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六万足够,甚至还有多余。
以汉末的攻城手段,面对如此天险,基本上无计可施。
最西面的益州,大将张任,汉中太守张鲁,分兵两路。
张任领兵十万主攻武都郡的韩遂。
汉中太守张鲁则是领兵五万,驻扎在陈仓到汉中的道路上,防备马腾支援。
以兵马数量来看。
武都战场的兵马数量基本持平。
韩遂兵马十万,马腾兵马五万,而张任跟张鲁加起来也是十五万兵马。
按理说,此处战场兵马数量相当,韩遂更是拒城而守,张任不应该操之过急,但偏 偏张任像是发疯一样,每日进攻,日日不停歇。
原因只有一个,刘焉很急。
刘焉,汉室宗亲,但此人从天下为崩乱之时,就蠢蠢欲动。
在洛阳担任官职的时候,手下的谋士就跟刘焉说益州有天子气息,应该前往益州, 等天下大变。
刘焉则是跟当时的天子刘宏建议,重启州牧制度,增强地方管理,治理民乱。
刘宏稀里糊涂答应下来。
刘焉又通过一系列运作,真就去了益州担任州牧。
其实,刘宏虽说重启了州牧,但人选考量方面,非常慎重。
刘焉担任益州牧,刘虞担任幽州牧,黄琬担任豫州牧。
总共三个州牧,两个刘氏宗亲,可见刘宏也不敢随便让什么都去担任州牧。
但刘宏绝对没想到,在他死后,刘虞跟刘焉两人竟然作壁上观,不肯为汉室出一点力。
而刘焉,更是在益州做起了天子的春秋大梦。
一切规矩, 一切用具,衣食住行,全都是天子做派。
但是,只有一个州的天子,是不是有点太寒酸了?
所以,刘焉这几年也没有闲着,而是一直找刘表的事。
想要沿着长江顺流而下,拿下荆州,再图大业。
但人刘表也不是软柿子捏的,都是汉室宗亲,你刘焉狂个屁?
双方多有开战,但胜负不分。
不得不说啊,刘氏宗亲,这几位都相当有能力。
刘焉,刘虞,刘表,包括刘备,若是能拧成一股绳,团结在一起,这天下可能还是 会姓刘。
但问题是,压根就不团结,反而还多有争斗。
此次,袁绍发起的联盟,又让刘焉看到了另外一条出路。
所以,命令张任,张鲁二人,以最快速度解决韩遂,马腾,兵进关中,占据长安。
以他刘氏宗亲的身份,等掌控刘协之后,是悄无声息杀掉刘协,自立为天子,还是
搞个禅让,都没问题。
毕竟姓刘,不管是杀了刘协,还是逼迫刘协,天下人貌似更能接受一些.……
刘焉觉得韩遂,马腾不过小诸侯而已。
凉州蛮夷之地罢了,能有什么能耐?
结果,被狠狠打脸。
每天的情报送往成都,特别是战损比方面,看的刘焉是触目惊心。
凉州人的战力之强悍,远比想象的夸张。
韩遂一边防御, 一边还派出斥候,不断查询汉中的情况。
把情况源源不断的送往洛阳。
韩遂从没有把抵御住刘焉兵马为目标。
韩遂跟马腾两人的目标,从来都是如何打赢这一仗,并且占据汉中,争取一场大 胜。
画面转到洛阳。
自开战以来,李然就常驻在府衙,随时接收情报,给各方战事做出调整。
每天,每个战场都至少有着一两封密信,报告战况。
战报上是一串串的冰冷的数字。
但这些冰冷的数字代表的是一条条人命。
不知道是谁的丈夫,谁的父亲,或者是谁的儿子。
各方的战场的将军打的非常好,但看着每天的死亡人数,李然还是不免有些伤心。
打仗,死的是人命,但打的是钱财。
战死兵将,受伤兵将,李然全都要给家属抚恤。
这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李然去年在幽州打了大半年时间,没有今年半个月的军费高。
去年的战争,都是大胜,兵将死的少,除了必须军需之外,其他花费的就少。
而今年的战争,四方战场全部陷入僵局。
恰恰是这种僵局最烧钱。
李然很有钱,他自己占据天下半壁财富都不为过,但饶是如此,李然也想尽早结束 战事。
一拖四,真是拖不起。
“先生,这几天我有两个想法,想让你帮忙想想到底哪条策略更好。”
贾诩忙说道:“主公请说。”
“第一,将韩遂的骑兵调入关中,主动打开武关,放张绣兵马入关。”
“靠着羌骑兵, 一举击溃张绣,震慑刘表,让其不敢再随意进犯武关。”
第二.....
