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孙承宗离去后。

丘明山对林延潮道:“东翁,道德文章不过雨天的一件蓑衣,用时避雨,不使身上打湿即可,不用时,丢在一旁就可了。”

“孙先生是高才不假,但行事却是拘泥不化,东翁此举让他至李知县那磨砺磨砺,也正好让他知道为官之难处。”

林延潮听了笑了笑道:“磨砺是磨砺,但稚绳他并非是拘泥不化,而是心底有正气。稚绳性子敦厚,待人淳淳然,处事尽心为人谋也,此吾三不如。他日若能身居朝堂之上,前程还在我之上。”

丘明山听了知道林延潮的意思。

林延潮道:“稚绳之事不提了,你这一次去山东,那些响马如何了?”

丘明山道:“道路都已是摸清了,我手持东翁书信见了陆巡抚。陆巡抚已是将李二回下面的响马都编入官军,算是给他们找了安身之地。周二当家还当了把总。现在这支人马,就驻扎在聊城,临近漕河,随时可以听从东翁调令。”

林延潮点点头道:“好,李二回的命要保住,但是切记不可以放人,与山东那边打招呼,案子要慢慢审,但要好酒好肉伺候着,总之保住命来。留在牢中,就是人质,如此响马不得不服。”

“是,东翁,高明,”丘明山又道,“小人这一次去山东,还见了东翁的一位故人,漕官楚大江。”

林延潮闻此人名不由大喜道:“楚大江,他如何还好吗?”

这楚大江说来,何止是林延潮故人。当初林延潮上京赶考,就是坐着他的漕船过淮的,后来他手下的人被仓官欺压,还是林延潮给他出头,一篇漕弊论天下闻名。

丘明山知道林延潮是念旧情的人当下道:“现在也调至山东任漕军千总了,我去山东时,正见他有些难处,日子过的不好。但他听闻东翁升了知府,十分高兴,说是要来拜贺呢。”

林延潮听闻故人消息,不由抚掌大笑道:“很好,你再去山东一趟,先替我笼络响马,将山东至河南的私盐盐路掌握手中。这楚大江我也有一份书信给他,告诉他若有什么难处随时都可以来找我。”

丘明山称是后告退。

随后林延潮召陈济川入内道:“稚绳几日后去拓县任师爷,你帮他在签押房交接一下。”

陈济川听闻孙承宗要出外,任一名知县的师爷,有些惊讶,听完林延潮吩咐后道:“老爷,这孙先生为人厚重可信,他主持签押房以来,一切都井井有条,署里上下对他都十分信赖。”

“现在他离开签押房,还想找如他这样可信,有才干的人主持签押房就不易了。”

林延潮看了陈济川一眼道:“你也以为我是与稚绳失和,将他调走吗?”

陈济川道:“小人不敢揣测老爷的心思,只是孙先生跟随老爷已久,与府中之上下之人都相处融洽不说,就凭孙先生的才干,小人也以为不易放孙先生这样的人才离去,留在幕中替老爷办事,如猛虎添翼,让如此左膀右臂离去,是老爷的损失。”

林延潮点点头道:“你说的我怎么不明白?这几年孙先生在我幕中帮了我大忙了,我岂是不知。去年河工之事千头万绪,我除了大方面掌握下,署内,以及细节之事都是由他把握,还调节我与下属,府衙六房的关系。没有孙先生在,府里之事是会出差错的。”

“更不用说,当初我贬至归德来,孙先生放弃了会试的机遇,金榜题名的机会,风雨不弃,一路千里随我至归德来任官,这份情谊我一直记得。”

陈济川点点头道:“是啊,孙先生如此之才,老爷万万不可任他离去。”

林延潮道:“你以为我舍孙先生走吗?但正因如此,我才不可以拖累人家的前程。我若将孙先生视为下属,拿他当作私财一般看待,这才是我身为东主的不对,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陈济川道:“老爷,是要栽培孙先生?”

林延潮目光肃然,然后道:“孙先生之才,乃当世之选,朝廷社稷比我林某更需要他。”

“这番话不是出自老爷真心吧。”陈济川低着头说道。

林延潮看了陈济川好几眼,见他不说话,当下哼了一声道:“从另一个方面而言,宦海上浮浮沉沉,没有一直不沉的船。恩师为何一直提携我,正是为自己将来寻一替手。”

“我栽培孙先生又何尝不是,换句话,若有一天,我不在庙堂,而居江湖。那么孙先生我可以尽心托付,让他替我主持大事。当然他要先考中进士。”

林延潮知道孙承宗是有状元之才的,对于他能考取功名当然有信心。

陈济川闻言欣然道:“老爷,对孙先生真是一片苦心。哎,孙先生在府里多年,他这么突然一走,连我也有几分不舍,其他人更是可想而知。”

