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弼的带领,让大魏甲士士气高涨,其余士卒也跟随着向城墙进发。
宋军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进行反击。
滚木,拴着粗壮的铁链,上面全是倒刺,一旦被砸中,非死即伤。
擂石,上面也有被磨得锋利的棱角,被砸中也好不到哪里去。
宋军弓箭手也不停地向城墙下释放箭矢,同时,还有士卒将猛火油和轰天雷扔下城墙。
只不过这种手持的利器体积小,威力也不大,所以现在宋军库存并不太多了。
虽然重甲能够防住弓箭,但是面对滚木擂石也没有作用。
古弼身手还好,不过也要躲避滚木擂石,他也尝试劈断铁链,但是宋军士卒根本不给他机会,每次他挥刀劈向铁链,就会有士卒向他扔来巨石。
于是,古弼只能躲避,这就让他很难快速登上城头。
而其他士卒更是举步维艰,宋军抵抗的猛烈,让魏军损失逐渐加大,再加上床弩和七发车弩开始对付井阑,如今魏军的井阑基本失去了作用。
没了井阑的压制,宋军弩兵开始发威,连绵不断的箭矢,让魏军伤亡越来越大。
散热魏军却根本无法登上城头。
古弼也被一支弩箭射中,好在只是卡在铠甲缝隙中,并没有造成伤害。
但是重甲兵的损失让他心疼不已,好在拓跋伏罗的命令下达,重甲兵暂时撤退。
重甲兵虽然防御强悍,但是攻城的时候也有劣势,就是铠甲过重,登城的速度稍慢,更容易成为目标。
所以,拓跋伏罗不得不先把重甲兵撤了下来。
然而普通士卒面对宋军的反击,根本无法登上城头,被宋军死死压在城下。
魏军士卒虽然悍不畏死,但是宋军准备更充分,接下来,宋军见魏军被压制,开始对云梯下手。
云梯车和后世影视剧中不同,不是一把梯子,而是一种攻城器械,架设在城墙上,梯子顶端还有铁钩,很难被推倒,不过送错有办法,他们将猛火油淋到云梯车上然后将火把扔下去,云梯就被大火吞噬。
就这样,魏军只能后撤,拓跋伏罗这个时候也下令鸣金收兵。
魏军第一次攻城以失败告终,城墙下那些受伤的魏军士卒也只能自生自灭了。
不过就算逃回大营的魏军士卒,也很难得到救治,魏军和宋军不同,没有那么多随军医者,所以,魏军的伤兵营里一片哀嚎。
拓跋伏罗不得不将伤兵营移走,以防打击士气,然而此时的魏军士卒却沉默了许多。
毕竟,他们不少都和宋军交过手,通过几年的发现,他们觉得宋军多次打胜仗,已经骄傲了,他们则比以前强大不少,不会比宋军弱。
然而事与愿违,宋军战力依旧很强大,今日一战,魏军损失近四千人,其中重甲兵还伤亡近百人,而宋军伤亡不过二百余人。
这样的差距让魏军士卒认清了现实,他们依旧不是宋军的对手。
这种悲观的情绪在魏军大营中蔓延,不止普通士卒,哪怕校尉,甚至是一些偏将、副将也有些悲观。
很快,有人来到了中军大帐,求见拓跋伏罗。
“末将拜见殿下。”
“什么事?”
“殿下,末将发现营中大军士气低落,不少士卒私下议论,说我们无论如何也打不过宋军,襄国也无法被我们攻破。”
拓跋伏罗大怒,拍案而起,“是什么人在营中散播谣言?”
那名将领道:“殿下息怒,并不是有人散播谣言,而是今日一战,损失颇大,士卒似乎没有了底气。”
拓跋伏罗也冷静下来,毕竟魏军和宋军交战败多胜少,所以大军因为今日一战,有悲观情绪在所难免。
然而不能任由这种情绪蔓延下去,否则对大军不利。
于是,拓跋伏罗道:“传令,众将中军议事。”
“诺。”
拓跋伏罗只能将将领聚集起来,先想办法提振士气,同时,还要想办法让士卒看到希望。
“参见晋阳王殿下。”
“不必多礼,坐。”
“谢殿下。”
拓跋伏罗环视众人一圈,然后道:“诸位,虽然今日我们没能攻破襄国,而且宋军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加不好对付,但是,本王发现一个比宋军还要可怕的对手。”
说到这里,拓跋伏罗停顿了一下,看着众将,众将也都在思考,比宋国还可怕的对手,那是谁。
拓跋伏罗接着道:“如今大营内悲观情绪蔓延,很多士卒认为我们不可能战胜宋国,攻破襄国城,甚至在座的一些将领也是这样认为的。”
一些将领心虚的低下头,拓跋伏罗继续道:“这很正常,当面对强大对手的时候都会有恐惧心理这很正常,但是我们不能退缩,别忘了,我们大鲜卑曾经纵横草原,别忘了,当初的刘裕也被我大魏击败过。”
这一番言论,众将心中终于提起了一股劲,而且他们也想起,他们也不是没有战胜过宋国,当初他们可是让宋国皇帝下过罪己诏的。
看到众将的表现,拓跋伏罗很满意,在座的大多都是鲜卑人,毕竟是精锐,以鲜卑士卒为主体。
随后,众将离开中军大帐,开始返回各部去激励士卒,然而拓跋伏罗依旧的想怎样攻破襄国的办法。
然而宋军器械精良,城墙坚固,真的很难攻破。
今日一战,近四千的伤亡,只换来宋军数百伤亡,而且没能登上城墙,这就很让拓跋伏罗郁闷。
拓跋伏罗也知道,宋国占据相州之后,对几座大城进行改造,不仅襄国、邯郸和邺城,尤其邺城,几乎可以和洛阳媲美,只不过没有洛阳那样繁华罢了。
拓跋伏罗也知道,就算攻破襄国,想要攻破邯郸也不容易,后面还有邺城,还有襄国如果被攻破,宋国必然会派兵支援,到时候宋国必然会全力攻击襄国。
再说,现在连襄国都没能攻破,其他地方想太多也没意义。
此时,各部将领都在激励麾下士卒,好歹让魏军大营中的悲观情绪好转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