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爵封郑国公
康平帝见太上皇没有说话,连忙示意蒋守安召集群臣进来,蒋守安连忙迈着小碎步走了出去。
“陛下有旨,传众臣上殿!”蒋守安出了太和殿,高声喊到。
一众大臣,走进了太和殿,按照文武站好以后,刚准备行礼,抬起头就看到太上皇坐在御座上,康平帝坐在一旁,所有人都愣住了,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不会又要打仗吧。
牛继宗则是看到了站在一旁的贾玦,脑海里想着,这小子到底又干了什么,把太上皇都引出来了。
不过很快,一众大臣就反应了过来,连忙跪下行礼。
“臣等拜见太上皇,拜见陛下!”
贾玦见就自己在那里站着,愣了一下,连忙也跟着跪了下去。
这一幕正巧被康平帝看到,差点笑出了声音。不过康平帝还是强忍着笑意,一脸严肃的说道:“众爱卿平身!”
“谢太上皇,谢陛下!”
坐在御座上的太上皇这时也睁开了眼睛,看了看康平帝,又看了看下面站着的大臣,随即开口说道。
“武安侯贾玦出征鞑靼,封狼居胥,回京以后被皇帝封为武安侯,世袭罔替,就在刚才,武安侯献上了他从鞑靼王庭夺回来的传国玉玺,经过朕和皇帝的观察,确定为真,叫你们过来,也是来看一看到底是不是真的,还有就是,要是真的该如何封赏武安侯!”
轰!
听到太上皇的话,文武百官的心头一震,什么什么,他们不会听错了吧,竟然是传国玉玺,真的是传国玉玺吗?
这下子,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贾玦,这小子还是人嘛,难不成贾家的祖坟埋得好?可是不应该啊,要是埋的好,宁荣二府不至于混成现在这样啊,莫非只有贾玦才是贾家后人?想到这里,这么想的大臣连忙停下了自己的不切实际的想法,这个可不能乱说。
牛继宗和江解增一脸懵的看着贾玦,好小子,在大同这么多天也没给他们透露一点消息,藏的可真深。
贾敞此时陷入了深深地震惊中,不出意外的话,贾玦这个功劳足以封国公了,那可是那可是国朝如今也没有几个的爵位啊,这……这可太疯狂了,自己有些不认识自己的这个儿子了。
这时,内阁首辅王启文站了出来,他必须要找到玉玺的破绽,不能再让武将那边立功了,这样下去文官会越来越势微的。
“起奏陛下,臣想见见武安侯拿回来的传国玉玺!看一看真伪!”
“准了!”康平帝大手一挥,从一旁的盒子里拿出来传国玉玺,让蒋守安端着拿了下去。
王启文当然不敢直接用手去拿,而是绕着玉玺左右观看,可是怎么看怎么都是真的,他也挑不出毛病,不过还是装作一副他看出来的样子对着太上皇和康平帝说:“太上皇,陛下,臣以为,此物不像是秦始皇传下来的传国玉玺!看着到像是蒙元时期仿制的赝品!”
“哦?王爱卿为何这么说?”太上皇开口说道,面色不善,康平帝也是一脸阴冷的看着内阁首辅王启文。
“启奏太上皇,陛下,臣以为,自秦代以来,传国玉玺几经辗转,又多次流落民间,应该有许许多多的划痕,而这个玉玺,划痕很少,甚至说不仔细观察根本看不到,所以臣斗胆说明,此物乃是赝品,请太上皇,陛下明鉴!”王启文脸不红,心不跳的说完,退回了自己的位置。
内阁阁臣张承平也走了出来,“启奏太上皇,陛下,臣也想看看!”
“准!”
看了一会儿,张承平没察觉到有什么意外,随即说道:“恭喜太上皇,恭喜陛下,臣以为此物乃是真的,我大顺天命所归,所以才能够迎回此物!”
