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如此想着,朱元璋为了宽慰朱标,便笑着说道;“标儿,你看现在天色已近黄昏,父皇瞅你脸色也不大好,不如你早点回去歇着吧?”
“儿臣现在睡不着。”
朱标由于从昨天一直到现在没合过眼,脸上苍白如纸,一点血色都没有,可他一点都不困。
“儿臣还是帮父皇批阅奏折吧?”
看着御案上堆积如山的奏折,朱标强笑着说道。
“也好!”
朱元璋爽快的答应了下来,“等到了晚膳的时间,你陪同父皇一起去你母后那里吃晚膳。”
…………
时间如白马过隙,一晃又是十来天眨眼而过。
转眼已到了九月末。
落叶萧萧,应天府已不复往日姹紫嫣红的景象,却反而有了一种给人天辽地阔的感觉。
这天上午,朱鹰站在盐山上,望着湛蓝的天空,又望着远处的山峦,再看着山脚下忙碌的人们,不禁心情激荡。
“咱朱鹰来到这个时代,开辟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马上就要到来啦!”
他恨不得邀三两好友,高歌一首,以挥洒自己此刻澎湃的心情。
可就在这时,突见刚修好的道路上有几匹快马向这边疾驰而来。
到了近前,才看见当前一人正是朱棣。
甫一见面,朱棣就爽朗的大笑,“大侄,四叔有事,要离开京师了。”
“下次相见,不知又要等到何年何月。”
“到那时,希望你不会忘了四叔吧?”
“四叔。”
朱鹰也笑道;“男子汉当志在四方,岂能偏安于一隅之地?”
“再说,四叔你胸有壮志凌云之志、满腹韬略,再加上你少年英杰,此时不为国效力,更待何时!”
他此时拿话敲打敲打朱棣,看现在的朱棣是否包藏有异心。
朱棣一愣,莫不是大侄看出了咱的身份?否则他怎会答非所问?
“四叔只是一个商贾,勉力照顾家庭就算不错了,哪有什么凌云之志?”
朱棣随即笑道;“大侄,你莫要笑话四叔了。”
“若四叔有满腹韬略,你皇爷爷岂能让你四叔走入商贾之道?”
“是的哟。”
看着朱棣波澜不惊的笑脸,朱鹰暗自想道;“这时的四叔很可能还没有觊觎皇位之心。”
“等黑衣和尚姚广孝一进燕王府,凭他三寸不烂之舌,再加上朱棣的雄心,两厢一拍即合,想朱棣不动心都难。”
“千万不能让姚广孝进入燕王府,否则必将给便宜老爹和自己留下隐患。”
心里想着,口中仍笑嘻嘻的道;“都怪侄儿没有思虑清楚,还是皇爷爷考虑得周全。”
“哦,对了四叔,你向皇爷爷辞别了吗?”
“辞别了。”
朱棣这时不笑了,而是满脸惆怅,依依不舍之情霎时布满了他年轻英俊的脸。
“随行人员都在西门处等着你四叔呢。”
“那二叔与三叔呢?”
朱鹰问道;“他们也准备走了吗?”
“不知道。”
朱棣回答得干脆利落,“他们很可能还要在京师待一段时间吧?”
“四叔也不想这么快就走,可在咱不在的日子里,有一些心怀叵测之人,总想着趁咱不在,想挤垮咱的生意。”
“你想想看,四叔是那种任人揉捏的人吗?”
他哼了一声,英气勃发的脸上迸发出睥睨天下的怒容。
朱鹰知道,朱棣所说的那些心怀叵测之人,就是蠢蠢欲动,总想恢复大元荣光的蒙元鞑靼。
“四叔绝不是那种任人揉捏之人。”
朱鹰紧握住拳头,高声道。
朱棣上前摸了摸朱鹰的脑袋,豪气万丈的大笑道;“好!”
“有大侄的这一句话,四叔必将他们赶出生意圈,让他们与他们的家族都生计无着,全都冻饿而亡!”
说着,又是一声大笑,“走了!”
话毕,他骑上战马,带着身边的几名护卫,向来时的路飞奔而去。
朱鹰目送着朱棣离开,心中五味杂陈。
有为他的豪爽而钦佩,又有为他的野心而担忧。
…………
日子就这样悄悄过去了几天,时间已到了十月初。
这天下午,谨身殿御书房中,朱棡垂手站在朱元璋的御案前。
“父皇,儿臣打算明天就回去,不知……?”
他稍稍抬起头,偷偷瞥了一眼朱元璋,见朱元璋正拿眼睛盯着他。
他一哆嗦,忙低下头,“不知父皇有什么话要对儿臣说?”
“你的病好了吗?”
朱元璋冷冷的开口道;“要是身体依旧不舒服,你可以在你晋王府常住。”
虽没有责骂他的话语,也没有严厉的斥责,但朱元璋语气里的冰冷意味却让朱棡不寒而栗。
他慌忙跪了下来,叩首道;“多谢父皇挂念,儿臣的病已经好了。”
“是吗?”
朱元璋冷哼一声,随即站了起来,居高临下的看着朱棡,破口大骂,“你这个逆子!”
“你以为装病就能糊弄得了老子!”
“老子刚给了你一个承认错误的机会,但你却不珍惜,却一意欺瞒!”
“说!你究竟意欲何为?”
朱棡大惊,父皇怎生连自己装病都如此清楚,可在晋王府别人都不知情,就只有夫人谢氏一人知晓啊?
难道是古人常说的‘知子莫若父’,才让父皇看透了自己的心思?
“父皇,儿臣知晓自己在晋地劳民伤财,已触怒了父皇的逆鳞。”
朱棡伏在地上头都不敢抬,极力辩解道;“所以父皇在责骂儿臣一顿之后,儿臣就想装病,以此来躲避父皇。”
“好等时间一长,父皇消气过后,儿臣再来拜见,想必父皇……。”
“想得倒美!”
朱元璋又是一通怒喝,打断了他的话,“你以为一装病,老子就能看在你是咱儿子的份上,轻饶了你?”
“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
朱标原本坐在一侧,专心致志的批阅着奏折。
他现在的心情依然很糟,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二十来天,他还没从那件事件的阴影中缓过来。
原本他也不想掺和三弟之事,谁让三弟到了晋地就劳民伤财、霸占农田、乱建佛塔?
三弟难道就不知晓父皇的秉性吗?
真是咎由自取啊!
可看到父皇真的发怒了,他有些于心不忍,于是上前及时阻止了处于暴走边缘的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