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在东都洛阳太初宫的正殿---乾元殿东西两侧,各有文思殿和武成殿,两殿皆是天子朝会之所。

大唐的朝会主要分为朔望朝和常朝。

朔望朝乃大朝会,一般固定在每月初一和十五,规模较大,凡在京三省六部及诸卫府、寺、监等文武职事九品以上官员都要朝参。

常朝则规模较小,毕竟不可能每日将大小官员都拉到一起开大会,天子也没那么多精力去对付那么多人。故规定五品以上及供奉官、员外郎、监察御史、太常博士,每日朝参。

朝会论政并无特定主题,但文思殿通常论及民政,武成殿则多主军政。大臣们则分文武职事左右排立。

议政时,针对某一议题,先由朝臣发表各自观点和建议,最后得出统一意见,再由皇帝采纳,接下来便是中书拟定,经门下审核,交尚书省执行。这是天子与百官共理政务的正常理想流程。

也有不正常的。

群臣意见不一,争辩无果,出现多个意见,君主太没主意而未予采纳。或者君主另有主意想绕过中书门下直接执行。也有中书省拟定的政书被门下省驳回的,等等等等。

当然,只要君主的权柄尚在,三省极少敢驳皇帝的面子,毕竟各省之中高级官员的任免权在于皇帝之手。

只是,如今的皇帝李旦早已破除了掌握权力的妄想,只期望着每日能被允许出来见见群臣,好证明自己还活着。如果遭幽禁深宫,说不定哪日就突发急症,像其大兄那样死得不明不白。

武成殿的龙椅之上,李旦正走神,突然被身后的声音吓了一个激灵,差点就跳将起来。

“皇帝!吐蕃使团滞留西京数月,一直盘桓不去,期间滋扰民众,侵搅市井,以致百姓啧有烦言,怨声载道。对此,你可想了什么法子应对?”

面对武则天的发问,李旦连忙离座转身,先俯首向上拱掌,随手躬身拜道:“恕儿臣愚钝,家国大事还需劳烦母上,一切皆由母上定夺。”

自打平息河北三州痘疫后,武后下令撤去龙椅之后的幕帘,从此,其每每临朝,则俯视皇帝,直面群臣。

武则天皱起眉头,冷冷哼了一声,道:“这可是你们李家的天下,事事还需朕这个老妪操心。堂堂一个皇帝,怎可毫无主见?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面对斥责,李旦却安定不少,心道:“每日必挨训,训完可安枕。”

这人心中虽有埋怨,仍旧诚惶诚恐请起罪来。

这一幕,群臣各有想法,却无人敢为皇帝说话。

随后,武则天不耐烦地挥了挥手,示意李旦入座,接着便道向群臣:“众卿家,昨日已向诸位通告西京来报,关于收复四镇事宜,诸位怎么看?”

李旦坐回龙椅,之后便事不关己神游物外。而群臣却不敢马虎,纷纷揣测起武后心意究竟如何。

昨日西京通报吐蕃愿以设置擂台的方式,不论输赢皆归还四镇,若吐蕃胜出,则向神皇求娶崔氏一女。对此,京兆府请求朝廷予以决断。另外还附了事件起因以及对肇事者的惩戒。

若能兵不血刃收复四镇,这对于朝廷来说可以节省无数人力物力。所牺牲者,不过崔氏一女罢了。昨晚已经有不少人到居洛崔氏官员家中游说疏导,希望崔氏顾全大局,牺牲小我。

也有部分官员串联起来,提前统一了思想,好在朝会上促成此事,这样生米煮成熟饭,不怕崔氏不答应。

按说以一女而复四镇,怎么算都是一本万利,可若思考得再深一点呢?这本质上与和亲无异,武后就一定赞同?

崔氏乃天下第一氏,势力深厚,与诸世家大族关系本已盘根错节,若再与吐蕃君主结亲,岂不怕将来崔氏尾大不掉?

作如是思考的官员也不在少数。

于是,支持的直截了当地道明原因,反对的则拐弯抹角表示反对。整个朝堂一时众说纷纭。

武承嗣身为春官(礼部)尚书,立于臣首之位,却一直未发表意见。其对于这一幕,早有预料。

此人昨晚下衙之后便赶回家中,与门客彻夜商讨,揣测神皇心意,现在又结合今日朝会在武成殿进行,便做出了判断:

姑母深谋远虑,所图甚大,欲从千古未有之事,以女子之身坐皇帝之位,内政外交坚决强硬,必更甚男子矣。执政稍示女子柔弱,为人所诟,必为男子所欺。故西京所奏,当为其否。

陛下要成就大业,我身为武氏一族嫡传子,又怎能示人以弱?既要展示强硬,迎合陛下。也要别出心裁,独树一帜。否则泯泯于平庸之臣中,如何才能为陛下倚重?”