太上皇和康平帝冷着的脸有了一丝缓和。
接着又有几个大臣走了出来,说什么的都有,更有人引经据典的说这个玉玺是假的,真的玉玺如今还在鞑靼或者瓦剌手中。丝毫没有顾及太上皇还有康平帝二人的脸色。
贾玦站在一旁看着这些文官上去不懂装懂,内心冷笑,难不成你们都不会察言观色吗?没看王启文那老儿说是假的的时候,上面坐着的两个人脸色都成什么样子了,一个个的还上去胡说,这是嫌自己活的太久了吗?
过了一会儿,见没人上来发表意见,康平帝看了看一言不发的林如海。
“林爱卿,你来说说,伱的想法!”
“是,陛下!”
林如海走向前来,看了看传国玉玺,又看了看一旁托盘上摆着的传国玉玺印下来的印章,随即开口说道。
“太上皇,陛下,依臣之拙见,此物为真,乃是真真正正的传国玉玺,臣恭喜太上皇,恭喜陛下,得回传国玉玺,大顺万世!”说着林如海跪了下去。
一众反应过来的文武大臣也都跟着跪了下去。
“恭贺太上皇,恭贺陛下,大顺万世!”
内阁首辅王启文见情况不对,连忙也跟着跪了下去。
这时,太上皇和康平帝才露出了笑容。
“都起来吧!”太上皇开口说道。
“说一说该怎么封赏武安侯贾玦吧!”太上皇接着说道。
“林爱卿,你来说说!”康平帝看向林如海。
“启奏陛下,武安侯乃是臣的女婿,臣应该避嫌,臣就不发表意见了。”
这时,牛继宗走了出来。
“启禀陛下,臣有本奏!”
“讲!”
“太祖有言,寻回传国玉玺者,功封郡王,臣以为当封郡王!”牛继宗当然知道贾玦不可能被封为郡王,他这是以退为进,到时候别的大臣在往下压压,估计贾玦的国公也就稳了。
“臣等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一众跟着贾玦去大同作战的勋贵纷纷站了出来,支持牛继宗的决定。
牛继宗看向了一言不发的江解增,使了个眼色。
江解增领会了牛继宗的意思,连忙站了出来。
“陛下,臣以为不妥,武安侯年纪太小,实是不应该封为郡王,臣以为可以封为国公,以显示太上皇,陛下的恩典!”
“不可啊,陛下,寻回传国玉玺,乃是为人臣子应该做的事,怎么能又要国朝的赏赐,陛下断断不可轻易赏赐啊!”王启文眼看着勋贵里又要出来一个国公,连忙站出来阻拦。“况且,陛下,武安侯如今还小,太过封赏容易让武安侯骄傲,不如适当的给武安侯一些金银之物,以示恩宠。”
内阁首辅王启文说完,王启文一党全都站了出来,纷纷阻止康平帝对贾玦的爵位进行升赏,反倒是一个个说的大义凛然。
贾玦在一边听王启文说的大义凛然,内心都快恶心死了,这要是王启文的儿子找回来传国玉玺,看他还要不要金银之物,不给他儿子一个国公他都不会答应,现在倒是站出来说话了,怎么打仗的时候不见这帮文官往上冲呢。现在一个个的出来阻止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文官都这样,最起码他岳父林如海,还有一些明事理的官员没有说话,只是站在那里看戏,虽然说武将这边也有门第之分,但是说起来武将还是团结的,最起码在对付文官这件事,武将的想法可以说是高度统一的。
于是,除了贾敞和贾玦父子之外,剩下的所有武将勋贵全都站了出来,纷纷请求康平帝给贾玦赏赐,最起码给他个国公当当,就连贾玦那两个平时不走动的舅舅这一次都站出来力挺贾玦了,也是他们没办法,家里管得严,如今家里的内人看着这个外甥越来越优秀,妹夫也成了侯爷,自然也就允许他们沟通了。
坐在上首的太上皇看了一眼康平帝缓缓开口说道“国朝爵位不可轻授,但是有功不能不赏,有过不能不罚!”