“还有老爷,孙先生这一走,签押房里由谁来主持呢?签押房内心腹之地,若非可靠之士不能托付。”

林延潮道:“我早有主意了,前不久望龄来信,说是要投奔我幕下,问我可否,我已是答允,他过些日子应该从浙江老家赶到归德了。”

陶望龄是林延潮的次席弟子,事功学的经义主要都是由他一手编写,还参与了燕京时报的编纂。

林延潮曾赞,众弟子中陶望龄可以为他道南。

上一次林延潮上谏天子,燕京时报被查封不说,郭正域被杖时,就是陶望龄率领一干弟子砸了顺天府衙门大堂。

后来林延潮出面把徐火勃,陶望龄救出狱,回头就叮嘱二人赶紧回家避风头,不可露面,同时努力读书,不要拉下功课。

现在林延潮升任知府,显然是圣意有所转圜了,于是陶望龄觉得风声没那么紧了,又决定出来跟随林延潮。

林延潮就答允了,让陶望龄来归德。

以往林延潮身为翰林时,什么屁事都不用管,只要给天子讲书就好了,幕僚肯定是没有用的。

现在任了知府,手头上一堆事,林延潮让陶望龄来自己幕下,肯定是通过做事来历练的。

对于这一点,陶望龄在书信也说,纸上得来总觉浅,实践出真知,他此来归德,正是为了施展一下抱负,印证一下心中所学。

陈济川听林延潮说将陶望龄叫来点了点头。陶望龄是林延潮弟子中跟随最久的人之一,仅次于徐火勃。

如果林延潮一手栽培的门生去签押房任事,当然是可以信的过。

但随即陈济川又道:“可是陶周望虽可以信任,但是第一次办事,总是初出茅庐。签押房之事琐碎繁重,而且又事关重大。陶周望不知能否胜任?”

陈济川的意思,陶望龄人品是足够了,但经验不丰富啊。

林延潮想了想道:“无妨,我早想过了。这一年来,袁可立一直承孙先生之教,在签押房办事,其人敏锐洞事,可以任事。就让他与望龄一并主事,日后望龄负责掌印,可立负责书启。”

袁可立是归德本地人,他是前礼部尚书陆树声的弟子,董其昌的同门师兄弟,眼光见识都胜过林延潮的其他门生。

之前袁可立年轻气盛,十分傲气,拜入林延潮的门下有将傲气收敛,又对孙承宗是佩服之至。

林延潮平日公务后,与众门生们吃饭闲聊,对袁可立的才识也有了解,认为他的才学。

原先签押房是孙承宗一人总司,如此就变成袁可立和陶望龄二人协同办事。

陈济川听说林延潮将袁可立,陶望龄总司签押房后,这才放心。

有话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陶,袁二人目前只是经验不够,磨砺一二将来也是可以胜任的。

但孙承宗在时身为书启师爷,并总司签押房。而陶,袁二人等于是两个人干孙承宗一个人的活,终究还是差了一点。

林延潮怕不是一时,以后恐怕也没有能找到比孙承宗更能胜任的人选。

但陈济川又想,老爷果真早有让孙先生出幕的打算,故而是料事在先,处处安排妥当。孙先生一离开,马上替补的人就找好了,但是……

陈济川道:“可是老爷,如此小人怕孙先生离去,心底会有疙瘩啊。是不是要小人去解释一下。”

林延潮道:“之前时,我已是与孙先生说的清楚的,你若再解释有些画蛇添足。响鼓不能用重锤,能明白自然明白,不过你还是替我留意一下吧。”

陈济川当下称是。

次日林延潮返回了府城。

陈济川与孙承宗交割签押房里的事。

签押房以及各衙署里的人听说孙承宗要走,众人都是大生不舍之意。

孙承宗在林府里很久,林府下人随从对他印象都很好,而林延潮外放归德后,同知署里的人对孙承宗的为人处事,没有一个不赞赏的,知道孙承宗要走的消息,众人都觉得失去了什么。

特别侯执蒲,侯执躬,彭端吾等林延潮的门生与孙承宗相处十分和睦,平日以兄长事之,现在孙承宗离去,他们都是十分难过,相送之际差一点落泪。

孙承宗也是不舍,这时袁家三兄弟正好来归德府拜见林延潮,知道孙承宗要离去,也是极为难过。

甚至众人大有向林延潮要求,将孙承宗留下来的意思,但是孙承宗却没有答允,他说在拓县任师爷也是太守做事,不曾有离去之说,大家要见孙某,去拓县也是很近。

话是如此说,但终究孙承宗还是不在府衙签押房了。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最后孙承宗还是离开了林延潮的幕中,临别之时,孙承宗向林延潮三拜,以谢多年宾主。

