前的家主,他们亲自出城三十里恭迎就一个意思:俺们躺平了,祈求原王吃相能好看一些。

面对完全躺平的三桓,哪怕智瑶张一张嘴就能彻底消灭,作为一国之君面对外部势力这种程度的服软,怎么能够行暴虐之事呢?

所以,智瑶对三桓当代家主表现出了平易近人的一面,先后回应问候,再主动讲一些关于鲁国的风土人情。

大王都这样,原国其余有分量的人立刻知道该怎么做了,无外乎就是收敛没必要的嚣张跋扈,别一副盛气凌人的模样,尽量表现出和蔼的一面。

司马穰苴不知道是赞许还是嘲讽,说道:“鲁国必成典范。”

近期跟在司马穰苴身边学习的智开听得一愣,心想:“可不是嘛?”

话说,智瑶出巡怎么会带上智开,国内没有监国的人合适吗?

然而,始皇帝出巡一样没有安排监国人选,带上一整套中枢班子,走到哪就在哪处理公务,只是苦了来往押送公文的人了。

就实话而言,当前原国的疆土并不算大,不完整版的郡县制刚刚执行,公务方面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另外一点,该进行的事情早就安排妥当,可能需要即时处理的事项,待在“濮阳”或是来到“曲阜”这边,驿站系统早就被智瑶给建立完善,耽误的时间也就三五天的差距。

三五天的时间差?事情足够大为前提,致命绝对会显得足够致命。

问题是什么?当前又不是能够即时通信的时代,并且是一个效率很慢的时代,争取时间什么的想办到太难了。

做什么之前都留有足够的后手,对于无法办到及时通信的时代无比重要,智瑶不可能会忽视这一点的。

三桓光棍到什么程度?他们让原军将整个“曲阜”给控制住,还约束自己的手下配合驱赶或逮捕闹事的鲁国人。

智瑶不无苦笑地对自己的大臣说道:“三桓如此,寡人甚是无奈。”

兼并对象太配合了要怎么办?哪怕只是为了树立典型,给予未来的敌人一个榜样,肯定是怎么优握就那么来了。

在“曲阜”这边的可不止鲁国人或原国人,其余诸侯国的人也有不少。

这些各诸侯国的人,属于商贾的数量极少。这点没毛病,只会有一些胆子够大又有足够魄力的人会到战乱区域做买卖。

因为“曲阜”被打造成为一座辩论气氛很足的城池,吸引了很多喜欢嘴炮的人,一些落魄贵族觉得是一个展现能力的机会也相续过来。

过去的将近两年时间里,原国在“曲阜”招聘了不少人,一般是选择认同“一天下”的有志之士。

由于时间还短的关系,再来是没有优秀到逆天的人物,暂时还没有招聘者进入智瑶的视野并得到重用,大多是被送去再培训,要么是安置在各郡县为官。

在原国当官这么容易的吗?这要看是在什么年代,目下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是文盲,逮住一个识字的人都很难得,只有“量才任用,人尽其才”的一个选项罢了。

智瑶并没有住进宫城,甚至没有住在城内。

没有必要住进宫城,会显得很是嚣张,并且让人看到迫不及待的一面。

至于不住进城内是智瑶秉持的谨慎使然,完全不给别有用心的人有任何的机会。

“大王,鲁国三桓皆已投靠?”韩庚找到机会,问了一句废话。

如果三桓彻底放弃抵抗,原国在兼并鲁国的过程中将变得无比顺利。

这一点跟郑国的公族被消灭,很难再形成规模抵抗的原因一样。

鲁国和郑国都是公族掌握了绝对的权利和实力,一旦公族从肉体或者精神上被摧垮,国家就不具备抵抗实力了。

智瑶像是不明白韩庚问那一句话什么用意,笑着说道:“此事早有定论。”

这不对!

以前韩庚是司徒,目前已经是执政,以身份而言并不知道三桓将会携国而降的事情。

再则,以原国的实力来说,使用武力兼并鲁国并不会遭受多大的损失,还能干脆利索将鲁国的旧有势力彻底铲除,为什么要留下在鲁国极具影响的三桓呢?