“昔年太祖高皇帝在世的时候,曾经对朕说过,后世有寻回传国玉玺者,当封郡王,世袭罔替,这次就封贾玦为…”
还不等太上皇说完,贾玦就连忙打断了太上皇的话:“太上皇,陛下,臣乃是微末之功,实不敢当国朝的郡王啊,恳请太上皇,陛下收回成命!臣年纪轻轻,如何能担当起如此重任!”说着贾玦跪了下去。
“是啊,太上皇,陛下,犬子实在是担当不起如此大任啊!”贾敞见贾玦站了出来,也跟着跪了下去,他可不想让贾家有异姓王这个催命符。
“恳请太上皇,陛下收回成命!”贾敞和贾玦又一次说道。
太上皇故做沉思,随后开口说道,“既然这样,那就不提封郡王的事。”
“皇帝,你觉得该如何进行封赏?”太上皇把锅甩给了康平帝,康平帝知道,太上皇这是给他得民心的机会。
“启禀父皇,儿臣以为,太祖立国,创业艰难,民生困难,所以太祖才立下了寻回传国玉玺者封郡王的这个祖训!”顿了顿康平帝接着说道。
“后来,经过父皇四十余年,励精图治,如今我大顺天下归心,四海承平,如今还迎回了传国玉玺,儿臣也在父皇英明神武的指导之下,勉勉强强的学到了一些父皇的本领,这才让大顺继续发扬光大。”太上皇当然能听出来,这个是康平帝对他说的恭维之话,但是太上皇还是很受用的。
“所以,儿臣以为,武安侯之大功,虽不及当年太祖建国之初时的困难程度,但是也应该重赏,只不过如今贾爱卿年龄太小,这倒让儿臣不懂了!”
说着,康平帝还假装头疼的揉了揉脑袋。
看的下面的贾玦一愣一愣的,都想上去给康平帝发一个奥斯卡小金人了,不然都对不起他的演技。
太上皇听完康平帝的话,也是假装沉思了一会,装作一副想出来好办法的样子拍了拍大腿。
“既然武安侯年纪小,那宣武侯可以啊,正好他们是父子,儿子立功封给父亲也合适!具体怎么封,皇帝你定吧。”说完太上皇又开始装作闭目养神了。
康平帝赶忙说道:“父皇英明。”随即看向贾玦“爱卿可有异议?”
贾玦当然没有异议,封谁不是封,就算是封贾敞,以后也是他的,就算贾敞现在再生一个儿子都不赶趟,该是他的就是他的,况且他也不想年纪轻轻的就成为什么万人敬仰的国公,那不是什么好事,万一以后手下的人有了歪心思,给他整个黄袍加身,搞不好就是诛九族的大罪,况且要是康平帝驾崩了,后来的帝王能不能容得下他还另说,所以封赏他爹倒是挺合适。
“臣无异议!”
“陛下,这不合适!不合适啊陛下!”内阁首辅王启文又跳了出来,开始阻止康平帝。
不过康平帝根本就没搭理他,而是直接开口说道。
“武安侯贾玦,功勋卓着,寻回传国玉玺,于国有功,本该依制封赏,但念其年龄小,遂封其父之教导之功,本来贾家祖籍金陵,应为宁国公,但是如今宁国公已有传袭,那就封为郑国公吧,希望郑国公能够继续为大顺立功……”
随着康平帝的话说完,满朝文武都羡慕的看着贾敞,他可是生了一个好儿子啊,没想到还给父亲挣了一个公爵回来。
后面站着的贾政肠子都要悔青了,这要是没分宗,如今贾家也是一门三公,显赫一时了。回去一定要劝贾母让两家重新合宗。
贾敞听完话脑子还是懵的,怎么他稀里糊涂的就成了国公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快谢恩啊,郑国公!”牛继宗在后面轻声的提醒了一下贾敞。
贾敞连忙倒头便拜,“臣贾敞,谢陛下!”贾玦也跟着跪了下去。
太上皇和康平帝见二人没有骄傲,反而仍旧如此懂礼,就知道这次封赏内错,贾家如今还是可以依托的。
“平身吧。”太上皇随口说道。“二位,希望你们以后能够为国尽忠,不要让朕失望,也不要让皇帝失望,为大顺立下更多的功劳!”
“臣等必不负太上皇和陛下的信任!”贾敞父子连忙又跪地说道。
家人们,求订阅,求月票,求收藏,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