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王朝演绎————————————
人物:汝阳王。周瑾颜郁林王。周瑾琞
类别:精分
地点:茶楼
时间:启成四年
事件:茶楼里偶遇听书儿闲聊朝里的事
题目:品茶不可二心
柳扶笙戏苑
拙见:题目暗藏玄机,结合人物,环境,事件引人无限的遐想,让人想先睹为快。郁林王的描写中不知不觉也展开了画卷,“信缘不惧争”一语中的突出人物形象。汝阳王的“心向田园”乏倦朝堂纷争,让人不禁疑惑两个与世无争的王爷会有怎样品茶不可有的“二心”。鹤自有清风傲骨之意,瑾颜之扇彰显风气。顺卷而下,茶香氤氲入九霄,某种不知名也随之升腾。戏声起高潮至,捕风捉影,波云诡谲,二人话中有话,一语双关,既是提醒“品茶不可二心”在我看来,也有揭示“莫负良辰好景”。品茶之间上演了一出精彩的戏,有时无声胜似有声,弦外之音也丝毫不逊鸾凤之鸣。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o((*^▽^*))o
————————————————————开戏禁水—————————————————————
周瑾琞。
天儿热的很,折扇一打领了小厮往茶楼里去了,近来风言风语不少,左不过都是些朝中藏匿乱臣贼子的闲话,我也懒得去听,还不如一壶茶一折戏来的爽快。
执扇跨步进门,今儿来得忒早,说书的还未出来,便叫小二添了一壶茶等着。
这暗香居独有的水烟纱,得了多少人钟爱,终究也没几个人能吃的上,它信缘不惧争,同那殿上之位一样。
周瑾颜。
云霞不曾淡去,夜幕还未低垂,茶楼里的灯火亦没到燃上的时候,栏杆上远眺,京城里的繁华尽收眼底,都说黄昏里的京城最是好看,而我却看了多年,乏了,一如殿上大宝,虽有心人扶持,终究我,心向田园。
长舒浊气,绘双鹤戏的折扇撑开,撩帘入楼里,才走了不过几步,瞧得一人,眼熟得很,便走了过去,近身才知不曾认错。
“十四弟好雅兴,这会子来品茶。”
展笑在对面坐下,手中的折扇亦不曾停。
周瑾琞。
这茶等着倒不想来了人,听声儿便知是谁了,折扇微顿抬首莞尔,
“四哥不也是如此么?”
小二端茶来了便退下,将烫滚的茶香弥漫出来,我将它放了八分热方才搁折扇持壶倾入杯盏,提起靠近鼻翼嗅了嗅,眯眸勾唇才将其递过去,
“尝尝?”
余光也不忘瞧他,朝臣里举荐储君之位他是一个,只是一贯的风流不羁叫人摸不透心思,我虽不争,但也觉着他不适合九五之位。
周瑾颜。
日头渐垂了天边,楼里橘黄的灯笼一盏盏亮起,那茶上了桌便知是何物了。水烟纱之珍贵我岂非不知?皇族贵胄都不一定能用的上的东西,他十四倒是好,来了便有,如此可知他也是不简单的。
“水烟浮,如轻纱曼妙,由此而得名,凉至八分热,茶香便全出来了,好东西,四哥今儿是沾了十四弟的光能品上一品。”
说书儿的出来,一声惊堂木震慑了多少人,我本不羁,朝里那些东西也不过问,那说书的却讲的是旧年乱臣之事,便起了兴头,折扇一合,持柄轻击手心。
“听闻朝里有人要反,这会子在搜罗东西呢,十四弟可知道?”
周瑾琞。
“哪儿的话。”
这酒楼里的主子同我也是交情不浅,故而这茶虽稀罕我来他也给的不吝啬,却不曾知这份情叫别人看出别的意味。
我微拧了眉,捏了捏折扇又放开,兀自品茶,不大愿意闲谈后话。
“品茶三心二意便辜负了茶香,四哥,还是不提这事儿的好。”
惊堂木拍的响亮,我只偷偷瞄了一眼便懒怠再听,东西不新奇,只算的旧事。
顺手提盏,朝对面抛了个眼神儿过去才呷了一口茶,不咸不淡道,
“况且捕风捉影的事儿,四哥也信?”
周瑾颜。
我自垂首瞧折扇不看他眉心微蹙,一晃一晃的叫唇边笑意也浮了上来,十四如何看我我也知几分,他背后的人有谁我也知几分,
“哥信不信不重要,重要的是,父皇信不信。”
停了手中动作单手托腮直视他,折扇转而敲击桌面,似笑非笑道,
“关键是这捕的风里,十四弟岳父家也在里头,十四弟不关心关心?”
周瑾琞。
“岳父行事光明磊落,这捕的风里有没有他都无妨,捉的影子里没有他才是关键。”
这话道出来是略微心虚,那一声儿一声儿的敲击也叫人不顺畅,岳父背地里捣鼓的事儿我也不是不知道,只是天下是如何的,最后又鹿死谁手都同这茶一般,有缘人,才能得到。
“四哥,茶凉了。”
我倒了他杯盏里的茶又添上,重新推过去温润一笑,“水烟纱珍贵,可莫负了。”
周瑾颜。
瞧他兴致缺缺也不再提这事儿,索性我也不喜朝堂争斗只在乎红尘事,便顺了他得意搁扇提盏,茶香浮动在唇齿之间,只略微凉了不如正当火候的好,不禁懊恼话多,差点负了这珍品。
楼下的台子上说书人还在滔滔不绝,底下的人儿亦是津津有味的听,我投了个意味不明的眼神过去便兀自垂头饮茶。
一时倒是静得很。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