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罢转轮炮车,众人又来到襄阳书院。管宁、薛综早已在门前迎候,寒喧毕,便一同来至书院参观。
因管宁在豫章一事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刘琦对他自是与别人不同,便让他领着众人参观。
管宁说道:“书院开办两年来,共招收八到十二岁少年两千一百零五人,皆是孤儿及阵亡将士之子。
“共有教员一百一十七人,其中儒生六十四人,墨生四十二人,兵家十一人。按照公子所言‘以儒为本,以墨为用,兼容并包’的思路开课授学,一日开课六节。
“入学第一、二年要识文、断字、知数、明礼;第三、四年以儒、墨为主,又涉及六艺、方技、兵略、数术各科。
“学满四年按其兴趣、专长,或以师择生,或以生择师,定向培养。”
刘琦听罢,思忖良久,说道:“幼安(管宁字)与敬文(薛综字)安排甚是妥当,只是未料到两年竟招收学员如此之多。若按从入学到成才需六至八年来算,学员规模莫不是要超过万人?如此来看,书院还是建得小了!”
管宁听罢,笑道:“少主多虑了,这两年书院初创,各郡适龄孤儿及烈士之子已尽皆招至书院。明年之后,若无大规模战事,新收学员自会锐减至一二百人。”
刘琦笑道:“如此说来,人又有些少了!”
薛综忙道:“少主培育人才之心难能可贵,但此事宜缓不宜急。大汉各知名书院皆是数十人规模而已,我襄阳书院已达两千多人!好在咱们密不示人,若说出去,管叫天下儒生惊掉了下巴!”
众人闻言,尽皆大笑。
刘琦道:“论及规模,襄阳书院确实不小,但是咱们底蕴太浅,俗语有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若要与颖川、鹿门诸书院争锋,怕是要下十年苦功。”
管宁说道:“少主所言甚是有理,此所谓厚积而薄发者也!”
他边说边带着众人穿过一排排屋舍,透过屋门,见孩子们或读书,或写字,或算术,或辩斗,一派盎然。
管宁继续说道:“此为教室。我等数月实践,觉得以二十余人为一室效果最佳。教室之后有居舍,十人一间,供孩童夜间休憩。二者之间为饭堂,以供三餐所食。”
刘琦边听边点头,对管宁、薛综说道:“孩子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务必要保证吃好、睡好。”二人连忙应诺。
他又转头对墨影说道:“回头传书张机(仲景)太守,让他派几名弟子过来,腾出个院子做医舍,安排可靠老卒来帮忙。书院有两千多师生,生了病可不是闹着玩的。”
墨影连忙应下。
众人又随管宁来至校场,见校场又分为数个区域,其中一地为鞠城,即蹴鞠场地;一处按刘琦要求布置了单双杠及大小石锁;还有几处各有用途。
众人见一边靶场之上正有一老师教孩子们射箭,便过去观看。
这位老师是因伤退役的基层将官,他正一丝不苟地传授射箭的动作要领。
孩子们拿看小号弓箭,听得也很认真。
黄忠见了连连点头。刘琦忙问黄忠道:“汉升以为如何?”
黄忠道:“颇有章法,给孩童打基础甚是妥当。”
刘琦见黄忠如此说,放心不少。
又见一场地之上,一位老师带着孩童在摆弄一个木架,刘琦好奇,便过去观看。
等老师带着孩子们摆弄完,才看出这是一架原始版的翘翘板儿!
只见那位老师让两个身量相当的孩童坐在两端上下翘动,一会儿再换一组。等孩子们都尝试过之后,老师将长板往一边拖动,让孩子们再上去试。结果一个翘不起,一个压不下。
老师开始讲解其中道理,管宁也不太明白,一旁墨影对刘琦说,这位老师是墨家弟子。刘琦恍然大悟,这不就是在讲杠杆原理吗!
看着孩子们兴高采烈的样子,不由想起自己上学时,上文化课就愁眉苦脸,上实验课就抢着去上的情景,不由笑出了声。
见众人看向他,他便掩饰道:“这位老师教学得法,孩子们也很是可爱。”
参观完毕,众人便随着管宁到议事厅中休息。
刘琦问薛综道:“书院之中,除了教员,需要人手之处也不少,可还需要再添补一些?”
薛综说道:“目前饭堂之中多是阵亡士卒遗妻,她们做饭之余也为师生做一些缝补浆洗之事。还有一些老卒负责平整场地,修剪花木,维修房屋器械诸事,目前倒也够用。
“只是几年之后,孩子们学习兵略、方技、机关之术,则需要调配专业人士过来。”
刘琦颔首道:“此事宜早做准备,我让父亲先选着人,尽量早些过来做事。”薛综忙称谢不提。
一日参观,天色将晚,刘琦辞别众人返回襄阳。
刚一进城,便有士卒将他叫到刘表书房。刘琦见刘表在书房中踱步,知其有事未决,便问道:“父亲可有难解之事?”
刘表见是刘琦,便对他说道:“我儿来的正好,交州来了几个好消息,你也来看看。”说罢便将竹书递给刘琦。
刘琦打开细看,便见上面列了几项:一是又送来战象五十头,战马五百匹。二是徐荣又招募士卒三千余人。三是郁林发现铜矿锡矿,且分布甚广。
刘琦沉思良久,说道:“战马与士卒仍由阵到将军编练即可。父亲所愁着,莫不是那铜?”
刘表道:“正是!我儿以为当如何处置?”
刘琦道:“除打造军用器械外,全部铸钱!”
刘表道:“全部铸钱,恐钱贱而物贵!”
刘琦道:“铸的钱全用来购买各诸侯治下铁料、布匹、粮食、兽皮等物,以增我之储备。”
刘表皱眉道:“此等物资诸侯看管甚严,恐不好交易。”
刘琦思忖道:“几年间,各地暗卫已有一定势力,不如试着买通官员、大商,私运我境!”
刘表沉吟半晌,对刘琦说道:“此乃陈平所行之事,待我先与刘勇商议妥当,你切不可说与别人!”
刘琦知道轻重,应诺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