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祯接着说第二件事,“大将军,我想要点田。”
吕布笑道:“给你,一顷够么?”
神悦越是向他要东西,他越高兴。
张祯:“大将军豪爽,但不够。”
一顷等于一百亩,吕布不可谓不大方。
可对于她想做的事来说,还是太少。
吕布:“十顷?”
张祯摇头。
吕布:“百顷?”
张祯还是摇头。
吕布:“......千顷?”
田地不同于其它,他打仗能得浮财,却很难得到田地。
所以他估计自己没有千顷良田。
——有还是没有呢?
刚想叫高顺来问问,就听张祯道:“大将军,不用问了,你全部良田给我,也是不够。”
吕布:......
不知为啥忽然感觉自己有点穷。
张祯:“要是大家都能给一点,那就够了。”
吕布:“大家指谁?”
张祯淡淡道:“三公九卿,世家大族。”
吕布:“......这东西,不太好抢。”
他要金银珠宝,他们会奉上一些。
他若要田地,他们会跟他拼命。
张祯讶然:“大将军怎会用上抢字?陛下迁都来此,竟无皇庄,不成体统。大将军进献几顷良田给陛下,乃是大将军的忠心。但忠于陛下的又何止大将军一人?朝中诸公怎会让大将军专美于前?”
华夏古代王朝有三大魔咒,土地兼并、文官弄权、军阀割据 。
但凡摊上一个,这王朝都很危险。
东汉全都摊上了。
相比后两者,土地兼并是最致命、最根深蒂固的毒瘤。
贸然动之不是治病,是害命。
她现在无力解决这个大问题,真的只是想要点田地。
一家进献几顷,不就积少成多了?
吕布听懂了她话中之意,哈哈大笑,“陛下又无可靠人手管理皇庄,神悦便可毛遂自荐?”
张祯也笑了。
吕布一聪明,她说话就不费力。
“还得大将军周全。”
吕布:“神悦放心,包在本将身上,哈哈!”
能给王允等人添堵的事儿,何乐而不为?
笑完才想起来问,“你要这么多田地做什么呢?”
张祯:“还能做什么?自然是种田。”
吕布:“......种田?”
这个答案,既理所当然,又出人预料。
张祯:“对,种田,种出多多的粮食,养活多多的人。”
吕布看着她,目光专注,仿佛她脸上有花似的。
张祯下意识摸摸脸,“大将军,你在看什么?”
吕布轻叹,“神悦,你真是三清点化的弟子?”
若非神仙点化,怎有这慈悲心肠?
又怎么敢有?
张祯:“我是。”
三国很精彩,无论是真实历史还是演义传说,都引人入胜。
那些风流人物,那些经典战役,那些精妙绝伦的计谋、跌宕起伏的转折,波澜壮阔的激昂人生,永不言败的雄心壮志,无不让人热血沸腾,心驰神往。
正如苏东坡所言,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但精彩之下,隐藏着两个后世不易察觉的大字:饥饿。
战乱、旱灾、蝗灾、瘟疫等天灾人祸都能造成大饥荒,而大饥荒也加剧了社会的动荡和战乱,形成恶性循环。
上至天子公卿,下至庶人百姓,都曾遭受饥饿的威胁。
曹老板曾在《蒿里行》里写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这是三国残酷一面的真实写照。
更严重的是,据竺可桢先生考证,华夏历史上曾有四次小冰河时期,东汉末年到西晋是第二次。
古代如何应对小冰河时期呢?
表面上是大起义、军阀混战、改朝换代。
实际上是一个字:死。
死了足够多的人,粮食就够吃了。
张祯不敢说救世,她只想尽力做一点事。
——
到了小皇帝刘协面前,张祯又有一番说辞。
“陛下,三清授我三卷神书,第一卷曰农书。当时贫道还不知三清何意,如今方知,三清是想让贫道为你种田呐!”
刘协自动忽略三清、神书等字眼,狐疑道,“为朕种田?”
他已经知道了浮云道长的俗家来历。
锦衣玉食养大的小女郎,田庄都未去过几次,五谷不分,四体不勤,会种田?
他咋那么不信呢。
张祯:“正是!”
吕布说着工具人的台词,“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然而刘协心中无喜,只有忧。
并且严重怀疑这两个人要拿自己当刀使。
犹犹豫豫地道,“只怕公卿不愿献田......”
他当然想要皇庄!
做梦都想要。
可很多时候,那也只是梦。
吕布:“只要陛下首肯,诸公定然愿意。”
又不多要,几顷而已。
要是这都不愿意,就未免太不把皇帝放在眼里了。
目无君上,心怀贰志,休怪他三尺青锋想饮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