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爱乐书屋 >  辽东之虎 >   第1242章

大明正在经历一场世界大战,对手是整个欧洲的基督世界。

这场战争虽然不关乎大明的生死,可却是关乎到华夏民族今后百年之内在世界上的地位。

李枭全身心的投入到这场战争中!

但就在这么个关键时刻,李枭却听到一个能把人逼疯消息。

有人居然挑起了内战!

而且内战的起因,居然是一口水井。

虽然两广土客之争已经存在了好多年,可这些年在袁崇焕的弹压下,基本上没出什么乱子。

却没有想到,在大明这个关键的时候,两广土客之争居然愈演愈烈。

从年初的小规模两村械斗,到现在居然整出十几万人的武装大游行。

刀枪棍棒的一齐招呼,偶尔还弄点儿自制的土炮火铳啥的。

甚至,倭国库存的火绳枪也不知道从什么渠道流入到了两广。

有了热兵器的加入,伤亡人数直线上升。

“为什么才报上来。”李枭看着手里的奏章,气得一把甩出老远。

“事情刚刚开始的时候,孔有德想着把事情压下来。

结果……,没想到下面的人两面收钱。结果闹得两边都不好管!

到了现在,就闹成了这样。

孔有德弹压不住了,这才向朝廷奏报。”

孙元化坐在椅子上,也是一脸的无奈。

大明的官员,从最基层的小吏开始就知道怎么欺上瞒下。

大明朝二百多年,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历史车轮的惯性,不是李枭到来就能刹得住的。

地方上出了丁点儿事情,当地的地方官儿最先想的就是瞒。

瞒不住了,就往上骗。

实在骗不了,这才会说实话。

可往往到了这个时候,事情已经糜烂不堪,无法收拾的地步。

连孔有德这种老奸巨猾之辈都罩不住了,可见两广土客械斗已经到了何种程度。

“算了!既然这样,那就先派人把事情压下来。

一切都等压下之后再做处置!”李枭抚着额头,说实话他真的有些头疼。

大战伊始,居然国内就出了乱子。

如今的大明不怕打仗,也不怕打打仗。可就是怕里面外面一起打!

国家打成了一锅粥,那还他娘的说什么争霸世界。

中原王朝多少次抵御住了外族入侵,可最后却亡在了内乱上。

外忧内乱一起来,那更是会将一个王朝摧垮。

“事到如今,只能派一个得力的人去两广。接替孔有德把事情弹压下来,原定的二师部队增援中东的计划,也暂缓实施。

还是把二师部队调回两广,弹压地方上的械斗。

不管谁去,手里没有兵都制止不住这样的事情。”

孙元化点点头,事到如今发火是没用的。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快扑灭两广械斗这股邪火。

大战伊始,国内的稳定要压倒一切。

“派谁去?

耿仲明?尚之信?

他们不比孔有德高明到哪里去!”李枭这才发现,手里的人才全都被派出去了。

留在国内的,除了孔有德、就只有尚之信和耿仲明。

耿仲明年纪大了,在西安养老。

尚之信在青海,那里汉藏杂处离了他,估计也会出乱子。

人才!

现在最缺的就是人才。

李枭发现,大明的优秀人才全都被派到了海外。

熊赐履去了澳大利亚当总督,陈廷敬去了中东。伍次友在中亚,史大奈在埃及……!

随着大明武力向前不断推进,文官也陆续出现在大明征服的土地上。

以至于年近七旬的孙传庭,仍旧不得不管理着大西北。

现在的大西北,可不是以前的甘肃,宁夏和陕西。

而是包含了整个西域,从哈密到伊犁的大片区域,若是算面积。

比京畿!河北!山东!辽东加在一起还要大。

治理这么大片的区域,对一个年近七旬的老人来说实在是个考验。

可没办法,实在挤不出来人了。

总不能弄个二三十岁的小年青,去管理上亿人口的广大区域吧。

“孙传庭已经上了折子,希望告老还乡。他腾出来的位置,能顶上去的也只有袁崇焕。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西北很大,又是满夷杂处。想要治理得好不出事情,需要很高明的手段。

目前留在国内的,只能是袁崇焕了。

至于江南的事情……!

老夫觉得,萧战可以去江南历练一下。先做一段时间的两广总督,如果此事处置得当。

又是一个可堪大用的人才!

不过两广的时候,不是他一届文人能够玩得转的。

必须有强大的军力保护才行,我建议孙之洁调任二师师长。

他带过远征军,打过格罗兹尼那样的仗。

调任这个职位,算是再合适不过。

两个人一文一武,应该可以把两广的事情平定下来。

只是……!”孙元化这个人就这点不好,说话总是带着但是,只是!

“有什么话就说,说一半儿留一半儿算是怎么回事儿?”

