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死!该杀!”
崇祯原以为马绍愉此去会有成就,使他暂缓东顾之忧,专力救中原之危。可等他一目数行地看完密奏,惊惧的心情稍释,换成一种混合着恼恨、失望、忧虑和其他说不清的复杂心情。他将这密奏再草草一看,用拳头将桌子猛一捶,恨声怒骂:
“洪亨九!”
洪承畴终归是投降了。
虽然这之前宁远总兵吴三桂送来的飞奏,已经暗示了不少情况。可是当马绍愉真的确认这条消息以后,崇祯还是大为失望。
事情怎么会这样呢?
崇祯向王承恩猛一挥手,转身走回乾清宫大殿,进入西暖阁。王承恩手中拿着从河南来的十万火急的军情文书,不敢呈绪皇上,他想暂带回司礼监值房中去,但被崇祯看见,又叫他递上来。
崇祯重新在龙椅上颓然坐下,长叹一口气,又恨恨地用鼻孔哼了一声,他打开军情文书,更加如遭雷击。
“孙传庭……也败了!”
祸不单行,襄阳刚刚失陷,崇祯还没有从这条坏消息里缓过来,马绍愉又确认了洪承畴投降的事情。紧接着,孙传庭又在柿园被李自成打败,噩耗连连、噩耗连连啊。
皇帝终于抑制不住,突然热泪奔流,泣不成声。他的身心几乎要全部崩溃,此时此刻,崇祯突然感到左良玉是这样的高大宏伟,这个过去皇帝觉得最难应付的跋扈武人,好歹从容就义,为朝廷保留了几分颜面。
他突然想到左良玉死了,可是朝廷还没有对他的就义进行什么褒奖。崇祯于是信笔疾书,他不顾身体的疲劳,迅速写出一篇稿子,然后噙着两眶热泪,用悲痛的低声读了一遍:
呜呼!劫际红羊,祸深赤眉。昊天不吊,折我股肱。
青犊肆虐于中原,铜马披猖于西陵,乃命卿总督平贼之旅,扫荡豫、楚。千里驰驱,天下知上将之辛劳;数载奋剿,朝廷纤封疆之殷忧。中原板荡,君臣共休戚之感;三楚糜烂,朝野乏战守之策。
……
无奈壮士掘鼠,莫救三军饥馁,叛将投贼,终至一朝崩解。然将军犹督兵死战,狂呼杀敌;弱马中箭,继以步斗;手刃数逆,血满衣甲;两度负伤,仆而再起;正欲自刎,群贼遂致被执。当此时也,战鼓齐唁,星月无光,长空云暗,旷野风悲,微而忽零,浙沥不止,盖忠贞格于上苍,天地为之愁惨而陨泣!
闻将军被执之后,矢志不屈,蓬头垢面,骂不绝口。贼渠百般招诱,无动卿心。古人云: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
大将军兼而有之矣!
又闻将军绝食数日,气息奄奄,病不能兴,鼓身余力,奋而坐起,南向而跪,连呼“陛下!陛下!”气噎泪流,欲语无声,倒地而死,目犹不瞑。杀身成仁,有如是耶?呜呼痛哉!
封妻荫子,国有褒忠之典;议谥议恤,朕怀表功之心。将军志节功业,已饬宣付史馆。呜呼!大将军虽死矣,死而不朽。死事重于泰山,豪气化为长虹;享俎豆于百世,传今名于万年。
大明崇祯十五年七月
崇祯写完以后,自己又又忍不住反复小声诵读数遍,声调凄苦,热泪双流。他为自己想象出来的左良玉“就义”壮举所感动,因而满怀酸痛,泣不成声。
他告诉王承恩,要追封左良玉为宁南侯,以表其忠节。接着皇帝又愤怒谩骂,叹息杨嗣昌、左良玉这一对“将相和”外,剩下的全是庸才——不知杨文弱和左昆山九泉之下,如何看待崇祯对他们二人相处的评价。
对于孙传庭的柿园之败,崇祯认为希望还没有断绝,柿园之败并非官军战不利,而是因为中了闯贼的狡计:闯军先被官军打败,可在撤退时却在沿途故意丢掷金银,官军互相争夺,军势大乱,贼兵趁机反击,才招致此败。
但据孙传庭所说,柿园之败,官军只损失了几千人,伤亡不大,元气尚存。所以崇祯对孙传庭只是下旨切责,要求他整兵再战,以补前愆。
对于还在武昌坚守的丁启睿,崇祯也是下旨嘉奖了一番,又保证会发给丁启睿补充饷银,并派援军解围——但实际上到底有没有办法,崇祯自己也不知道。
他心灰意冷,在灰心失望之中,想着幸而周延儒被他起用,回到内阁任首辅。
尽管从崇祯六年六月他将周延儒罢黜归里,但他知道周延儒原是个做事敏捷的人,只因朝廷上门户之争,使他一怒之下将周延儒斥逐。
经过他换过几个首辅,看起来都不如周延儒练达有为,不愧是“状元宰相”。所以他不久前听了朝臣们的意见,重新起用周延儒,对他期望甚殷。
现在崇祯为急于挽救豫楚形势,就召首辅周延儒到文华殿来。
周延儒一听太监传谕他单独去文华殿召对,便猜到八九分是和闯军攻陷襄阳有关。他这次能够“东山再起”,回朝重任首辅,也借助东林和复社人物张溥的银弹活动。所以周延儒复任首辅,意图就在于使得东林势力重新出山,现在当他随着一位御前太监往文华殿走时,他的主意已经打定了。
崇祯对周延儒寄望深重,他给周延儒行礼赐座,跟着问计道:“如今襄阳失陷,柿园又败,卿看如何才能扭转局势,以救中原?”
