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什么?河北氏族已经跟你接触过了?”

就在李恪提出了怎样同河北氏族,联系这个问题之际。

下一刻,就被马周的回答给惊住了。

会议中的其他人闻言,也将目光瞬间从李恪身上转移到马周那里,眼神中充满了惊讶与疑惑。

“殿下,确有此事。河北氏族中的高氏,曾派使者暗中与臣接触,表达了他们愿意与殿下合作的意向。”

说完,马周脸上露出一副似笑非笑的表情道。

“只不过,他们目前也在观望状态,来者言辞之间多有试探。似乎也是在试探我们这边更为明确的态度。”

听闻马周的话,心直口快的单成天没好气的再次开口。

“不是属下说,怎么这些士族都一个鸟样,狂妄自大不说,还总是这般扭扭捏捏。既然有意合作,却又诸多试探,真当我们殿下求着他们不成?”

与单成天一样,同是底层出身的伏云,应和道。

“这些士族平日里仗着家族底蕴,总是高高在上。如今主动来谈合作,还这般拿腔拿调,实在让人看不过去。”

“哈哈哈哈哈......”

李恪见状,哈哈一笑,对着单成天与伏云道。

“你们两位就莫要动气,若是一般的士族,有其行事之风格,你们这么说倒是无妨。毕竟,做惯了人上人,其本身的影响力也让他们习惯了这般行事。”

“但河北氏族不同,他们的试探,或许并非单纯的拿腔拿调。”

“为何?”

显然对于李恪的话,除了少数如马周、裴行俨、王玄策这等心思细腻之人瞬间有所领悟外,其他人依旧一脸疑惑。

听闻顾向明、宁志泽、伏云等人异口同声的询问。

李恪没有再开口,而是用眼神看了一眼王玄策。

正所谓,作为一个合格的下属,快速的领悟领导的意思,也是一门必修的功课。

见到李恪的眼神,王玄策心领神会,立刻站出来解释道。

“河北氏族在大唐的地位特殊,他们的举动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

说到这里,王玄策意味深长的看了大家一眼,这才继续说道。

“你们应该都知道在大唐成立之初,河北士族主要支持的人,乃是夏王窦建德。而夏王窦建德对当时的大唐,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和影响,虽然后来窦建德被大唐所败,但之后河北士族与大唐之间的关系,便一直颇为微妙。”

“这些年河北氏族一直想在朝廷中,获得一定的话语权和地位,但因为陛下的忌惮,以及其他士族的压制,始终未能如愿。”

“他们此次与我们接触,一方面是看到了殿下在北疆的影响力日益增长,期望能借助殿下之力实现他们的目标。”

“另一方面,也是在评估我们殿下的实力与潜力,看是否值得他们全力押注。”

在这里,王玄策聪明的没有提及陇右集团,而是用一个其他士族一笔带过,毕竟李恪以及他们这些小士族,也是既得利益者......

众人听了王玄策的解释,全都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若是李世民只是让李恪全力配合讨伐军队,而不是强制性的直接让李恪提供两万石粮草。

再或者,公平一些的对待他与李泰等儿子。

或许,李恪也不会如此急切地考虑与河北氏族合作。

毕竟与河北氏族接触,其中蕴含着诸多风险与变数。

但如今形势紧迫,除了粮草问题亟待解决。

李世民一直以来的举动,也让李恪有些心灰意冷。

他一个封地远在北方的燕王,就需要负责两万石粮食。

那身为扬州大都督与越州都督,封地高达二十二州,大部分地区都在江南,且全是水稻种植区的李泰,又该负责多少粮草呢?

李恪心中不禁涌起一股不平之意。

然而,从后世的历史中了解到,李世民在教育儿子上太过区别对待,对不同皇子的态度差异极大。

所以,抱怨并无用处。

他将心中的情绪压下,目光重新回到眼前与河北氏族合作的问题上。

“既然,河北氏族已经接触过你了,马长史,那这件事就由你来负责跟进。务必摸清楚他们的真实意图和底线,同时也要展现出我们的实力与诚意,若是事有可为,就先促成这一次合作。”李恪神色严肃地说道。

马周闻言,站起身来,领命道:“殿下放心,属下定当全力以赴,仔细洞察河北氏族的一举一动,确保我们的利益。”

在商谈完,有关粮草河北氏族后。

李恪的内心,久久不能平息。

实在是皇帝老子,太招人气愤了。

原本,李恪在 “传国玉玺” 这件事上,还颇有犹豫。

一直在纠结,若是得到这件大重器之后,是将它进献给李世民,还是另作他用。

现在看来,为了保护这件几乎可以媲美九鼎的“文物”不被遗失,还是由他亲自来保护好了。

想到这里,他抬头看向王玄策,朝着他说道。

“王参军,你最近几个月都在与杨政道打交道,怎么说?他同意将那件物品交出来了吗?”

