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王朝演绎————————————
人物:户部尚书萧翊天,孟家小姐孟扶欢
类别:精分
地点:长街戏班子里
时间:启成四年
事件:一曲折子戏,惊了谁的春
题目:风月两茫茫五
备注:这世间的风月,哪能谈得完。老萧这算是着了丫头的道,也不是那么容易出来的。戏子台上唱着,有的人听着觉得平常,也有人入了戏。
————————————————————开戏禁水—————————————————————
孟扶欢:
自孟府一路过来,日头也只剩几缕霞光还未收去,街头的树上已挂起了灯火,夜市也逐渐变得繁忙。扶欢引着人穿过夜市,指了指前面的茶楼。
“喏,戏班子便是在这儿,不过也只待几日,过几日又得走了。”
撇撇嘴提裙进门,锣鼓声近,角儿的声线也愈来愈清晰,扶欢熟门熟路上了二楼栏杆边儿处,唤小二上了瓜子儿清茶,托腮瞅着台上的旦角儿,
“你听,那丫头唱的可好?”
萧翊天:
也不过是跟着她走罢了,只要是同她一起的,老萧都甚是欢喜,就连他自个儿都不知为何,便不再琢磨,任由这心思去了。
街灯燃起,倒是多了几分人间烟火味儿,缥缈无垠的梦也落地生了根,仕途之事解决了这心里轻快许多,便安下心来听一曲折子戏,竟不知其中也有奥妙的。
老萧不懂戏,但那唱腔儿是极好的,圆润舒心,
“约莫是唱的极好的。”
老萧往后一靠,目光却始终定格在她身上,撇撇嘴无奈道,
“但老萧自小不听戏曲,不懂。”
孟扶欢:
是唱的极好的,习了数年,她也到了如此的水平,当真是不错的了。
“赏。”
口袋里的碎银子递给小二,努努嘴示意赏了下面的旦角儿,并附耳交代他带了句话过去,小二快步下楼,待一曲毕旦角儿将退场时递了过去,那丫头往上看了两眼,莞尔罢,退去,
“我也不是很懂,只是自小同他们一起顽闹,便习了几句。”
扶欢同她对视后回眸,双手捧着面前的茶盏,垂眸望着杯盏里的浮叶,怅然得很,
“不似她精通,却也幸不似她。”
萧翊天:
看着她动作也不言语,只摩挲了两下茶杯,端起浅抿一口方才搁着,这时开了声却不大轻快,
“丫头是识得她?”
许是觉得本该愉快的时候偏生沉闷,老萧皱了皱眉展颜一笑,
“丫头竟也会这些东西?这么一说老萧倒是兴致来了,方才听了她的,这会子想听丫头的,不知丫头肯赏脸来两句么?”
她到底还有多少东西老萧是不知道的,老萧越来越好奇,仿佛是谜一样的沉了下去。
孟扶欢:
不曾开声算是默认了,垂眸吹了吹浮叶一直捧着也不饮,一时间往事纷纷倒是没什么兴致听戏了,便顺了他的意开腔儿细声细气唱了几句,左不过都是风月情浓的词句儿,不大懂但拿捏得当也是挺不错的。
罢了,方张了张口,眉目之间带了三分不合时宜的愁绪,
“只会这几句,没有乐声相和,算不得好的,只当卖弄了,你也莫笑话我。”
萧翊天:
楼下呕哑嘲哳的东西倒不如她这清泉一般的声音,唱的是坊间的情事,一触触进了老萧心底,这时才恍然觉知,原来这几日的悸动是她悄然住进了自个儿心底。
“老萧倒觉得,丫头比他们唱的更是好听。”
老萧收回了视线,垂眸抿唇,只用饮茶遮盖了思绪,连带着声音也带了些惊慌,老萧强行按下,这丫头方不过十四,而他却已然是及冠,长她六七载,怎能这般?
这会子明白了反倒不适应,手悄然握成拳又放开,似有些无力。
孟扶欢:
沉浸在自个儿的情绪里并未察觉他的异样,待小二上来了给了答复方才抿唇抬眸看他,放开了手里的茶,抓了把瓜子儿磕着,不搭他话。
只等灯火渐迷,方才起身强扯笑意,他好意陪扶欢来,扶欢总不能将这股子心烦意乱塞给他。
“先生先回吧,我找她叙叙话。”
露出了略带歉意的笑,也不曾听后面儿的,便已飘然而去,毕竟是数载未见了,心急了些。
萧翊天:
她不说话,自个儿也不知道说什么,一时间气氛绝味尴尬,静的也有些可怕。老萧张口欲打破平静,却不想她先发声唤他回去,这会子天色黑了,老萧自然不放心她一个人回去,本想与她说等着,却不想她跑的快,便只能摇摇头坐这儿了。
楼下的折子戏还在唱,词词句句与自个儿而今之境无异,一时间貌似,也不是那么难听了。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