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脚踏步靴,身披蓑衣,于成龙抬头望了一眼阴沉的天气,心中泛起了涟漪。

早在绍武初年,省试在山西试行,多年不就的他很快就中试应榜,成了知县。

进士们为官,三年一任的官期,两年左右就能升迁,而他足足待了三年,最后评了一个优异。

再之后,拔为省城的附郭县官,再后是府推官,通判,在前年才终于升入京城,在工部做事,担任员外郎。

虽然他的官身在工部,但除了一开始点了几次卯后,随后大部分时间的差遣都在淮南地区。

去年底,因为在淮南兴建圩田众多,备受工部上下瞩目,所以拔升为郎中,正五品。

从正七品,跑到如今的正五品,他用了七年时间。

郎官,今个儿还出去吗?

等他下了城楼,两个差役则牵着骡子,穿着蓑衣,挎着腰刀,虽然看起来微风,但裤脚衣袖都被污泥粘上,显得很是落魄。

没办法,工部都水司的差役,都是苦活。

邳州没事,咱们回高邮去看看。

于成龙摇了摇头,略显干瘪的脸上露出一丝沉思,他果断地骑上骡子,在差役的牵引下,缓缓向南而去。

本来坐船是最安全的,但在这个时节,黄河泛滥,运河拥挤,还不如赶路来得快。

对此,于成龙对于辛劳毫无怨言。

而两个差役嘴角泛苦,想要言语几句,但如今只能作罢。

大雨天的赶路,满腿的黄泥,这差事,哪里像是官差能做的?

奔波了半天,三人来到了一处路边的茶铺。

三五张木桌,稻草搭建的木棚,以及一间简易的马厩,幌子随风飘动,即使上面已经粘满了黄泥,商家也是毫不在意。

骡子被安置在马厩中,几捆干草伺候着,也不嫌弃。

两个差役则问道:郎官,今个吃什么?

老样子。于成龙摇摇头,随口道。

较大的差役叹了口气,随口吩咐道:给这位官人一碟素菜,一碟炒蛋,再上一壶茶。

我们二人则同样如此。

虽然三人同行,但官吏的差别很大,吃饭的桌子必然是要分开的。

对了,给骡子加点精料吧!于成龙想起来什么,从怀中掏出一块银圆来,塞到了二人怀中:

今日你们二人伴我辛苦了,就再多一坛酒水!

邳州的米酒很不错。

俩人心怀感动,看了一眼于成龙,不由得越发敬佩起来。

像他们这般的吃住,只有驿站才是免费的,其余的时候都需要自费。

见天的频繁赶路,即使是于成龙都感觉到拮据,更何况他们这些差役了。

于成龙用筷子小心地吃着鸡蛋,手中握着馒头,心中颇有一些感怀。

谁能知道,在几百年前,黄河还没有改道的时候,淮北地区比得是稻米?如今竟然变了谷物小麦了。

年轻的小二招揽的客人,他的浑家则系得围裙炒着菜,年迈的老头则抱着孙子,满脸的褶皱,看着远处的雨水发着呆。

小孩眨着大眼睛,跑到桌前盯着鸡蛋,抱着老旧黢黑的桌腿就不放开。

于成龙会心一笑,筷子夹块鸡蛋,直接放在他嘴边。

小家伙回首望了一眼亲爹,年轻的老板则摇摇头。

于成龙则不由分说地直接将鸡蛋送到其嘴里,然后笑道:我看这小家伙机灵。

老板则陪笑道:客人心善,可巧让我家碰到。

鸡蛋也不算什么珍奇物——于成龙微

微摇头:你们邳州附近养了不少的鸭子,鸡蛋不多,鸭蛋应当不少吧!

这时候,年迈的老头才过来抱住孙子,一屁股坐在咯吱作响的长凳上:

鸭蛋哪有鸡蛋香哩!

黄河改道南下,不仅让淮河两岸从鱼米之乡变成了小麦的天下,更是让许多纵横的沟渠湖泊消失了。

大量的盐碱地盛行,芦苇荡遍地,让淮盐成了特产,随即鸭子也适应了芦苇荡,咸鸭蛋就成了特产。

高邮咸鸭蛋名声极大,但敢问淮北哪个州县鸭蛋不好吃?

吃多了鸭蛋,鸡蛋就成了最香的东西。

老人家,日子过得如何?