“只是这件事情涉及到孙之洁,大帅您是不是要和孙先生商量一下。”

李枭点了点头,孙元化顾忌的是孙承宗。

老先生已经八十多了,可依旧是耳聪目明。李枭估计活到一百算,顺便给自己开个追悼会都大有可能。

的确!

孙之洁的事情,必须要跟孙承宗说一声。

毕竟,这是孙承宗最为钟爱的孙子。

孙承宗退隐之后,对家中子孙管教极严。除了孙之洁外,只有两个还算是不错的子孙入仕做官。

剩下的家人,大都在老家高阳耕读传家。

他甚至不允许自己的子孙经商,以老爷子的开明,他绝对不会有经商是下贱营生的想法。

他只是觉得,只要经商的子孙打着他的名号出去,立刻就会得到巨大的好处,也带来巨大的祸害。

可以说,这只老狐狸在尽力淡化自己在大明的影响力。

可越是这样,他的影响力反而越大。

关于他的传说被传得神乎其神!

好多民间传说里面,已经将孙承宗和刘伯温、诸葛亮相提并论。

甚至有的地方,还修好了庙,供奉这位依然健在的老人家。

有过这个殊荣的,除了孙承宗,就只有一个人。

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魏忠贤!

李枭点了点头:“好吧,这件事情我去说。

孙之洁带着远征军,拔掉了中亚大铁路边上最危险的一颗钉子。

也的确应该给他升上一升!

各师之中,只有二师全建制的在国内。他们又是常年驻防闽浙,熟悉南方的气候。

让二师调防广州,也是最适合的。”

李枭斟酌了一下,还是决定把二师交到孙之洁的手上。

如今的京畿,防卫级别已经到了危险的地步。

除了一师留下来的一个团,还有三师调过来的一个团之外。

数百万人的京畿城内,只剩下一个警卫师卫戍着京内的重要目标。

而李枭身边的警卫团,算是京师之内最大的一股武装。

说出来可怜,现在大明帝国在外驻军已经高达一百万人。可大明帝国的国都,只有区区两万多人驻防。

最信得过的一师,和骑一师都被派出去了。

四师要维持西域和中亚的交通线,兵力已经是捉襟见肘。

唯一剩下的三师曹文昭,一个团调到了京畿。另外一个团调给了敖爷!

曹文昭手里只剩下三个团,不但要维持从兰州到西安的交通线。

还要作为总预备队,随时准备进京,又或者是支援敖沧海。

兵全都派出去了,李枭手里的力量已经下降到了一个危险的程度。

全大明军队,建制保持最全的就是二师。因为二师只派了一个营,跟随敖爷前往俄罗斯。

现如今把大明建制最好的一支部队交到孙家人手里,可见李枭对于孙家人的信任。

时间不等人,李枭一边给萧战下命令,一边去玉泉山。

萧战那边的事情,孙元化会交代。孙承宗这边儿,还得李枭亲自来说。

“大帅您有日子没来了,老人家时常叨念您。说起您的次数,倒是比提起我们这些子孙们的次数还要多。”

每次到玉泉山,孙铨就会念叨着同样的说辞。

以至于形成了定式,李枭都能把他这两句话背下来。

“老人家身体还好?我差人送来的人参,可曾用了?”李枭一边走,一边随意的和孙铨说话。

孙之洁的这位老爹,一直不得孙承宗喜欢。

不过孝道上面,孙铨还是不曾有亏的。

这些年侍候孙承宗,也是尽心尽力。六十岁的人了,其实他也需要被人照顾。

看着他佝偻着腰,慢悠悠的走在前面,李枭还能想起二十年前他的模样。

那时候的孙大公子,也算是意气风发的中年人。

“外面那么乱,怎么有时间来我老头子这里了?”

孙承宗站在院子里,手里拿着鱼食喂着缸里的大金鱼。

“来看看您老!”李枭笑着回答,一摆手顺子边停在院门口不再走进来。

“呵呵!看我老头子?”孙承宗看了李枭一眼,同样摆摆手。孙铨对着李枭一礼之后,也退了出去。

“您老身子骨可越来越硬朗,我差麟儿送来的人参用的可好?

如果用得好,让朝鲜国王李倧再进献一些上来。”

“你送来那些人参,我都没用,现在还放在家里。

这东西燥热,其实不适合咱们北方人吃。

这两年,倒是葛根首乌没少吃。

你还别说,这头发虽然没变白。但精神头儿还算是不错!

