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东宫。

殿上,房玄龄缓缓说道,“前朝文帝受禅时,有户三百六十万,平陈又得五十万户,当时全国人口两千万。炀帝大业中,统计天下户籍,有户八百九十万,人口约四千六百万。”

“而经隋末大乱,我大唐再造乾坤,武德实统计户口仅二百余万户,此后扫平四方,人口数量逐步增加,贞观初统计数字是户口三百零四万,口一千二百三十五万,后灭东突厥,得内附突厥以及自塞外归来汉人共计一百二十余万。”

承乾打断了房玄龄。

“前朝文帝初统天下时户口仅四百一十万户,为何到大业中就已经有近九百万户?人口翻了一倍不止。”

长孙无忌奏道,“文帝先是搜查户口,全国大索貌阅,全面清查隐匿人口逃户等,南北朝之时战乱频繁,大量百姓逃避税赋而弃田逃亡,或依庇于豪强贵族,导致朝廷户口大减。文帝初受禅,乞伏慧拜曹州刺史,曹州旧俗,民多奸隐,户口帐薄,恒多不实,慧下车按察,得户数万!”

仅一个曹州,经过重新人口清查后,就新增了数万户人口,可知道当时朝廷户籍管理有多混乱,户籍数据又有多失实。

当时皇甫诞、令狐熙等名臣纷纷被派为使者至地方捡括户口,朝廷于是新增百万户。

再一个就是杨坚制订政策,把原来因为南北朝战乱导致负担太重而被迫逃亡,依庇于地主豪强贵族的那些浮客、部曲们,让他们重新授田分地,归于编户。

隋朝一统天下,靠着强大的中央朝廷的权威,清查人口搜检户籍,从豪强贵族手里夺回人丁,使的经过二十来年时间,到大业二年时,人口便达到了八百九十万户,口四千六百余万,较开国之初,翻了一倍不止。

正常人口自然繁殖增长,不可能二十年就能翻一倍,主要还是靠从民间把许多隐户、豪强的佃客部曲等重新编户得到的。

大业到武德时,天下混乱,户籍管理几乎荒废,比开皇初还要乱,数据几乎失实,更别说有大量百姓逃亡,或是被地主豪强们趁机纳为部曲佃户等,又有寺院等趁机侵占了大量人口。

所以虽然隋末战争没打多少年,从大业七年开始天下大乱,到李渊入关在长安建立唐朝,其实也才几年时间,然后李唐又只用了五六年时间,便基本天下一统了。

总共乱了十来年,天下人口不可能从掉到二百万,何况八百九十万户还只是大业二年的数据,而大业二年到大业七年乱,中间还高速发展了数年,因此不可能说一下子损失了七百万户。

多数人口当时都是逃亡了,不在户籍。

而且不管是隋初的三百多万,还是唐初的二百多万,这都是指的户籍人口,而实际上除了逃隐户口外,天下还有大量不在籍人口的,那就是僧道、奴隶、部曲等,这些人根本就不在人口统计之列。

就好比朝廷对丁男的统计中,就有课丁和不课丁的区别,对在籍户口也还分课户和不课户一样。

隋炀帝继位后,进行了一次人口普查,便新增丁口二十四万三千,新附口六十四万一千五百。

而在他继位前的仁寿那几年,其实隋朝问题已经很大,开始有许多百姓为避役而逃户。

李唐刚建立时,所谓人口二百万,仅指当时李家控制地区官方户籍记录的数字,后来李世民继位,户数增长到三百多万。

再然后,贞观新政,李世民推出了几个强有力的户籍政策,其一就是跟杨坚爷俩一样的大索貌阅,搞人口全面清查,从乡里到州县,再到朝廷户部,对户籍管理全面加强,新出生人口、死亡人口以及嫁出娶入等,都要求每半年上报一次,一年造一份手实,州县及时更新户籍信息,并上报户部存档。

像过去那种出生后一直不上报,都长成壮丁了都不上户籍的黑人是不可能存在的。

然后就是如杨坚要求的一样,对达到分户条件的就得分户,不允许那种数代,尤其是大宗小宗整个家族为一户的情况,虽然大唐推崇孝道,讲究父母在,儿子兄弟不分家,但父母不在了,兄弟就得分家。

对于村长里正这些最基层的管理人员,如果对户籍管理不当,则有严厉的处罚以约束。

另一方面,就是在隋朝时,奴隶、部曲、佃户这些都是不入户籍的,但大唐贞观新政却改变了这一点。

把户籍分为主户和客户,有产的称为主户、无产的称为客户,过去没户籍只能依附于豪强地主的部曲、佃户,如今也都能得到一个客户身份,也正式成为了朝廷的户籍人口,仅此一项,大唐的户籍人口就激增海量。