于成龙吃着黄黑色的馒头,干喇着嗓子疼,不由得将其撕成片放在碗里成糊,筷子夹着菜凑着吃。

日子也就那样,凑合着过呗!老人目光瞥向其蓑衣,对于他的官身背景毫不在意。

他一大把年纪,官府不会抓他的。

但总归不打仗了,天下太平了……

老人嘀咕着,脸上这才泛起了一丝光芒。

这时候,停下活计的老板也走过来,开口道:其实吧,打仗并不尽是坏处,我这副家当就是当年我爹挣回来的……

于成龙一愣,他看向了老头。

老头露出一丝得意:当年建奴南下,朝廷组织所有人撤退,我就带着他娘和他去了凤阳,我就在军中帮活,毕竟管饭嘛。

从运河里拉船,当纤夫搬粮食,足足忙活了两三个月,建奴被赶跑了,我也累得半死。

不过,或许是赢了,朝廷当时还发了一两银子,我就拿着银子建个棚子,在官道附近卖茶水,虽然赶不上运河边人多,但也吃喝不愁。

于成龙对于老人的睿智和能力感到佩服,能够在乱世之中活下来,并且打下一份小基业,已经算很不错了。

邳州粮价不高,没怎么变过,一斗粮在六十文左右……

盐倒是便宜了些,一斤不过二十文……

最后,问道了河工之事,老人沉默了。

他嘟囔了几句,最后才出声:这徐州府,就是被河工给毁了——

于成龙默然。

可不是吗?

几乎每年春讯夏洪,淮北各府都要广征河工修堤,偶尔遇到险情老女老少都得上,还要征钱。

更有甚者,到时候材料不够还要拆百姓家。

因为这条黄河,让淮北与江南同处一省,但却是两个世界。

关键是,频繁的河工背后,不定是安享太平,或许还会迎来一场洪水,人财尽失,家破人亡。

谁不恨之?

吃完了一场饭后,三人继续赶路。

于成龙此时心中却颇有几分沉闷。

在淮南的时候,梳理沟渠,建造圩田,百姓们多是欢喜,对于河工倒是不怎么抗拒。

而在淮北,人人畏河工如虎。

若非生在淮北,谁不想搬家?

待他们抵达淮安府治,山阳县时,最令他们震撼的,就是奔腾的黄河。

满目,都是浑浊的黄色。

狭窄的淮河河道,如今成了黄河的地盘,肆无忌惮地奔腾着,向东入海而去。

而淮河水呢?只能委委屈屈的去往各下游河口,大部分则对立在洪泽湖。

洪泽湖成了地上悬湖。

其堤坝高度,达到了惊人的六丈,从远处看极其瞩目,扑面而来的压力让人畏惧。

高家堰,人造的洪泽湖堤坝,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被加固加高,成为整

个北方最重要的地方。

而要知道,洪泽湖几百年则在不断地扩充面积,已经一望无际,难以计量。

没有入海口的淮河水则在不断的灌入,让其面积不断膨胀。

高家偃就是拿狭窄的通道口,一旦等到洪泽湖水量剧增,超过其负担后,就会倾斜而出,黄河就会溃堤。

到时候,淮河、黄河将会一同泛滥,这可不是1+1的后果。

甚至到了某种极限,许多人猜测,黄河和长江甚至会合流入海。

万幸,运河如今不负担漕运之职,朝廷可以尽全力治理黄河,淮河,而没有后顾之忧。

于成龙露出一丝笑容。

包括于成龙在内的工部官吏,如今都齐聚在淮安山阳县,等候着工部侍郎的大驾。

除此以外,此时的淮安府外,还聚集着数千建设工兵,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于郎中,邳州如何?

刚入漕运衙门,于成龙就接到了同僚们的问候。

随着漕运的终结,再加上安徽巡抚,江苏巡抚的设立,漕运总督只能被撤,衙门成了工部的大本营。

虽然江苏巡抚,布政使都去了,但应该没什么事。

于成龙摇头道:顶多邳州城进水罢了,江苏藩库有的是钱,不用担心。

附近的郎中、员外郎纷纷点头赞同。

很快,大厅中就站了数个郎中、员外郎,以及十几个主事,经承,低品级的胥吏根本就进不了。

我等见过少司空——工部侍郎一到,所有人立马规规矩矩的站好,拱手弯腰行礼。

工部侍郎孙江,他是个虎背熊腰式的人物,像一个武将多过于文官。

实际上,他是工部特有的技术出身,文化修养其实很浓厚,但凭借着他的专业才能,即使是举人的身份担任侍郎,也没人敢说他。

由此,工部上下自然也不敢议论。

前几天我去了一趟漕运衙门,本以为衙门废了,好歹能留一些兵卒过来帮忙,谁知道都是一些老弱病残,在一起都没三千之数。

孙江气呼呼道:荒唐,要知道在之前,漕运可是有数万人。

就给咱们留这些?谁不知咱们工部最缺人——

这话,没人敢接。

气氛沉闷了。

孙江也不以为意,他朗声道:朝廷九部之中,就是咱们工部最累,堂堂的郎中、员外郎,尽都在地方行事,听起来都荒唐。

但这就是工部,身系天下重任,肩负皇命,不得不为,这不比在京城点卯强?

