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出戏演到这个阶段,各方势力粉墨登场,把人性的复杂展现得淋漓尽致。
李光旭和蒋宏,正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他们都身处风暴的中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虽然可以获得超乎想象的政治利益,但也随时可能被无情的吞噬,遭遇灭顶之灾。
客观的讲,在这场空前的权力对决中,他们俩和林海一样,都只能被归结为小人物范畴,想把握命运,谈何容易?
李光旭最初和顾焕州结成战略同盟,主要是为了实现平稳着陆。时年五十七岁的他,早就萌生退意,只是在等一个合适的机会。
顾焕州空降本省后,第一时间便与李光旭取得了联系,见面之后,没有任何试探,直接便敞开心扉,表述了自己的想法。
尽管二人之间有很深的渊源,但毕竟平时的联系并不多,顾焕州的坦诚,让李光旭惊讶之余,也颇为感动。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急流勇退的最佳时机到来了。
于是,他当即表明了态度,并为顾焕州推荐了王大伟。
之所以表现的如此积极,当然是有自己打算的。
相比远在京城,高高在上的吴慎之,李光旭真正忌惮的是时任全省三把手、政法委书记苏鹏。两人积怨已久,如果不除掉此人,他隐退之后,被清算是在所难免的。
苏鹏是吴慎之的得意门生,在省内的代理人之一,顾焕州要想扳倒吴,必先将苏鹏置于死地。
此举完全符合双方的利益,一拍即合。
李光旭不仅推荐了心思缜密、极具政治野心的王大伟,还主动献计,让顾焕州重启两起陈年旧案的调查。
与其说这两起案子是针对吴慎之,不如说是矛头把矛头直接指向苏鹏。
顾焕州对这两起案子是比较了解的。
高层的陆吴之争已经持续了十多年,双方各自施展手段,斗的难解难分。而常力就是在陆子鸣的暗中支持下,才能够默默坚持了十多年。
虽然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成绩,但也掌握了大量外围证据,以此为突破口,就算不能一举战而胜之,至少可以解决掉苏鹏。
于是,王大伟很快被顾秘密召见,并被委以重任。这场空前的较量就此拉开了序幕。
开始阶段的发展,完全在李光旭的预料之中。
苏鹏很快便成为了矛盾的焦点,正常情况下,即便不被查处,至少也会黯然下课,从此终结政治生命。
然而,出乎李光旭所料的是,苏鹏以另外一种方式退出了这场角逐,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人生圆满。
突发重病,短短两个多月便撒手人寰,在生命的最后之际,他与顾焕州之间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长谈,迄今为止,顾焕州没有向任何人提及两人的谈话内容。但正是这次神秘的谈话,彻底改变了整个事件的走向。
在李光旭看来,顾焕州尽管有着高贵的出身和红色血统,但区区一个省委书记,想跟吴慎之掰手腕,实力上相差甚远,毕竟,作为同级的陆子鸣,与吴慎之斗法十年,尚且难分伯仲,以顾焕州当下的政治实力,距离战而胜之,还有十万八千里呢。
然而,随着省委对苏鹏给予的高度评价和风光大葬的举行,李光旭隐约察觉到有点不对劲,但此刻的他,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不久之后,大公子和任兆南为了争夺柳杖子有色金属矿展开了较量。
顾焕州抓住了这个机会,诱敌深入,一步步的把大公子引入了事先挖好的陷阱。而李光旭也借此机会,一举解决了尾大不掉的任兆南,同时还肃清了抚川政坛的敌对势力,为自己的隐退彻底铺平了道路。
在李光旭看来,事情到此就可以结束了。
双方胜负已分,但还没彻底闹僵,应该坐下来好好谈条件了。斗来斗去,无非是为了势力范围的划分嘛,现在这个局面,正是谈条件的绝佳时机,顾可以拿大公子作为筹码,狠狠敲吴慎之一笔。
然而,他低估了顾焕州的决心。
顾焕州想要的,不仅是吴慎之的权,还有他的命。
自此,整个事件开始步入疯狂的阶段,一切都失去了控制。
随着陈思远的被捕,权力之争终于上升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而这是李光旭始料不及的。
他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和恐慌。但又无能为力。在深思熟虑之后,他最终做出了艰难的决定。
抚川市委书记,省委常委,副省级领导干部,在普通老百姓眼中,已经是遥不可及的封疆大吏了,但在真正的权贵眼中,这个级别的干部,还基本处于权力的边缘。
一旦被捆绑在这辆疯狂的战车上,他只能充当冲锋陷阵的角色,如果倒退十年,他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为顾焕州搏杀,以换取日后的政治资本,而现在,五十七岁的他,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安度晚年了。
而恰在此刻,公安部联合调查组莅临抚川。这招看似轻描淡写,其实却是暗藏杀机。充分体现了吴慎之丰富的斗争经验,绝对堪称灌进顾李联盟口中的一记穿肠毒药。
局面悄然发生了变化,他和蒋宏瞬间就岌岌可危了。
作为任兆南案的始作俑者,李光旭太清楚这起案件在办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了。
联合调查组不需要拿着放大镜,只需肉眼就可以找出漏洞所在,只要抓住这些漏洞继续扩大战果,蒋宏率先完蛋,接下来倒霉的就是他,相比侦办陈思远,调查这类违法违规案件的速度要快得多,难度也小很多。
在政坛混了一辈子,他太熟悉游戏规则了。
在权力斗争中,真正的受益者,只有站在塔尖上的几个人而已,而下面的人,绝大多数是要为之做出牺牲的,他年纪大了,已经没有可以牺牲的资本了。
在这个关键时刻,他必须先保证自己的安全。要保证自己的安全,那就只能让这辆战车疯狂的脚步慢下来。而让战车放慢脚步的办法,只有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