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一听是宫里来的,杨怀仁不敢怠慢,忙从床上爬起来,揉了揉惺忪睡眼,用湿布简单擦了擦脸便出门相见。

来人正是苏公公,杨怀仁想起当年他们第一次见面时,赵煦还年少,苏公公也才二十几岁而已。

如今近十年过去了,苏公公脸上也有了些沧桑之感。

苏公公见杨怀仁走出来,忙上来行礼,杨怀仁知道苏公公是赵煦贴身伺候之人,自然不敢装大,也急忙还礼。

杨怀仁问道,“本帅率军这才刚到东大仓外的漕运码头,怎么苏公公就已经到了?”

苏公公脸色有些焦急,不过还是耐着性子解释道,“黄公公比大帅先到一步,算好了大帅的船期了,所以咱家才早早在此迎候了。”

杨怀仁笑了笑,“听闻陛下身体抱恙,苏公公如此贴心之人如何不在陛下身边照应着,跑来迎接我这么个粗人呢。”

本是一句抬举别人也抬举自己的客套话,没想到苏公公当了真,忽然换了口气道,“大帅说的是,陛下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这次咱家来东大仓,也是陛下刻意安排的。”

杨怀仁也认真道,“听苏公公的意思,陛下的身子……”

苏公公不敢说下去了,只是肯定的点了点头,“陛下已经期盼大帅多日,只望大帅抵达,即刻起身进宫面见陛下。”

杨怀仁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虽然离他印象里赵煦驾崩的日子还有近四个月的时间,可从苏公公的意思里来看,似乎事情并没有那么乐观。

杨怀仁也顾不得换一身朝服了,立即召集了一队人马,跟随苏公公进宫面圣。

其实来接杨怀仁的马车早就准备好了,杨怀仁下船和苏公公上车,忽然瞧见还有些以前在京城里的时候就认识的朝堂官员在场。

他们只是没想到苏公公直接把杨怀仁带上了宫中的马车,这才不好直接过来相见罢了。

这些人让杨怀仁觉得很奇怪,一看他们就不是和苏公公一起的,但明显又是在等候杨怀仁的,而且看样子好似已经等了好久了。

这些人里边,杨怀仁发现他们也并不是一起的,好像还分成了几派,有些事朝堂上举足轻重的官员,像是章相公的左膀右臂的人,也有端王府赵佶的亲信之人。

杨怀仁细想了一下,似乎能猜到一些事情,可有些话又不好从他自己嘴里说出来,于是佯作询问苏公公道,“这些官员,难道不是和苏公公一起的?”

苏公公瞅了一眼,有些鄙夷地说道,“不是。有些事大帅刚到京城,可能还不知道,就在几天之前,大朝会上已经有人上书陛下,要陛下立储了。”

苏公公说这话的时候咬着牙,好似要生吃活嚼了那些人一般。

不过在杨怀仁看来,这种事其实很寻常,自古以来,每当皇帝生病的时候,按照正常的程序,朝堂上的大臣是必须要上书劝皇帝早一些立储的。

这其实也没什么,大臣们也是尽人臣的本分罢了,毕竟历史上因为皇帝犹豫,没有当机立断册立储君而出现意外的情况也很常见。

因为没有正式的储君,多个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人自然会为了皇位起争执,也导致了朝堂甚至是整个国家的混乱的局面出现。

正是因为害怕这样的局面出现,所以一般在皇帝继位之后不久,朝中大臣就会劝谏皇帝早点立储。

赵煦是因为太年轻,所以当今的朝堂之前也就没有太着急,可眼下赵煦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也就难怪朝堂上的大臣着急了。

这种事本身也是很正常的,尽管在皇帝看来,我病了你立即上书要我立储,好似在咒我死一样不吉利。

但实际上,大臣们认为这种行为才是显示他们忠君爱国的表现,特别是在这个时代,文臣们都喜欢在礼义孝等问题上做文章为自己扬名,才不管皇帝本人高兴不高兴。

苏公公自然是心向着赵煦的,在他心里,赵煦还在一天,朝中大臣上书劝皇帝立储都是大不敬的行为。

杨怀仁其实不会在意这个,他在意的是,如果整个朝堂上的人都在议论立储之事,一方证明赵煦可能真的不行了,毕竟从太医嘴里得到一些消息,并不是件很难的事情。

另一方面,也说明本来朝堂上不同势力的暗流涌动,如今也越来越走到了明处。

既然是议储,强调的就是一个议字。

如今赵煦膝下无子,皇弟倒是有五个,除了两个还未成年的之外,三个已经成年的皇弟,自然会成为储君的潜在人选。

那么自然而然就会有为了争夺储君之位而发生的争论了。

杨怀仁对现在朝堂上的格局只是有个大致的了解,加上他之前记忆里关于这段历史的一些东西,他也可以确定如今朝堂上大致分成了三派。

第一派是支持最年长的皇弟赵佖的,以小部分文官和大部分武将为主。

赵佖是个独眼,人长得也丑了些,不过他毕竟是最年长的有继承资格的皇室成员,文官方面他能建立的关系不多,但在武将里却深得人心。

赵佖性情暴戾,所以对于大宋一直以来扬文抑武之事颇有微词,虽然不至于说违背太祖遗训,但他觉得武将地位偏低,应该适当提升。

他身边也有一些亲信谋士,大概是告诉他得军权者的天下的道理,所以赵佖这些年来一直和武将以及勋戚集团走的很近。

第二派便是支持赵佶的了,赵佶为人豪爽,颇为大方,端王府的生意得到杨怀仁的帮助,也是几个皇弟中最富裕也是最有钱的。

他又最是喜欢书画这方面的东西,所以和大部分文官关系紧密,文臣们也觉得赵佶温文尔雅,他当皇帝,自然是对文人最有利的。

第三派便是支持赵似的人了,虽然人数上最少,但其中以章惇为首的几位大佬,却坚定的站在了赵似一边。

他们的理由很简单,是通过一种排除法,来决定支持那一位王爷的。

在他们看来,赵佖虽然最年长,可他居心不良,性情暴戾,不是明君的人选;而赵佶又过于玩世不恭,耽于玩乐,也不适合继承皇位。

爱乐书屋推荐阅读:
爱乐书屋搜藏榜:武道凌天大周少卿毒妃重生之杀伐穿越原始之魂三国赵云之子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我的公公叫康熙我的草寇人生三国:逐鹿天下,醉卧美人膝不愿长生的徐麟无双世子爷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克跑传记最强帝王养成系统深宫宠爱:小丫头,给本王暖脚大宋之最强纨绔猖狂庶女,邪王赖定小医妃我是大明瓦罐鸡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执魏红楼之意难平开局长生不老,看遍世间烟火贞观长安小坊正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住手啊!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绝佳嫡妻盛世嫡妃(木兰听雨)北宋不南渡锦绣凰途:毒医太子妃红楼春大明:宁愿被人遗忘的大明皇孙从我是特种兵开始签到大明:我朱允熥,监国大明南明:从边境崛起的日不落帝国召唤猛将:从乱世流民到君临天下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大明政客神医农女:傲娇夫君,惹不起!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我的老婆是土匪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红颜乱,纨绔王爷的宠妃大唐至尊龙帝我麻了:穿越到古代带着狙三国之关平当老大系统派我来抗战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长平长平暄和皇贵妃传
爱乐书屋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