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知鱼抬头,只见是一位浑身透露着书香气息的中年女人,她扒拉一下自己的记忆,对她并没有印象。
“我是,您是?”
女人仔细打量一下她的脸,眼神透露着一丝担忧,“我姓杨,名慧,你可能不记得我,小时候你妈妈还在时,我抱过你,你这脸是怎么回事,是被谁欺负了?”
原来是云氏的朋友,孟知鱼了然,但也不打算多说什么,“多谢您的关心,我没事,过两天就好了。”
杨慧看出她不愿意说,也不再多问,“我在纺织厂工作,如果有什么事情,你可以找我,能帮的我会帮你。”
来到这里,还是第一次有人对她透露一丝关心,她笑着道谢,“谢谢您。”
两人分开,孟知鱼先去买了纸和笔,找了一面比较平坦的墙面,先给外公他们写信。
外公外婆在这里原本也有一个小房子,后来云氏出事,两个老人怕触景生情,就将房子卖了,到隔壁省大儿子和二儿子那里生活。
除了关心二老的身体,就是问一下房子的问题,是卖还是留着,毕竟是二老给云氏的嫁妆,她不好擅自处理,只是这么几年,云氏生活的痕迹早已不复存在。
又说了一下自己要下乡,并且留下下乡地址,以免回信时找不到她。
又去供销社买了两罐麦乳精,一袋子大白兔奶糖,几封点心,几瓶水果罐头,装在袋子里和信一起邮了出去。
坐在邮局台阶上,开始写举报信,一个是举报孟大旺婚前骗婚,明明有女人孩子,还撒谎自己单身,再一个就是婚内出轨乱搞男女关系,而且还生下个女儿,并且吕氏现在肚子里的孩子不是孟大旺的。
她知道这个还是因为原主之前,不止一次的看见过吕氏趁孟大旺不在家,偷摸着避着人,接一个陌生男人进他们家,两人在房间里,一待不是一上午就是一下午。
下一个是举报二妹孟艳美,抢自己的纺织厂工作,逃避下乡。
孟大旺擅自给她报名下乡,吕氏和孟艳美在其中功不可没,就是担心自己为了不下乡,再将工作抢回来。
将两封信折好,毫不犹豫地投出去。
今天不打算回家做饭,她去国营饭店吃,孟艳美不止一次的和她炫耀那里的红烧肉好吃。
她来的早,饭店里还没有几个人,走到窗口看了一圈,对服务员道,“来一份米饭,一份红烧肉。”
服务员收了票,查看无误后,面无表情的道,“等着吧。”
孟知鱼随意找个位置坐下来,刚把意识沉浸系统中选择课程,就察觉到一道强烈的目光,正要抬眼望去,就听道那人惊讶的质问,“孟知鱼,你怎么在这?”
来人正是孟艳美,她那个只比她小半岁的妹妹,一身精致的打扮,一看就知道是被宠着长大的。
“你也不在这儿吗?”孟知鱼将她打量了一圈,不咸不淡的回道。
“我自然可以在这,倒是你,有什么资格坐在这,家里的饭你做了吗,听说奶奶来了,妈还怀着孕,你不在家伺候奶奶和妈,来这做什么,你也配?”
孟艳美长的更像吕氏多一点,一张脸其却实不错,但是一股刻薄劲儿,生生破坏了这份艳美。
“这都什么时候了,还分三六九等的,娘和奶奶又不是三岁小孩子,难道连自己都照顾不好吗,再说了现在倡导人人平等,怎么妹妹你话里话外都想回到过去,大清王朝早就亡了,你怎么还在执迷不悟呢?”
面对咄咄逼人的孟艳美,孟知鱼并不生气,总是生气对身体不好,为了这些渣渣,不值当的。
孟艳美最受吕氏和孟大旺的宠爱,要什么什么,但也最没脑子,嚣张又白痴。
两人的声音都不小,周围的人都听见了,一时间都看过来,孟艳美再傻也知道有些话不能乱说,又见那么多人看着她,觉得都在嘲笑她,一时恼羞不已,抬手就冲孟知鱼打过来。
在众人惊呼中,孟知鱼一把抓住她的爪子,一脸委屈的问她,“我有说错什么,妹妹怎么这么生气,若是咱爸妈知道,肯定又要打我,妹妹可千万别生气了。”
孟艳美正要挤挤眼泪哭两声,让众人站在她这边,没想到孟知鱼这贱人先她一步,用力甩开抓住她的手,咬牙切齿道,“贱人,装什么装。”
孟知鱼顺势倒在地上,双眼含泪,左手抚摸着脸,柔弱道,“妹妹,你没看到我的脸吗,你抢了我的纺织厂工作,还要逼我下乡,我不满反抗几句,就被咱爸打成这样,如今我妥协了,你还要我怎样?”
这时候,孝字很重,如果她以桀骜不驯的姿态做事,孟大旺他们肯定会以她不懂事,打她只是为了教育她为由,众人肯定也会觉得她是个不听话的孩子,不会向着她。
观众一个是怜弱小,再一个就是怜老,如今她就是占一个弱字,毕竟年幼丧母,自身弱小,亲爹娶了后娘,继妹欺负她。
一个丧母柔弱女,一个跋扈嚣张继女,饭店围观的人看不下去了,纷纷指责孟艳美。
“真是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
“可不是吗,你看看这继女厉害的,怕是平日里也没少欺负这个小姑娘。”
“那姑娘刚刚不是说了吗,那脸是因为被抢了工作被逼下乡打的。”
“这是什么爹,竟然一心偏向继女。”
“……”
孟艳美听着周围人对她的议论,一时慌了神,看着还趴在地上的孟知鱼,只得放狠话,“你回家给我等着。”
然后捂着脸推开人群,逃走了。
“姑娘,快起来吧,地上凉。”一位精英打扮的阿姨弯腰扶起孟知鱼,孟知鱼笑着和她道谢。
墙角边,一个带着帽子的男子对一旁的男子道,“老王,听见了吧,你这个厂长可得好好查查这事,这样抢工作的行为,不能轻易放过。”
王军也是一脸严肃,点头应道,“我知道。”
饭桌对面的女人道,“我认得那个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