林延潮也是一时说不出话来,各种心情堵在胸口里,甚至生出一丝后悔之意。但无论是为了孙承宗将来的前程,还是以后自己在朝堂上的布局,都唯有让孙承宗离去。

所以林延潮没说什么,让自己门生属吏送孙承宗出门,自己则回到了屋子。

至于林浅浅对孙承宗离去也是不忍,当下赠了孙承宗三百两银子。

孙承宗离开后,签押房里暂时无人主事,林延潮也没有另请师爷的意思。

直到数日后,陶望龄抵达了归德府。

知道陶望龄到了,林延潮立即放下手头的事,跑到偏厅相见。

但见林延潮刚至偏厅,一名穿着青衫的年轻人即是跪倒,拜在自己的膝前。

“学生陶望龄拜见老师!”这年轻人哽咽地言道。

林延潮扶起陶望龄,但见这位昔日在京中时风度翩翩的公子哥,世代簪缨,以才华自诩的年轻翘楚,现在不复当初时的意气风发。

他的脸上已有沧桑之色。

当初陶望龄被关押在顺天府大牢里数月,遍尝艰辛,以及狱卒的拷打,但是他却一个字也没有道出任何不利于林延潮的内容。

放出大牢后,陶望龄骨瘦如柴,又不得不千里回浙江老家避祸,途中生了一次病,回到浙江老家时已是奄奄一息。

不过二十出头,但已是遍尝人生苦楚。

林延潮与陶望龄相对而视,二人都是忍不住落下泪来。

“是为师对不住你啊。”林延潮半响方才道了这一句。他看着陶望龄长大,见到自己的学生如此样子,心底顿时如刀搅一般。

陶望龄抹去眼泪道:“老师,不要说如此之言,能拜在老师门下从学是望龄此生最得意之事。学生自回浙江后,想起当初在老师身边读书,承蒙教诲,实是怀念。”

林延潮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好好,大家也休作儿女之态。”

“来了就好,以后你跟在我就是。”

“是,老师,”陶望龄答道。

当下二人坐下,师生二人说了一阵别来之情,然后林延潮又将签押房的事交代了他一方。

陶望龄点点头道:“老师重得圣眷,这一次升任知府,正是大展抱负之时。学生这一次真是来对了,愿效犬马之劳。”

林延潮欣慰地点点头。

什么叫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孙承宗虽是离去,但是林延潮又得了陶望龄相助。

爱乐书屋推荐阅读:新贞观造反录假崇祯的自我放飞日记我的公公叫康熙世子很凶俺四叔是朱重八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水浒:开局成为店小二重生大唐成为安禄山的私儿子开局被女土匪看中,我占山为王三国:逆天系统,称霸天下大暴君制作短视频收集资料,古人看麻了风流神针模拟中辅佐女帝,但模拟是真的大唐最强驸马爷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重生之岳飞传奇北明不南渡南宋出圈记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安西兵日记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我是大明瓦罐鸡我只是夫子(穿书)男主总想当我的腿部挂件他来自秦朝大唐:我爹是保镖头子雄兵连之再世周瑜凤凌天下回到明朝做权臣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回到上古当大王大楚皇权万古第一战皇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身为洗冤司司正,破个案子很合理大唐小郎中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明末疯狂三十六计之三国群雄争霸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穿越水浒之雄霸天下逍遥小相公梦回大长安开封府胥吏最强特种兵之战神传说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绝宠小医妃:王爷,来一针千宋
爱乐书屋搜藏榜:武道凌天大周少卿毒妃重生之杀伐穿越原始之魂三国赵云之子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我的公公叫康熙我的草寇人生三国:逐鹿天下,醉卧美人膝不愿长生的徐麟无双世子爷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克跑传记最强帝王养成系统深宫宠爱:小丫头,给本王暖脚大宋之最强纨绔猖狂庶女,邪王赖定小医妃我是大明瓦罐鸡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执魏红楼之意难平开局长生不老,看遍世间烟火贞观长安小坊正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住手啊!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绝佳嫡妻盛世嫡妃(木兰听雨)北宋不南渡锦绣凰途:毒医太子妃红楼春大明:宁愿被人遗忘的大明皇孙从我是特种兵开始签到大明:我朱允熥,监国大明南明:从边境崛起的日不落帝国召唤猛将:从乱世流民到君临天下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大明政客神医农女:傲娇夫君,惹不起!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我的老婆是土匪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红颜乱,纨绔王爷的宠妃大唐至尊龙帝我麻了:穿越到古代带着狙三国之关平当老大系统派我来抗战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长平长平暄和皇贵妃传
爱乐书屋最新小说: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