王玄策闻言,脸上的表情,变得也有些温怒。

他站起身来,请罪道:“殿下,说来惭愧,属下虽与杨政道多次交涉,但杨政道此人极为谨慎。到目前为止,他仍未松口交出那件物品。”

因为涉及到 “传国玉玺” 这个至关重要的物品,所以李恪并没有明说出来。

毕竟,这玩意象征的意义,以及影响力实在太大。

一旦消息泄露,必将引起轩然大波,各方势力都会闻风而动。

尤其要是被他的父皇李世民知晓,那他基本上也就失去的争夺的机会。

就因为知晓其中的利害关系,李恪皱了皱眉,对王玄策说道。

“王参军,眼下,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若是等到朝廷的大军到来,我们的行动就会受限,暴露的机会,也会无限发大。\"

“你最近其他的事情,先放一放,继续与杨政道周旋,务必想办法全力促成此事。”

语毕,李恪眼眸中闪过一道厉色,看向王玄策道。

“最迟半个月,朝廷的大军就要抵达北方,十万大军抵达的消息,也封锁不住。有些人敬酒不吃吃罚酒,你不妨提前透露给杨正道,给他施展一些心理压力,让他明白局势的紧迫性。”

“若他在朝廷大军到来之后,依旧顽固不化,你也不必浪费时间了,即时抽身回来。但切记,在这过程中要把握好分寸,不可引起太大的动静。”

听完李恪的一席话,王玄策便明白李恪在之后,绝对还有后续计划,他连忙点头应道。

“殿下放心,属下明白。我会调整策略,从杨政道的需求和弱点入手,尝试找到突破口,若这样还不行,属下自当果断抽身撤离。”

众人只知道李恪在与王玄策商议某种重要的物品,还涉及到隋王杨正道。

但只见燕王殿下没有选择将它,放在明面上讨论,也都识趣的没有多问。

对于燕王李恪,他们还是比较了解的。

殿下行事风格向来大气,既然没有将此事公开讨论,必然有其深意。

众人只是在心中暗自揣测着这件神秘物品到底是何物,却怎么也猜不到会是那“传国玉玺”。

若是知道的话,光是一个“从龙之臣”,想必就能让他们嗷嗷叫。

“伏云,将你召集来到幽州,单独留下宫迁一人在朔州城,他是什么反应。\"

“伏云,将你召集来到幽州,单独留下宫迁一人在朔州城,他是什么反应。”

就在会议接近尾声的时候,李恪突然朝着认真聆听的伏云问道。

伏云微微一怔,旋即拱手回道:“殿下,宫迁得知我被召集至幽州,虽有疑惑,但并未有异常举动。他只是旁敲侧击的询问,殿下召集我前往幽州所为何事。属下自然守口如瓶,未透露半分。宫迁见属下不肯言语,便也不再追问。”

听完伏云的话,李恪只是点了点头,没有在多言,随即解散了会议。

但在众人即将离开的时候,他将新建的锦衣卫大头领金鲵给留了下来......

贞观三年八月。

大唐皇帝李世民命令兵部尚书代国公李靖为行军总管、张公谨为副总管,前往草原征讨突厥。

代国公“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鄂国公尉迟敬德为行军副总管,折冲都尉苏定方为副将,负责统领中军。

又以并州都督、英国公“徐世绩”为通漠道行军总管,代州都督邹国公“张公瑾”为副总管,岷州都督“高甑生”为副将。

从东路,率主力部队直接进攻东突厥腹地。

华州刺史霍国公驸马“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胡国公“秦叔宝”为副将。

从西路顺黄河沿河而下,与李靖、徐世绩等人互为犄角。

礼部尚书任城郡王“李道宗”,为大同道行军总管,甘州刺史“张宝相”为副将。

由灵州出发,往西北挺进,牵制突厥兵力。

检校幽州都督“卫孝杰”为恒安道行军总管,卢国公“程知节”为副总管。

负责镇守燕云地区,阻止突厥军队兵败逃亡灵州。

大都督驸马“薛万彻”为畅武道行军总管,左骁卫大将军樊国公“段志玄”为副总管。

借道营州出击突厥后方,监视突利可汗势力反复。

共率兵十万余人,皆受李靖节度,分六路反击突厥。

......