听这话,于成龙打心底认同,他想应和一句,但见到众人沉默,也沉默了。

孙江见此,心中叹了口气。

都是一群老鸟,这几年来天天下县,心比石头还硬,这点还真的忽悠不过。

朝廷早就定下十年治黄淮之策,每年拨付工部数百万块,其中近一半用在治黄,你们也应感同身受吧!

陛下不会忘记你们,今年伊始,在陛下的关照下,吏部将对咱们进行京察。

哗啦啦——

这句话一落地,立马惊起了不少的冷吸气声。

好家伙,六年一次的京察提前到工部身上,这是人能做出来的事?

包括于成龙在内的所有人都慌了。

人行于世,百密一疏,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完完全全没纰漏。

放心,既然是关照,那么京察对你们自然是正面居多,些许小事也会忽略掉。

孙江正色道:京察一过,尔等或升官,或转任,总

之大部分人必然会前途远大的。

一瞬间,气氛就热烈起来,人人露出喜色。

所以,诸位——

孙江环顾众人,沉声道:像去年那样对淮河缝缝补补,兴建圩田之事,高兴的只是地方同僚,工部,内阁,乃至于圣上,并不太高兴。

对黄、淮二河,今年要来真的了。

所有人这时都心事重重。

于成龙随大流离去,半路上被一小吏拦下。

被带到后院,见到了孙江,孙侍郎。

见过少司空——

于成龙一愣,稳住了心思。

于成龙,你是山西人?

山西太原府,永宁人。

首揆也是山西人,看来山西出英才啊!

孙江赞叹道,瞥着于成龙干瘦的脸,笑道:临行前,我倒是多听人赞你行事果敢,为人谨慎认真,虽然是一些誉名,但我却想知道是否名副其实。

说说,对于治黄,治淮,你有什么想法。

于成龙眉头一蹙,对于这位侍郎的方直倒是有些不适应。

不过他终究是心系治水的,拱手拜下:少司空,数百年来,黄河夺泗水入淮,已然成型,非人力可变之。

治黄之事,无非是缝缝补补,并无新意。

而朝廷之重,则在于淮河。

哦?孙江眉头一挑:你倒是好大的胆子,天下都重黄而轻淮,你倒是反过来了。

前朝潘太保(潘季驯)束水治沙,已属良策,臻致完善。

于成龙毫无畏惧之色:如今朝廷最要紧的,就是要给洪泽湖泄洪,也是给淮河一条出水口。

不然的话,随着高家堰堤坝越来越高,其后果则日益严重,反而会影响黄河之稳定。

到时候水患必糜烂数省,千万百姓葬身泽国之日,想必不远矣!

ps:写治水,我真得要查资料想想怎么治理黄淮地区,要言之有物,我太难了了……

爱乐书屋推荐阅读:开局被女土匪看中,我占山为王三国:逆天系统,称霸天下逍遥小都督北明不南渡李二,我真不是你三弟!新贞观造反录天官族长压力大假崇祯的自我放飞日记大明都督重生于康熙末年回到上古当大王明帝兵锋王座红楼之开国篇重生原始社会的文明之路世子很凶重生藩王:我有一款辅助系统刀尖之上大明望族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扶你登基要杀我,卸甲归田你慌啥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这个开局有点惨啊!男扮女装为祸人间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蒹葭酒楼从我是特种兵开始签到李明是遗弃的皇子极品假太监大唐第一熊孩子三国大军湿家计灭七国,屠遍天下,第一毒士我不是野人名门春事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魂穿大齐:我只想活命崛起的家族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镇国傻世子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锦绣凰途:毒医太子妃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我在边关契死士!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明仙师南唐节度使明末之白衣天子
爱乐书屋搜藏榜:武道凌天大周少卿毒妃重生之杀伐穿越原始之魂三国赵云之子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我的公公叫康熙我的草寇人生三国:逐鹿天下,醉卧美人膝不愿长生的徐麟无双世子爷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克跑传记最强帝王养成系统深宫宠爱:小丫头,给本王暖脚大宋之最强纨绔猖狂庶女,邪王赖定小医妃我是大明瓦罐鸡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执魏红楼之意难平开局长生不老,看遍世间烟火贞观长安小坊正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住手啊!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绝佳嫡妻盛世嫡妃(木兰听雨)北宋不南渡锦绣凰途:毒医太子妃红楼春大明:宁愿被人遗忘的大明皇孙从我是特种兵开始签到大明:我朱允熥,监国大明南明:从边境崛起的日不落帝国召唤猛将:从乱世流民到君临天下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大明政客神医农女:傲娇夫君,惹不起!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我的老婆是土匪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红颜乱,纨绔王爷的宠妃大唐至尊龙帝我麻了:穿越到古代带着狙三国之关平当老大系统派我来抗战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长平长平暄和皇贵妃传
爱乐书屋最新小说: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黑魔法三国传水源王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