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室当中。
从霓虹国购买的t40碳纤维材料也已经准备完毕。
吕明朗要测试一下。
这钓鱼竿和霓虹这t40碳纤维材料的性能是不是真的一样。
如果真的一样的话。
这不仅能够证明龙国在碳纤维领域踏出了坚定的一步。
更能证明霓虹的鱼竿实际上就是抄袭苏洵老师的。
在他们到来之前。
实验室的人也已经争吵过一轮了。
有些人觉得这就是巧合。
材料院的郭副院长便觉得如此。
龙国怎么可能会直接跳过t30,成功t40呢!
特别是这t40碳纤维材料的成本非常高。
这么一小根成本已经在百万米元以上了。
而且想买也要看霓虹的脸色。
如果是别的实验还好。
可这次。
吕明朗已经明确要做破坏性实验了。
完整地测试t40碳纤维的性能。
这让他很是犹豫。
“院长,要不您再想想?”
郭副院长思考再三还是劝道。
其他几个研究员也是同样说道:
“是啊,院长,我们连t30都搞不明白,不太可能直接搞出t40这种东西。”
“院长,这t40碳纤维是我们好不容易才弄到手的,如果弄坏了就没了,为了这一个不可能的‘巧合’,就浪费掉,感觉很不合适。”
“我承认苏洵老师确实很强,但是他的专业是光学,是激光炮,这是两个完全不相干的领域,我真的不太相信苏洵老师能够搞出t40碳纤维来。”
“院长,慎重啊!”
一番劝说后。
一些本就不坚定的研究员愈发动摇。
有些背后更是冒出冷汗。
之前因为对于美好未来的期待。
导致他们犯了轻信的错误。
差点导致实验室蒙受了这笔损失。
现在仔细想想。
却是处处都不合理。
碳纤维的难点不在于原理,而在于技术。
制造工艺就那么几个步骤,原料制备、预氧化处理、碳化处理、石墨化处理和表面处理。
不管是哪个实验室做都是这几个步骤,但其中的温度控制、压力控制、化学反应条件控制等才是关键。
这需要很精准和反复试验才能得出最好的材料模型来。
问题也就出在这里。
这需要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
而苏洵他们是了解过的,每年税收都交不了几个。
怎么可能有这能力弄出t40碳纤维了。
真的是滑天下之大稽!
吕明朗看着周围反对的研究员们。
内心也起了一些纠结。
之前的时候,实验室其实就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那是一种特殊的装甲材料,也是费了好大的劲才搞到,甚至是暴露了一名间谍。
他们也是在民企中找到了类似的材料。
所有研究员欣喜若狂,以为龙国材料学能够实现大跨步。
但是在做破坏性实验时,和预期的完全不同,而好不容易得到的装甲材料也被毁坏。
那位优秀间谍的牺牲完全浪费,也因为可模仿的装甲材料的丢失,导致龙国多花了五年时间才有成果。
在那以后,“杜绝幻想,谨慎思微”成了材料实验室管理细则的第一条。
但是。
吕明朗想起他和苏洵见面的场景。
他问苏洵这是不是最新的碳纤维材料时。
苏洵可是坚定地点了头的。
虽然他和苏洵的接触时间不过半小时不到。
但是他相信苏洵!
“做!”吕明朗坚定地说道。
看到其他人还想再劝。
吕明朗再次斩钉截铁地说道:“做!”
“如果出了问题,一切后果由我承担。”
其他研究员感受到院长坚定的态度后,将反对的话收回了心里。
也有几个研究员产生了其他想法——院长真的老了。
“所有人准备就绪,主要测试三个数据,抗拉强度、耐高温和耐腐蚀!”
实验室开始快速运转起来。
吕明朗突然又想起一件事情,
“小王,去把t30碳纤维也拿来,一起试验。”
很快。
t30、t40和鱼竿都已经摆在了试验台上。
为了这三次实验,他们已经将这些分成了三份,首先要测试抗拉强度。
除了操作人员外,其他人都在实验室外,紧张地看着里面的场景。
操作人员将三份试验品依次固定在拉力测试机器上,随后朝着吕明朗比了个“oK”的姿势。
吕明朗的声音通过话筒传到实验中,“开始吧。”
操作人员开始往试验品上施加拉力。
——10mpa。
拉力数据显示在大屏幕上。
“院长,先加到多少?”
吕明朗看着屏幕,陷入思考。
t30碳纤维的拉伸强度约为3500mpa。
而t40碳纤维的拉伸强度在4000mpa以上。
具体参数霓虹尚未透露,他估计能够达到5000mpa。
“先上1000mpa。”
吕明朗为了保险起见,说道。
很快,拉力已经达到了1000mpa。
所有人都观察着“鱼竿”的情况。
目前来看,并没有太多伸长的情况。
“继续,上1500mpa。”
“嗡~嗡~嗡~”
拉力测试机器开始继续施加拉力。
巨大的机械臂将测试的碳纤维往两侧拉去。
附着在试验品上的拉力不断变大。
很快就达到了设定的拉力强度。
吕明朗和其他研究人员的眼神一眨不眨地盯着的三份试验品的情况。
其中,t30已经开始变形,整体长度大概增加了1厘米。
而t40和“鱼竿”依然没有什么变化,像是没有受到什么力一样。
“不会真的有戏吧!”郭副院长惊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