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天色才蒙蒙亮。
何雨柱就已经吃过了早餐。
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遍屋里情况,确定没有什么遗漏之后。
然后又给主屋和耳房的门都上了锁。
他才拿上两包行李,在某个正在小水池旁洗衣服的人好奇地注视下,风风火火地出了院子。
因为去集合了之后就直接出发了,所以何雨柱并没有骑车,而是走路前往轧钢厂。
他携带的两包行李——一个自制的大背包,另一个则是手提包,虽然两个包的容量都不小,但是携带起来却显得有些干净利落。
大背包装了换洗衣服和一些生活用品,手提包里装了一些方便面以及一些其他易携带的耐放‘干粮’和调料。
当然,携带行李包主要是为了掩人耳目,否则他完全能够空手上阵的。
等他赶到轧钢厂大门口的时候,大门左侧空地上已经有好五六个人候在那里了。
看着他们脚边的空地上摆放着或大或小的行李包,何雨柱猜测他们应该就是轧钢厂的集合队伍了。
“小何,这边~”
正当何雨柱准备走过去的时候,就看到了人群中的杨厂长正在朝他招手。
何雨柱不由加快了脚步,很快就走到他们跟前。
“杨厂长~”
“各位大师傅~”
一停下脚步,何雨柱就立马朝杨厂长和另外几人打了个招呼。
“小何,先在这里等一会,等人齐了之后就出发。”
杨厂长笑着打量了一番何雨柱以及他携带的行李,随即伸手朝一旁的空地指了指。
另外几人也是微笑着朝他善意地点了点头。
“小何,应该吃过了早餐吧?”
等何雨柱将行李放到地上之后,杨厂长提着一袋热腾腾的包子走了过来。
何雨柱下意识地摆手拒绝:“杨厂长,我吃过啦,您们吃吧~”
“嘿,吃过了也可以再吃个暖暖身子,这可是刚出炉没多久的。”
然而,对于何雨柱的拒绝,杨厂长却直接忽略了,热情地将包子递了过来。
何雨柱只得从中拿了一个,直接吃了起来。
随后杨厂长又给何雨柱简单介绍了另外几个人,其中有厂长秘书,一个八级钳工和他的两个徒弟,还有另外一个锻工。
还需要再等三个人——两个锻工师傅,再加上另外一个随行翻译员。
其中杨厂长还特意介绍了一下另外一个随行翻译员——一个大学还没毕业的高材生,是少数几个分配到轧钢厂实习历练的高学历人才之一,暂时属于轧钢厂的专职翻译员。
不过因为他还没啥经验,参与了好几次交流会的翻译工作,结果都是不尽人意……目前他的翻译水平还有待提高,而这次远赴毛熊国恰巧是一个难得的历练机会。
故而,在邀请了何雨柱这位‘大神级’的翻译员之后,原本的翻译员也得安排上……
在接近七点的时候,另外一个翻译员与两个锻工也陆续赶了过来。
队伍人员已经齐全,一共十人,分别是:
杨厂长、厂长秘书王秘书;
八级钳工李师傅,以及他的两个徒弟小李和小张;
八级锻工廖师傅,以及他的两个徒弟小杨和小于;
专职翻译员许兴;
外聘翻译员何雨柱。
简单地相互认识寒暄了一番之后,就准备前往火车站了。
因为人数和行李都较多,所以厂里直接派出了一辆卡车。
而那个卡车司机正是与何雨柱有过一面之缘的雷恒。
不过,何雨柱并没有特意去跟他打招呼,直接跟随众人挤到了卡车车斗里边。
当轧钢厂队伍来到西直门火车站的时候,那里早已经有或大或小的十多个队伍等候在那里了。
大队伍有几十个人,小的只有三五人,都是需要一些需要进口设备的重工厂‘代表团’。
所有小队伍合并在一起之后就形成了大队伍,显然这次前往毛熊国的行动属于一次‘大运动’。
等大伙找到位置休整之后,很快就有专门的人找到了杨厂长,然后分派给他一大摞的小本子。
随后杨厂长根据每个本子上的姓名将它们分发到了每一个人的手上。
这个本子就是大家此次出国的护照,当然这只是此次交流会期间有效的临时护照——众人的本子除了杨厂长的有照片,其余人的没有照片,上边明确标明了个人信息,以及交流团编号以及个人编号。
何雨柱拿到的本子上的编号是一零八,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序号。
大约等了一个多钟,似乎所有小队伍已经集合完毕。
等候的人群突然按顺序慢慢移动了起来。
何雨柱所在的轧钢厂队伍排到了第九位。
在严肃地清点了一轮人名之后,大家每人都拿到了一张车票,随后按照指引前往了候车处。
虽然人群并不拥挤,但是何雨柱却是隐隐产生了一种错觉——仿佛身处记忆中春节回家过年时赶车时的感觉……
在候车处一等就等到了中午十一点半。
呜呜——
直到一阵火车的鸣笛声过后,等待的人群再次涌动了起来。
其实,候车处除了需要‘出使’毛熊国的大队伍之外,更多的却是其他的乘客。
不过在上车的时候,大队伍的人都涌向了火车头方向的车厢,其他乘客则往后方涌去。
伴随着人群的喧闹声,何雨柱所在的小组很快就上了第二节车厢里,并且他们还是第一批上来的。
令何雨柱有些小失望的是——车厢并不是他预想的卧铺车厢,仅仅只是软座车厢……
紧跟在他们后面,又有好几个排在轧钢厂之后的小组也陆续上了这节车厢,直到车厢的所有座位都坐了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他们上车之前车厢竟然是空着的……而这列火车的起点并不是这个站点,显然这车厢被临时‘包车’了。
在何雨柱看来,这又是一个‘大手笔’……
“开水嘞——”
“开水~”
就在大家放好了行李,正在适应座位的时候,从车窗外传来了彼此起伏的吆喝声由远及近。
“嘿!里边的客官,有没有人需要开水的~”
突然,一个少年声音从杨厂长身旁的窗外传了进来。
杨厂长闻言,不由扫视了轧钢厂所属小组的众人一圈:“这火车很快要发车了,发车之后可没那么快到站,而且我们备用的开水有限……大伙都趁现在补充或喝点开水吧?”
九个人几乎没有犹豫,都点头附和了起来。
随即大家又纷纷从自个儿的包里取出盛水的工具。
“小哥,现在你手上有多少开水啊?”
“还有开水怎么个卖法?”
杨厂长见状,连忙朝窗外的小哥询问道。
“这个客官,我现在有五个热水瓶,里边都是满开水的。”
“如果买一整瓶的话是一千,只买一碗或者不到半瓶是八百……”
“当然如果连同热水瓶一起买的话得一万五千一瓶~”
那少年听到杨厂长的询问,立马给出了价格。
随后他还将一个当下开始流行的那种‘竹壳热水瓶’提到窗口外展示了一下。
“好!那就将你的热水瓶都卖给我吧~”
杨厂长仅仅沉吟了一秒钟,就大手一挥将少年手中的开水连同热水瓶都买了下来。
王秘书很有眼力劲,在杨厂长拍板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好了钱。
等钱货交接完毕之后,刚好每两人一瓶,不过等开水到手了之后,大家反而不急着饮用了。
就在轧钢厂一众人购买分发开水的时候,同样一幕在同车厢的小组那里纷纷上演。
可能是杨厂长带了头,大家买开水时几乎都是连同开水小贩的热水瓶一起购买,着实令人大开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