然后就是对于奴隶,朝廷也纳入户籍统一管理,这些人专属于奴籍,同样要受朝廷严格管理,不再是过去那样,奴隶虽要立契登记等,但跟牛马一样都仅是私人财产,律比牲畜。

还有就是僧道尼娼优等这些原来也是不入户籍的,如今统统都入。

反正只要是人,贞观新政就都要求入籍管理。

当然,后来朝廷进一步动作,实行全面的佛道管理制度,不仅从当时寺观里夺回了数百万依附于他们的佃户、净人奴隶,还全面整顿了寺观,把寺道统一纳入朝廷管理,进行考试,授度牒出家,限制僧道数量,取消他们免税役的特权,禁止他们从事工商业经济活动等等。

朝廷一套组合动作,从寺观那里强令僧道尼姑等还俗者百万众,其中就包括大量寄名佛寺的假和尚假尼姑,甚至是一些所谓的在家修行的居士等等,拆除了大量的寺观,以及私建的兰若等,朝廷获得数千万的田地、钱财,新增了数百万的人口。

从寺观手里抢人口,从豪强地主手里抢部曲佃户······

然后是大唐强盛起来后,威服四夷,大量在隋末唐被被周边蛮夷掳走,或是被迫逃到境外的汉家百姓人口,也大量回归。

朝廷此后灭东突厥,仅其中的蓝突厥,也就是阿史那阿史德等核心突厥部落,就有数十部十多万户归附,最后被编户齐民成为大唐户籍人口,加起来达到五十余万口。

几乎整个东突厥的蓝突厥加上部份黑突厥,都成了大唐子民,东突厥强盛的时候,号称控弦四十万,人口二百万,这也是还包括了他们统治下的漠北铁勒诸部,以及东面的契丹、奚、霫、室韦等诸部,本身突厥最核心的蓝突厥不超过二十万户,其中还包括了在西域的西突厥十姓部落。

所以说在贞观十年前,大唐通过种种户籍改革以及对外征战等,使的朝廷户籍上的人口数字大增,户数早达到千万。

“统一天下后,从四边回归的人口百万,灭东突厥得口五十余万,灭吐谷浑再得数十万口,而党项、西山诸羌归附,编户齐民,又得口近百万,平岭南之乱,征黔中、云南,拓通海,收日南,这前后又得数百万口,再加上得伊吾、灭高昌,又得十几万。”

“而圣人御驾亲征辽东,拓地两千里地,新得人口二百万,怎么算,朝廷现在的人口都不会少于一千二百万户吧,口数更应当超过七千万了,甚至说有八千万孤都不以为奇。”

“可现在朝廷要移民辽东,各地却都说无民可移了,这不奇怪吗?”

唐以前,没有哪个朝廷的户籍人口管理的这么严,也没有哪个朝代能把所有人口都登记编户齐民,更别说把四边内附的蛮夷也编户齐民了。

甚至就算是在隋朝极盛之时,岭南、南中这东南、西南大片地区,其实也就仅有几个州朝廷有户籍人口,而且数字少的可怜。

大隋的那数千万人口,都集中在关中、河北、河南、河东、淮南、山南等地区,尤其是河北河南地区,人丁之密集相当惊人,一郡上百万人口。

而一整个岭南,户籍人口还不如河北一个州,一整个南中地区,户籍人口还不如关中一个县。

在贞观十年以前,大唐的户籍新政是极其严格的,也几乎做到了极致。但是这些年来,则向一个诡异的方向发展。

朝廷不抑豪强贵族兼并田地,朝廷积极拓边,鼓励百姓移民边疆,朝廷大力发展工商贸易,在这些政策导向下,使的人口正在迅速的流动起来。

中原密集地区的人口,开始往江南、岭南、南中等地广人稀的地方移民,乡村百姓开始往城镇聚集,或经商或做工,尤其是在农闲时节,大量的劳动力都涌入城镇。

这固然使的四边也开始热闹起来,使的工商更加兴盛,但其中也渐有一些不可控的问题出现,就比如说现在大量百姓都出国了。

最开始只是那些贵族豪强们在边地抢占先机,建立商屯、开建矿山等,然后他们在大唐各地招募人手过去做事,一些百姓家里的年轻子弟,也乐得出去赚钱,可渐渐的,如今这些人都把产业置到海外去了,大批大批的把人运出海。

如今中原的城镇越发兴盛,但乡村却不再如以往热闹,虽说留下来的百姓大多都是自耕农、小地主们,没地的百姓都背井离乡去了边地重新授田,也当地主或自耕农去了,或是凭着手艺进城做了匠人、产业工人等。

在朝廷的两税新法下,朝廷摊丁入亩,承诺永不加赋,所以朝廷对人丁的控制没那么强了,因为以前控制人丁是要征人头税,按丁收租庸调,每年还要征壮丁服勉强劳役,征中男去服杂役。

而现在,摊丁入亩,折钱代役,这个役钱也都摊入了田亩之中,两税的正税以田产和户等为征税根本,与人丁根本没什么关系了。

地方官府当然也就不再盯的那么严了。

甚至放宽管理,允许农村富余的劳动力出去务工赚钱,还能增加家庭收入,这百姓收入高了,这两税征起来当然也轻松些,而百姓温饱了,官府压力也小的多。

总之,如今的局面是各方都愿意看到的。

可太子承乾今天却以辽东无人可移过去为引,揭开了这个大家一直捂着的盖子。

“孤听说现在许多豪强商贾在海外的商屯、矿山越搞越大,越弄越多,从中原不断的招人过去,有许多人常年在外,甚至有些人干脆都已经把家小都迁过去了,这样下去,会造成什么后果,大家考虑过没有?”