李然继续说道:“第二,派遣精锐步兵,走斜谷,进入汉中。”
“与韩遂,马腾二人,三方夹击益州兵马,拿下汉中。”
“我们一战四,拖不起的是我们,必须寻求破局点,而我的看法,破局点就在武关 跟汉中。”。
贾诩大笑。
“主公,你这是柿子挑软的捏啊。”
“想法真是不错,只要能震慑住刘表,再拿下汉中,曹孟德跟袁本初确实不足为 虑。”
“只不过,那羌族骑兵很是跋扈,若不是韩遂亲自领兵,我怕不安分啊。”
“主公,这一点你可要考虑好,放他们进入关中,我怕会成为祸患。”
李然眯了眯眼,“无妨,这帮羌人交给我。”
“洛阳就交给你了,我先前往凉州,领羌骑兵之后再前往武关。”
贾诩没有犹豫,直接答应了下来,毕竟这种时候了,哪怕是再懒,也能分得清轻重 缓急。
扛过这波,以后有的是时间去划水,但若是抗不过去,那可只能在棺材里面永远躺 着了。
不,可能连棺材都没有,更大的可能是抛尸荒野。
羌人的恶名可谓是人尽皆知。
自东汉建立以来,羌人就没有安分过,经常闹,而且还是大脑特闹。
最近一次的恶名是什么时候?
是董卓时期。
董卓麾下有一帮胡兵,完全由异族组成的一支骑兵。
这支胡兵,其中又以羌人居多。
历史记载中,董卓的很多恶性,比如说炸人尸,抢夺普通百姓,杀戮百姓等等。
完全把董卓描述成一个顶级大恶人。
但其实,很多事情董卓就是那背锅的。
大多数恶行都是胡兵做的。
但因为这些胡兵战力强横,打仗不要命,董卓是又爱又恨。
特别是在占据洛阳之后,这支军队成了董卓王牌中的王牌,更加不敢惹怒这帮胡 兵。
所以导致这帮胡兵特别骄横跋扈,受不了一点委屈,吃不饱不行,吃不好还不行。
董卓死后,这帮精锐胡兵被几个人瓜分。
李傕,郭汜,樊稠,张济等人麾下都有着胡兵,但已经形不成战斗力。
这支强大的胡兵也就慢慢成为了历史。
但哪怕是已经成为历史,哪怕是几年前的事情,现在提起来,照样让人心有余悸。
李然倒是没见过,但贾诩曾经在董卓军中呆过,对胡兵,对羌人很是了解。
但现在,这支羌骑兵是李然唯一能动用,并且成规模的军队。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李然也只能去试试看。
洛阳的情况倒是安稳,文有贾诩,郭嘉,武有典韦,高顺。
高顺跟郭嘉两人在前线虎牢关,对峙曹操。
贾诩跟典韦两人坐镇洛阳,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李然的老丈人甄逸,负责物资,粮草等物。
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甄逸这个商人,现在也必须全力支持李然才行, 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李然若是完 了,那甄家也就完了,这点事情,甄逸还是很清楚的。
所以,甄逸主动拦下重任。
武都郡除外,那边太远,而且有汉中阻隔,洛阳的物资没法运过去。
其他几处战场,武关,虎牢关,幽州战场,全都是甄逸一手负责。
物资,民夫,运输工具,各种事情。
别说,甄逸还真有点超级大奶马的赶脚。
不论哪处战场有需要,绝对能想尽一切办法将物资运送过去,绝不耽搁。
汉末历史上,最佳后勤是谁?
那自然是非荀彧莫属。
曹操在外出征,荀彧守家,不管是经济,政事,还是物资后勤,都能处理的井井有 条。
但李然,则是刻意让荀彧改变,让他去前线战场,包括当年让他去养马,去担任地 方官职,都是李然刻意为之。
因为李然不想历史重现,更不想到了晚年跟荀彧闹翻。
历史上的荀彧,为什么一定要死?
其实压根就不是什么支持汉室,跟这个没关系。
荀彧那么聪明一人,你说他看不出汉室将倾?
这不扯淡么?
不是曹操也会有其他人做同样的事情。
真实的原因在于,荀彧的权利太大了。
从早期,荀或跟曹操之间就是主臣关系,而是更加偏向合作关系。
荀彧担任的官职是尚书令。
官职比不上九卿,三公,但权利极大。
说直白点,整个曹魏集团,曹操跟荀彧两人就是两架马车,共同拉着一同前进。
曹操偏向军事,经常出征在外。
荀或守家,政治,经济一手抓。
再加上颍川集团的人脉,像荀攸,钟繇,陈群等等一大批人,都出自颍川。
这么说吧,曹操麾下的谋士,有名没名的, 一大半都出自颍川。
而荀彧,则是这些人的精神领袖,对这些人大多都有恩惠,甚至联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