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她太好了,就跟姐妹一样。
实际上顾许言就是这个心思,要知道他们顾家也没其他人了。
有个从前的丫鬟,那也是亲人,做姐妹又何妨。
不过小桃没有同意,她觉得一日为仆,她家小姐就永远是她家小姐。
见劝不动小桃,顾许言也就不再劝了。
李晋晔将秋实和冬灿叫过来,让她们认识自己的小主子。
“爹爹,这两位姐姐就是你给我买的丫鬟吗?”
秋实和冬灿看着这个粉粉嫩嫩的小团子就心生喜爱。
“奴婢秋实,奴婢冬灿见过小姐。”
这两个人朝李小八福了福身子,乐得李小八连忙拉住她们。
“姐姐们长得好好看哦,小八喜欢你们。”
被自家小小姐这么一说,这两个丫鬟心都要化了。
李晋晔还将小桃一家人以及自己的小厮介绍了一下。
这回大家都熟悉了,听到李晋晔回村,李华胜也来凑热闹了。
“哎呦呦,县令大人回来了?小的有失远迎,还望大人恕罪。”
一边说还一边扮演起了狗腿子的角色,用衣袖擦干一把椅子,给李晋晔搬过来。
“来来来,大人请上座。”
李晋晔哭笑不得,“就你嘴贫,行了,刚好你过来,我也有事跟你说。”
李华胜,“得嘞,小的听您吩咐。”
李晋晔:………
李家众人哄堂大笑。
好在李华胜也就是打趣一下,并没有一直这样下去。
知道李晋晔也是有正事和自己说,收敛了一番。
两个人走到书房,李晋晔就将自己所想的事情说出来。
其实,李晋晔这回回来就是有两件大事。
其一:修建族学,让更多的孩子入学。
一个家族想要兴旺发达,一个村子想要走出去,都需要更多的子孙后代成才,而教育就是成才之基。
也不指望族里村里所有读书之人都考取功名。
但至少读书识字,不至于做个睁眼瞎,走到哪被人骗到哪。
他的设想也很简单,先是由自家出资,建学堂,请夫子。
再买来一两百亩良田作为族中资产,产出的粮食作为夫子的束修。
只要打理的好,足以维持族学的运转。
这其二便是修路。
李家村较为偏僻,不但出去很难,进来也很难。
也全是泥巴路,晴天还好,只是多些灰尘。
要是遇上下雨天,那简直不能走,一脚下去,全是泥泞。
就算是驾着牛车,都不方便。
更何况是人担着很多东西呢,所以他们村子里的人鲜少出去。
除非逼不得已要买些东西或者要处理事情,一般都是能不出去就不出去。
但现在不一样了,他时常要往返县里,要是遇上大事,被这路耽搁了就不好了。
当然这修路也不仅仅只是方便了他自己,还有村里人,都会更加方便的。
这修路他也打算自家先出资,买材料,请人工,将这路修整修整,扩大一些,至少能过两辆马车吧。
在跟李华胜讲之前,李晋晔就和家里人商量了。
大家都没有意见,因为李晋晔考试,族里是出了大力的,又出人保护,又出资送考。
他们家不是那种忘恩负义之人,反正现在家里也好过了。
也不是没钱,就算没钱也没关系,还有好几朵大灵芝没处理呢。
大不了把这些处理了,这不就有钱了。
而且这事情李小八也非常支持,她悄悄地和李晋晔说。
要是银钱不够,她还有好多东西都可以拿出来卖的,不怕没钱。
这些东西当然是出自李小八的锦鲤空间了。
李晋晔知道自家闺女赞同就够了,也不需要她拿那么多东西出来,只叮嘱她保护好自己。
李华胜从李晋晔口中知道这打算,嘴巴都张大了好几倍,放个鸡蛋都可以塞下去的那种。
但他知道这是好事,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情,跟李晋晔只打包票,他会跟紧这事。
从李家出来,李华胜就找了族中的族老,将这事情讲了个明明白白。
李氏族老也很开心,几个老头儿差点激动晕了。
这事情呢,宜早不宜迟,很快他们就定下了章程。
这两件事情与李晋晔所提的也大差不差。
建学堂、请夫子以及学子的笔墨纸砚的费用由李晋晔出资和负责,夫子的束修则看族田产出,不足的部分就由族里补齐。
李氏族人满五岁的小孩皆可进学,无论男女。
李家村人同等待遇,只是笔墨纸砚要自己负责。
而外村人的孩子想要入学,则再需要付一笔夫子的束修。
夫子的饭食则算在束修里,由村里出人做好送去学堂。
学子的饭食则自带或者回家吃,毕竟族学就在村子里,也不碍事。
要修路就要修好的,不至于从三道四地返工。
所以,由李晋晔出资没问题,但这人工就村里出人了。
村里一家一户出个人力,也不需要工钱,都是为村子里出力。
至于路面大小,那就是根据实际情况来,至少能扩大到两辆马车通过的那种。
路面的浇筑他们选择做房子的材料,拌上沙石,浇筑上去,坚硬的很。
这样修筑出来的路面,不仅坚硬,压实了还很平整,很方便。
章程确定了,李华胜他们就计算了做完这些事情所需的银两。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这总数竟达到了一千五百两,这还没算村里的人工这些呢。
不过李晋晔也不在意,因为这钱他是拿的出来的。
之前镇国公府给的谢礼可是好大一箱子金银。
他立马就让顾许言将两千两拿出来,递给李华胜。
他觉得多拿点也无妨,反正也言明了多退少补。
搞定了这两件事情,李晋晔的心事也去了一大半。
整个人轻松了不少,他现在担心就是族田单位购买。
不过,他交代了管这块的衙役,要是有人出手,立马和他说。
他愿意购买回来,县令大人的交代,衙役也很尽心,一直留意着。
第二日一早,李晋晔夫妻就带着李小八回了县衙。
至于其他的儿子,就这么着吧……
又不是离不开爹娘。
李晋晔一走,李华胜就敲响了村里的大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