周延儒没有顺势坐下,而是在崇祯面前保持着谨慎态度,站立说:“宁南侯慷慨就义,京城百姓都说因为有这样圣君,故有那样忠臣。可见人心民气在我,大为可用。”
崇祯平时自认为是英明之主,对于辅臣的话,除了杨嗣昌外,都并不完全相信,惟独对周延儒现在这番话他句句信以为真。
崇祯轻轻点头:“朕也有所闻京师百姓对左良玉的追思之情。”
周延儒接着请来一副地图,为崇祯分析说:“如今宁南虽然已经就义,可是左镇兵马甚众,散落湖广者极多。左良玉曾受侯恂提拔之恩,陛下可曾听人说过?若以侯恂南下,收拾左镇余部,立住脚跟,整军再战,大可以先解武昌之围。”
周延儒的复出,靠的是东林人物张溥采用入股法筹集贿金,出钱的大头者,就是冯铨、侯恂、阮大铖等人。所以他投桃报李,也给侯恂谋取官位。
崇祯心中急躁又没底气,先点点头,接着又着急问道:“还有什么办法吗?”
周延儒为了东林的复起,早有全盘谋划,此时便一一道来:
“寇患积十五年而始大,非可一朝图也。闯贼的用兵,往往以数万骑为一队,飘忽若风雨,过无坚城,因资于兵。官军只能尾追其后,问其所向而已。欲制贼,必不能以一省地域为限、不能以一督抚为限。督抚虽有赐剑之灵,也常常因省界地域之分而受制于贼,陛下必开新制,方能力挫贼氛。”
崇祯想到朝廷为了围剿闯贼,早已设置过了跨越数省范围的督师,看周延儒的意思,这个制度还是不够,需要继续强化,他点点头,示意周延儒继续说下去。
“以今天的情况来看,督抚之力不能制贼,而为贼所制。请陛下以杨嗣昌之先例,广授尚方剑,于保定、西安、武昌、徐州设立剿总行辕,于各省省会要津专设绥寇公署。”
周延儒图穷匕见,终于说出他的目的来:
“请以孙传庭为西安剿总大臣,以塞秦关;以徐淮抚臣史可法为徐州剿总大臣,以遏贼冲;以保定抚臣北护黄河,以丁启睿为武昌剿总大臣固守武岳,最后以侯恂总督各剿总及绥寇公署,断贼奔逸之路。以臣计之,闯贼号称百万,暂且以人五十万、马十万计,人日食一升,马日食三升,中原赤地千里,望绝人烟,贼必饥困自灭。”
按照周延儒的设计,剿总大臣即总督数省剿贼军务,如西安剿总全称就叫总督陕西、三边、河南、山西、郧阳剿贼军务,保定剿总全称就叫总督保定、河北、登莱剿贼军务,武昌剿总全称就叫总督湖广、江西、南赣、偏沅剿贼军务,徐州剿总全称就叫总督山东、凤阳、应天、安庐剿贼军务。
如果早些时候周延儒提出这样的计划,势必为崇祯所反对。可经过连续的打击以后,崇祯心态崩溃,全为周延儒口中设计出来的“剿总行辕”、“绥寇公署”一类新瓶装旧酒的东西所糊弄。
崇祯甚至未意识到周延儒如此出谋划策,只是为了让东林势力的侯恂和史可法占据要津。
他也是实在别无善策,只能觉得这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好!”崇祯下定决心,“设立四大剿总,必能成功。贼势虽张,但朕料其必不能成事,终难逃朕之一握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