“人口是国家的基础,税赋、军事等一切的根本。如今人口大量流失,这个问题还不够严重吗?朝廷这几年灭东突厥、灭吐谷浑、灭高昌、新增伊吾、党项、西山等,又完成了对岭南、南中诸地的编户齐民,正常来说,人口应当新增百万户甚至是二百万户,可发调户部的户籍档案,发现自贞观十年以来,朝廷户籍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可以说几乎是停滞不前的。”

“而且许多地方户籍上的数字,也不准确了,有些地方户籍上有人,但实际上地方却没人了,人去哪了?去淘金了,去做工了,去做买卖了·······”

“朝廷不断对外扩张征服,新征服迁入大量人口,可却还跟不上外流的人口,管理上是不是太失职了?”

面对着太子的这连串问题,房玄龄长孙无忌这些宰相,一时都不知道要如何接话。

这涉及到如今大唐的基本国策,从重工商海贸,到积极拓边国策,以及两税新法、不抑兼并等等基本国策导致的。

人口流失只能说是这些基本国策导致的一些小问题,毕竟这些国策带来的巨大红利是所有人都看的到的。

户部官方户籍数据,户一千二百余万,人口六千三百八十八万多,而朝廷一年的税赋与官营作坊等收入过亿,这些都是新政改革以来,才不到二十年的巨大变化。

杨坚统一天下,用了二十多年时间,创造了开皇盛世,人口也不过增了一倍多,八百多万户,四千多万口。

而天可汗李世民用了十六年时间,改革制度,平定外患,开创了贞观盛世,人口较开国之初,增长了一千万户,翻了六倍。

这不是奇迹是什么?

从朝廷给地方官发不起俸禄,只能给田出租,再如今年财收过亿,官员俸禄一涨再涨,待遇优厚。

还能养的起北衙十万常备禁军,能支撑着大唐不断的对外征战开拓,这些都非常成功了。

承乾见无人应声,起身,“今日暂且议到这吧。”太子并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也没有要求几位宰相回去后写一份关于此事的奏折上来,就这么突然结束了。

爱乐书屋推荐阅读:新贞观造反录假崇祯的自我放飞日记带着农场混异界我的公公叫康熙世子很凶俺四叔是朱重八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水浒:开局成为店小二重生大唐成为安禄山的私儿子开局被女土匪看中,我占山为王三国:逆天系统,称霸天下大暴君制作短视频收集资料,古人看麻了风流神针策马大明模拟中辅佐女帝,但模拟是真的大唐最强驸马爷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重生之岳飞传奇北明不南渡南宋出圈记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安西兵日记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我是大明瓦罐鸡我只是夫子(穿书)男主总想当我的腿部挂件他来自秦朝大唐:我爹是保镖头子雄兵连之再世周瑜凤凌天下甲斐的野望回到明朝做权臣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回到上古当大王大楚皇权万古第一战皇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身为洗冤司司正,破个案子很合理大唐小郎中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明末疯狂三十六计之三国群雄争霸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穿越水浒之雄霸天下逍遥小相公梦回大长安开封府胥吏最强特种兵之战神传说
爱乐书屋搜藏榜:武道凌天大周少卿毒妃重生之杀伐穿越原始之魂三国赵云之子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我的公公叫康熙我的草寇人生三国:逐鹿天下,醉卧美人膝不愿长生的徐麟无双世子爷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克跑传记最强帝王养成系统深宫宠爱:小丫头,给本王暖脚大宋之最强纨绔猖狂庶女,邪王赖定小医妃我是大明瓦罐鸡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执魏红楼之意难平开局长生不老,看遍世间烟火贞观长安小坊正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住手啊!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绝佳嫡妻盛世嫡妃(木兰听雨)北宋不南渡锦绣凰途:毒医太子妃红楼春大明:宁愿被人遗忘的大明皇孙从我是特种兵开始签到大明:我朱允熥,监国大明南明:从边境崛起的日不落帝国召唤猛将:从乱世流民到君临天下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大明政客神医农女:傲娇夫君,惹不起!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我的老婆是土匪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红颜乱,纨绔王爷的宠妃大唐至尊龙帝我麻了:穿越到古代带着狙三国之关平当老大系统派我来抗战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长平长平暄和皇贵妃传
爱乐书屋最新小说: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