过了冬天,我准备去江西龙虎山一趟,参研一下道法。”

孙承宗起色的确不错,十一月深秋的天气里,身上穿着一件夹袄。

站在那里,头不摇,手不颤。

脸色红润中气十足,哪里像个八十多少岁的老人。

李枭觉得,这老家伙一定能熬到给自己开追悼会那一天。

“您老这话,我倒是头一回听说。以前还觉得人参是好东西。”

“是好东西没错,可适合不适合就两说喽。”

孙承宗似乎话里有话。

李枭一边琢磨,一边凑近了巨大的荷花缸,看着里面的几尾金鱼。

“马上入冬了,这鱼也只能喂这两回了。入冬之后,就不能喂食喽。

怎么不说话,你小子一向是夜猫子进宅,说说吧。到底是什么事!”

孙承宗看了李枭一眼。

估计普天之下,敢这样一口一个小子叫李枭的,也只有眼前这个老家伙了。

“也没什么大事儿,关于之洁的。

二师要调防到广州,应对两广土客冲突。需要一个得力的人当市长,就想起了之洁来。

按理说,之洁打了格罗兹尼之战。资历上,功勋上都够了。

现在提这个二师的师长,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呵呵!既然是理所应当,就不会问我老头子。

大明一共就四个陆军野战师,哪个师长不是虎将。

敖爷!袁崇焕!曹文昭!祖大寿。

哪个名字,不都是响当当的。

之洁能调任二师,是大帅对我孙家的信任。”孙承宗把手里最后一把鱼食洒进了鱼缸里面,脸上古井无波。

“既然您不反对就好!

他和萧战去两广,一文一武,一定要把两广的局势稳定住。

外面大打,家里又闹腾。这样对大明非常不利!”

“呵呵!

你呀!老夫总是觉得,你步子迈得大了一些,急迫了一些。

治大国如烹小鲜,有时候是需要徐徐图之的。

现在整个欧洲联合起来,就是因为你煎熬太过的结果。

不过这样也好,毕其功于一役,倒也算是干净痛快。

只是这样一来,大明承受的损失就要大一些。未来的变数,也就会大一些。”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欧洲人不会甘心被大明盘剥的。

而我们大明采取的是藏富于民的政策,轻徭薄赋是最基本国策。

国家需要发展,修路、架桥、兴办教育这些事情都得要钱来支撑才能行。

不盘剥咱们大明百姓,那只能是盘剥欧洲人。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只有无能的朝廷,才会对本国百姓横徵暴敛。”

“呵呵!

只有无能的朝廷,才会对本国百姓横徵暴敛。

你这句话说得好,说得妙!

如果朱家的皇帝有你这个想头,好端端的大明江山也不会搞得一谈糊涂。”

爱乐书屋推荐阅读:新贞观造反录假崇祯的自我放飞日记带着农场混异界我的公公叫康熙世子很凶俺四叔是朱重八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水浒:开局成为店小二重生大唐成为安禄山的私儿子开局被女土匪看中,我占山为王三国:逆天系统,称霸天下大暴君制作短视频收集资料,古人看麻了风流神针策马大明模拟中辅佐女帝,但模拟是真的大唐最强驸马爷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重生之岳飞传奇北明不南渡南宋出圈记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安西兵日记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我是大明瓦罐鸡我只是夫子(穿书)男主总想当我的腿部挂件他来自秦朝大唐:我爹是保镖头子雄兵连之再世周瑜凤凌天下甲斐的野望回到明朝做权臣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大楚皇权万古第一战皇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身为洗冤司司正,破个案子很合理大唐小郎中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明末疯狂三十六计之三国群雄争霸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穿越水浒之雄霸天下逍遥小相公王朝的腐朽梦回大长安开封府胥吏最强特种兵之战神传说
爱乐书屋搜藏榜:武道凌天大周少卿毒妃重生之杀伐穿越原始之魂三国赵云之子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我的公公叫康熙我的草寇人生三国:逐鹿天下,醉卧美人膝不愿长生的徐麟无双世子爷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克跑传记最强帝王养成系统深宫宠爱:小丫头,给本王暖脚大宋之最强纨绔猖狂庶女,邪王赖定小医妃我是大明瓦罐鸡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执魏红楼之意难平开局长生不老,看遍世间烟火贞观长安小坊正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住手啊!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绝佳嫡妻盛世嫡妃(木兰听雨)北宋不南渡锦绣凰途:毒医太子妃红楼春大明:宁愿被人遗忘的大明皇孙从我是特种兵开始签到大明:我朱允熥,监国大明南明:从边境崛起的日不落帝国召唤猛将:从乱世流民到君临天下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大明政客神医农女:傲娇夫君,惹不起!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我的老婆是土匪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红颜乱,纨绔王爷的宠妃大唐至尊龙帝我麻了:穿越到古代带着狙三国之关平当老大系统派我来抗战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长平长平暄和皇贵妃传
爱乐书屋最新小说: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