想到什么似得韩庚眼皮一直跳,想将思路完全理清楚,那一边智瑶说话了。

“今次受降乃是太子负责。”智瑶说道。

这没什么,又有点内涵。

鲁国没有在任的一国之君,由智开接受投降可以积累声望。

关键的问题在于什么?韩庚是原国的执政,本人也来到“曲阜”这边,鲁国是执政出面投降,哪怕轮不到韩庚出面,用九卿之一的任何谁去纳降都是合适的。

智瑶又讲了一些鲁国的特别情况,包括为什么到了最后一步不采取武力兼并的方式,接受这等方式的兼并。

那是可以忽视却又需要在意的一点,简单说就是鲁国的“儒”太多太多,他们未必能够在正面上起到关键作用,不将他们的嘴巴堵上则会满世界到处乱说。

知道一件事情吗?也就是始皇帝横扫六合之后,征召天下有才学之士聘任为博士,一方面是让他们不要在地方上嘴炮,再来是想得到他们的接纳,借他们的能说会道以及名望使六国旧地安稳下来。

结果是什么情况?始皇帝对这一帮人不说推心置腹,待遇方面则是一点都没有缺少,甚至可以说异常优待,换来的是这帮人的不配合,乃至于始皇帝举行泰山封禅期间更是发生一件耻辱的大事。

始皇帝想用泰山封禅来证明自己统治得到老天认可,一帮博士明明有能力将事情办得极好,他们选择用无休止的争吵来拖延。

临到始皇帝实在受不了任命李斯全权负责泰山封禅事宜,正式举行封禅的那天却是到了半山腰下雨,举行完封禅仪式的始皇帝狼狈回到营地,遭到了博士们的当面嘲笑。

上面那件事情是记载在史书的真实事件,足够证明某些人的胆子有多大。

智瑶无法自己去堵住那些人的嘴,起码能用三桓恶心他们,不是吗?

而韩庚品味出了另一层意思,浑身冒冷汗地想道:“这是大王给的最后一次机会,还是想要逼反韩氏?”

爱乐书屋推荐阅读:新贞观造反录假崇祯的自我放飞日记大唐之神级败家子蒹葭酒楼计灭七国,屠遍天下,第一毒士名门春事大唐再起执魏世子很凶俺四叔是朱重八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入秦记无双世子爷日月悬空魂附废柴公子开启逆袭成就霸业大汉兵王长夜谍影水浒:开局成为店小二梦境归来做才子重生大唐成为安禄山的私儿子开局被女土匪看中,我占山为王三国:逆天系统,称霸天下大暴君从火凤凰开始的特种兵制作短视频收集资料,古人看麻了风流神针模拟中辅佐女帝,但模拟是真的大唐最强驸马爷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重生之岳飞传奇北明不南渡南宋出圈记百战百胜!只因我能提前模拟战争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安西兵日记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我的公公叫康熙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我是大明瓦罐鸡我只是夫子(穿书)男主总想当我的腿部挂件他来自秦朝大唐:我爹是保镖头子雄兵连之再世周瑜凤凌天下回到明朝做权臣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回到上古当大王大楚皇权万古第一战皇
爱乐书屋搜藏榜:武道凌天大周少卿毒妃重生之杀伐穿越原始之魂三国赵云之子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我的公公叫康熙我的草寇人生三国:逐鹿天下,醉卧美人膝不愿长生的徐麟无双世子爷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克跑传记最强帝王养成系统深宫宠爱:小丫头,给本王暖脚大宋之最强纨绔猖狂庶女,邪王赖定小医妃我是大明瓦罐鸡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执魏红楼之意难平开局长生不老,看遍世间烟火贞观长安小坊正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住手啊!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绝佳嫡妻盛世嫡妃(木兰听雨)北宋不南渡锦绣凰途:毒医太子妃红楼春大明:宁愿被人遗忘的大明皇孙从我是特种兵开始签到大明:我朱允熥,监国大明南明:从边境崛起的日不落帝国召唤猛将:从乱世流民到君临天下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大明政客神医农女:傲娇夫君,惹不起!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我的老婆是土匪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红颜乱,纨绔王爷的宠妃大唐至尊龙帝我麻了:穿越到古代带着狙三国之关平当老大系统派我来抗战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长平长平暄和皇贵妃传
爱乐书屋最新小说: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