长安城,城北。

李世民率领太子以及文武百官,举行了盛大的出师祭祀。

就一般而言军队出征,有天子亲征和将帅出征的区别。

二者地位不同,祭祀的礼数和规格也自然不同。

将帅出征的祭祀活动,主要由祭天、祭地、告庙和祭军神。

在郊外以柴燔燎牲、币等,把即将征伐之事报告上天,表示代天行罚。

主打的一个就是名正言顺。

这一次出征,李世民就是完全照抄代州都督张公谨的借口和理由。

宣读的时候,也只字不差,主打一个省心省力。

以颉利可汗明明与大唐结为盟友,却率兵出手援助叛军梁师都。违背了盟约,背信弃义,故而特派大军征讨之。

在那昭天文书上,对于柴绍和李恪将突厥颉利可汗,派遣支援梁师都得几千精锐骑兵,全部歼灭俘虏的事,那是只字不提。

最后,历时两个时辰,在李世民的一声令下,大军浩浩荡荡地从长安城出发了。

最先出发的大军,乃是从西路顺黄河而下,前往兰州坐船的华州刺史、霍国公、驸马柴绍以及胡国公秦叔宝。

两人全身披挂,骑着战马,带头率领大军率先出发。

柴绍在前往朔方攻打梁师都的时候,就与李恪打过交道。

还自作主张的将大唐与草原诸部的交易,全权交给了李恪。

事实上,最后的结果证明,他的眼光确实独到,为朝廷多挣了一大笔赋税。

加上李恪率领一群土匪降兵组成的蜀王卫,在当时,突厥援兵到来的时候,给他给予了极大的帮助。

这让柴绍对李恪特别刮目相看。

秦琼自然不必多说了,在李恪还没发迹的时候,就对其颇为欣赏。

而如今,在经过李恪与孙思邈两人针对性的进行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

他的身体比起以前见不得风,受受不得寒的状态,现在已然好了太多太多。

虽然现在拿不得镀金熟双铜锏,以及虎头錾金枪和金纂提炉枪,这三把心爱的武器到战场上拼杀。

但凭借着丰富的作战经验,为大军出谋划策还是没有任何问题。

“唉…… 秦大哥……现如今燕王李恪那小子,在幽州混的风生水起,原以为我们哥俩这一路大军,会在他的地盘上经过,到时带着他,在战场上好好历练一番,却不想此番出征,竟不能与他碰面。真是太可惜了。”柴绍微微叹息着说道。

“以老夫看,柴兄弟你,是想看上燕王殿下,销赃的能力了吧?”

“哈哈哈哈哈.....”

见到秦琼一针见血地道破了自己的心思,柴绍也不觉得尴尬,他和秦琼相视一眼,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良久柴绍这才止住笑声道:“秦大哥果然慧眼如炬。李恪那小子在幽州确实将各方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尤其是那‘销赃’的手段,为朝廷解决了不少难题。”

“不过,柴某也是真心觉得此子可成大器,若能在战场上多加历练,日后等我们老了,他无疑能够挑起李氏皇族在军中的大旗。”

秦琼微微颔首,说道:“燕王殿下确实有过人之处,无论是军事才能还是为人处世,都远超同龄人。”

“不过,也不必可惜,我们这次针对的颉利可汗的全部势力,相信还是有机会与燕王殿下在战场上相遇的。如今他在幽州,以他的能力和抱负,定不会错过这场大战。”

......

爱乐书屋推荐阅读:新贞观造反录假崇祯的自我放飞日记带着农场混异界我的公公叫康熙世子很凶俺四叔是朱重八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水浒:开局成为店小二重生大唐成为安禄山的私儿子开局被女土匪看中,我占山为王三国:逆天系统,称霸天下大暴君制作短视频收集资料,古人看麻了风流神针策马大明模拟中辅佐女帝,但模拟是真的大唐最强驸马爷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重生之岳飞传奇北明不南渡南宋出圈记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安西兵日记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我是大明瓦罐鸡我只是夫子(穿书)男主总想当我的腿部挂件他来自秦朝大唐:我爹是保镖头子雄兵连之再世周瑜凤凌天下甲斐的野望回到明朝做权臣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大楚皇权万古第一战皇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身为洗冤司司正,破个案子很合理大唐小郎中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明末疯狂三十六计之三国群雄争霸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穿越水浒之雄霸天下逍遥小相公王朝的腐朽梦回大长安开封府胥吏最强特种兵之战神传说
爱乐书屋搜藏榜:武道凌天大周少卿毒妃重生之杀伐穿越原始之魂三国赵云之子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我的公公叫康熙我的草寇人生三国:逐鹿天下,醉卧美人膝不愿长生的徐麟无双世子爷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克跑传记最强帝王养成系统深宫宠爱:小丫头,给本王暖脚大宋之最强纨绔猖狂庶女,邪王赖定小医妃我是大明瓦罐鸡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执魏红楼之意难平开局长生不老,看遍世间烟火贞观长安小坊正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住手啊!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绝佳嫡妻盛世嫡妃(木兰听雨)北宋不南渡锦绣凰途:毒医太子妃红楼春大明:宁愿被人遗忘的大明皇孙从我是特种兵开始签到大明:我朱允熥,监国大明南明:从边境崛起的日不落帝国召唤猛将:从乱世流民到君临天下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大明政客神医农女:傲娇夫君,惹不起!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我的老婆是土匪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红颜乱,纨绔王爷的宠妃大唐至尊龙帝我麻了:穿越到古代带着狙三国之关平当老大系统派我来抗战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长平长平暄和皇贵妃传
爱乐书屋最新小说: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