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辽州进入绥州的一条官路上,正有一行书生打扮的人向绥州的方向前进,看起来大约有二三十人。
除了读书人的打扮之外,有一些似乎还带着随从。
沈沉澜跟几名衙兵蹲伏在官路山侧,悄悄观察着这群人。
捕头率先说道:“大人,这群是什么人,看起来像读书人,可怎么无端端有读书人来咱们绥州?”
沈沉澜刚才看见这群人的打扮时,心里已经猜出了几分。
现在这些人又走近了几步,更加印证了心中猜测。
年前,他曾经给师傅修书一封,请师傅帮忙给他寻一些先生来。
没想到,先生还真是寻到了。
见这架势,人数还不少。
沈沉澜大喜过望,忙派人下去,道:“快,这些是来绥州任教的先生,快下去好好迎接。”
于是,等这群书生一边问路,一边摸索着前进时,便见前方道路两旁,站立了许多人。
沈沉澜选在水泥路刚有的地方等候,算是一个迎接仪式。
不然他们贸贸然上前,估计会把这些先生给吓跑。
沈沉澜出来得急,哪里有带什么官服,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见人来到跟前,他便主动开口道:“想必诸位是来绥州任教的先生,沈某特此前来迎接。”
这些先生跋山涉水,天还冷着的时候,就已经在赶路了。
如今听到这话,就像听到什么天籁之音。
“终于到了。”有人忍不住道。
为首的一位,看起来年纪稍长一些,闻言便道:“我们是受颜先生所托,特意前来,我姓秦,不知道阁下是?”
沈沉澜刚要答话,一旁的捕头却抢先道:“这是我们绥州知府沈大人!”
好大的官威。
秦先生心说。
但马上,这位沈大人就横了身旁那人一眼,道:“退下,何时轮到你这般对先生说话。”
沈沉澜平日里性格温和,不拘小节,倒让这些人习惯了。
但正是因为这样,他一严肃起来,捕头便吓得马上就噤声了。
沈大人一般不发火,除非不一般。
捕头赶忙连连退下。
沈沉澜转而对秦先生道:“先生们千里迢迢到绥州来,辛苦了,稍后进了城,便先请诸位先生先歇息歇息,之后的事,等先生们都歇好了,再谈。”
秦先生自然没意见。
只是回到马车里边时,看见前面这白花花的水泥路,还是有些惊诧:“你们这路……是铺了石头在上面?”
这路远远看不到底,要真是铺的石头,得挖多少山,才能铺这么一条长路。
而且这还是在城外,城门都还没看见。
这么长的路,若都铺了石头,那得耗费多少人力物力。
古有阿房宫劳民伤财,这绥州,莫非也是一样?
沈沉澜愣了愣,道:“哦,这是水泥路,用了特定的凝固石粉混合沙土建造而成,马车走在上面十分平稳。”
秦先生虽满腹疑问,但还是咽了下来,不再多问。
如果不是看在颜先生面子上,看到此情此景,他怕是要原路折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