武承嗣正打算发言前,又瞥了一眼右边的武三思,见其微微摇头示意,更是验证了自己猜想:“这个堂弟自幼聪颖,善揣人心,看来他也反对此事。昨日本想找他商量,他却以醉酒为由推辞。如今看来他终究不敢忤逆兄长。

可惜他天纵聪明,却非武氏嫡长子,将来一切与其无关。承嗣,承嗣,传承武嗣,天下名带‘承嗣’者,唯我最恰如其分。那些小门小户的,能有多少家传值得承嗣?!”

思及此处,武承嗣意气风发,便手持玉笏,躬身道:“陛下,关于收复四镇,微臣有奏。”

待得到武后首肯,武承嗣侃侃而谈:“昨日得到通报之后,微臣特至国史馆查阅了一宿文献。

原来,终太宗一朝,至先帝永徽六年,二十年间先后六次嫁主和亲。和亲之由,无外乎彼时并无实力解决边患。

然自陛下主政起,至今三十年矣,期间大仗小仗无数,虽偶有败绩,只需重整旗鼓再战便是。而大唐疆界却愈发广阔。

是以陛下竟未曾和亲一次,未嫁我汉女一人,从未让汉家女子远赴塞外,代我大唐健儿受高寒之苦。

三十年成果得来不易,如今我朝兵强马壮,浪荡轻浮子弟尚且勇斗蛮夷,庙堂之上的诸位同僚,又怎可轻易抛弃三十年之坚守?

何况吐蕃狼子野心,得陇望蜀,屡次犯境,欺我边民,占我土地,已是罪大恶极。如今归还四镇,实乃示弱痹敌之计,诸大臣怎可上当?

此外吐蕃言而无信。唐吐松州之战后,太宗嫁文成公主以换取吐蕃退兵吐谷浑。不久之后,吐蕃背信弃义,趁先帝懈怠,灭国吐谷浑。结果吐蕃占据地势,才致我朝今日守多攻少。前车已覆,后当改辙。诸大臣又岂可当真?

倘若遣一女以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

这番言辞情意真切,又引经据典,论据充分,明里暗里贬低太宗和高宗,抬高武后。其连续四问,句句扎心,尤其最后一句“若遣一女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令在场不少支持和亲的官员羞愧万分。

就连高高在上的武则天也不禁动容:原来,大唐在我治下,却比太宗和先帝要高强得多。我这侄儿也是用心为我办事的。

而一向自负聪明的武三思,同样不免心叹:“我这大兄十句话里有九句真话,剩下一句也不能说他是假话,顶多有点夸大而已,旁人不便较真反驳。说得漂亮,说得漂亮!

只可惜却会错了我的意,也揣摩错了陛下之意。

嘿嘿,聪明反被聪明误!”

爱乐书屋推荐阅读:新贞观造反录假崇祯的自我放飞日记我的公公叫康熙世子很凶俺四叔是朱重八水浒:开局成为店小二重生大唐成为安禄山的私儿子开局被女土匪看中,我占山为王三国:逆天系统,称霸天下大暴君制作短视频收集资料,古人看麻了风流神针模拟中辅佐女帝,但模拟是真的大唐最强驸马爷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重生之岳飞传奇北明不南渡南宋出圈记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安西兵日记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我是大明瓦罐鸡我只是夫子(穿书)男主总想当我的腿部挂件他来自秦朝大唐:我爹是保镖头子雄兵连之再世周瑜凤凌天下回到明朝做权臣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回到上古当大王大楚皇权万古第一战皇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身为洗冤司司正,破个案子很合理大唐小郎中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明末疯狂三十六计之三国群雄争霸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穿越水浒之雄霸天下逍遥小相公梦回大长安开封府胥吏最强特种兵之战神传说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绝宠小医妃:王爷,来一针千宋老子就是要战争
爱乐书屋搜藏榜:武道凌天大周少卿毒妃重生之杀伐穿越原始之魂三国赵云之子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我的公公叫康熙我的草寇人生三国:逐鹿天下,醉卧美人膝不愿长生的徐麟无双世子爷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克跑传记最强帝王养成系统深宫宠爱:小丫头,给本王暖脚大宋之最强纨绔猖狂庶女,邪王赖定小医妃我是大明瓦罐鸡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执魏红楼之意难平开局长生不老,看遍世间烟火贞观长安小坊正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住手啊!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绝佳嫡妻盛世嫡妃(木兰听雨)北宋不南渡锦绣凰途:毒医太子妃红楼春大明:宁愿被人遗忘的大明皇孙从我是特种兵开始签到大明:我朱允熥,监国大明南明:从边境崛起的日不落帝国召唤猛将:从乱世流民到君临天下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大明政客神医农女:傲娇夫君,惹不起!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我的老婆是土匪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红颜乱,纨绔王爷的宠妃大唐至尊龙帝我麻了:穿越到古代带着狙三国之关平当老大系统派我来抗战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长平长平暄和皇贵妃传
爱乐书屋最新小说: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